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中国历代著名皇帝介绍(2)

中国历代著名皇帝介绍(2)

更新时间:2023-03-15

21、乞伏乾归 [] 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412)
  乞伏乾归(?-412年),陇西鲜卑人,西秦烈祖乞伏国仁之弟,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388年-400年、409年-412年在位。乞伏国仁死后,乞伏乾归被推举为主,改年号为太初,迁都金城。前秦苻登先后封他为河南王,金城王,西秦王。后投降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又归降后秦,409年复称王,改年号为更始。乞伏乾归在位期间,占据了陇西全境。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武元王,葬于元平陵。……[详细]
22、金末帝完颜承麟 [] 金朝末代皇帝(?~1234)
  金末帝完颜承麟(?-1234年2月9日),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后代,原为金朝将领,天兴三年正月己酉(儒略历1234年2月9日),金哀宗不欲做-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联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带兵出迎,后死于乱军之中。据史学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详细]
23、南梁前废帝萧正德 [南北朝] 南朝梁皇帝(?~549)
  萧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南北朝时期萧梁宗室。梁文帝萧顺之之孙,临川靖惠王萧宏第三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萧正德少年时期凶残-,喜爱招致亡命之人。起初为梁武帝萧衍养子,萧衍长子萧统出生后,萧正德回归本宗,后封西丰县侯。普通六年(525年),被授为黄门侍郎,兼轻车将军,不久,萧正德投奔北魏,次年回朝。大通四年(532年),授信武将军、吴郡太守。又被封为侍中、抚军将军,封为临贺王,加左卫将……[详细]
24、石鉴 [] 后赵仁武帝(?~350)
  石鉴(?—350年),字大郎,后赵武帝石虎第三子 ,石遵和石世的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咸和八年(333年),后赵明帝石勒去世,石虎掌权,封石鉴为代王。咸康三年(337年),降封为义阳公。永和五年(349年)正月,石虎称帝,进封义阳王。同年四月,石虎去世,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遵杀石世自立。不久,冉闵率军入宫弑杀石遵,拥立石鉴,为冉闵所控制。永和六年(350年),冉闵改国号为卫、年号……[详细]
25、刘曜 [] 十六国时前赵的最后一位国君(?~329)
  刘曜(?~329年),字永明,匈奴族。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创建者,318~329年在位。他原是西晋末年匈奴五部帅刘渊的族侄。西晋永兴元年(304),刘渊在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建立汉国,用刘曜为建武将军领兵作战。310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以刘曜任龙骧将军。311年,刘聪派刘曜、王弥率军攻陷了西晋都城洛阳,俘虏了晋怀帝。随后,刘曜领兵西攻长安,在今陕西关中北部一带多次与西晋军队作战,抢掠了大批财物,虏走……[详细]
26、汉隐帝刘粲 [] 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称前赵)君主(?~318)
  刘粲(?-318年),字士光 ,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昭武帝刘聪之子,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称前赵)君主。刘粲初封河内王。建武元年(31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刘聪去世。刘粲即位,改年号为汉昌。刘粲即位后沉湎酒色,甚至与其父的四位皇后-,又大肆诛杀辅政大臣,将军国大事全权交给靳准决断。不久,靳准发动叛乱,派兵士抓住刘粲,数落刘粲的罪名后将他杀害,谥其为隐皇帝。……[详细]
27、刘聪 [] 刘渊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318)
  刘聪(?-318年8月31日),一名刘载,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赵(前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刘聪骁勇超人,博览经史典籍,善于写文章,在位期间,先后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覆灭西晋政权并拓展大片疆土。政治上创建了一套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但同时大行杀戮,又宠信宦官和靳准等人,甚至在在位晚期疏于朝政,只顾纵情……[详细]
28、李势 [] 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61)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 ,母李氏,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封李势为归义侯。公元361年,李势去世……[详细]
29、拓跋余 [南北朝] 北魏皇帝(?~452)
  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闾左昭仪,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在位仅八个月。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受封吴王。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拥立拓跋余为帝,改元永平(或作承平)。拓跋余自认为自己没有按照长幼顺序登上皇位,便厚赐大臣以收买人心,一个月的时间,国库挥霍一空。加之拓跋余喜欢醉酒,纵情声色犬马,喜好野外狩……[详细]
30、张祚 [] 前凉威王(?~355)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王,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355年,宋混、宋澄兄弟与张灌等里应外合进入姑臧,宋混等攻入宫门,张祚被斩首示众,暴尸在路边。废侄自立张祚博学威武,有治理政事之才 ,初封长宁侯。建兴四十一年(353年……[详细]
31、乞伏国仁 [] 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8)
