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宋朝历任宰相资料介绍(4)

宋朝历任宰相资料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61、王珪 [] 宋朝宰相(10191085)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 ),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详细]
62、赵挺之 [] 宋朝宰相(10401107)
  赵挺之(1040—1107)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祐四年(1089),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祐诸臣不遗余力。崇宁元年(1102),由吏部尚……[详细]
63、张士逊 [] 宋朝宰相(9641049)
  张士逊(公元964年—1049年),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一说故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人。北宋政治名人、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除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详细]
64、余深 [] 宋朝宰相(10501130)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第一次拜相余深登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崇宁元年(1102年)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历司封员外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兼侍读。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而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详细]
65、蒋芾 [] 宋朝宰相(11171188)
  蒋芾,字子礼,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今宜兴杨巷镇人。蒋芾在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廷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被任命为建康府推官。后被授予起居郎兼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被授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代参知政事(副宰相)。不久因边境安全与军队建设的奏议使皇上深受感悟,升迁为左中大夫,拜参知政事。乾道四年二月,蒋芾由参知政事升为左正议大夫、右仆射、同……[详细]
66、刘沆 宋朝宰相
  刘沆,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刘沆进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进士设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为首”,在位以“长于吏事”著称。皇祐三年(1051年)三月,刘沆由尚书工部侍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前政事多由宰相决断,副相不过备位而已。刘沆任职后,积极参与国事决策,重大问题……[详细]
67、张浚 [] 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10971164)
  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宋朝名将。 父张咸,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任州县属官;绍圣元年(1094),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张浚政和八年(1118)中进士,北宋末官至太常寺主簿。 建炎元年(1127)五月宋高宗即位前夕,张浚自京师投奔南京(今商丘南),参与登基仪式,任枢密院编修官。七月,受到新任……[详细]
68、王随 [] 宋朝宰相(9751033)
  王随(约975~1033年),字子正,北宋河阳(河南孟县)人。宋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0。曾为长水子璇禅师之首楞严义疏注经作序,并删次《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传灯玉英集》十五卷行世。宋仁宗明道年间,出任宰相(也有史书作“丞相”)。临终书偈而逝。《宋史·王随传》: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磨勘司。为京西转……[详细]
69、贾昌朝 [] 宋朝宰相(9971065)
  贾昌朝 (997—1065)字子明。宋朝宰相、文学家、书法家,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人。真宗(九九八至一零二二)朝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一零四一至一零四八)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谥文元,卒年六十八。著作有《群经音辨》、《通纪时令》、《奏议文集》百二十二卷。其著作《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集中而又系统地分类辨析了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录存的群经及其传注中的别……[详细]
70、陈执中 [] 宋朝宰相(9901059)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卷五)……[详细]
71、蔡确 [] 宋朝宰相(10371093)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任邠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知府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蔡确,字持正,是泉州晋江人,小时候,父亲蔡黄裳因故被宰相陈执中-,而上表辞官。一家人流落在陈州。蔡确有智慧,崇尚气节,不拘小节。中嘉祐四年进士,调任邠州司理参军,因受贿被告发。陕……[详细]
72、赵鼎 [] 南宋政治家、词人(10851147)
  • 赵鼎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闻喜县阜底村人,南宋时与岳飞共同抗金兵的名相。赵鼎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及第,官授洛阳令,随即升任开封士曹。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金兵攻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求和。赵鼎坚决反对说:“祖宗之地不可与人,何待于议!”次年四月,京师开封失守,徽、钦二帝被俘,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帝,逼迫宋朝诸臣签署议状。赵鼎躲避在太学里,几经周折,终于逃到了南……[详细]
73、李沆 [] 宋朝宰相,昭勋阁二十四功臣(9471004)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 。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咸平二年(999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详细]
74、陈康伯 []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10971165)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详细]
75、张齐贤 [] 宋朝宰相(9421014)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人,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宋代著名政治家。 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卿等官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21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还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详细]
76、韩忠彦 []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10381109)
  韩忠彦(1038年—1109年9月16日 ),字师朴,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大臣,徽宗朝宰相。魏郡王韩琦长子。历官开封府判官、知瀛州、给事中、礼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知定州、户部尚书、尚书左丞、同治枢密院事、知院事、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左仆射,知大名府,遭谪,以宣奉大夫致仕。大观三年卒,年七十二,后谥文定。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全宋诗》录其诗二首。历史评价陈朝老:陛下即位以来,……[详细]
77、朱倬 [] 宋朝宰相(10861163)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叛乱时举家入闽。精《易》理。宋史注有朱倬传。宋宣和五年(1123年)进士,授常州宜兴县主簿,赈灾有力,荐任广东茶盐司干办官;不久,改任检察福建、广东、广西财用所属官。绍兴七年(1137年)召对,高宗嘉纳,特授左议郎。因与宰相秦桧相忤,外放越州教授;经浙江制置使梁汝嘉奏请……[详细]
78、陈自强 [] 宋朝宰相
  陈自强:字勉之。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胄童蒙师,累擢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右丞相,显贵无比。《宋史·陈自强传》陈自强者,福州闽县人,字勉之。登淳熙五年进士第。庆元二年,入都待铨。自以尝为韩侂胄童子师,欲见之,无以自通,适僦居主人出入侂胄家,为言于侂胄。一日,乡自强,比至,则从官毕集,侂胄设褥于堂,向自强再拜,次召从官同坐。侂胄徐曰:“陈先生老儒,汩没……[详细]
79、张邦昌 [] 宋朝宰相(10811127)
  • 张邦昌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别名张子能,北宋末年大臣,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等职务。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靖康之变”,但张邦昌也只做了32天皇帝。张邦昌主和,与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议和。建炎元年,南宋下诏将张邦昌赐死,他登上潭州城内天宁寺的平楚楼自缢身亡。名人生平张邦昌,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详细]
80、陆秀夫 [] 宋朝宰相,宋末三杰(12361279)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宋史》: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沈静,不苟求人陆秀夫陆秀夫 知。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林景熙: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