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81、罗欣然 (19031931)
  罗欣然(1903~1931)罗欣然,另名罗坫喜,广东大埔人。父以行医为生。大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思想影响。民国15年(1926)冬国民革命军北伐经粤东往福建时,他投笔从戎,在北伐军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奉派回大埔工作。他组织发动家乡农民参加农会和赤卫队。他父亲害怕惹事,劝他跟自己学医,但他说服父亲,使父亲不再阻止他的活动。同年9月中旬,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抵达广东,中共大埔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成立-委……[详细]
182、陈继舜 (18741931)
  陈继舜(1874~1931),字虞卿,1929年曾任10里团总,人称陈大帅,蒋渠村人。他身材高大,面色黑红,威猛而淳厚,赶牲口出身,有大刀一口,重120斤,常年持刀练武,身手不凡,性刚直,但平易近人,常劝诲村邻青年应勤劳,勿游闲,对赌徒和吸食-者深恶痛绝。 民国2年(1913年)3月下旬,时值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治安混乱,兵、匪蜂起,各界建立民团,陈继舜任蒋渠、北苏村民勇局长,视……[详细]
183、罗则化 (19141931)
  罗则化(1914~1931),生于长乐联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正直、老实的农民。一家三口以租种地主土地及打短工为生。1923年,长乐一带疫病流行,则化的父亲罗治钗染病不起,忍痛将唯一的儿子送到霞寨一个中药铺当童工。1928年,朱积垒在长乐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饱受老板欺凌压榨的小则化闻知深受鼓舞,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逃回家乡长乐,到家时,父已病亡,母已改嫁,只得投靠叔叔罗治木,帮人看牛、上山砍……[详细]
184、刘一梦 (19051931)
  刘一梦(1905—1931)原名刘增容,又名刘大觉。蒙阴县垛庄村人。作家。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出生于县内有名的地主家庭“燕翼堂”。早年毕业于驻临沂的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23年转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在校受瞿秋白、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教诲和影响,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同年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经常利用假期回乡宣传革命。1924年,沂水县当局为此派两名衙役对他进行拘捕……[详细]
185、黄抟扶 (18481931)
  黄抟扶(1848~1931年),字通材,号祝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祖籍晋江县深沪镇,世居泉州后城。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抟扶乡试中举人,次年会试中进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不久受任秋审处总办,平反多起冤案,加员外郎衔,记名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属官)。候补期间,因母病请假急归,从此辞官终生不仕。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抟扶负责泉州花桥善举公所,灾荒年设法购买粮食,平价售给贫苦民……[详细]
186、陈荫南
  陈荫南(?-1931年),乳名春喜,陆丰县东海镇人,出生一户渔业主兼商人家庭。就读龙山高等小学时,聪明勤学,嗜书如命,经常苦读灯下,以致小小年纪便高度近视。高小毕业后,进入广州广雅中学读书。民国8年(1919年)“五四”-爆发后,学成归来,继承父业,跻身商界。他既有文化,加上家庭财力,又为人侠义肝胆,年轻的陈荫南在陆城商界已小露头角。民国11年(1922年)陆城进步青年成立协进社,同时以黄华等为首……[详细]
187、黄依侬 (18981931)
  黄依侬(1898-1931年),陆丰县金厢区洲渚村人,生于一户渔民家庭,少时在本村小学就读,稍大跟父亲下海捕鱼。民国12年(1923年)春夏间,海陆丰农-动发展到金厢一带,洲仔村也树起农会的旗帜。他带头加入农会,积极参加农会活动。不久,农会遭军阀镇压。黄依侬在金厢沿海一带乡村中团结了一批坚定的农会会员,坚持向土豪劣绅作各种形式的斗争。民国14年2月,第一次东征胜利后,陆丰农运迅速恢复。黄依侬在金厢……[详细]
188、李国珍 (19021931)
  李国珍(1902-1931年),又名伯珍、谷珍,生于海丰县城一户小康之家。少年勤奋好学,喜欢体育、绘画。15岁时,他跟随彭湃、陈复等参加群进会,17岁考进陈炯明在海丰开办的陆军军官讲习所,结业后在粤军任见习排长,他目睹旧军队的腐败,任职不到3个月,就愤然弃职。不久在海丰北笏乡小学当教员。民国10年(1921年)以公费留学日本。民国13年因公费中断回县,参与《新生周刊》的出版工作。民国14年2月,东……[详细]
189、刘正平 (19041931)
  刘正平(1904~1931)原名刘嘉善,字鹏举,本县三川口乡阳湾村人。他幼年在米脂龙崖高等小学上学,1923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由于校长教务主任以及多数教员属于守旧名人,教学方法落后,质量低劣,学校死水一潭,学生对此深为不满。刘正平和白明善曾代表学生向校方提出意见,但遭到无理斥责。次年开学时学生又公推刘正平、白明善、杜少勋、李明轩为代表,呈书省教育厅,揭发了校方的守旧行为……[详细]
190、郑霞波 (19061931)
  郑霞波(1906~1931年),女,化名陈荣,轵城乡西轵城村人。1916年人县立女校读书,毕业后考人开封一中学,因遭家庭阻挠未人校,又回女校复读,与女教师孙树孜结为知己。1925年冬,其父强迫她与富翁之子成亲。她在孙老师的指点下,用以退为进之计,以婚后允许她外出读书为条件,答应了婚事。1926年2月,霞波随孙老师赴洛阳,入洛阳师范就读。1927年5月,孙树孜在洛阳创办完全小学校,聘霞波为教员。她们……[详细]
191、何达人
  何达人,浙江诸暨赵家泉畈人。大革命期间,受本村同族叔父,早期中共活动家汪寿华的影响,接受了马列主义启蒙,倾向革命。1927年3月,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四·一二”-政变后,目睹国民党右派分子背信弃义,大批残杀昔日的合作者共产党人时,何达人愤然离开国民党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1928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泉畈村支部书记,积极建立和发展邻村党组织。1929年6月,担任中共诸暨大东区……[详细]
