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三明 > 宁化名人

宁化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显宗6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是母亲把他一手带大,并施以教育,后以文学著名。洪武二十三年(1390),张显宗28岁,参加应天府乡试,获得第二十六名。翌年会试夺得第二十名。殿试荣登榜眼,授翰林编修。奉命,随侍亲王游历秦、晋、燕、周、齐诸藩国。洪武二十九年(1396)六月,升太常寺丞。国子监祭酒宋纳去世,继任者多不称职,七月,朱元璋命少年进士张显宗临时接任国子监事务。当时士风久弊,张显宗便上疏十条改革旧习、申明学规的建议,受到朱元璋的赏识,于是,升他为国子监祭酒。张显宗严毅方正,五鼓即升堂讲读,课试皆有程式。当时国子监的文庙很狭窄,他便命人将它拆除重修;桥门占……[详细]
  郑文宝,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系宋朝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南唐时,文宝初以其父荫授奉礼郎,后迁校书郎。宋灭南唐后,仍被录用,补为广文馆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历任修武(今河南获嘉)主簿、大理评事、梓州(今四川三台)录事参军,续转光禄寺丞,召试翰林改著作佐郎,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通判。后召拜殿中丞授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河东(今山西境)转运使、刑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等职。其间曾因政事失误或受谗,贬为蓝山(湖南省境)、枝江(湖北省境)县令。淳化二年(991年),就任陕西转运副……[详细]
  • 伊秉绶
  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宁化县城关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十一日生于书香官宦家庭。父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后受学于父挚友乡名儒阴承方(字静夫),攻宋儒理学,又涉猎李榕树(光地)、蔡梁山(世远)及雷翠庭(雷鋐)等名儒理论,讲求立心行己之学。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乾隆四十九年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游于朱珪之门,为都中诸巨公所爱重。馆于纪昀家,督课其孙。乾隆五十四年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详细]
巫罗俊 [] (582~?)
  巫罗俊,字定生,隋开皇二年(582年)生。罗俊先祖巫暹,东晋末年由山西夏县避乱到山东兖州,后迁福建南平。隋大业间(605~621年),罗俊随父迁居宁化。当时宁化称黄连峒,属建州绥城县境。因地处边远山区,官府鞭长莫及,土寇蜂举,百姓不得安宁。巫罗俊能武善谋,很快成为黄连峒的领袖名人。他率众垦荒造田,开山伐木,将木头泛运长江下游一带出售,以其盈利开发黄连,建筑城堡,抵御土寇。许多外地人陆继迁居黄连峒。隋末,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巫罗俊观察时局变化,聚众开辟疆土。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统一全国。但大乱之余,版籍疏脱,黄连仍属边远治理不及之地。贞观三年(62……[详细]
  罗令纪,又名毓政,号维纲,黄连镇人,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年)。父念忠,由沙县徙居黄连峒,协同巫罗俊率众垦荒辟土,致力开发黄连。乾封二年(667年),黄连建置为镇。令纪开拓治理黄连功绩卓著。当时徭役捐税苛重,人民困苦,不少-背井离乡。而黄连镇却是民勤地肥物丰,百姓安居乐业,有“世外桃源”之誉,成为当时移民择居、谋生的乐土。时有潮州北境,福州西境三千余户百姓流寓黄连。令纪制订规章制度,严明赏罚,妥善安置客户,协调主客关系,对惹事生非者,“绳强弹暴”毫不妥协,使黄连境内秩序井然,出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新风尚。开元十三年(725年),令纪上奏,获准设置……[详细]
  伍正己,初名愿,字公谨。约生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登进士第,为汀州府第一个举进士的人。调任临州(今甘肃临洮)尉时改名正己,官到御史中丞。唐大和九年(835年)发生“甘露之变”,宰相李训等谋诛宦官不成,反被族诛一千余人。其后以南司(宰相府)为代表的公卿和北司(宫禁)的宦官彼此攻讦,陷害之事层出不穷。伍正己以大局为重,坚持原则,不拘小节,对属员说:“有言责者,非特摘发小过,正当名扬善类,令连茹汇升,为朝廷扶植元气耳。”对于那些遭谗谪的官员,他不遗余力设法营救,使之得以从轻处理或免受破孩。随后反宦官发展为朋党之争,致使更多无辜受……[详细]
  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媿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父名近春,母唐氏,家道小康。世熊自幼颖慧,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应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17岁乡试不第,20岁再应乡试,同考官佘昌祚要列他为榜首,主考不同意,昌祚赌气带走试卷,遂又落第。23岁以郡试第四成廪生。崇祯间(1628~1644年),他9次科试第一,但6次乡试均落第,3次选贡也落选。因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不合考官的口胃。世熊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乃至医卜星纬释道典籍,尤好韩……[详细]
雷鋐 [] (1696~?)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名人。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九年,又被召到上 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乾隆十五年出任浙江提督学政,后改任江苏学政。乾隆十八年,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任浙江,仍留提督学政。雷鋐深受蔡世远、杨名时、方苞等人的熏陶和影响,在理学研究上有很深造诣。他以精辟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极力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详细]
  伊天佑,明代宁化城关人,生卒不详。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天佑以岁贡入京候选。当时严嵩当权,借故索贿,送银五百两者便可得官。曾有人向天佑授意,天佑坚决不干。幸好这年吏部李默担任主选官,秉公选拔人才。天佑应考中第四名,派往湖南省桃源县任知县。桃源县庙宇遍布,群众迷信鬼神,该县久无城墙,无人过问。天佑到任,亟想改革陋习,加强防御设施,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当时,城里有座将军庙,庙大田多,农民佃耕庙田,常因田界不清闹纠纷,前几任知县都无可奈何。恰好又有争田官司闹到县衙,天佑传令按稻草多寡定面积大小与界至,叫双方各自把稻草全部挑到将军庙前,听候断决。然后,在将军……[详细]
雷霁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霁霖(1935年5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畲族。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是我国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 近半个世纪,一直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引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新潮流。主持完成3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上世纪60~80年代,首先突破梭鱼等10多种鱼类的育苗工艺,相继构建起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体系;90年代初,担任首席专家,主持“中日合作”和“八五攻关”项目,创建了……[详细]
张新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12003)
  南京军区炮兵原顾问(副兵团职待遇)。张新华(1911—2003)同志是福建省宁化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长、团参谋长、团长、分区副司令员、旅长、师长、炮兵某训练基地司令员、福建军区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张新华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张新华同志因病于2003年5月29日在南京逝世,终年92岁。……[详细]
孔俊彪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孔俊彪
  孔俊彪兰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孔俊彪同志是福建省宁化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宣传员、干事、俱乐部主任、科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攻打沁阳、焦作等战斗,为巩固和发展太行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西康军区雅安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等职,参加了晋中、太原、扶眉、进军西北等战役……[详细]
张腾蛟 [] (1759~?)
