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历史名人介绍11

河北历史名人介绍11

更新时间:2023-03-15

  刘华圃(1903~1968)又名刘春永。安国西王奇村人。15岁在药店学徒,17岁入天津隆顺榕药庄。他潜心钻研业务,虚心学习中药鉴别加工技术,几年后擢升为总经理。1939年被推举为天津市国药同业公会会长,多次冒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日志士。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加紧对天津商界掠夺,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刘华圃等人组织领导国药业进行抗税斗争,被日军-传讯扣押。解放战争期间,刘华圃利用自己的……[详细]
  陈学穆(1905~1980)字育才。定县(今定州)城内新立街人。河北省正定县第九中学毕业后,曾当小学教员。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钻研眼科医术,成绩优异。毕业后,任北平(今北京)启明眼科医院医师,仍好学不辍。1933年后,历任河南省立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西北医学院教授。曾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到育人-医治眼疾,使大批盲人重见光明。1943年后,历任西安军医学校眼科教授、上海国防医学院教授。上海解放……[详细]
  米景贤(1906~1974)定县(今定州)人。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旋即赴美国留学。1930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1934年获该校医学院毕业证书和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正医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六军医大学、第七军医大学教授、副校长。擅长血液病、内分泌病的诊治。1957年率医疗队赴西藏进行高山病流行病学调查,主持制定了高山病防治措施,为进藏部队防治高山病做出贡献。主编《高……[详细]
  常东升(1911~1986)字曼天,绰号“花蝴蝶”。回族。保定市区人。自幼承袭祖传摔跤术。12岁拜摔跤名家张凤岩为师。此后,又从师刘伦山学习其取形意拳式编成的“形精拳”,师从杨茂堂学习“霸子拳”。他还研习过剑、棍等武术器械。16岁练就绝技“左右开弓麻花绊”。17岁闯荡江湖,在漕河庙会击败绰号“一通碑”的刘沟儿,成为保定摔跤高手。由于他小时候脸被烫过一次,鼻梁上的眉心部位留下一块疤痕,左右对称,形似……[详细]
  李鹤鸣(1912~1983)安国流霜村人。13岁时受塾馆先生影响,对治病产生兴趣,先生授之针经、脉诀、药性等医学常识。16岁到天津西门内泰和堂药店学徒,因他聪敏勤快,虚心好学,颇得坐堂中医孟宪章赏识,传其医道。四年学成。1934年在安国自设药铺行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返天津,在河北大街广安栈挂牌行医。除应诊外,其余时间多用于攻读医书,系统学习了《寒温条辩》、《景岳全书》等著述,常结合所……[详细]
  哈荔田(1912~1989)回族。保定人。幼时随父学医、读医书,以古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语自励。后考入保定同仁中学。此时在医学上已颇有基础,邻里有病者,常请其治疗,人称小哈先生。1931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因学业颇佳,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的器重,并经常得到他们的指教。1933年在校期间即考取行医执照,后随父在天津聚兴和药店执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与施今墨创……[详细]
  范宗先(1913~1979)定兴人。194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师资训练所教师、武昌体育专科学校副教授、湖北教育学院体育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田径球类系主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有《体育统计学》、《体育理论》、《篮球》等,均作为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材。……[详细]
  李天骥(1914~1995)字龙飞。安新圈头村人。近代武术家李玉琳次子。7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去天津中华武士会深造,并承李耀亭、王俊臣、孙禄堂等名家指点,武功大进,15岁在山东国术馆常与一些武术高手切磋技艺并获李景林亲授。旋与郭岐凤充实完善武当剑法,积数十年苦练精研终成武当剑、太极拳名家。1950年任哈尔滨武术联合会主任。1952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讲师,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会上任……[详细]
  郑魁山(1918~2010)字福永,号韶元。安国北娄村人。郑毓琳长子。16岁随父系统学习《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著作。20岁后行医于安国、保定等地。1943年3月因为八路军传递情报被日军逮捕,后经共产党地下组织保释迁居北平(今北京)行医。1947年考取中医师,独立开业。1951年在国家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与人创办北京广安门联合诊所,任医师和针灸顾问。1952年11月受国家卫……[详细]
