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商洛名人

商洛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泉仲遵(514~559年),北周大臣。上洛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人。他的家庭是本地富豪,祖辈世代为官。他13岁就被辟为本州主簿,14岁又承袭本县县令。当时,北魏朝廷政局动荡,朝廷派来关中镇压莫折念生、万俟丑奴起义的大将萧宝寅在长安拥兵反魏,曾派部将攻商洛。泉仲遵的父亲泉企时为上洛郡守,率乡兵守卫边境。仲遵随父兄出入战阵,几经锻炼,甚为勇略。西魏大统二年(536),东魏高欢派三路兵进攻关中。其南路军高曹敖部向上洛进攻。泉企命仲遵率部卒500人迎战,因兵力甚少,退入洛州城与父兄共同坚守。东魏军众多,四面围攻,泉家父子兵单力薄,城破被俘。泉仲遵在守城时眼受箭伤……[详细]
泉企 [南北朝] (?~537)
  泉企(?~537年),字思道,西魏朝大臣。上洛郡(今陕西商州市)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人。世代为地主官僚之家,曾祖父、父亲在北魏朝担任过郡守和本县县令,封爵为侯。泉企12岁时,袭父丹水伯爵。乡里三百余人,联名到郡所请求要泉企任本县县令。上洛郡转报朝廷,吏部尚书认为他年纪太小,无力主持县政,宜另选县令,可先让他代职。魏宣武帝下诏准乡人所请,他在本县主政二十余年,地方安定。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朝廷加授他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不久,除上洛郡守。孝昌三年(527),雍州刺史萧宝寅在长安拥兵自立,对抗北魏朝廷,曾派遣部将郭子恢攻占潼关。泉企率领乡兵3……[详细]
张鹏 [] (1390~?)
  张鹏(1390-?) 字腾霄。祖居陕西省眉县,元末其父任洛南主簿时即徙居于洛南县张河乡。张鹏20岁为县学生员。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登为贤书。后赴京在皇室子弟学塾南宫学习,结业后在工部任职。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张鹏在巡视各省吏治中,曾经检举揭发了独石总兵李谦的怯懦,上疏朝廷,奏请严饬军律;并亲督晋冀各地,加强防守。使云中(今山西大同)、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一带,地方治安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后因水法事失实,被以“高言罪”贬官谪守虔阳(今江西州)。复职后又巡视辽左(今辽宁一带),选地设防,有效地制止了异族的入侵。明英宗曾授其文林郎,封其夫人为“孺人……[详细]
  韦善俊 唐朝著名医学家,武则天时(624—705)京兆(今长安县一带)人,后徙居洛南县。据《列仙传》记载:“唐武后朝韦善俊,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尝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韦善俊13岁起斋奉道法,曾在孙思邈(581—682)门下从师,对医学既有精深的造诣,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唐天授年间(690—692)曾入宫为武则天治病,被封为太医。不久辞去太医,归隐民间,为民疗疾治病。后到洛南药子岭开荒种药,韦详察百草药之甘辛、咸苦、寒温、燥湿特性,总结百草药方,以疗民疾。后世人称为“南药王”,与“北药王”孙思邈应,韦善俊种药之山世人称之为“药子岭”,种药处亦名……[详细]
   杜无业 俗姓杜,法号无业,商州人。唐代名僧,13岁登坛讲经,被人称为神童。成年后,不辞劳苦,涉足江南,拜访名僧,先从学玄素,后游访长安。长安众僧敬慕其才学人品,推举其任“两衔大德”,他不肯接受,北游上党(今山西省境内)。节度使李抱真亲临接待,并向他请教佛法,邀其主持上党教务,被谢绝,赴汾州(今山西隰县)开元寺禅居。此间,宪宗两次召见,他都未去。长庆元年(821),穆宗备礼,派使者多次邀请,他实在难以推辞,笑对使者说:“行即行矣!”当夜端坐而逝。穆宗得悉后,深表哀怜,追封其为“大达禅师”。佛门后世将他尊奉为无业宿尽尊。 南宋绍兴四年(1134),高……[详细]
王辩 [] (562617)
  王辩(562—617) 字警略,洛南县石门庵沟人。祖父陕西蒲城人,以经商为业,西魏时多次资助军粮,被封为清河郡太守。王辩少时喜读兵书,善骑射,成年后投军,北周时屡立战功,授帅都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又升任大都督。仁寿年间(601—604)授车骑将军,平讨契丹贵族王谅反隋后,隋文帝赐爵武宁男,食邑三百户。三年后又升尚舍。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拜其为朝议大夫,辽东之战后功加通议大夫,不久又为武贲郎将。大业十一年(615),河北农民王须拨领义军十万反隋,隋炀帝传王辩到榻前,征询平讨义军之策。王辩纵谈取胜谋略,得隋炀帝许,又令其亲率步骑三千进击,获胜,隋炀帝赏黄金……[详细]
  晏安澜(1851~1919),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别号虚舟,镇安县北阳山庙坪(今月西乡悦爱村)人。光绪三年(1877)殿试进士。历任户部山东司主事、升员外郎,度支管榷司郎中兼司长,右参议丞、盐务处提调、盐政院院丞,会典馆、礼制馆、-编查馆、资政院等纂修、监修、顾问、咨议,四川盐运使等职。 晏安澜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十岁即去旬阳沙沟岁进士程西园学馆攻读。其父认为子幼、路远,再三劝阻,但他执意前往求学。两年后,其父见子勤奋则节衣缩食资助。自后在县试和州试时均名列前茅。光绪元年被推荐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省试中举,两年后殿试中进士。晏安澜为官3……[详细]
