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3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41、丁大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大钊,核物理学家 1935年1月12日生于江苏苏州。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1月14日逝世。 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科技顾问。1959年参与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提出并发展了一种确定径迹气泡密度、进而鉴别粒子的方法,为鉴定与分析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解决了关键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负责轻核反应实验小组,为完成氢弹研制所需部分基础……[详细]
42、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蕴博(1935.1- )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热处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详细]
43、谢世楞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谢世楞,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1935年5月生,原籍浙江慈溪。1956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任交通运输部技术顾问,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教授级高工,天津市规划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亚洲和太平洋海岸工程会议理事。 从事港口及海岸工程设计50余年,完成设计及研究100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及大中型项目40多项。在荷兰进修期间提出的直立式防波……[详细]
44、沈祖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沈祖炎钢结构专家。1935年6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1966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现任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导,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和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 从事钢结构领域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60年,为中国钢结构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详细]
45、张钹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钹(1935~),著名计算机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清市人。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形和小波等理论研究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技术研究均取显著成绩。有十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部级、和国际奖。 计算机应用专家。1935年3月26日生于福建福清。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详细]
46、石光 (19351983)
  石光(1935~1983年),原名石家宝,本县喜峰口城里人,父亲石荣五。石光生下不久,就过继给伯祖父的大儿子,他聪颖过人,特受大人喜爱,从小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宠儿。 石家宝5岁半进入喜峰口完小读书,各门功课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爱读《三国演义》、《水湖传》、《济公传》、《杨家将》等古典文学作品。他喜欢思考问题,整天围着父亲转,问这问那。1945年9月,石家宝小学毕业,1946年9月,石家宝……[详细]
47、张淑仪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淑仪,声学家 1935年12月2日生于浙江温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该校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超声物理和光声科学研究工作。在声光互作用、声表面波、光声热波效应和激光超声,以及对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分析、参量定征和无损评价的研究中,在机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发现、创新和发展。澄清……[详细]
48、王大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大中
  王大中, 核工程与核安全专家。1935年2月11日生于河北省昌黎。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参与领导了我国自建屏蔽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70年代中以来,主持领导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获德、美、日等国发明专利。主持领导863高……[详细]
49、柳百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柳百新,材料科学家。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以金属多层膜离子束混合为实验手段研究亚稳合金相的形成与相变,提出二元金属系统中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模型,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从原子互作用势计算玻璃形……[详细]
50、王阳元 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阳元(1935.1.1-) 浙江宁波人。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1月1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柴桥镇。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1978年至1983年,任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室主任。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任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1985年晋升教授。1986年至1992年,任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1986年至1992年……[详细]
51、许根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2008)
  许根俊(1935年11月23日—2008年1月8日),出生于安徽歙县。生物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许根俊出生于安徽省歙县,1946年9月至1948年9月在歙县中学学习,1948年9月至1950年9月在安徽省旌德县中学学习,1950年9月至1953年9月在安徽省休宁中学学习,195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详细]
52、陈式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式刚, 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过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研究与设计。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首次阐明如何从久保输运系数形式公式获得具体的、正确的输运系数,并获得了强磁场下横向输运系数。在映射、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面获得多项成果,特别是对耗散系统,……[详细]
53、戴金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 1935年3月19日生于浙江瑞安。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首先从事和倡导煤成气研究,开辟了我国煤成气勘探新领域。全面系统研究我国天然气的碳、氢、氦同位素特征,建立鉴别各类天然气理论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完善和发展煤成气(烃)模式、煤成气……[详细]
54、曲钦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曲钦岳, 天体物理学家 1935年5月21日生于山东烟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 在中子星、X射线源、g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合……[详细]
55、张宗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宗烨, 核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1月29日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与合作者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及相干对涨落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16O附近原子核低激发态的主要特性。1976年从理论上预言在超核中存在超对称态,1980年被国外实验所验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核力的夸克模型理论作了系统研究,……[详细]
56、黎乐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黎乐民(1935.12.6.- ) 广东省电白县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12月6日出生在广东省电白县大衙乡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毕业。1962年考取该系研究生,师从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攻读核燃料化学。1965年毕业,留系任教。1969-1976……[详细]
57、俞汝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汝勤,分析化学家 1935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南长沙。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湖南大学教授,曾任该校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计量学及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成功多种新型电化学及光化学传感器,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合成多种新的分析及增敏试剂与离子载体,建立铌等稀有金属分析方法。创立多种新型稳健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及化学模式识别分类……[详细]
58、黄琳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琳,控制科学专家。1935年11月30日生于江苏扬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给出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建立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指出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首先给出稳……[详细]
59、吴祖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祖泽,实验血液学家。1935年10月19日出生,浙江镇海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阐明了急性与低剂量率g线连续照射下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程度与累积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的双相特征的机理。对这些动物的观察结果在以后发生的几起放射-故病例的病程中得到了证实。应用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志,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对人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详细]
60、殷鸿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鸿福,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 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系统介绍间断平衡论、新灾变论、事件地层学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发表我国首部生态地层学专著。提出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生物成矿系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