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武汉大学名人介绍(4)

武汉大学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武汉大学
61、舒红兵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舒红兵,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Emory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专家,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详细]
62、谭戒甫 (18871974)
  谭戒甫(1887-1974) 先秦诸子楚辞金文专家。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人,1887年3月生于农民家庭。1905年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后,到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教语文课。192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讲师一年,后被聘为教授,讲授“诸子要论”、“诸子专书研究”、“目录学”、“形名学”。1938年9月到1945年,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详细]
63、刘佛年
  刘佛年(1914—)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家,哲学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14年4月出生在醴陵县大林乡一个书香之家。1929年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1935年毕业,又考入广州学海书院。1937年出国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攻读研究生,撰写了关于古希腊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中辩证法的比较的论文。他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参加了两国共产党……[详细]
64、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方智远(1939.9.3-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组成员。 长期主持甘蓝遗传育种研究。1973年与课题组成员突破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1979年首次发现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并带……[详细]
65、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宁津生(1932.10.22- )著名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和第二版《测绘学科》主编、《大辞海》分科主编等。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地球形状、外部重力场及……[详细]
66、刘涤源 (19121997)
  • 刘涤源
  刘涤源(1912—1997) 西方经济学研究专家。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12年12月12日出生。1931年考入长沙市一中高师部。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货币相对数量说》获中央研究院杨铨学术奖。1942年至1944年,任重庆大学商学院讲师,讲授货币与银行等金融课程。194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专攻西方经济理论。1947年学成归国,回母校武汉大学经济……[详细]
67、田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波,病毒学家,1931年12月25日出生,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原北农大植保系。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2001年兼任武大生科院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4至79年研究了病毒与高温对马铃薯花叶型退化的作用,发现病毒感染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产生耐病性而不发生退化。所提出的无病毒种薯生产方案,在我国广泛应用。1980年开展亚病毒研究:83年在国……[详细]
68、彭少逸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少逸,物理化学家 1917年11月9日生于湖北武昌,籍贯江苏溧阳。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物理化学、色谱催化方面的研究。早年从事石油炼制和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和色谱分析研究。组织领导了合成油七碳馏分脱氢环化制-研究,开发了催化剂,实现了工……[详细]
69、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学家。1956年6月28日生,湖北黄梅人。毕业于武汉大学,1982年和1985年获该校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两届所长和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届主任,现为该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详细]
70、陈文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文新,女,土壤微生物学家。1926年9月23日生于湖南浏阳。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化系。1958年在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加并组织完成对全国32个省(市)700个县的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调查,采集根瘤标本7000多份新发现可以结瘤的豆科植物300多种分离并保藏根瘤5000多株在数量上和所属宿主种类上占重要地位。发……[详细]
71、张嗣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嗣瀛, 自动控制专家。1925年4月5日生于山东章丘。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土。 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曾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近期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详细]
72、张兴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兴钤, 金属物理学家。1921年10月16日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系。1949年获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教授、科技委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初在美国系统地研究了在蠕变过程中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晶粒间界行为。1989年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详细]
73、高尚荫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1989)
  高尚荫,高尚荫(1909.3.3-1989.4.24),病毒学家。浙江嘉善人。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对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家蚕脓病毒、根瘤菌噬菌体、猪喘气病原物及昆虫多角体、颗粒体病毒等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分析研究,证实了病毒性质的稳定性在国际上首创将流感病毒培养……[详细]
74、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1996)
  李国平(1910.11.15~1996.2.8)原名海清,砂田镇黄花村人。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同年任广西大学讲师。1934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大学理学部读研究生。1937年回国于中山大学任教,并被推荐为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研究员,选送赴法国巴黎庞加莱研究所工作。1939年回国任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1940年起受聘为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1955年,李国平被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年……[详细]
75、杨弘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弘远,植物学家。原籍湖南长沙,1933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武汉大学教授。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未传粉子房与胚珠培养诱导的水稻助细胞无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细胞孤雌生殖现象,为由雌性细胞诱导单倍体植株提供了理论依据。围绕胚囊结构与功能问题进行了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研究。在精细胞分离,卵细胞与合子分……[详细]
76、刘绶松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19121969)
  刘绶松(1912~1969),男,中国新文学史专家。原名寿嵩,笔名刘濑流、宋漱流。湖北省洪湖市(由湖北省荆州市代管)人。1935年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1949年后,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教授。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52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主讲中国文学……[详细]
77、张致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致一,生理学家。山东泗水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7-1952年留学美国,获依阿华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首次通过激素使南非蟾蜍由雄性转变为雌性,产生单性(全部为雄性)后代,同时又用生殖腺移植技术获得了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动物首次提出了遗传基因与性变的关系,及生殖腺分化受体细胞所支配的理论首先发现了下丘脑与垂体原基的部位和功能,并揭示中叶激素不同于促肾上……[详细]
78、赵飞克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1976)
  赵飞克(1909.12.15-1976.2.4),结构力学专家。湖北鄂城人。193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1935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教授。1936年回国后,任河北省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天津工商大学教授、延安大学秘书长。1937年参加革命。1949年后,任武汉市政府秘书长、建设局局长、湖南株州铁路工厂厂长、铁道部设计局局长等。1955年起担任中国科……[详细]
79、文圣常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1921年11月1日—),出生于河南光山。物理海洋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文圣常出身于清寒的小职员家庭。自幼受父母启蒙教育,孔孟的处世之道对他有较大影响。中学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曾先后在河南潢川初级中学、湖北宜昌中学高中部和湖北联合中学恩施高中分校学习。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高校纷纷内迁,他于1940年进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同年秋,考入在四川乐山……[详细]
80、李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钧,电离层物理与电传播学家 1930年3月3日生于湖南邵阳。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58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4月4日在出差途中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电离层中的不均匀结构和扰动、电离层扰动的无线电探测以及扰动电离层中的无线电波传播。最早在中国开展电离层小不均匀结构和漂移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从理论上统一了相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