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21、倪桂珍 (18691931)
  倪桂珍(1869—1931),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1869年生于川沙镇中市街36-38号,因排行老三,故又名三姐。其父倪蕴山,是耶稣教的一名牧师。母亲是中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徐家世代为官,官称“文定公”,居住在现上海西南部的徐家汇,据说,“徐家汇就是以这个家庭命名,从字义上解释即‘徐家中心’”。倪桂珍17岁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曾留校任教员。1887……[详细]
22、周逸群 湘鄂西苏区的主要创始人(18961931)
   周逸群(1986——1931),字立风,祖籍蒲圻,1896年6月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关。1919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3年春回上海。组织“贵州青年社”,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新思潮。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同蒋先云等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任主席。出版《中国军人》、《青年军人》等刊物,用革命精神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军人,同……[详细]
23、江浩 (18801931)
  江浩(1880—1931),1880年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北刘家桥村一地主家庭,原名江文浩,字注源、著源、著元、竹源,清末拨州秀才。一生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被毛泽东称赞为“象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名人履历1908年,江浩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在日本东京结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率先剪掉象征大清朝顺民的辫子,而被人称为“疯子”、“秃子”。1910年,毕业回国。……[详细]
24、王国桢 (19001931)
  • 王国桢
  王国桢(1900—1931),原名杨柳,字叔材。参加革命后,化名洪涛、林特夫、邵子平。生于蒲门(今蒲城乡)西门外一个殷实家庭,7岁入私塾,15岁宜山学堂毕业。父亲问他志向,他背诵李白诗句作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父亲围垦海涂失败,家道中落,王国桢也随之失学,先后在上南垄、澄海;镇下关等小学任教。为求发展,他南下厦门,民国13年(1924)9月,在集美学校小学部任书记员。次年10月回乡。15……[详细]
25、李硕勋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19031931)
  李硕勋(1903—1931),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6年与赵君陶在上海结婚。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同年9月5日在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解放后,朱德曾为李硕勋烈士题跋写道……[详细]
26、张蕴华 (18991931)
  张蕴华(1899~1931),名育英,字蕴华,曾化名张振亚、张育才、张涛,临泉县长官店人。7 岁入塾攻读,天资聪颖,爱劳动,性刚强,因右手6 指有碍握笔,断然将赘指咬掉。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刻苦钻研,富有正义感,乐于和穷人家子弟交往,常在物资上援助贫苦同学。张蕴华不畏-,主持公道,善于辩论,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曾为首反对学校将助学金发给富人子弟而遭忌恨。张蕴华高小毕业后,……[详细]
27、杨仁叔 (19031931)
   杨仁叔(1903~1931),又名仁杰,字吉甫,号家瑞,西充县青狮镇苦竹垭村人。杨仁叔幼而好学,日有所长,渐对“有势利之心、依人作威、刮从民财以充欲望者痛心愤恨”。 杨仁叔认为“研究学问,是我们自己的事,不当靠着人家督促的。要服务社会,做有益的分子,亦不得不尽心研究,也是不必要让人劝勉才鼓劲的”。1923年1月,他不顾父母劝阻,毅然离乡去成都宾萌公学求学。在学习中,经过比较使他认识到“新文……[详细]
28、王青士 (19071931)
  王青士(1907~1931),原名王之绾,化名王青士、汪秋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在霍邱城关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王人鹏,字友梅。民国初年曾任秋浦(今东至县)、亳县、来安等县知事。王青士自幼爱好绘画,就读于城内高等小学堂,民国8 年高小毕业。次年春,年仅13 岁的王青士带领弟弟王冶秋离家到北京求学,他把弟弟安排到北京西山中学读书,自己在北京美术研究会旁听,学习绘画和摄影,开始参加进步活动……[详细]
29、殷夫 左联五烈士(19101931)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别了,哥哥》《血字》《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同时,他还在《列宁青……[详细]
30、升允 (18581931)
   升允(1858~1931)字吉甫。清蒙古镶蓝旗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二十六年(1900)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翌年春升任陕西巡抚。八月,在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撤走后,落难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起驾回銮。升允随扈进京,二十八年正月十九日(1902年2月26日)始回陕视事。三月二十五日(5月2日),根据上年帝后在西安颁布的《新政上谕》和《兴学诏》,由护理巡抚李绍棻主持筹建的陕西大学堂(西北……[详细]
31、汪铭 (19031931)
  汪铭(1903~1931),字仰盘,神木城关人。1920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与王瀛、张友清等共同投入革命活动。他秉性聪明,除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还承担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中照相、显影、誊抄、印刷等技术性工作。1926年汪铭被派到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宣传部工作。“四·一二”政变后,他临危受命,任省委特派员赴祁县、介林、平遥、太谷……[详细]