  张腾蛟,字孟词,宁化县店上山张家亨(今湖村乡店上村)人,清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14岁时,便为家乡戏台撰联:“褒贬中千秋青史;点醒外一枕黄粱。”横额是“善戏谑兮”。后来精研经史,文章沉博绝丽,几千字能一气呵成。乾隆四十六年,太傅朱珪视学福建,岁试汀州学士,无意中发现落选的腾胶试卷,惊叹此为一篇很有才气的好文章,改取为第一名,并收录腾蛟为门生。乾隆四十八年,腾蛟考中第一名举人。从此朱珪把他带在身边,和别人谈起来总把他称作“国士”,深爱如子。后来福建巡抚召集十郡士子到鳌峰书院考试,腾蛟又获优异成绩。朱珪常让腾蛟代写奏折,其瑰丽……[详细]
张雍耿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空军原顾问。张雍耿是福建省宁化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宣传员、大队政治委员、科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十一大代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江南反扫荡、皖南事变突围和孝丰反顽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和攻占上海等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了功。新中……[详细]
  张锡龄,字子穆,后改善兼,号兆达,宁化县禾口乡大江头人,清道光八年(1828年)生。道光二十八年中秀才。锡龄热心倡办义塾,设馆授徒,免费召贫穷子弟入学。原先大江头周围山光岭秃,张锡龄邀集村人种茶栽松,几年后,林茂成荫。锡龄邀集村人订立禁约加以保护。但仍有人随意砍伐,为此锡龄一边叫自己家人前往砍树,一边又率村人巡山,当场捉住自己家人,予以加倍处罚,村人深受感动,从此再没人再敢乱砍树木。同治四年(1865年),田赋每两征银由3.18两增至3.23两,到十月又增“加派”,锡龄体谅民苦,磕头请求免交“加派”,被知县革除秀才。同治八年,粮食歉收,赋率却增到3.87……[详细]
  曹柳顺,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中屋人,出生元朝(年月不详)。性强刚,爱打抱不平。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僚富户霸占田地,强逼自耕农为佃户,“所取租课,重于公租数倍,以致贫民缺食者甚众”,沉重的徭役,繁重的捐税与贪暴的政风,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柳顺不堪奴役,与曹福山等人举起义旗,以刘屋山为寨,率众攻衙门,袭官富,与封建压迫抗争,深受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元至正二十二年(注:有的史书记载为元至正十二年。)(1362年),柳顺派先遣队88人攻打明溪兵寨,中了兵牌陈友定圈套,兵器被缴,88人全部被杀。柳顺闻报,悲愤至极,亲率步骑兵数千人再次前往。陈友定趁柳顺……[详细]
  巫希权,又名希贤,宁化城关人,清宣统三年(1911)二月十三日出生于一个贫穷之家。读小学三年级时,因父病辍学,12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民国20年(1931年),希权报名参加红军。入伍后,初在宁化独立营当战士,继而随营编入福建省军区第一分区独立九团,由战士先后提升为班长、排长。民国22年加入共产党。民国23年10月,主力红军撤离苏区北上,希权奉命留下,由红九团调任红三团,在闽粤赣边境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三团走出深山老林,准备奔赴前线抗日,路过漳浦县城,被国民党一二七师强行缴械,希权等30多名干部被捕入狱。迫于舆论,国民党释放希权等……[详细]
  刘春海,原名映岚,字春海,宁化城关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春海15岁考中秀才,继而考入汀州学堂,再转学福州三牧坊高等学堂,未毕业即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初入日本经纬学堂,学习二年,毕业会考名列第一,而后考入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早在福州读书期间,目睹清廷腐败,他毅然参加林森、黄学文等组织的学生会,积极投身于联谊演讲时事活动。东渡留学后,经常参与留日同学福建同乡会的联谊活动,结识萧敏、方声洞(方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等人,并经介绍认识孙中山先生。1907年参加同盟会,隶属东京十四支部,直接参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宣传鼓动工作……[详细]
  徐赤生,原名徐玉琅,字太景,小名马木子,宁化县曹坊乡根竹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同年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时长汀已有共产党地下活动,赤生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7年,由王仰颜、黄亚光介绍,加入共产党,成为宁化县第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宁化地方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民国17年4月,赤生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宁化开展党的活动,他选择家乡曹坊为据点,秘密串-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以禁赌戒烟(鸦片)为名,组织“同福社”(为当时秘密农会的对外称呼),发展……[详细]

全部宁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