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宁波 > 余姚名人

余姚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守仁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14721529)
  •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详细]
严光 [] 东汉著名隐士 (前3941)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 ,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范仲淹赞撰有《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详细]
黄宗羲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 (16101695)
  • 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名人生平为父鸣……[详细]
朱舜水朱之瑜 [] 余姚四贤,清初五大师 (16001682)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绝意仕进朱……[详细]
王华 [] 明朝状元 (14461522)
  王华(1446年-1522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市余姚)人。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因年轻时曾在余姚龙泉山中刻苦攻读,人称龙山先生。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因才学出众,器度不凡,在讲幄最久,孝宗特别器重,曾命赐金带,四品官服,眷赐日隆。预修《大明会典》、《通鉴纂要》,擢礼部右侍郎,仍兼日讲官。武宗即位,刘瑾专权,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于刘瑾。其长子王守仁也不依附刘瑾,刘瑾恼羞成怒,贬守仁,并将王华调为南京吏部尚书,次年又借故令王华致仕。王华闻命处之坦然,以为“从此可以免祸矣”。王华归田后,以读书自娱,侍奉……[详细]
  谢丕(1482~1556),字以中,号汝湖,晚年自号留园野老。浙江余姚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顾鼎臣榜进士第三人 谢丕是明朝著名宰相,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谢迁之子。父子鼎甲,终明一朝仅有两例。谢丕弘治十四年(1501)获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四名,殿试第三名。正德二年(1507),回乡省亲。正德四年(1509),身为内阁成员的谢迁,上疏请诛奸宦刘瑾,皇上非但不听,还将谢迁罢官遣乡。受父亲牵连,谢丕也被贬斥为民。父子遂在家乡,将本来荒芜的山丘之地的一丘、一壑、一石、一草、一木营建成“肥遁”、“嘉遁”两座庄园,“其奇秀与夫烟……[详细]
  黄珣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把他生下来。黄珣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成化七年(1471)考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年后又夺得进士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参与纂修《宪宗实录》,充经筵讲官,书成,升侍讲,赐宴及金币。又进左春坊谕德,负责国子监司业事,再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孝宗感念他是经筵旧臣,特遣官为其母营葬并谕祭。守孝期满,仍补国子监祭酒。弘治十八年(1505),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正德二年,进本部尚书。因忤大宦官刘瑾被传旨勒令致仕。正德九年(1514)八月卒,享年67岁。赐祭葬,赠太子少卿。嘉靖初年,礼部提出,黄珣历事三朝,有清谨之名,宜赐……[详细]
  董黯,后汉时句章县石台乡人(今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为汉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董黯终年打柴换钱,侍奉母亲。母疾,思饮故里之水(因大隐频监姚江,古时遭咸潮入浸,其水味苦涩,不适于饮用),他竟然每次来回二十余华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奉母,据传在途中绝不转换肩胛,为的是把肩前的纯净水供母饮用。然故里之水离家甚远,不能常致,董黯即在外婆家(今章山村永昌潭)旁筑一陋室,汲水供母,母病得以好转。成长经历董黯家的东邻王寄,虽家道殷富但秉性顽劣,事亲不孝。有一天,董母与王母拉家常,各自谈及儿子孝与不孝之言,恰好……[详细]
谢迁 [] 明朝状元 (14491531)
  浙江余姚人,字于乔,号木斋。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卒于明嘉靖十年(1531)。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拒淫示淫过高中状元郎: 有一天晚上,隔邻的一妙龄少女,乘双亲赴省城探亲,私自来到思慕已久的谢迁书房里,百般挑逗,亲近谢迁。谢迁初时以礼相待,后来见其如此不知廉耻,严正诃斥她说:‘你乃闺女,应自爱自律,竟敢如此不知羞耻,倘若我也不顾礼义,与你-,岂不是毁了你的贞操,使你终生蒙污,而且败坏你家名誉,如此缺德之事,天理难容,千万不可为也……。’少女被谢迁义正辞严的训斥后,如梦中醒来,羞愧万分,感激谢迁见色不乱,及时制止她免犯下遗恨终生的错事……[详细]
