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裴姓名人堂 - 姓裴的名人介绍(2)

裴姓名人堂 - 姓裴的名人介绍(2)

更新时间:2023-03-15

21、裴居道 [] 唐朝宰相
  裴居道生年不详,但可以考证到他的家族来自绛州(今山西运城)。他的祖父裴镜民曾任隋朝兵部侍郎,父亲裴熙载曾任唐太宗的尚书左丞。裴居道(?-690年7月22日) ,唐朝将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担任宰相。裴居道大半的仕途生涯都不详,只知道他在唐高宗年间任左金吾将军,唐高宗把裴居道的女儿嫁给太子李弘为太子妃。唐睿宗年间685年,在高宗之子唐睿宗(李弘之弟)年间,裴居道任刑部尚书,李弘和睿宗的母后武太后……[详细]
22、裴楷 [] (237291)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司空裴秀的堂弟,出身著名世家大族河东裴氏,裴楷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国掾,迁任尚书郎。后任定科郎,与贾充等共同制定《晋律》。历任吏部郎、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右军将军、侍中等职。杨骏执政后,转卫尉,又迁太子少师,任内以……[详细]
23、裴纶 []
  裴纶(?~?),字景宜,湖北监利人。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辛丑科曾鹤龄榜进士第三人。裴纶之父裴琏,官刑部侍郎,廉介不阿,晚节足为世观。裴纶高中探花后授翰林编修,在翰林史馆被同辈所推服。宣德七年(1432)三月,以九年任满升为翰林修撰。后以侍养父母为名归乡。正统年间,应诏复入翰林。正统十二年(1447)英宗下诏,命裴纶、杜宁、刘俨、商辂、陈文、吕原等十人入东阁专习制诰,由宣德八年(1433)……[详细]
24、裴贽 [] 唐朝宰相(?~905)
  裴贽,字敬臣。及进士第,擢累右补阙、御史中丞、刑部尚书。昭宗时,拜中书侍郎,兼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幸凤翔,为大明宫留守。罢,俄进尚书左仆射,以司空致仕,为朱全忠所害。 【生卒】:?—905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字敬臣,排行三十五。懿宗咸通十三年(872)登进士第,任主客、司勋员外郎。僖宗时,义成节度使郑昌图辟为掌书记,后擢右补阙、御史中丞。昭宗时,三知贡举。光化三年(900)由礼部尚书转……[详细]
25、裴潾 []
  裴潾,生年不洋,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以门荫入仕,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唐敬宗宝历初年,裴潾曾任给事中,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调任汝州(河南省临汝县)刺史,兼御史中丞,后来因为违法杖死人命,被贬为左庶子,在东都洛阳任职,大和七年(833年)升任左散骑常侍,充任集贤殿学士。这期间,裴潾曾收集……[详细]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至京城多年,每年均以历年所作五言诗十九首投于各显要门下,以求赏识,然久不及第,有人讥笑他复行旧卷,怎无新作?裴说却不以为然,解释说:只此十九首苦苦吟来之诗尚无人见识,何需再用它诗?至天祐三年,终取状元入仕。曾……[详细]
27、裴迪 []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详细]
28、裴淑 [] 唐朝女诗人(805~?)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继妻。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间。字柔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裴淑,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继妻。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间。字柔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稹官迁会稽(今浙江省绍兴),赋诗相慰淑《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详细]
29、裴皞 []
  裴皞,字司东,系出中眷裴氏,世居河东为望族。皞容止端秀,性卞急,刚直而无隐,少而好学,苦心文艺,虽遭乱离,手不释卷。唐光化三年,擢进士第,释褐授校书郎,历谏职。梁初,当路推其文学,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庄宗时,擢为礼部侍郎,后以语触当事,改太子宾客,旋授兵部尚书,以老致仕。天福初,起为工部尚书,复告老,以右仆射致仕。皞累贡举,称得士,宰相马裔孙、维翰皆其所取进士也。后裔孙贡举,率新进士谒皞,皞喜……[详细]
30、裴夷直 [] 唐朝诗人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等使,官终散骑常侍。……[详细]
31、裴谈 [] 唐朝宰相
  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号称“畏之如严君”。先祖居解县洗马川。 名人轶事裴谈以惧内著称,其妻悍妒,裴谈在她面前胆怯得就像在自己严厉的父亲面前一样。唐中宗时有一首描述他的曲子,叫做《回波词》:“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按照……[详细]
32、裴俅 []
