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69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69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潘世恩 (17691854)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先撰,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充上 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详细]
2、拿破仑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17691821)
  •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详细]
3、伍秉鉴 (17691843)
  • 伍秉鉴
  伍秉鉴(1769~1843),字成之,号平湖,又名敦元、忠诚、庆昌等。原籍福建,先祖清康熙年间入粤,世居广州河南溪峡乡(今海珠区海幢街)。乾隆四十八年(1783),父伍国荣在广州怡和街创办怡和行。嘉庆六年(1801)秉鉴接替怡和行务,善于经营,不几年即成为广州巨富之一。至民国23年(1934)财产已达白银2600万两。秉鉴走官商之道,几十年间,共花1600余万两银,向清廷及地方官贿赂、捐输,换取官……[详细]
4、邹文苏 (17691831)
  邹文苏,字望之,号景山,县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七岁丧父,性敏嗜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屡试举人不第,嘉庆十六年为岁贡生,乃绝意仕进,辟室为古经堂,教授生徒,研究经学,尤深于“三礼”。尝以竹木为浑天仪等教具以示学生,开直观教学之先河。道光十一年(1831)卒。著有《九献考》1卷,《礼器小识》6卷,《景山诗文遗集》1卷。……[详细]
5、肖汉申 (17691815)
  肖汉申(1769~1815),字绍嵩,又字天锦,号银槎,平远八尺肥田村人。其父位谋,母赖氏,先祖是由福建连城迁至平远八尺肥田。在其家族中,每代皆有达官文士。而高中进士的,自汉申之后逐渐减少。肖汉申自幼家贫,父亲早逝,全靠其母抚养成人。汉申聪敏好学,因自己无书可读,经常向附近私塾借书,过目不忘。其天生聪明,才智超群,弱冠之时已以文章出名。乾隆癸丑年(1793),应童子州试,名列第一,后院试又被取为附……[详细]
6、邱良功 (17691817)
  邱良功(1769~1817年),字玉韫,号琢斋,同安县人。弱冠从军,初随金门镇总兵李芳国率舟师出洋追捕骚扰闽粤海面的安南夷艇,以军功累官外委、把总。自清嘉庆元年至三年(1796~1798年),他先后击败几股海上武装势力,补千总之职。嘉庆四年秋,提升为守备,嗣再升任游击、参将、副将。自嘉庆七年起,他一直是浙江提督李长庚的得力部将,屡与以蔡牵、朱罸为首的海上反清武装势力交锋。嘉庆十一年,攻破蔡牵在台湾……[详细]
7、王得禄 (17691841)
  王得禄(1769~1841年),字百遒,号玉峰,台湾嘉义人。年15入武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以林爽文、庄大田为首的反清起义,他募集乡勇,追随大将军福康安镇压义军。林爽文、庄大田的起义平息后,叙功赐花翎五品顶戴,授千总。乾隆六十年补督标营,自此迁居厦门。嘉庆元年至五年(1796~1800年),在福建海面巡洋中,他屡立战功,擢升金门营游击。嘉庆七年,随福建水师提督李长庚击蔡牵于东沪……[详细]
8、梁蔼如 (17691840)
  梁蔼如(1769~1840 年), 字远文, 号青崖。祖籍顺德杏坛麦村。其父梁国雄生有三子: 玉成、蔼如、可成, 蔼如排行0。清乾隆年间, 梁蔼如随父迁居佛山松桂里。梁园中均有梁氏家庭名人的照片, 可惜此志未能收入。少年时, 蔼如品学兼优, 先生对其常常赞誉有加。蔼如喜爱练书法、画国画。其楷书学颜鲁公, 行书学苏东坡, 草书学王右军, 篆书学《峄山碑》, 隶书学《夏承碑》。清嘉庆十三年(1808 ……[详细]
9、吴卿怜 (17691799)
  吴卿怜(1769年-1799年)又称苏卿怜,苏州歌女,十五岁为王亶望妾。王亶望获罪斩首后,被蒋锡棨所得,献于和珅做妾侍,和珅因罪被诛后,卿怜亦悬梁自尽。有绝句八章流传于世。吴卿怜系苏州女子,又称苏卿怜,出身低微,但能歌善诗词,色艺兼胜,早年在苏州做歌女。十五岁时,被苏州知府王亶望纳为妾。乾隆四十六年(1781),王亶望因虚报数百万以上旱灾被劾诛死,(苏卿怜若生于1769年,则至1781年王亶望被诛……[详细]
10、聂延襄 (17691857)
  聂延襄(1769~1857),号联赞,字赓墀。清博罗泰美罗村人。1834年(道光十四年)副榜。历任吴川、翁源、阳山训导,连州学正。任吴川训导时,力求正已率人,吴人都受到他的教化。解任之日,殿撰林召棠率官制锦旗饯别送行,其横额颂曰“斗山望重”,执饬颂曰“缁林雨化,绛帐风和,”曰“市槐留荫,泮藻舒文”。罢官归里,家虽富有而不骄奢,治事精密,不欺人亦不为人所欺。生平善行甚多,尤可称颂的是博罗重修文庙及登……[详细]
11、邸飞虎 (17691819)
