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01、马平 (19621984)
  马平,1962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79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昆明陆军学校(后改为陆军学院)大专班,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五连二排任排长。共青团员。1984年4月2日,马平奉命带领战士们开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者阴山前沿4号高地,担负保卫炮兵观察所安全的任务。在4号高地上,越军不仅在周围埋下许多地雷,而且还经常打冷枪冷炮。同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家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困了……[详细]
102、章安仁 (19161984)
  章安仁(1916~1984年) 章安仁,浙江上虞人。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先后在四川水利局、滇缅公路弥遮段工程处、战时运输管理局、公路总局第一区公路管理局和上海市工务局任职,从事铁路、公路定线规划、筑路、建桥、箱涵、路基、水坝等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解放后,章一直搞城市建设工程,任市城建局技术工程师,支持并领导过龙华机场推机道、外白渡桥、人……[详细]
103、张英 (19201984)
  张英(1920~1984)张英,曾用名张国英,字千子,号长缨,仙游县人。民国9年(1920)生。父张翁,务农为生,擅雕刻、绘画。张英7岁时即开始随父学画,并入塾读书。民国22年随父外出为寺院庙宇作彩墨壁画,当时闻名仙游武林岩的“林龙江历史传说故事”便出自张氏父子之手。民国26年张英拜李耕为师学画,技艺迅速提高,受业期间,曾与同学陈董在仙游举办联合画展。民国33年张英学画出师后,因父亲与姐夫相继去世……[详细]
104、莫华斌 (19331984)
  莫华斌<1933~1984),灵山寺人。性敏慧,爱科研。1950年4月任小学教师。1954年在仙槎桥小学任教时,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农村和机关单位,与会计人员商讨珠算改革课题。从此,白天教学,晚上备课,深夜钻研计算技术,瞌睡来了,洗个冷水脸,书桌旁l块湿毛巾相伴 寒夜冷风入侵,则舞拳生热、解倦。常节衣缩食,省钱购买科研器材及图书资料。1955年,制成“乘除速算表”、“珠算筹码联合计算器”。继而,对农……[详细]
105、燕树棠 (18911984)
  • 燕树棠
  燕树棠(1891-1984),字召亭,河北定县人。1914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法科,1916年通过清华专科考试赴美,入哈佛、哥伦比亚、耶鲁大学学习,191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1920年获得耶鲁大学法理学博士学位(J.S.D.)。归国后,燕树棠曾担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暨系主任,武汉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暨系第一任主任(燕氏曾三入武大,皆任系主任),清华大学法律学系、政治学系教授……[详细]
106、王玉真 (19071984)
  王玉真,女,1907年生,中共党员,开封县陈留镇五里寨村人。 王玉真幼年家贫,其父常年给地主扛长工,40岁便离开人间,当时仪3岁的玉真就随母亲靠沿街乞讨度日,12岁时又迫于生活当了童养媳,16岁与吴敬黄结婚,定居在娘家五里察村。建国后,王玉真家得到了解放,分得了土地,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为陈留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带头人。1950年春,刚分到土地的王玉真,根据当时翻身农民缺农具少耕畜的情况,为开展生……[详细]
107、杨兴朝 (19641984)
  杨兴朝,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禄劝县云龙乡。上小学时,他学习勤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喜欢看课外书籍,特别爱看描写英雄名人的故事书。每当他从老师和同学手中借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连环画时,都显得非常高兴。每天放学回家,在帮助父母做完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后,他总是独自一人找个安静的角落认真翻看连环画。他也爱看战斗故事片。只要和同学聚在一起,他就将所看的、听到的英雄故事讲给他们……[详细]
108、曹言行 (19091984)
  曹言行 (1909—1984) 招远人。土木工程专家。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南下扩大宣传团。先后任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二战区办事处副处长,八路军延安总司令部高级参议,晋绥边区第七分区专署专员等职。北京解放后,任北京市建设局局长,指挥了为迎接开国大典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此后,历任北京市卫生工程局局长,北京……[详细]
109、石任球 (19101984)
  石任球(1910-I984)石任球,名耀先,潭溪乡兴家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民国25年(1936)8月在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9年。民国30-38年(1941-1949)在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任讲师,副教授。1951年任湖南大学物理系主任兼教授。1953年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教研室主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湖南省委委员、常委、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l956年曾出席全国科……[详细]
110、杨俊臣 (19171984)
  杨俊臣(1917-1984),乳名改成,修武县江旁庄人,出生于一个唢呐世家。祖父继宗,因家贫无生活出路,乃学。吹唢呐,操此业达数十年之久。在县境内颇有名气。父法忠,自幼跟老人学艺,在技艺上刻苦研讨,锐意求精,青年时代已闻名遐迩,且广收讨乞孩童为徒,对他们说:干这一行虽被人看作是下九流,但总比拿碗要饭吃强。为本县和附近县培养了一大批有名的唢呐艺人。俊臣12岁随父学艺,从小受到极严格的训练,加以自己虚……[详细]