  陈冠良(1951~2003)徐水广门村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习中医,后又拜徐水知名老中医姜子良为师,于20世纪70年代在本村开设诊所行医。在从医生涯中,刻苦钻研,广览医书,谦和为人,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为人称誉。1998年被县卫生主管部门任命为广门卫生院副院长。2003年在防范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时,他承担起卫生院院长职务。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陈冠良带领全院医务工作者战斗在预防“……[详细]
  米毅(1919~1974)定县(今定州)大西丈村人。1937年毕业于绥远公立医科学校。1938年8月参加抗日战争,历任晋冀军区四分区后方医院医务科长,司令部卫生所所长,第四纵队野战医院和华北军区第三后方医院总院医务主任、副院长等职。1950年转业到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任院长。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除外科外,对妇产科、放射科也有较深造诣。写有读书笔记、医疗经验几十本,可惜……[详细]
  娄文彬(1923~1984)定兴沿村人。14岁开始在河南新乡随父学徒,后去安阳拜许连元为师。出师后,到丰台涌泉阁澡堂当修脚工。一年后,到北平(今北京)隆福寺浴堂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潜心研究治疗脚病的方法,开始每天治三四人,后来每天增到三四十人。到1960年能治疗脚病40多种。1963年浴堂内设立了脚病治疗室,带一名徒弟,两个人每天接待脚病患者80余人。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不少人患有脉管炎。从19……[详细]
  耿士英(1937~1994)河北昌黎人。1964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参加工作。1970年由河北省卫生防疫站调入保定市第三医院外科工作,曾任保定市第三医院胸外科主任、外科副主任医师。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77年胸外科成立,耿士英担任主任至1994年,共完成大手术700余例,其中高难手术占20%以上,未出过一例事故。他结合临床经验撰写论文《纤维支气管镜临床217例小结》。在保定……[详细]
  孙双顺(1853~1933)定兴北柳卓村人。自幼家贫,12岁入涿州双顺和戏班学唱河北梆子,工青衣,5年出科。后在北京海淀搭班唱戏,经常活动在北京城区及昌平、怀柔、顺义、密云、平谷、延庆和热河(治河北承德一带)等地。他嗓子清脆,身段好,扮相俊美,做功细腻,演出的剧目多达90余出,在北京一带颇有声望。清末,多次进皇宫唱御戏,深得慈禧太后赏识。在多年艺术生涯中,培养出不少徒弟,如张连仲、帽圈儿顺天红(房……[详细]
  李春来(1855~1925)字起山。新城(今高碑店)人。11岁入北京喜春台梆子科班学艺,从谭叫天(谭鑫培之父)学艺,演武生。17岁学业期满在京津一带搭班演出数年,后转至上海,首演于满庭芳桂茶园,又在升平轩等戏园与孙菊仙、黄月山等合作演出。曾一度返京,与梆子老生郭宝臣合组源顺和班,后又南下,长期在上海演出,先后主办春仙、春桂、桂仙等班社。中年以后,影响逐步扩大,成为南派武生的宗师,世称李派,与俞菊笙……[详细]
  田际云(1864~1925)字瑞麟,艺名响九霄,一作想九霄。高阳西王草庄村人。幼年家贫,为糊口进涿州白塔村赵家双顺科班从师学戏,演花旦。12岁崭露头角,18岁即誉满京师,以演《春秋配》、《蝴蝶杯》等剧,名噪一时。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北京演出,曾与山西梆子艺人合台演戏,使两种梆子腔得以交流,相得益彰,演出颇受欢迎,在北方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剧目有《梅龙镇》、《海潮珠》、《斗牛宫》等。光……[详细]
  郭世五(1867~1940)字葆昌。定兴人。初在北平(今北京)西华门一家古玩店学徒,后任袁世凯-庶务司长。1913年至1915年为九江监督,监制“洪宪瓷”。其瓷品以“居仁堂”、“觯斋”为记。所收藏《中秋帖》、《伯远帖》、《本草品汇精要》为孤本珍品。撰有《瓷器概说》1卷。编有《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录》1册,1929年原墨套印。《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明项元汴编),1931年影印。并编有《觯斋瓷乘》40……[详细]
  陶显庭(1870~1939)字耀卿。安新马村人。幼年在安新县刘向保子弟会中随白永宽、化起凤等学唱高腔红净,后在北京恩庆班随钱宗珍学昆曲老生及花脸。在京南乡间搭恩庆班、和顺班、庆长班、元庆班与德庆和班等演唱,约40岁后改唱袍带花脸兼唱老生。1918年初与昆弋老人王益友、郝振基、侯益隆等在北京组成荣庆昆弋社演出于天乐园,以嗓音高亢、韵味醇厚、做工稳健、神气凝重而成为昆弋班袍带花脸和唱功老生之典范。之后……[详细]
  周福才(1876~1962)小名福子。安新南冯村人。1918年在北京醇王府中唱堂会,极受赏识,醇亲王载沣为他起名福才。初拜高风村(艺名高阳红)为师,并随之搭班学小旦。后随高应龙改学小生、老生。14岁时,随高应龙、高风村入韩大仓班。韩大仓为霸州人,工老生,艺名“霸州红”。自此周便以唱戏为业。周福才自加入班社后,有机会接触京剧、梆子腔而开拓了眼界。相比之下,他感到老调唱腔贫乏,表演简单,下决心对老调进……[详细]
  齐如山(1876~1962)字宗康。高阳庞家佐村人。19岁入同文馆习外语,通德、英、法文。先留学西欧,涉猎外国戏剧,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在北京经常对梅兰芳的表演、剧本词句提出修改意见,遂成契友。之后,开始为梅兰芳编写剧本,由梅兰芳主演。写有时装戏(当时的现代戏)《一缕麻》、《牢狱鸳鸯》,古装戏《黛玉葬花》(拍成无声电影)、《千金一笑》(合作)、《霸王别姬》(1955年拍成舞台艺术片)、《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