  裴俅,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字冠识,一作冠仪,生卒年不详。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丙午科状元。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五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丙午科状元。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五人。考官:礼部侍郎杨嗣复。裴俅自幼与兄长裴俦、裴休苦读于济源别墅。取状元后入仕,官至谏议大夫。其父裴肃贞元年间官至常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因平定地方之事颇得德宗赏识。其兄裴休官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俅共三兄弟,他是老三。……[详细]
33、裴行立 [] (780820)
   裴行立(约780~820) 绛州稷山(今山西新绛)人。自幼习兵法,因军功授沁州刺史,后改蕲州刺史,迁安南经略使、桂管观察使、安南都护等。元和十二年(817) ,在桂管观察使任上,营建訾家洲亭。《訾家州亭记》载:“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其富丽堂皇,极一时之盛。唐宋名人柳宗元、赵嘏、杨汉公、陆宏休、范成……[详细]
34、裴廷裕 []
  裴廷裕,字膺馀,昭宗时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后贬湖南卒。诗二首唐朝末年人裴廷裕,字庸余,乾宁年中期在内庭为官,他文思敏捷,绰号“下水船”。梁太祖受禅接替皇位时,当时作为学士的姚洎曾怂恿鼓动过,当太祖问到裴廷裕的近况时,姚洎答道:“近年被降职,如今听说寄住衡阳、永州一带。”太祖又问道:“听说这个人才思非常敏捷?”姚洎道:“他一向在翰林院,绰号叫‘下水船’。”太祖随即对姚洎说道:“这么说来你便是‘上水……[详细]
35、裴宪 []
  裴宪,字景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末年官员,中书令裴楷之子。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孙,先仕西晋后仕后赵。在西晋时任豫州刺史、北中郎将等职。后赵安定郡公裴宪,字景思,晋十六国时期河东闻喜人。裴楷之子,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孙。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以之为豫州刺史、北中郎将、假节。幽州刺史王浚承制,以宪为尚书。汉赵石勒破王浚,归降石勒。319年,石勒称赵王,与王波为之撰朝仪,于是宪章文物,拟于王者。勒大……[详细]
36、裴茂 []
  裴茂,字巨光,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东汉官吏,官至尚书令。汉灵帝(公元168年—190年时在位)时历任县令、郡守、尚书令。汉献帝(公元190年—220年时在位)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夏四月,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得胜功封阳吉平侯。裴茂为裴晔的次子,裴羲之弟。裴晔,字君先,在汉顺帝(公元115年—144年9月20日时在位)时任并州刺史,度辽将军。裴茂有五子:裴潜、裴……[详细]
37、裴绰 []
  裴绰,字季舒,器宇宏旷,官至黄门侍郎、长水校尉。绰子遐,善言玄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尝与河南郭象谈论,一坐嗟服。又尝在平东将军周馥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未即饮,司马醉怒,因曳遐堕地。遐徐起还坐,颜色不变,复棋如故。其性虚和如此。东海王越引为主簿,后为越子毗所害。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裴徽比王祥,裴楷比王衍,裴康比王绥,裴绰比王澄,裴瓒比王敦,裴遐比王导,裴頠比王……[详细]
38、裴周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裴周玉(19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乌鲁木齐军区副政治委员。湖南省平江县人,1913年1月4日出生于平江县龙门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任乡儿童团团长。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龙门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6月参加红五军。在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善战,身负重伤,立下战功,升任排长。1932年7月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长。黎川战斗后,他带领保卫干部搜出隐藏的宪……[详细]
39、裴行本 [] 唐朝宰相
  裴行本南来坦并为担任宰相;而根据世系表,中眷之裴坦曾经相僖宗,怀疑是表后文字有误,宰相裴坦当为中眷房。 冬官尚书裴行本则天谓公卿曰:“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各授以官,宁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文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謇与卢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详细]
40、裴徽 [三国]
  裴徽(?—?)字文秀,河东闻喜人,三国时曹魏官员。其父为阳吉平侯裴茂(字巨光),后官居魏国冀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兰陵武公。裴氏西眷之祖。三国时魏官吏,裴潜弟。高才远度,善言玄理。时傅嘏善名理,荀粲尚玄,常相争不让,徽于二家之间,释二家之义,通彼此之怀,常使两情皆得。仕至冀州刺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