111、张锡龙 (19231984)
  张锡龙(1923~1984年) 张锡龙,江苏无锡人,幼年在家乡求学、务农。民国26年(1937年)来沪,入普陀路立美0厂做工。上海解放前,工厂解散,回家务农。1950年人中蚕公司第三丝厂做工,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2~1954年在勤丰丝厂、北京纺织工业部工作。1958年调回上海,任华东纺织工学院基础部总支副书记。1963年任华东师大二附中党支部书记。1977年调普陀教具厂任党……[详细]
112、樊迪民 (18941984)
  樊迪民(1894—1984) 男,编导。又名樊篱,浙江省杭州人。中学时参加业余演剧,后进浙江共和法政学校读书,参加文明戏社团“鹤声社”。1915年到上海从事文明戏演出,加入“开明剧社”,与陈大悲、郑正秋合作两年。20年代转入新闻界,先后任浙江省新闻记者公会主席、《大公报》驻杭记者及驻杭办事处主任。1938年7月到上海,经友人张星祯介绍结识姚水娟,被姚聘为编剧。编写的第一个剧目是《花木兰代父从军》……[详细]
113、庄坤 (19171984)
  庄坤(1917~1984年),原名庄丕坤,小名霏霏,民国6年(1917年)1月生于泉州甲第巷,为翰林庄俊元曾孙。父庄善欢,曾任厦门电话局局长,在庄坤出世前几个月去世。9岁时其母也病逝,由其大姐及堂兄庄丕启抚养成人。民国15年,庄坤进小学读书。民国20年,考进泉州私立中学(今泉州六中)。“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参加由该校教务主任张炳铭领导的反日救国会及学生抗日义勇队。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庄……[详细]
114、周熙良 (19051984)
  周熙良(1905~1984)东至县人。3 岁起识字,后读家塾,12 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牢记杨杏佛提出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积极参加学运,由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民国17 年去英国留学,民国21 年春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民国22 年冬,到福建省政府工作,参加和支持进步-,参加蔡廷……[详细]
115、洪乐 (19011984)
  洪乐(1901~1984年)洪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航海世家,别名勾仔,张坂镇山前村人。8岁时,随父上船,边做杂工边学祖传的《针簿》(海图)和罗盘。15岁,他到厦门一艘轮船当水手。19岁当二副,21岁当船长。从此,他走南闯北,目睹外国船只在中国领海和港口耀武扬威,欺侮中国人,非常气愤地说:“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有出头日子!”1950年元旦,他毅然从香港返乡。香港船主来信迭催,许以高薪重聘……[详细]
116、周一鹗 (19041984)
  周一鹗(1904~1984年)又名惠生,建阳崇雒乡后畲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小时寓居福州叔父家,入省立福高读书,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考入国立北平(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民国14年(1925年)毕业,转赴法国入波亚芝野大学深造。民国17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农学院、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和保定医学院等院校任教授,担任过北平中国大学生物系主任。除教学外,一鹗积极从事社会活……[详细]
117、王景周 (19231984)
  王景周(1923~1984年)宁德城关人,出身贫苦家庭。当过店员、船工。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从目不识丁的文盲成长为人民税官。在50年代对私改造时期,他对偷漏税的不法行为敢于据理力争,年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60年代,他身任税务所长,仍然管企业、下村下队,上街收税,样样走在前头。“文革”期间,他被当作“走资派”揪斗,白天扫街,晚上游斗,甚至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降薪,他仍然忠于职守,坚持按章收税……[详细]
118、雷贤钟 (19031984)
  雷贤钟(1903~1984年),畲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大桥镇梅坪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民国12年(1923年),贤钟因生活所迫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民国15年后,他倾尽私囊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为其所有的120英亩橡胶园和规模较大的伐木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贤钟欢欣鼓舞,眷恋祖国。当时,帝国主义对刚解放的中国大陆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他极为气……[详细]
119、丁赛君 (19271984)
  丁赛君 (1927—1984) 女,演员。原名丁水芬。浙江省嵊县许宅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2年到沪进入银蝶越剧团,从师魏银凤,工小生。1943年8月至1946年3月在浙东搭班演出。1946年8月回沪,11月参加雪声剧团,1947年1月转入东山越艺社,私淑范(瑞娟)派,勤学苦练,演艺日进,由三肩小生擢升二肩小生。1951年夏与吕瑞英、金采风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崭露头角,三人被誉……[详细]
120、汤松年 (19101984)
  汤松年(1910—1984) 永福人。1926年考入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帮人抄写剧本,得资贴补学习和生活费用。1929年考入省立第三高中理科班,一年后因生活困难辍学。同年到黄冕镇小学执教。1931年经考试,因“文章不错”,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在师专学习期间专攻心理学,广泛阅读国内的以及欧美、苏联等国有关心理学书籍和杂志。同时研修教育学,崇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对陶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