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韦姓名人堂 - 姓韦的名人介绍(2)

韦姓名人堂 - 姓韦的名人介绍(2)

更新时间:2023-03-15

21、韦彪 [] (?~89)
  韦彪(?―89年),字孟达,扶风平陵人,西汉丞相韦贤玄孙,东海太守韦弘曾孙,大司马韦赏之孙 ,东汉时期官员。韦彪见识广博,被称为儒学宗师。初举孝廉,官拜郎中,后因病免官。永平六年(63年),汉明帝任命他为谒者,后多次升任至魏郡太守。汉章帝继位后,历任左中郎将、长乐卫尉、奉车都尉、大鸿胪,受到的赏赐宠幸,如同皇帝亲戚一般。韦彪多次向朝廷提出治国良策,大多都得到采纳。永元元年(89年),韦彪去世,汉……[详细]
22、韦昭度 [] (?~895)
   韦昭度(?~895年),唐末大臣,字正纪。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擢第。僖宗乾符中,累迁尚书郎、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广明元年(881)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入关中,唐僖宗逃往成都。这时韦昭度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随僖宗入蜀。次年(中和元)夏末,黄巢义军败退,长安城被唐军收复。中和三年(883),以本官同平章事,兼吏部尚书。光启元年(885)三月,僖宗返回京城,以昭度……[详细]
23、韦湊 [] (658722)
  韦湊(658~722年),唐代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自其曾祖世代为官,唐高宗永淳二年(683),他以门荫入仕,被授婺州参军,后转任扬州大督都府法曹参军。中宗景龙年(707~710),他被调入朝,历任将作少匠、司农少卿。因公事忤中书令宗楚客,被贬出朝任贝州刺史。景龙四年(710)六月初,韦皇后等人毒杀中宗皇帝。六月初七日,李隆基发动兵变,诛灭了韦皇后、宗楚客-势力,韦湊被调入朝拜鸿胪少卿……[详细]
24、韦待价 [] 唐朝宰相(?~689)
  韦待价(?-689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逍遥公韦敻之后,象州刺史韦挺之子。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垂拱元年(685年),韦待价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出任燕然道行军大总管,抵御突厥。二年(686年),又升任文昌右相。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出任安息道行军大总管……[详细]
25、韦世康 [] (531597)
  韦世康(531~597年),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世代为关右名门望族。祖父韦旭,曾任过魏南幽州(今河北蓟县)刺史。父亲韦敻,隐居不仕,号称“逍遥公”。韦世康自幼聪敏过人,气度不凡。10岁时为本州主簿,弱冠,封汉安县公。因娶周文帝之女襄乐公主为妻,被授仪同三司,历任典祠下大夫,沔、硖二州刺史。周武帝平齐,韦世康为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总管长史。在任一年左右,升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详细]
26、韦无忝 []
  韦无忝(生卒年不详),唐中期画家,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玄宗时,西域一带常将名马异兽运入关内,作为向唐王的献礼。韦无忝就喜爱写生这些珍奇动物。他画的猛兽不仅外貌逼真,爪距、毛鬣殊异,而且能表现出它们的温驯或凶猛的性格特点。他画的狮子图,人们认为可以乱真。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韦无忝以前的画家,在表现禽兽凶猛时,就画成张口伸爪,表现驯良时,就画成垂头无力的样子,这并不能完全体现不同兽类……[详细]
   韦震(生卒年不详),原名肇,字东卿,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人。他机警灵敏,能言善辩。在后梁太祖朱温部下任都统判官时,申丛捉住了秦宗权,欲送朱温,又欲自献京师,还想借机要挟秦而夺其兵权,朱温为此专派韦震到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视察,申丛派骑兵300迎接,企图杀害韦震,韦震见机行事,施计免死。返回后报告朱温:“丛不足虑,为其谋者牙将裴涉,妄庸人也。”【注:《新五代史》第472页】之后申丛果然被郭潘所杀……[详细]
28、韦祐 [南北朝] (?~549)
  韦祐(?~549年),字法保,以字行。北周将领。京兆山北县(十六国后秦设置,因在终南山以北而得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浐河畔)人。少年不学好游,喜欢庇护逃难的人。其父死后,他娶了伊川(即伊河流经的河南嵩县、伊川县)豪绅李长寿的女儿为妻,寓居于关南伊川。北魏明帝正光末年,朝廷内乱,有的王公贵族为避难而逃到韦祐门中求得庇护,他从此与北魏上层统治阶层有了联系。孝庄帝执政时,他被拜为员外散骑侍郎,加轻车将……[详细]
29、韦仁寿 []
  韦仁寿(生卒年不详),唐初抚边大臣。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隋朝末年,在蜀郡任司法书佐,审理案件公正详明,使多数犯罪者心悦诚服。617年,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派遣使者入蜀安抚,承制擢他为巂州(今四川西昌)都督府长史。南宁州(今云南曲靖)等地归附唐朝,朝廷每年派专使前往视察。所去使者多仗势向地方官索取财物,加重了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许多百姓逃离家乡。高祖李渊素闻仁寿清正廉明,受护百姓,善于……[详细]
30、韦巨源 [] 唐朝宰相(631710)
  韦巨源,(631年-710年7月22日),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何时进入仕途不详,武则天年间历任司宾少卿、文昌左丞,后转任文昌右丞,并在任上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长寿三年(694年),转任夏官侍郎,保留同平章事头衔。延载元年(695年)受内史李昭德牵连被外放为鄜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历任地官尚书、纳言、神都留守等职。长安二年(702年),转……[详细]
