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中国历代著名皇帝介绍(12)

中国历代著名皇帝介绍(12)

更新时间:2023-03-15

221、唐哀帝李柷 []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92908)
  唐哀帝李柷(公元892年-公元908年),别称李祚、唐哀帝、唐昭宣帝,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即位时,年仅13岁,未改元,仍沿用唐昭宗李晔的年号“天佑(古作天祐)”。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唐哀帝-禅位给朱全忠,唐王朝就此灭亡。908年,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谥号哀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名人生平早年经历李柷,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892年9月27日)出生……[详细]
222、石敬瑭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892942)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别称儿皇帝,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曾帮助李嗣源登基,经营河东,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儿国自称,在契丹帮助下大败后唐军队,建立后晋。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名人生平早年经历石敬瑭,父名臬捩鸡,欧阳修称“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详细]
223、段思平 [] 大理国的缔造者(893944)
  段思平 大理国缔造者(公元893—944年)。大理喜睑(今喜洲)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其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为段宝龙。思平因为累积军功而升任为大义宁通海节度使。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干贞之弟杨诏谮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贞于是追杀思平。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讨伐杨干贞。937年,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建元文德。仍都大理……[详细]
224、刘旻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895954)
  刘旻(895-954年),原名刘崇,沙陀族,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 年轻时喜欢-,后来在河东从军。刘知远担任河东节度使时,任命他为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历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地区。950年,枢密使郭威起兵造反,皇帝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遂控制后汉朝政。刘旻原欲举兵南下,但听闻郭威计划迎立其子刘赟为帝,遂打消此意。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并杀死刘赟。……[详细]
225、刘知远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895948)
  刘知远(895年-948年),别名刘暠,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早年追随石敬瑭,曾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公元947年,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后晋灭亡。同年,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公元948年大赦天下,称帝。公元948年(乾佑元年)正月,刘知远驾崩,时年54岁,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名人生平追随敬瑭刘知远,生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详细]
226、马希声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898932)
  马希声(898―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次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年在位。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早年经历马希声,字若讷……[详细]
227、马希范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三代楚王(932-947年)(899947)
  马希范(899年—947年),字宝规,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弟四子 ,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在位16年(932-947年)。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平定叛乱,招降彭士愁。后期时,多次剥削人民,兴修宫殿,并将自己比为龙。之后又残害忠良,。开运四年(947年),马希范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王,死后……[详细]
228、马希萼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五代楚王(900953)
  马希萼(900——953)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起兵夺位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广、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叛变,率军南下进攻南楚都城潭……[详细]
229、耶律德光 [五代十国] 辽朝第二代皇帝,辽太宗(902947)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淳钦皇后述律平,辽国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922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引兵掠蓟北。926年太祖病死,因应天后之助,于次年即位,仍以天显为年号。938年,耶律德光改皇都为上京。始改革官制,官分南、北面,因俗而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又整订赋税,奖励耕织,发展生产。947年,倾师南征……[详细]
230、郭威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04954)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称帝,国号为周,定都汴京,建年号为“广顺”,史称后周。后周太祖郭威在惩治-方面异常严厉。他的这些改革与整顿,为后周世宗柴荣的著名改革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局面。对恢复农业生产,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名人生平早年经历郭威,邢州尧山人,父亲郭简,曾为晋顺……[详细]
231、李从厚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914934)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5月24日),小名菩萨奴,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一作第五子 ),母为昭懿皇后夏氏 ,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天成元年(926年),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天成二年(927年),改任河南尹。长兴元年(930年),受封宋王,兼任成德节度使。长兴二年(931年),加任检校太尉兼侍中,改任邺都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帝驾崩,李从厚即位于洛阳。应顺元……[详细]
232、石重贵 [五代十国] 后晋皇帝(914964)
  石重贵(914年―964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敢于同契丹开战,可惜他身边却无可用之人。他在位只有4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北宋乾德二年(96……[详细]
233、辽世宗耶律阮 [五代十国] 辽朝第三位皇帝,辽世宗(917951)
  辽世宗耶律阮(公元917年-公元951年),乳名兀欲,辽朝第三位皇帝。他是辽义宗(追谥,实际上未即位。又为辽东丹王)耶律倍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侄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孙。母亲为柔贞皇后萧氏。耶律倍于公元930年弃国逃往后唐,他与其母未从行,留辽。946年从辽太宗伐晋,封永康王。同年辽太宗死,在镇州为南征诸将所拥即帝位,是为辽世宗。又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大败述律后与耶律李胡兵。再经过大臣……[详细]
234、刘晟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920958)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南汉国力日益衰弱。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弑兄即位刘晟,初封勤王,后改封晋王 。大有十五年(……[详细]
235、刘玢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20943)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母昭仪赵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南汉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力的宴会结束后,将其杀死。刘玢死后,被谥为殇皇帝。刘弘熙即位,改名晟,是为南汉中宗。……[详细]
236、周世宗柴荣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21959)
  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恢复中原经济;东征西讨,奠定统一基础;北伐契丹,收复二州三关;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公元959年,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庆陵。名人生平早年经商柴荣祖父柴翁、父亲柴守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详细]
237、北汉睿宗刘钧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26968)
  刘钧(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去世,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睿宗,刘钧的外甥同时也是养子的刘继恩继位。刘承钧性格孝顺恭谨,喜欢读书,擅长书法。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刘承钧的父亲刘旻登基称帝,建立北汉政……[详细]
238、宋太祖赵匡胤 [] 宋朝开国皇帝(927976)
  •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兵15万,号称20万之众,发动兵变。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争的阴……[详细]
239、钱佐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君主,941年―947年在位。(928947)
  钱佐,原名钱弘佐,字元佑 (一作字祐) ,吴越王钱元瓘第六子,母许氏。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君主,941年―947年在位。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八月,钱元瓘病重不能起身,他发现内都监章德安为人忠厚,能够决断大事,便想把身后的事情托付给他,对他说:“弘佐年纪小,应当选择宗室中的年长者立之为主。”章德安说:“弘佐虽然年轻,但是众臣下佩服他的英明敏捷,请您不要为此忧虑!”钱元瓘说:“你能好好辅助……[详细]
240、钱俶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929988)
  钱俶(929—988),原名弘俶,字文德,临安人。钱元瓘第九子,钱倧弟。10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忠逊王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后晋开运四年(947),钱俶出镇丹邱归,胡进思等废忠逊王,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钱俶谦让再三,并说:“务必保全吾兄,方能受命,否则当避贤路。”胡进思等同意,钱俶才莅临元帅府南侧视事。后汉乾祐元年(948)正月即位为忠懿王。命免境内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