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品牌大全

排行榜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01、苏本铫 (18741948)
  苏本铫(1874~1948),宇颖杰。福建汀州人。上海民立中学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苏18岁时,经“院试”(清末科举制度的地方考试)录取为附贡生员。同年,考入圣约翰书院研读英文,毕业后在上海英国皇家律师处和山西大学堂译书院任翻译。光绪二十九年,苏秉承父亲遗愿,与兄弟苏本立、苏本炎、苏本浩等筹款在南市城北安仁里创办民立上海中学堂,后改为民立中学,苏本铫为校长。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迁南市大南门……[详细]
102、蓝阿嫩 (19201948)
  蓝阿嫩(1920~1948年),福建柘洋(今柘荣县)人。畲族。民国9年(1920)3月出生于富溪草籽坪村一个贫苦农家。从小以放牛为生。民国22年9月,他才13岁,受革命思想影响离家投奔红军,在闽东红军十六连当小号兵。民国23年3月,红十六连在连长赖金彪率领下攻打霞浦县大坪冈附近的反动大刀会。大刀会徒逃进大坪冈村,抽掉过河跳板,企图顽抗。蓝阿嫩用一丈多长的杖刀向水中一插,飞身跳往对岸,吹起冲锋号,战……[详细]
103、廖逢卜 (19281948)
  廖逢卜(1928~1948年)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廖逢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家有薄田10余亩。父亲廖克好,种田为业,农余从事屠猪,收入尚能维持生活。廖克好为人朴实,待人和气。廖逢卜幼年资质聪颖,父母十分宠爱,8岁时进入竹峰初小,成绩优秀,继而升入井门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尤溪县立初中,15岁毕业。民国30年(1941年),福州第二次沦陷。这年秋天,15岁的廖逢卜考进福建学院附中(这时学校迁……[详细]
104、信仁建 (19161948)
  信仁建,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巨鹿县于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军的残暴掠夺毅然于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信仁建参军后不久就参加了解放威县、曲周、鸡泽等县城的战斗,并于1938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信仁建到太行随营学校学习作战理论,毕业后分配到冀南军区第一分区工作。1942年冬受命组建成安县抗日大队并担任副大队长兼副政委(县委书记任大队长与名誉……[详细]
105、贾桂珍 (19161948)
  贾桂珍,1916年生于北京市延庆县东山九里梁下的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庆县东山一带,是伪满洲国的西南边境。1942年,日本侵略军为实施其“固边政策”,制造无人区,以隔绝共产党、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强逼群众拆毁或烧毁原有房屋,搬进“围子”里居住,天亮前和太阳落山后谁都不准进出,违者一律以“0”论罪,就地枪杀。在“围子”里,伪满实行严密的军事控制,人民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如同牛……[详细]
106、孙相祝 (19091948)
  孙相祝(1909~1948),字善亭,化名王同,南泉镇时于庄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相祝-到东北大连金县杨家屯当劳工,由于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和-,1943年,辗转回到家乡,其堂兄孙相彩是中共地下党员,系即墨县铁路支部委员,孙相祝在其堂兄的教育和引荐下,毅然参加了抗日组织。1944年2月到平南干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即墨县挪城区工作,1945年8月,建立中共挪城区……[详细]
107、韩联生 (19071948)
  韩联生,1907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区郭家桥乡陶家垅的一户贫苦农家。父亲韩有余,为了活命,带着他和他母亲及三个弟妹,来到安源做工谋生。他为了拾炭渣,有次把头砸伤,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刻下他苦难童年的印记。后来他到矿山当了童工,同父亲一起下井挖煤,劳累终年,所得只是资本家常常给他们写的一纸欠条。现在他的一张欠条,还作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罪证陈列在安源纪念馆里。1930年9月,工农红军来到安源后,……[详细]
108、吴培梅 (19191948)
   吴培梅(1919.3~1948.3),乳名辛瑞,曾用名吴志刚。三街镇东草坪人。中-员。 1938年秋考入桂林师范,同年11月考入广西学生军。1940年春仍回桂师读书,参加过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1941年秋,到灵川县南藩乡表证中心校任教(校址在县城)。与全昭毅(中-员)共同组织县城进步青年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以后又捐资兴办“集成号”书店和“新生活服务社”,积极参加由地下党组织的革……[详细]
109、高济川 (19001948)
   高济川(1900-1948)高济川,名立煌,今寺门前乡杨梅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生。民国8年(1919)跟随二舅何霞卿在长沙当骑兵,后任国民革命军少尉排长,参加北伐。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高任八十二师少校营长。次年参加对日台儿庄会战,英勇奋战,左眼负伤,住七四兵站医院,上级要他去后方医院诊治,他说:“现在抵抗外侮,正是我们杀贼立功之时,效命疆场之际,我怎能躲到后……[详细]
110、铃木贯太郎 日本第42代内阁总理大臣(18681948)
  铃木贯太郎(すずき かんたろう,庆应3年12月24日(1868年1月18日)-昭和23年(1948年)4月17日),日本海军大将,政治家。历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军令部长等。战争结束的时候任第42代内阁总理大臣。从一位勋一等功三级男爵。作为和平派的军人,压制强硬派结束战争而获得好评。庆应3年(1868年),关宿藩久世广周在和泉国的飞地(大阪府堺市中区)的代理官员的孩子明治4年(1871年),原籍……[详细]
111、土肥原贤二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18881948)
