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祝姓名人堂 - 姓祝的名人介绍

祝姓名人堂 - 姓祝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祝穆 []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洙(一二二一~?)父。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祝穆少年丧父,读书于朱熹家塾。20岁,朱熹命黄干为他举行冠礼。乾道初,祝穆与其弟一起随朱熹到建阳云谷晦庵就读,受黄干、蔡元定教诲。他嗜书,手不释卷,于书无所不读。青年时,往来于吴、越、荆、楚之间,所到必登高探幽,临水揽胜,遍访民情风俗,这为他晚年著述积累丰富资料和……[详细]
2、祝钦明 [] 唐朝宰相
  祝钦明(生卒年不详),中唐前期大臣。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少年好学,熟通五经,博涉文史。约武则天临朝称制时举明经。长安元年(701),累迁为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时李显复为太子,祝钦明充李显的侍读。次年,迁为太子少保。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发生了“五王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地位,中宗李显即皇帝位。祝钦明由于充当过侍读,被李显“擢拜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加授银青光禄大夫。……[详细]
3、祝其岱 [] (634729)
  祝其岱(634—729),字东山,号台峰,江山人。青年时中明经科,博通经史,擅长诗文,受两浙诸生钦重。衢州刺史周美推荐朝廷授予集贤院正字,固辞不就,更受周美敬佩。留衙教子,公余畅论国家大事。唐高宗后期,因子克明被袭英国公徐敬业选为长婿,其岱被封为岱银青光禄大夫,淡然处之。后由士大夫推荐为内翰检讨,州县派车敦促,仍不赴任。隐居江郎(今江山市江郎山)设馆讲学,从事著述。时人称许其诗文为:“诗无邪思,文……[详细]
4、祝垲 [] (18271876)
  祝垲(1827~1876)本名祝隆贤,字幼荻(又字定庵)、号爽亭,印垲,祖藉湖北武昌。清道光七年(1827)十月二十七出生于砖坪厅城。祝垲父祝应华有五子:长子祝隆金,字节臣、印铖,孝友成性,父卒后,教弟楠、濂、炳、垲,延师教读,封朝议大夫;次子祝隆玉,字盐田,号梓邻,印楠,以附生报捐知县,分发河南补用,钦加盐提举,代理河南滑县事;三子祝隆德,字子峻,号小溪,印濂,授四川蓬溪知县,钦加同知;四子祝隆……[详细]
5、祝元膺 []
  祝元膺,唐诗人。句曲,今句容人。与段成式(803—863)同时。信道教,应举不第后,不复应举。游览自放而终。与孟不疑交往甚密,每爱诵孟诗“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张为《诗人主客图》标举其《送高遂赴举》等诗三首,并将其列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日僧园仁所录书目有《祝元膺诗集》一卷。殷璠《丹阳集》、《全唐诗》收录其《梦仙湟》、《寄道农》等诗三首及断句一联。《全唐诗逸》补录其断句三联。……[详细]
6、祝大椿 (18561926)
   祝大椿(1856~1926),字兰舫。清咸丰六年十一月十二日(1856年12月9日)生,无锡南门外伯渎港人。近代实业家。父雪堂,曾任清军李鸿章部苏州觅渡桥驻军将领幕僚,祝大椿自幼随父居苏州乌鹊桥弄。父殁后,生活贫苦,家庭无力供其读书。16岁经人介绍,先后至无锡曹三房冶坊、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在店中边钻研业务边补习文化。三年满师后,深谙五金经营业务。光绪十一年(1885年)前后,在上海开设源昌商……[详细]
7、祝世凤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051978)
  祝世凤(1905—1978),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落依山村祝家湾人。1927年参加赤卫军、独立团。 土地革命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九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九十一师二七六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详细]
8、祝希娟 新中国第一位“影后”
  • 祝希娟
  祝希娟,1938年出生于江西赣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1962年凭借主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该片曾创造6亿观影人次) 22大影星,此后又拍摄了《燎原》、《啊!摇篮》、《法人代表》等影视剧。演艺经历1962年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62年受文化部表彰的二十二个明星之一。后又在《燎原》、《啊!摇篮》等影片中饰演角色。还曾导演兼演出电视剧……[详细]
9、祝凤喈 []
  祝凤喈字桐君,浦城人。生卒年不详。自幼喜攻诗书,19岁得其父遗旧琴一张,向胞兄祝凤鸣(字秋斋)学琴,精研30余年,所学皆通。家有园林之胜,藏琴数十张,择其优者,筑12楼贮之。兄唱弟和,恬然自得,并接纳云游天下琴人、词家、诗客、名士。林则徐进京赴考时,途经浦城,亦在祝家花园琴楼相聚,吟咏唱和。祝凤喈谙熟古谱,精通音律,且弹奏指法高超。所作琴谱《凤云际会》,表露了祝凤喈对家国前途的忧愤,志慨凛然。他首……[详细]
10、祝世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祝世宁, 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详细]
11、祝允哲 [] (10691142)
  祝允哲(1069—1142),字明卿,江山人。父臣,进士出身,宋哲宗时任户部侍郎、兵部尚书,以率军防御西夏有功,赠少师上柱国,封宣国公。允哲元符三年(1100)进士,靖康元年(1126)任武翊卫大制参,督理江广粮饷,提督荆襄军务。南宋建炎元年(1127),受韩世忠命屯兵西宁,曾与岳飞并肩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上《乞保良将疏》,愿以全家70余口保被秦桧等陷害入狱的岳飞父子,并请斩误国奸臣。贬……[详细]