192、冯轶裴 (18911931)
  冯轶裴(1891-1931) 名宝桢,以字行。广东新会人。民国初年,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名人事迹1920 年南下在粤军历任排、连、营长;1922年任粤军第四师参谋长。是年10月, 任讨逆军第二军第二师第一独立团团长,警卫广州、江门一带。1924年6月调任建国粤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1925年2月,东征军第一次东征陈炯明部, 冯奉命率教导团支援右翼军作战,配合黄埔军校学……[详细]
193、郭先达
  郭先达(? ~1931),今新城区共和路西段(原钟鼓楼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923年,考入公费的广西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1月共青团南宁地委成立,严敏任书记,郭先达负责所属一个委员会的革命工作。1927年,在“四一二”-政变中,郭先达亦在被捕名单上,得讯后撤退到团支部书记苏保双的家乡邕宁县刘圩。由于共产党、共青团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与上级组织失掉……[详细]
194、赵冠鹏 (18961931)
  赵冠鹏(1896~1931)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寻乌县南桥乡车头村双拱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使赵冠鹏识得几个字,送他在本村私塾读了几年书。由于家境贫寒,未读完高小便辍学了。辍学后,在家里学手工裁缝,赵冠鹏没费几年功夫,从裁剪到手工连缝,无不精通。民国17年3月25日,寻乌县爆发农民-,赵冠鹏在车头参加了-行列,成了一名舍生忘死的-队员。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加入了手工业……[详细]
195、郑裕德 (19081931)
  郑裕德(1908年—1931年),漳州城区人。他少时聪颖,勤奋好学,为人正直,小学毕业后即升中学。在校期间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与同学谈论国事,深恨封建制度和军阀的统治。民国15年(1926年)冬,北伐军入漳,在中共党组织的帮助和配合下,漳州开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他受到熏陶。革命的现实教育,使他更加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学生中的革命活动。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共闽南特委和漳州的……[详细]
196、韩立纶 (18831931)
  韩立纶(1883--1931),字经亚,焦作市中站区西王封村人。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废科举兴学堂后,曾就学于开封法政学堂。就学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假期,他由校返家乡,带头剪辫子,以示对旧习惯和清朝封建制度的反抗。l908年,韩立纶在开封私立中州公学教书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河南同盟会分部成员。此后他和革命同志曾准备了许多桶煤油,密谋组织力量攻打开封,火烧抚台衙门,但由于计划不周,走……[详细]
197、周炳文 (18921931)
  周炳文(1892~1931)周炳文,字传焕,长沙县临湘都照霞冲(今属望城县桥驿镇)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幼时过继给伯父周福堂为嗣,15岁随伯父到安源,入安源中学,毕业后在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任教。他目睹国家煤矿资源被帝国主义掠夺,工人遭受剥削,立志走实业救国道路。1917年,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刻苦攻读,毕业时已通晓英、日、德诸国文字。回到安源,被聘为矿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详细]
198、罗章凤 (19071931)
  罗章凤(1907~1931)罗章风,叉名舞阶,化名陈虞卿,浏阳县沿溪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1924年经胞兄罗章龙的援介,他考人中共湘区委创办的湘江中学,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4月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回到长沙。旋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被派往溆浦县开展农民运动。面对该县顽固的封建势力,他以特派员的合法身份筹建起国民党溆浦县党部,……[详细]
199、唐之道 (18801931)
   唐之道 (1880年~1931年) 字润甫,南乐县东唐王庄人。自幼随父唐际泰读习诗书,20岁列为庠生,以聪明机敏闻名乡里。后遵父命投笔从戎,与其兄廷选双双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毕业,立志继续深造,又东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陈英士、李协和结为友好。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唐之道加入中国同盟会。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肄业归国后,唐之道经同学介绍,受蔡锷聘请,与蔡锷一起创……[详细]
200、牟洪礼 (19051931)
  牟洪礼(1905~1931.5),字修五,化名薛礼德、李若水、孟名三、莫修五,山东省潍县牟家院村人。8岁入本村毓贤小学读书。1923年赴济南就读于济南工业染织学校,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爱国宣传活动。1925年经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由工业染织学校毕业,返回原籍开展革命活动,是牟家院村中共党支部的负责人。此后他长期在山东一带从事地下党组织工作。曾先后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中共潍北工委书记、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