  土肥原贤二,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主持情报工作,继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伪“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名人。之后任日本第十四师团长,参加兰封会战,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教育总监,第一总军司令。1945年战败后接受审判,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经抽签第一个被处以绞刑。生平大事坂西门下首徒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于冈山县的一……[详细]
112、阮伯淇 (19181948)
  阮伯淇,又名阮风,笔名秋影,1918年8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棠溪村一个小商人家里。1932年夏,阮伯淇毕业于棠溪完小,随即考入县立?山中学。受革命思想的陶冶,他入学不久就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反帝大同盟福安分盟”。9月,福安县委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在城东鹤山大墓坪开会布置--。阮伯淇凭着对祖国的热爱,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筹备活动,四处散发传单,张贴标语。9月18日那天早晨,国民党当局……[详细]
113、朱运泽 (19111948)
  朱运泽(1911~1948),又名朱克平,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龙塘镇洋滨村人。1911年朱运泽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除种田外兼作木匠,母亲王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朱运泽3岁父亡后随改嫁的母亲到咸来乡新云村当“牛尾虱”(海南旧风俗看不起随母改嫁的孩子,称为“牛尾虱”,与别地的“挂油瓶”相同)。他稍长大后在新云村私塾里读书。他由于特殊的身世,从小就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这造就了他倔强、富有……[详细]
114、金城 革命烈士(18991948)
  • 金城
  金城(1899.02~1948.10),原名贵杰,别名选根,化名胡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月生于乐清县白溪选坑。早年考入浙江省杭州讲武学堂,毕业后在国民党陆军第二十八师任连长,随军进入江西,在监管瞿秋白时受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教育。民国24年(1935年)1月,因不满国民党腐败统治,离开部队返回家乡。抗日战争爆发后,协助中共地下党员郑伯永组建白溪青年服务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1……[详细]
115、鞠恩远 (19261948)
  鞠恩远,山东荣城人,1926年出生。1941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随部队挺进东北。1946年10月21日,新开岭战役前夕,国民党军五十二军二师进攻安(东)奉(天)线,直逼我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扼守的摩天岭,时任排长的鞠恩远在战斗中腹部受伤,鲜血直流,仍带领全排死守阵地,打退敌人多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48年2月19日,我军对鞍山守敌发起总攻,时任三十四……[详细]
116、魏雪馨 (19221948)
   地下党的联络员  魏雪馨,古田县人,1922年生于罗峰村贫苦农家。父魏清端务农不敷生计,兼营长途肩挑运输,不幸失足坠桥身亡。因无以度日,母亲含泪将年幼的雪馨送给人家。 1931年,雪馨得到大姐魏雪娇的资助,先后就读于古田县毓菁女子小学和毓馨女子中学。1937年,前往福州考入私立华南女子学院附属高中。雪馨积极投身抗日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读书会,接受马列主义教育。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117、陈木寿 (19101948)
  陈木寿(1910--1948) 出生在福建省宁德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4月随闽东游击队到皖南,编在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任连长,1941年4月,他随队返回皖南,任繁昌县红花山区独立排排长,1943年任繁昌大队中队长,1944年4月,任繁昌大队大队长,1945年夏任皖南支队二团一营营长。抗日时期,他带领所属部队转战铜南繁芜宣泾,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深受官兵和百姓的信赖和赞誉。1945年9月,他随新……[详细]
118、朱绶光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18861948)
  朱绶光,字兰荪,湖北襄阳人,1886年生于福建,自幼向学,少年即贯通经史。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先入振武学校,嗣入陆军士官学校,与阎锡山为士官六期同学。1905年,朱绶光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随即,偕同志阎锡山、程潜、黄郛、李烈钧等28人组织“铁血丈夫团”。1909年,朱绶光从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辛亥革命,南京光复,朱绶光出任江苏都督府军械处长,旋调军政司司长。1914年……[详细]
119、曹志坚 (19091948)
  曹志坚(1909—1948)原名瑞卿,天门市干驿镇人。1909年10月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本地担任乡农会副主席子。革命失败后,辗转上海,在《大公报》社内作推销报刊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天门干一以“卖货郎”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春,由天门党组织负责人童世光介绍,赴应城汤池临时学校学习。同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天门区委书记(1938.6—……[详细]
120、孙道华 (19221948)
  孙道华,1922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下藤路一个城市贫农的家庭里。孙道华5岁时进私塾,7岁进三一小学就读,1935年进入英华预科,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华中学。孙道华高度近视,平时总戴着眼镜,他身体消瘦,从外表看是十足的“文弱书生”,但他却不是一个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面对当时的丑恶的社会现实,他的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1938年夏,英华中学迁往顺昌洋口,美丽的富屯溪畔顿时变得活跃起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