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重庆 > 开州区历史名人介绍

开州区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潘大逵(1902-1991),四川开县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28年春到诺威齐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军事,192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潘大逵曾任上海大学法学院专职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江西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教授,重庆西南法学院教授兼政治系主任,重庆大学政治系教授及法学院院长,讲授政治学、政治思想史、欧美宪法史、外交……[详细]
  尹辉九(1903-1951),名邦锡,1903年,尹父发国以种鸦片致富,有田产一百多石,为东里巨绅。尹辉九虽仅高小毕业,但为人大方,善交际,会笼络,青年时即与在紫水坝小学作教师的进步青年彭子如等发起组织“开县青年自治会”,1926年10月在该会成立时,尹提出与彭“团结青年,学习政治,赞助革命”的宗旨相对立的“联络感情,互相支持,维护桑梓”的主张,意图借此拉帮结派,把持地方政权。1936年尹任紫水坝……[详细]
  肖洪九(1906-1951)开县太原乡(原太平乡)清扬村人,1906年生。肖家境原来并不宣有,只读过小学,当时有某部军队招收看护兵,肖应募入伍。1926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五期,参加了国民党。1927年肖在黄埔毕业后曾随军任旅部指导员。继后,受国民党四川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委任为开县思党务指导委员。当时川东地区左派力量较大,开县已有由重庆莲花澉省党部回县的彭子如等组建了“国民党开县临时党部”,1928……[详细]
  徐平(1901-1962),原名徐孝勤,又名孝祥,1901年出生于开县南门场徐家坝一地主家庭。兄弟6人,徐平最幼。1917年他考入夔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快毕业时,他认为当小学教员地位太低,又嫌已婚妻子无文化,不愿回家,乃于1921年暑假,借了堂兄徐孝祥的文凭考入武昌高师(即后武昌师大)。后因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徐投身-潮流,结识了李求实、陈潭秋等进步人士,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加入社会主……[详细]
  熊中节(1911-1967),原名圣和,开县义和乡龙洞村人,1911年10月生。父际余系清末秀才,民国初年被土匪绑架,卖去田地百石赎身,后畏乡间不宁,乃迁居县城避匪患。熊中节入县高就学,至初中毕业。1930年父逝后携眷返乡。1933年冬,熊中节去上海入南洋无线电传习所学习。熊自幼家境宽裕,对人义气,不惜钱财,广交朋友,在上海时受族祖父熊治平(时隆)影响,常阅读革命书刊,思想倾向进步。1935年冬,……[详细]
  谭兵,男,1942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县人,1967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原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教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民事诉讼……[详细]
  饶书贵(1928.12—)   四川开县人。 擅长水彩画、工艺美术。 1949年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54年在东北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1957年后历任《 辽宁画报》、《新疆画报》美术、主任、副编审。新疆美术家协会顾问。作品《夕照天山》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晨牧》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套马》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美展;《饮》入选全国水彩画作品展;《阿山桦林》等四幅“美丽的草原”……[详细]
  尚扬(1942.11—)四川开县人。 擅长油画。 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1981年毕业于本院油画研究生班。历任湖北人民出版社美术、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   作品有《黄河船夫》、《爷爷的河 》、《黄土高原母亲》等。  ……[详细]
  李洪茂(1913-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开县人,1913年4月出生。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班长、排长、连长,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所长、教导员,警卫队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司令部侦察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详细]
谭述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谭述森(1942.01.30- )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重庆开县人。1965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 长期从事大地测量装备和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论证与应用研究,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参与了北斗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的顶层设计与研制建设,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详细]