12、祝枝山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明代书坛吴中四子(14601526)
  祝允明(1460-1527),别名祝枝山、祝希哲,明朝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被称为“吴中四才子”。祝枝山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有流传着“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他的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祝枝山与唐伯虎性情相投、同病相怜,是为知己好友。1527年初,祝允明病逝,终年六十七岁,终其一生留下了很多诗文杂稿。名人生平出身……[详细]
13、祝允明 [] (14601527)
  明代史称“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1460—1527),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他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由于与唐寅(字伯虎)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看他的遗墨,显出他的传统功力极深。其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端整,笔力稳健;草书学怀素、黄庭坚,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纵横秀逸,为当世所重。他为人豪爽,性格开朗,其无拘无束的气……[详细]
14、祝菊芬 (19111991)
  祝菊芬(1911~1991) 1911年出生于清澜镇云路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昌县清澜乡平民夜校教员、清澜党支部书记。1928年6月往香港找中共广东省委,后经省委介绍,由中共南洋临委(在新加坡)分配工作。历任新加坡小坡区团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大坡区团委书记,马来亚团中央监委书记兼马来亚总团组书记、青工部部长,马来亚团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秘书。193……[详细]
15、祝龟 []
  祝龟 字元灵,东汉时本县人。15岁时远出为学,聪颖,能文。汉中太守认为他是奇才,说:“吾见海内士多矣,无如祝龟者也!”后被州牧刘焉授为葭萌长,撰有《汉中耆旧传》,坚持著述至老死。……[详细]
16、祝捷 (19251946)
  祝捷,原名祝良瑜,1925年1月13日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一个地主家庭。她自幼父亲双亡,由哥嫂抚养成人。1938年,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这年她14岁,高小毕业就考入安徽省抗日学生军团学政治、学文化,开始了革命生涯。接着,她先后被分配到皖东北、苏北等地,在部队做文化宣传工作。1942年10月,祝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秋,彭雪枫率新四军第四师从津浦路东西征,恢复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详细]
17、祝嘉 (18991995)
  祝 嘉(1899~1995) 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教授。字乙秋,曾用名祝朝会,清澜镇溪田村人。早年于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毕业后,历任小学、中学教员,社会教学学院图书馆博物馆系副教授。主讲《字学史》、《金石学》、《文字学》、《中国目录学》、《博物馆学》等课程。后在中学任教。1961年退休,后改为离休。1988年后被聘为江苏省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书法理论研究……[详细]
18、祝徐氏 [] (1749~?)
  祝徐氏浦城城关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生,19岁出嫁,次年夫病故,孀居3年,再嫁祝乾封。乾封逝世后,留下丰厚的遗产。清嘉庆五年(1800年),洪水将浦城城垣东南西三面冲毁。大水过后众谋修筑,都无定议。祝徐氏除将遗产及自置的田产分给3个儿子外,以所存银钱独力捐修全城。城墙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仲冬兴工,嘉庆十七年(1812年)孟冬告成,费银五万零四百多两。全城长1600丈、高2.4丈,址厚……[详细]
19、祝以豳 [] (15511632)
  祝以豳(1551—1632),字耳刘,号惺存,又号灵苑山人,海宁袁花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知随州,内调为兵部郎中。日本入侵朝鲜,大司马石星主张招抚,他坚决反对,认为:如不出兵援助,坐视朝鲜被日本侵吞,最后势必危及我国。朝廷赞同他的主张,迅速出兵渡过鸭绿江,制止了日本侵略。后出任广东佥事,境内瑶、僮等少数民族地区不宁,他深入民间,切实解决问题,促进了民族团结。又视察粤东沿海边防,以海门为……[详细]
20、祝桂林 [] (17531830)
  祝桂林,号香寓,丰家河人。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道光十年(1830)病故,终年77岁。桂林自幼好学不倦,学问优深。处世效东平之为善,持家遵司马之德,一生未和他人发生口角。对恶意中伤之事,忍以自安,盖不咎问。十八岁始任教读,以误人子弟为诫。因材施教,诱导为先,从不动戒尺。对贫寒子弟,施饭食、衣物,日以继夜讲授;对富家子弟,严责其放荡不羁。常以匡宏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等先贤事迹,劝慰学生不悔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