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21、黄焯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19021984)
  黄焯(1902~1984)语言文字学家。字耀先,一字迪之。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黄侃之侄。1927年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曾在南京任教,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湖北省语言学会顾问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及古文研究方面,其中尤以对《诗经》的训诂成就为最突出。作为黄侃学术的继承者,他积累了黄侃论学及批校古……[详细]
122、姜佐周 (19151984)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他出任剧社社长,负责联系和组织剧社到城、洋、勉等县演出,为秦腔在汉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麒派须生刘奎桐来汉中演出,他又拜刘奎桐为师,学会麒派的《扫松下书》、《斩经堂》、《追……[详细]
123、李圣学 (19041984)
   李圣学 教名若望(1904—1984),洋县人,9岁入私塾,15岁入城固路坝拉丁修院学习。1930年由汉中教会保送罗马传信部学习。1933年12月在救世主大堂由枢机主教玛尔格蒂授司铎之品,考察了佛罗伦萨、威尼斯,1934年秋回国。在开封总修院任教,次年7月回到汉中,12月任汉中拉丁修院院长,培养神职人员。1944年秋至1950年任教会办的汉中明德女中校长。1951年政府接管明德中学,改为汉中第……[详细]
124、陈季丹 (19071984)
  陈季丹(1907~1984),名桂泰,以字行,肥东县湖滨乡龙城村人。幼年随父在扬州读书,民国13 年(1924 年)考取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民国17 年,毕业后即任上海无线电台台长兼工程师,翌年任芜湖电台台长兼工程师。民国20 年去英国留学,民国23 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民国24 年回国后,任真如国际电台工程师。民国25 年,转任湖南大学电机系教授。此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详细]
125、潘恩良
  潘恩良,是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的。1958年秋,他毕业于大连医学院,本可以回到亲属们正在呼唤和等待着他的香港。可他却毅然服从分配,到了台安县城。这里距周围几个城市都有百里之遥,要过辽、浑、太三条河,当时交通十分不便。过去曾有一些阑尾炎患者死于转诊途中,一些危重病人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的到来,真是“白衣天使”。环境简陋,生活艰苦,没有难倒他,他以微薄的工资待遇挑起了医院外科门诊的大梁。他吃住在病房,2……[详细]
126、祖德明 (19051984)
  祖德明(1905~1984)又名祖德铭。易县塘湖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等农业专科学校附中(又称甲种实业学校)。1929年在河北大学农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后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遗传育种教研室进修,从事细胞学研究,并很快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在日本期间,撰写了《兄妹配偶之场合0自然固定之公式》和《韭花粉的发芽和花粉之寿命与外界条件的影响》两篇论文,发表在日本《遗传学》杂志上。1936年回国,……[详细]
127、蒋在球 (19291984)
   蒋在球(1929~1984),城郊乡七一村公所清水村人。贫农。1950年参加村农会工作,历任农会青年部长、互助组长、初、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中共大队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公社副书记、书记、革委副主任、公社管委会主任、县委委员、县贫协专职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三、四届代表。1951年土地改革后,清水村的贫下中农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很高。但全村27户中20户缺粮,17户缺耕牛、21户缺农具、3户不懂农……[详细]
128、万钧 (19121984)
  万钧(1912~1984)原名姚少伶,曾用名姚任远、姚少简,庆云县小屯村人。1920年,万钧随全家逃荒至关东丰县。1929年,回到家乡,考入无棣县立乡村师范。1931年毕业后,万钧在本村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庆云、无棣一带开展党的活动。1934年4月,万钧受中共津南特委派遣,以教员身份来到无棣车镇高小,开展党的工作。同年春,参加“马颊河大罢工”斗争,组织车镇高小的党员和进……[详细]
129、陈伊林 (19121984)
  陈伊林(1912~1984)陈伊林,又名陈治中,广东梅县人。出身于华侨家庭,民国16年(1927)春,入梅县学艺中学读书,在其老师——中共地下县委书记的教育和引导下,开始阅读《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学艺中学因“清党”被关闭后,陈转学至县立中学。民国21年(1932)任学生会主席,因领导同学反对校长-腐化的-而被校方开除。之后他到了广州入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又转到法学系。民国23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详细]
130、刘光禄 (19331984)
  刘光禄(1933~1984),萧县杨楼镇刘土楼村人。少年时在该县小学、中学读书,后考入徐州师范学校。1951 年参加济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不久,选送至山东省团校学习,结束后分配至山东泰安团地委工作。195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58 年8 月毕业留校。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档案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方志学》等课程,并从事上述……[详细]
131、黄明 (19071984)