李宏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1984)
  李宏茂(1913-1984),开县九龙山乡普琴村人,1913年5月生于一贫苦农民之家。1924年,父亲李启顺参加抗捐斗争,被反动政府杀害于普琴寨,母亲带着李宏茂和弟弟逃荒到宣汉县隘口场谋生,小小年纪的李宏茂也只得靠终日给地主放牛、挑炭糊口。一次,15岁的李宏茂挑着重百多斤的行李送地主的儿子去外地读书,途中挨了地主儿子的打骂,他气愤地抡起扁担还击,把地主儿子打得头破血流,便只身逃回开县九龙山一带打短……[详细]
  陈仕仲(1912-1977),开县太原乡(原太平乡)人,生于1912年。他15岁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万县商业中学,又因家贫辍学。后经亲友资助,于1931年上半年满怀壮志去上海,考入上海美专。不久,“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仕仲激于爱国义愤,-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后,他愤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又因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的《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抗战被破坏,义勇军被解散,加上家庭经……[详细]
  唐宗尧(1877-1963)名明咨,原名重华,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于开县金沙乡龙桥村。自幼随父就读,敏而好学,有胆识。1904年考中清代末科秀才,由于受维新思想影响,1905年赴成都入嘉定中学堂,施考取四川省官费留学生,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班,1906年升入该校政治经济科。次年,得识孙中山先生,接受革命思想,经同乡陈某(万县人)介绍加入同盟会。因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为日本和清政府觉查,被……[详细]
  陈仕俊(1914-1960),开县灵通乡茶园村人,1914年3月出生于太平乡,兄弟5人,仕俊排行第四, 兄弟中有3人均在外地读书、做事,唯二兄与仕俊只读过小学,一贯务农。1942年仕俊与兄弟分居,迁往灵通乡茶园村耕种山地营生。仕俊不但各种农活技术熟练,而且会酿酒,被称为“酢头师”,又懂得兽医和草药知识,在农村里随处受到农民欢迎。 仕俊三兄陈仕仲是开县早期的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在其兄教育影响下,仕……[详细]
  袁德朗(1912-1949),亦名青山,开县临东乡人,生于1912年3月26日。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后因家贫,无法继续升学,其叔袁明堂(中医生)见其好学,有培养前途,就主动供读。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万师,因无初中毕业证书而被拒于校门之外,以后在袁家坪、长店坊、城厢镇小学教书,后又曾借同学的关系作过县府统计室职员。 袁生活简朴,为人正直,对人诚恳,平易近人,酷爱音乐。由于出身寒微,又长期在农村工作……[详细]
  朱世君(女)(1920-1949),1920年11月出生在开县铁铁乡丁宽沟,父亲朱永孚是一个有文化的乡绅,善绘画,后移居太平乡。世君7岁入学,1942年考入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勤奋,考试常列前茅,又喜爱文艺,能歌善舞,为学校文娱活动骨干。1945年,朱世君从万师毕业,被委任为开县太平乡中心校校长,当时抗日战争刚胜利,内迁四川的大专院校纷纷搬回原地,学生暂回家休假。世君聘请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详细]
  陈仲书(1912-1949),开县石碗乡马家坪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长期受同院地主“陈刮皮”的欺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陈家人口多,生活较为贫困,初中毕业后,即回家务农。在劳动之余,坚持自学,文化水平更有提高,后经友人介绍,当了保国民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很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家贫无政治靠山,常被无理解聘,先后在白马泉、大石板坡、龙……[详细]
  胡作霖(1917-1949),1917年出生在开县临江镇。小学毕业后,考入省万师附中。在学习期间,由于经常接触进步教师和同学, 思想日渐倾向革命。他1938年在重庆重属联中学读高中时,经欧德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内迁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党组织直接教育下,他的思想日趋成熟,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目击国民党的暴行,痛心疾首,特别对国民党反动派中的死硬分子,恨之入骨。1941……[详细]
  刘文蔚(1907-1949)开县临乐乡复阳村人,1907年2月,出生在一个 农民家庭里,其父以教书为业,靠微薄工薪补贴家用。刘自幼勤奋好学,由于家庭贫苦,无力升学,其父见刘学有成效,便节衣缩食,供其学习。文蔚读了10余年私熟后,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当过私塾老师,先后在黄家湾、临江镇、巫山乡、大海溪、陈家场等地教小学。 刘从小性格刚毅,为人正直,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在教书期间,由于生活在基层,对社会……[详细]
  赵晶片(1917-1949)原乐丕州,1917年2月1日出生于南门场一个手工业家庭。7岁在南门场张家湾小学念书,1932年考入省立万县师范学校附属初中,后去湖北省立一个中读高中。抗战时期,转入万县金陵中学,毕业后,执教于南门小学。1940年考入国产中央大学数学系,后随校迁往南京。在学校,赵成绩优良,热心帮助同学,还会绣花,织毛衣,做针线活,大家都叫他“赵大姐”。但在革命斗争面前,他去能挺身而出,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