31、韦叡 [南北朝] 十七史百将传(442520)
  韦叡(442—520.9.20),字怀文,史称韦虎,京兆杜陵(今陕西蓝田附近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韦叡的祖父韦玄,不愿为官,隐居在长安南山。刘裕北伐后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时,曾让韦玄为太尉掾征,但被韦玄拒绝。韦叡的伯父韦祖征,宋末为光禄勋。韦叡的父亲韦祖归,为宁远长史。韦叡对继母十分孝敬,因此受到乡里人的称赞。伯父韦祖征为郡守,常带韦叡去办理公事,视之如子。时韦叡内兄王登、姨弟杜恽在当地都……[详细]
32、韦艺 [] (537595)
  韦艺(约537~595年),字世文,京兆杜陵(治今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臣韦世康之弟。自幼受业国子监,周武帝时,位至上仪同、赐爵武县侯。曾为左旅下大夫,任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太守。北周末年,杨坚专权,尉迟迥不服,杨坚派韦孝宽前往取代迥。韦孝宽是韦艺季父。当韦孝宽将到尉迟迥辖境时,假称患病,向迥求药,想借此观察动向。当时,韦艺是尉迟迥手下亲信。迥便派韦艺前去见韦孝宽。两人见面后,韦孝宽厉声喝问尉迟迥……[详细]
33、韦承庆 [] 唐朝宰相(639705)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父为宰相韦思谦。 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关于韦承庆的生卒年代,两《唐书·……[详细]
34、韦玄贞 [] (?~684)
  酆王韦玄贞(?-68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之岳父,韦皇后之父。原为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参军,因身为韦皇后之父,于唐中宗即位之时,升任为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刺史。唐中宗继位后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与武则天抗衡,他的主要支持人是他的妻子韦皇后的亲戚。他打算将韦玄贞提拔为侍中,遭到武则天亲信裴炎的反对。李显怒下说,假如他𫖸意,可以将天下给韦玄贞,武则天以此为借口……[详细]
35、韦拔群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18941932)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韦拔群(1894年—1932年),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韦拔群于1921年开始领导农民闹革命后,由于深受各族人民的敬爱,人们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拔哥”。韦拔群于1916年初在贵……[详细]
36、韦放 [南北朝] (474532)
  韦放(474~532年),字元直,南朝梁官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祖父、父亲皆在南朝为官。他初仕齐为雍州刺史(侨治在今湖北襄樊市)萧衍的主簿。及萧衍夺取齐政权,建立梁朝,韦放任盱眙(故治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太守。后转任晋安王中兵参军,始兴王萧憺的谘议参军。梁普通元年(520年),其父韦睿死后,他袭封永昌县侯,出任南平王萧伟的长史、襄阳太守。又以明威将军任竟陵太守。普通六年至七年,梁军……[详细]
37、韦师 []
  韦师(生卒年不详),字公颖,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其父韦瑱,曾为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师自幼涉猎群经史籍,善于骑射。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曾让韦师做过中外府记室和宾曹参军。韦师谙熟山川地理,而且了解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每当有少数民族的使节来访时,必由韦师出面接见。韦师与他们谈论其国政治及民俗,了如指掌,侃侃而谈,使他们对韦师非常惊服。于是知事必报,无敢隐漏。齐王宪作雍州(今西安市)牧时将韦师引为主……[详细]
38、韦抗 []
  韦抗,韦安石从父兄子,京兆万年人。弱冠举明经,累转吏部郎中,以清谨著称。景云初,为永昌令,不务威刑而政令肃一。都辇繁剧,前后为政,宽猛得中,无如抗者。无几,迁右台御史中丞,人吏诣阙请留,不许,因立碑于通衢,纪其遗惠。开元三年,自左庶子出为益州长史。四年,入为黄门侍郎。八年,河曲叛胡康待宾拥徒作乱,诏抗持节慰抚。抗素无武略,不为寇所惮。在路迟留不敢进,因坠马称疾,竟不至贼所而还。俄以本官检校鸿胪卿,……[详细]
39、韦嗣立 [] 唐朝宰相(654719)
  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其父韦思谦,为进士,累任御史大夫,以太中大夫致仕。韦嗣立初由进士为双流县令,政绩卓著。公元695年(证圣元年),其兄韦承庆为凤阁舍人,因病去任,朝廷召时任莱芜县令的韦嗣立代为凤阁舍人,……[详细]
40、韦善俊 [] (624705)
  韦善俊 唐朝著名医学家,武则天时(624—705)京兆(今长安县一带)人,后徙居洛南县。据《列仙传》记载:“唐武后朝韦善俊,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尝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韦善俊13岁起斋奉道法,曾在孙思邈(581—682)门下从师,对医学既有精深的造诣,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唐天授年间(690—692)曾入宫为武则天治病,被封为太医。不久辞去太医,归隐民间,为民疗疾治病。后到洛南药子岭开荒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