  黄明(1907~1984年)黄明,江西宁都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民国19年(1930年)2月,黄明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5岁时,任乡苏维埃主席,区军事部副部长,乡主席等职。民国23年,黄明加入红军队伍,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连政委、团供给主任、中共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县委委员、团后勤处长、独立营副政委等职。1955年任中共小桥区委副书记,兼任七一农业联社(后改……[详细]
132、黄桐华 (19101984)
  黄桐华(1910~1984年)广东省梅县人。幼年有家乡小学读书,继入兴宁县新曜乡国文专修学校,后到广州知用中学读高中。因家贫辍学,边跟舅父学中国古典文学,边做家庭工役。民国19年(1930年),黄桐华在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总务科任少尉科员,经常接触宣传科的李伯球。李是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为农工民主党前身)的秘密成员。民国21年(1932年),李伯球介绍黄桐华参加了第三党。民国……[详细]
133、傅维丹 (19061984)
  傅维丹(1906~1984年),童名傅甘,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属江南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父亲早亡,家境清贫。民国11年(1922年)进泉州养正小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停学,回家从事农耕劳作。民国14年5月,随兄嫂前往印尼,在温律镇合良公司当学徒,结识中华学校进步教师赵晃,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30年冬,傅维丹到玛琅州珠连镇建丰油厂当出纳。他深感家乡文化落后,村民连写信都无人执笔,……[详细]
134、洪雪立 (19011984)
  洪雪立,原名洪学礼,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11岁丧父,靠母亲和伯母抚养,少年时当过学徒、书僮。19岁南渡新加坡,不久转往印尼,做过店员、教员等工作。雪立在海外对广大华侨遭受殖民者的统治压迫有深切体会,迫切希望祖国早日富强,拥护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26年在印尼加入中国国民党,任爪吐支部红排分部常委。翌年,雪立带着国民党的介绍信回国,准备投身革命斗争。“4·12”蒋介石背叛革命……[详细]
135、张书田 (19181984)
  张书田(1918.2~1984.5),又名苏田,山西省晋城县岱阳乡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城二区区长、河南省武陟县二区区长和区委书记、沁阳县武委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山首任县长。1952年调任福建省交通厅运输局长,后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地质局副局长等职。张书田出生于贫农家庭,小时读过一年书。13岁拜师学打铁,19岁独自开炉营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晋……[详细]
136、丘相田 (18121984)
  丘相田,民国5年(1916年)11月生于上杭溪口乡大洋坝村。1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冬由地方转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长)泰永(定)(南)靖特委组织部长、新汀杭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上杭县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政治处组织股长、苏皖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苏北……[详细]
137、黄世明 (11891984)
  黄世明(女1899~1984年)别名际平,号爱宜。福建闽清县人。家贫,幼入育婴堂,后由教会选送求学于华南女中、福州协和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师范大学幼教系。民国14年(1925年)毕业,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美国幼教社荣誉会员。回国后执教福州协和幼师。民国18年又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深造。毕业后任协和幼师校长。民国32年,应陈鹤琴之邀,执教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国立幼专),并任训育组长……[详细]
138、于省吾 (18961984)
  于省吾(1896~1984)古文字学家。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海城市西柳镇中央卜村人。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1924年任奉天省城捐税局局长,1928年任奉天萃升书院院监。九一八事变后移居北京潜心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学。1932年到1949年在京城各大学任教,讲授古文字学,任辅仁大学讲师、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被聘为东北人民大……[详细]
139、黄承衍 (19141984)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身经反“围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开始后,黄承衍在红九军团部当通信员。遵义会议召开时,他所在的部队担任外围保卫任务。有一次敌人偷袭,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面对5个……[详细]
140、方传芸 (19141984)
  方传芸(1914—1984) 男,技导、昆剧演员。江苏省吴县人。原名方三(山)寿。1921年入苏州“昆剧传习所”,从“全福班”名旦尤彩云学旦角。是以武旦、武小生称誉的传字辈演员。解放后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教师。并被许多剧种的剧团邀请为艺术顾问、艺术指导、技导。50年代中期收越剧名旦张云霞为徒,并长期担任少壮越剧团技导,《十三妹》、《辕门斩女》、《李翠英》、《貂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