  邸飞虎(1769~1819) 又名邸允亭,字赐拜,子位村人。武状元。 邸飞虎13岁弃文习武。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考取恩科第二名武举,次年考中第一名武进士,殿试钦点状元及第,以头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三年。嘉庆四年(1799年)特授广西提标后营游击,后又任中营参将、融怀营参将、浔州协副将。十二年台湾发生-,邸飞虎奉调领提标兵赴台作战,即戎装启程,一路严饬,秋毫无犯,入广东界台战……[详细]
12、刘凤楷 (17691821)
  刘凤楷( 1769~1821),字岐甫,别字门冈,连平高莞高村大蓝屋人,出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刘道南是个身怀绝技、颇具声望的乡村武师。刘凤楷自幼聪颖,勇力过人,在父亲的督促、指导下,刻苦练就一身好武艺。乾隆五十年(1785),经县试、府试,考取武秀才。乾隆五十三年,乡试中第十二名武举人。乾隆五十五年,殿试中一等第六名武进士,钦点御前四品佩剑侍卫。乾隆五十九年,刘凤楷调出京城,以三品参将衔随清军辗转于……[详细]
13、赵念 (17691858)
  赵念(1769~1858),字法古。清代归善县府城(今惠州桥西)人。擅山水画,笔法酷似黄公望,意笔写法为其绝技,所游佳山水必绘图;画名人维妙维肖,曾将惠州乾嘉年间诗书画印卓有成就的40多人绘像于《西湖会老图》中,观者见画知人,轰动一时。性行高洁,好吟咏,居所简陋,却啸歌自得。其题画诗云:“-思量独抱琴,山泉叠叠写胸襟。管他无限长流水,曲曲流来太古音。”有女琼章,号合江女史,亦以绘画出名。……[详细]
14、彭浚 (17691833)
  彭浚(1769-1833) 字映旌,号宝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于衡山县黄子堂(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嘉庆十年考取状元,任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1821),彭浚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不久,补奉天府丞、提督学政。道光十一年,调顺天府丞兼学政。道光十二年因病辞职回乡,十三年十月初七殁。……[详细]
15、颜樾 (1769~?)
  颜樾(1769~?),字荫仿,号侣石,连平元善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与其兄颜模同榜中举人。历任广西博白县知县、直隶省冀州知州、山东武定府知府等职。颜樾才华出众,尤精书法。当时,他与练廷璜的书法同负盛名,曾风行于京华一带。达官显宦中多人求索、收藏其书写的对联条幅。……[详细]
16、彭兆荪 (17691821)
  彭兆荪(1769~1821) 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彭兆荪青少年时,随父宦居边塞,驰马游猎,击剑读书,文情激越,故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郭□《灵芬馆诗话》);后来遭遇父丧,变卖家产,又因累试不第,落魄名场,常为生活而奔波,诗中遂多幽忧之旨(同前)。清代张维屏认为他诗多沈郁之作(《听……[详细]
17、王贞仪 清女数学家(17691797)
  王贞仪(1769-1797):清天长人,女,字德清,号金陵女史,客居南京。她自幼博览群书,喜爱天文,坚持数年观测气象,于天文算学均有独到研究,根据多次实验,写成《月蚀解》,并在地理、文学、历史、气象、医学等多方面亦取得成就,被誉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著有《岁差日至辩疑》、《地圆论》、《星象图解》、《筹算易知》、《月蚀解》、《德风亭初集》等。18世纪中叶,中国出了一位杰出的女学者,在文学和科学领……[详细]
18、郑昌时 (1769~?)
   郑昌时(1769―?),字平阶,后更名重晖,清•海阳淇园村(今属潮安凤塘镇)人。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中秀才,后为明经(贡生),一生未曾为官。较多时间从事教学,先后在潮阳、南澳、揭阳等地应聘设馆授徒。曾参与重建府城之韩山书院,为重建工程司事之一。善诗文,博学多才,广交游。娴熟乡邦文献掌故,广识博物、格物之学,兼有经济(经世济民)之才。潮州知府黄安涛曾问疏浚韩江水道事,即绘就……[详细]
19、刘名载
   刘名载(1769年-?),字其舆,号竹湄,紫城镇下厚街人。自幼聪颖,才学超群。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中举。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山东曹州府、武定府、济南府的知府,署督粮道、江苏常镇道、海兵备道兼署两淮盐运使、河道总督,官至正三品中宪大夫。他功在政位,勤政于民。在总督黄、淮河道修筑事务时,深入实地,体恤民情,民多拥戴,称之为“刘青天”。其母70寿辰,也不告假……[详细]
20、李兆洛 (17691841)
  李兆洛(1769~1841)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李兆洛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他所作文章,大体上能贯彻自己的主张,如《举业筌蹄序》、《墨卷望气序》、《骈体文钞序》、《皇朝文典序》等,骈散兼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