  孙升于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十年后位列一甲,授翰林编修。嘉靖二十二年(1543),以纂辑誊写《累朝御制文集》、《圣学心法》及《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成,受赐白金十两。嘉靖二十四年(1545),续纂《大明会典》,嘉靖二十五年(1546),出任应天府乡试考官。升国子监祭酒,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改吏部。当时严嵩柄国,孙升为其门生,但他无所附丽。嘉靖三十六年(1557),南京礼部尚书缺员,众翰林都不愿前往,只有孙升请求去南京赴任。孙升生性恬淡,尤淡泊进取。居官被服雅素,从不言人过,时称笃行君子;平日家居除读书、考古之外,绝不参与其他人的事。惟以水旱、寇贼之患……[详细]
虞喜 [] (281356)
  虞喜(281—356),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为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征为博士;咸和末举为贤良;咸康初,内史以其“博闻强识,钻坚研微”复荐为博士,皆不就。世为豪族,精天文、经学,兼擅谶纬诸学。咸和五年(330),根据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发现岁差,认为太阳从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向西移过原先位置,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宋史·律历志》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一词由此而来。此前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太阳从去年冬至到今年冬至环行天……[详细]
  王仲荦(1913-1986),教授。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等。爱好诗文先生自幼爱好诗文,在上海正风文学院求学期间,因诗写得好,得到章太炎先生的赏识,收为晚年弟子,章先生对他的影响甚大。30年代初,开始……[详细]
韩应龙 [] 明朝状元 (14981536)
  韩应龙(1498-1536),字汝化,号五云,余姚县城江南人。明代状元。生于明孝宗弘治士兵年(1498),明嘉靖十二年(1533)中举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状元,任讲官。韩应龙为官仅一年有余便悄然而逝。韩应龙为官第二年某日,其凌晨起床,盥洗毕,冠带执笏准备上朝,忽感身体有所不适,便端坐在椅,稍作休息,一坐不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九岁。嘉靖十四年(1536年)乙未科,余姚区区一邑,人口不足十万,应试高中进士者却多达十七人,为韩应龙、孙升、邹绚、诸燮、顾廉、钱立扬、卢麟、徐方、胡崇德、黄齐贤、吴辕、郑寅、王乔龄、邵基、张元、郑炯、罗恩。因韩应……[详细]
黄尊素 [] 东林七君子 (15841626)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受酷刑死。有《忠端公集》。黄尊素之父黄曰中,别号鲲溟,清修《浙江通志》中有传,读书人出身,以教书为业,“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私第其高下,榜发无不合者”。曰中有四子:长子尊素、次子等素、三子符素、四子葆素。黄尊素年轻……[详细]
孙堪 [] 武状元 (14821553)
  孙堪(1482~1553),字志健,号伯泉,浙江余姚人。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武会试第一人。此科共取武进士50名,赐宴兵部。由大学士费宏(成化二十三年文状元)主持会武宴。孙堪自幼就以孝顺闻名,读书聪颖过人。为儒生时,喜好古文诗词,书法学颜真卿,尤善画菊花,以抒愤寄情,被视为神品。一时间,当地的文人雅士皆退避三舍,不敢与他并列。孙堪年轻时身强力壮,臂力过人,又善骑射,潜心研习边防兵制,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通晓。乡里长者都夸孙堪有文武之才,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孙堪之父孙燧为明代著名忠义之臣。正德中,宁王朱宸濠阴谋叛逆,暗中结交皇帝身边的宠臣……[详细]
余秋雨 近现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
  • 余秋雨
  余秋雨 (1946~)浙江余姚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戏剧理论史稿》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获1985年上海哲学社科著作奖。名人经历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详细]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详细]
  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虞翻起初在会稽被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孙策进攻会稽,虞翻当是正值父丧,他穿着丧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计划和孙策开战,虞翻于是脱掉丧服进府面见王朗,劝他躲开孙策。王朗没听他的。 完结抵抗孙策,被击败,逃到海上。虞翻追随并保卫着他,到了东部的侯官(地名),侯官县长闭门不让王朗通过,虞翻上前劝告,才开门放他们进来。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再有0亲,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去以后……[详细]
虞汜 [三国] (218~?)
  虞汜(218-?),字世洪,祖籍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生于南海郡(治今广东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竟立休。休初即位,汜与贺邵、王蕃、薛莹俱为散骑常侍。以讨扶严功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寻卒。……[详细]

全部余姚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