32、王天骏 (19051931)
  王天骏,字佐南,1905年1月23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锦武西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王宪斗,读过私塾,粗通文墨,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何氏,勤俭持家,劳苦不辍。王天骏在五个兄弟中排行第三。王天骏1915年进入迈山小学读初小,1919年考进中原镇红庙高等小学,与周士第(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上将)是同窗挚友,毕业后回家帮助母亲种地。生活的艰辛,磨炼出他疾恶如仇、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的倔强性……[详细]
33、柔石 左联五烈士(19021931)
  柔石(1902.9.28—1931.2.7),男性,浙江宁海人。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笔名柔石、金桥、赵璜、刘志清等。中国作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中篇小说《三姊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诗歌《战》《血在沸——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害的湖南小同志的死》,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以及杂文《个人主义与流氓本相》等;译作有《丹麦短篇小说……[详细]
34、陈平山 (19041931)
  陈平山(1904~1931年)陈平山,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徒家庭,原名振元,学名震寰,涂岭乡樟脚犁壁岭村人。父亲陈品,先后在厦门、惠安基督教堂当杂役;母亲郑晏,从事农业劳动。兄弟二人,平山居次。因家境困窘,平山童年就上山放牧、砍柴、拾草,帮干家务,直到十余岁才随父到县城时化学校读书。在学校里,他勤学好问,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的赏识。平山禀性开朗、刚毅、耿直、爱憎分明,对仗……[详细]
35、苟祥珂 (19051931)
  苟祥珂(1905~1931),男,明月乡人。1921年8月考入遂宁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是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喜读鲁迅和郭沫若著作.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是声援“五卅”惨案和万县“九五”惨案斗争的组织者。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北伐军进入武昌后。遂宁形势发生变化,他被选为代表到重庆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联系,要求在遂宁建立国民党党部,并在省党部加入了国民党(左派)。回……[详细]
36、李林 (18961931)
  李 林(1896~1931) 李林,字智山,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于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县牛马司镇明亮村)。5岁丧父,生母改嫁,过继叔父作养子。11岁养父病逝,与养母相依为命,堂兄李笏山资助上学。宣统三年(1911),先后就读省立第二师范、宝庆中学。毕业后,入保定留法预备班学习1年。在留法预备班学习期间,结识李维汉、李富春、贺培真等,并与在湖南发起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毛泽东、蔡和森有接触。民国8……[详细]
37、黄振士 (18951931)
   黄振士,原名黄福生,黎族,1895年农历十月初五出生于海南陵水县(今陵水黎族自治县)黎亭峒坡村,父亲黄宗贵是黎族峒长。黄振士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八岁时被送到陵水县同仁学堂读书;小学毕业后,到当时海南的最高学府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1915年5月10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下发公文,要求每县选送三名黎童免费进入两广(广东和广西)师范学校读书。黄振士以优秀成绩考进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详细]
38、廖子清 (19021931)
  【廖子清(1902-1931)】 廖子清又名鸳言,砚溪乡鹏溪村人,1926年.在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吉安党组织负责人罗石冰的派遣.回县开展农-动。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子清以共产党员身分加入国民党,1927年2月,奉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指令,组建国民党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任总负责人。与临时执委中的共产党员胡冠南及其他革命同志一道.深人宣传、发动工农群众、进步知识青年组织工人纠……[详细]
39、刘天章 (18971931)
   刘天章(1897~1931)又名刘望,字云汉。陕西高陵人。1914年在西安三秦公学留日预备科读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北大化学系。是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火烧曹(汝霖)宅的斗争,并主编北大学生会会刊。“六三”后曾被警察逮捕,不久释放。1920年1月,刘与杨钟健、李子洲等发起,将陕西旅京学生团改名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创办以宣传新文化为主的《秦钟》月刊。不久,……[详细]
40、潘心源 (19041931)
  潘心源(1904-1931) 红四军政委,红十三军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又名潘心元, 1904年2月生于浏阳县丰裕乡一个富裕家庭。1916年底,由家庭安排,与周坤元女士结婚。1920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读书。他眼界大开,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成为青年-的积极分子。1922年把妻子接到长沙,先后在崇实职业学校、明宪女中读书,直到长沙马日事变后因被捕而辍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