  乞伏国仁(?-388年),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国仁逐叛前秦,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兼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年号建义,设置武城、武阳、安固等十二郡,建都勇士城(……[详细]
32、萧栋 [南北朝] 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552)
  萧栋(?—552年),字元吉,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史称豫章王、淮阴王。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萧统去世后,梁武帝曾经有一度想立萧欢为皇太孙,但最后没有,而改封萧统三弟梁简文帝萧纲当太子。551年,侯景废简文帝之后,立萧栋为皇帝,改元天正;四个月后侯景废萧栋为淮阴王并自立为汉皇帝,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梁元帝收复建业后,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但之后都被梁元帝派人将其……[详细]
33、慕容隆 [南北朝] 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397)
  慕容隆(?—397.5.18),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十六国时期后燕名将。慕容隆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慕容垂一生后代很多,诸子当中比较有名的有段后所生的慕容令、慕容宝,但段后在前燕时即被可足浑氏(前燕帝慕容俊皇后)害死。另一个皇后也姓段,为了区别二人,史书上将前者称为先段后,将后者称为后段后,后段后生子慕容朗、慕容鉴。慕容垂的一些爱姬生子有慕容麟、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柔、慕容熙等……[详细]
34、吕纂 [] 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401)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 ,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 ,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病重,以吕纂为太尉、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吕纂篡位自立,改年号为咸宁。吕纂继位之后,其弟吕弘起兵反叛,吕弘兵败,被吕纂所派的大力士康龙杀死。又出兵征伐南凉,被南凉军挫败而仓惶撤军。吕纂在位时,出游打猎没有节制……[详细]
35、吕绍 [] 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399)
  吕绍(?—399年),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不动,不与后凉军交战。吕绍、吕纂无功而返。同年十二月,吕光去世,吕绍继位。不久,吕绍被吕纂所杀,谥号隐王。早年经历龙飞元年(396年)六月,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详细]
36、吕隆 [] 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416)
  吕隆(?—416年),字永基,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 ,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公元401年,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拥立吕隆,改元神鼎。吕隆即位后,诛杀豪族,树名立威,内外扰攘不宁,人人不能自保。公元403年,在南凉和北凉夹攻之下,吕隆-投降后秦,后凉灭亡。后秦皇帝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公爵照旧。公元416年,吕隆因与其子吕弼谋反而被诛杀。即天王位吕隆容貌很美,善……[详细]
37、秃发乌孤 [] 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9)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后凉龙飞元年(396年)后凉王吕光遣使署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乌孤不受。龙飞五年(397年)正月叛后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年号太初,即出兵代凉,攻克金城,在街亭打败后凉将军窦荀。明年(398年)改称武威王。太初三年(399年)因酒后坠马伤及肋骨,回宫后不久病情加重,后不治而亡,谥武王,庙……[详细]
38、秃发利鹿孤 [] 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402)
  秃发利鹿孤(?—402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秃发乌孤之弟,399年-402年在位。太初三年(399年),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并署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驻镇安夷(今青海平安县)。同年,后凉吕绍及吕纂进攻北凉,秃发乌孤应北凉王段业求援,命利鹿孤及杨轨率军救援。吕绍等人最终撤退,利鹿孤就以凉州牧改镇西平(今青海西宁)。同年秃发乌孤去世,利鹿孤继位,就将都城迁至西平。建……[详细]
39、李歆 [南北朝] 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420)
  西凉后主李歆(?-420年),字士业,小字桐椎,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西凉武昭王李暠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公元417年―420年在位。 公元417年(嘉兴元年),李暠去世,李歆继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等,改元嘉兴。李歆在位时期,用刑过于严厉,又喜欢大造宫殿,不听大臣劝谏。公元420年(嘉兴四年),李歆被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所杀,西凉灭亡。……[详细]
40、段祥兴 [] 大理国第二十一位皇帝(?~1251)
  段祥兴(?-1251年)是神宗皇帝段智祥之子,后理国君主,1239—1251年在位,年号为道隆,谥号为孝义皇帝,无庙号。他在位期间,正值蒙古大举南侵之时,1244年,蒙古军入侵临关,他派大将高禾出战,结果大败而归,高禾亦阵亡,蒙古军后因窝阔台的死而退兵。1251年,段祥兴驾崩,将大理国的烂摊子留给了他的儿子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