  刘山,原名刘占山。1921年4月13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大峪沟两岔一个山洞里,父母希望儿子将来能在山野里求得一席立足之地,故为其取名刘占山(后改名刘山)。刘山5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带着他沿门乞讨两年后,也病饿而死。孤苦伶仃的小刘山在贫苦乡邻的关照下,苦度着辛酸的童年。从11岁开始,刘山就给财主家放牛、打草,苦难的放牛娃,生性顽强。1935年,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来到商洛山,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山阳县西照川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宣传抗日救国,刘山大开眼界。“天下真个有替穷人撑腰的军队!”他心里乐开了花。一有空就往红军的屋子里钻,一声……[详细]
  罗时义,字广济,柞水县石瓮乡东干沟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卒于咸丰四年(1854),终年69岁。嘉庆十八年(1813)时义中进士,副榜就任湖南永州州判。上任后见官场腐败,民怨四起,即痛斥:“狐群狗党,狼狈为奸;欺压百姓,赛过虎狼。朝廷无意根治,百姓难安!”遂掷去官帽,脱去官衣,毅然回乡。但他济世救民之志未衰,即购置医书,日夜苦读,为民治病。因无钱购药,便替人作佣工,筹集资金。他看病不分白天、黑夜,不避风霜雨雪,随请随到;他医术高超,手到病除。除陕南各地病人纷纷前来求医外,关中、河南、湖北、甘肃等地患者也慕名而来。被医好的人以重礼相谢,时义拒不收……[详细]
   李念劳(1906~1947) 又名世盈,商州人,贫苦农家,父母早逝,自小随两个哥哥以樵耕为生。1938年他参加了以刘松林为首的当地农民绿林武装。这支队伍曾截取军队辎重装备,给国民党当局形成严重威胁,于是当局派兵围剿逮捕了刘松林,李念劳也埋枪携妻逃匿蓝田流峪的深山住家。 1942年10月,同乡刘兆英(共产党地下人员)突然来访,动员李念劳到陕北边区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队伍,使他在走投无路中看到了光明。他二话没说,便告别妻子,同刘兆英一起踏上去陕北苏区之路。到陕北后,他和商洛的同志们一块集中于中共陕西省委与关中地委所在地马栏镇,先开“德记”骡马店……[详细]
   王仁平(1909~1947) 又名青云,商州人。少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随父给地主干活。青年时代,他常出外扛长工、打短工,还时常抱打不平。成年后多次投军,因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深感失望而又多次离开。1936年,他参加夜村地区以刘松林为首的农民绿林武装。1940年,该武装被西荆公路警备司令谢辅三重兵围剿后,保甲人员四处缉拿王仁平。于是他-离家出走,改名换姓逃往洛南县,先后以陈青云、陈然、陈强汉等名在景村、车塬等地扛长工、打短工躲避追捕。1941年秋,正当他苦闷之际,在景村遇到同遭通缉的樊发治,樊告诉他共产党员巩德芳领导的游击队在河南荆紫关一带活动,约他同去找……[详细]
  刘南辉(1908~1954),名道圣,字柏英,镇安县云盖寺黑窑沟人。童年读私塾,1925年肆业于西安健本中学。为人思想进步,擅长书画。1929年后,历任镇安县财政科主任科员、县-书记、镇(安)柞(水)山(阳)警备区区部书记官,陕西财政厅特派公署书记官,云盖镇镇长兼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县政府督学,县民政科长,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县、省参议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参军抗战,中条山失守后回镇安。1939年加入国民党,任县救灾委员会委员兼孤儿教养所负责人。1941年在云镇供职,奉行新县制,废除杂捐;兴办火纸厂、粉坊、缫丝坊、栽土靛;开展禁烟运动,销毁鸦……[详细]
  张德盛(1915~1946),又名耕世,1915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茶房乡竹园村一户穷苦农民家庭。19岁那年,国民党政府抓兵、拉?的狗腿子接踵而来,在无路可走之下,他便去在地方民团任分队长的表哥雷振杰手下当勤务员。雷振杰有一定文化,知书达理,为人廉正,思想进步,有爱国救民的宏愿。张德盛受到雷振杰进步思想的熏染,心中孕育着革命的种子。商洛,自古为兵匪窜扰肆虐之地。经历兵荒马乱的张德盛,恨透了面前的黑暗世界。1936年,国民党公秉藩别动队进驻茶房、商洛镇一带,抓男霸女,00,掠夺群众,百姓叫苦连天。一天,张德盛对雷振杰说:“表哥,这一伙欺人太甚了,咱手里的家伙……[详细]
   张海 郭邈山 商州人。北宋庆历三年(1043),陕西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商州灾情尤甚。《温国文正文集》中称:“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麸而不足,所衣者纾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当年八月,商山饥民一千余人在张海、郭邈山、李铁枪等人的领导下举行起义,响应者风起云涌,队伍迅速扩大至万余人。他们以商州为起点,环绕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县境)卢氏以东和洛宁长水以西,后又发展到襄、邓、荆南,纵横千余里。义军每到一地,打开府库,赈济贫民,斩杀-污吏和土豪劣绅。北宋王朝调集上万禁军追剿,屡……[详细]
   李实生(1900~ 1955) 商州人。名春华,别号石僧、东岩客樵、上洛布衣。早年毕业于陕西第一美术学校。民国17年(1928)投身商县教育事业,曾先后任商县县立第一小学(今城关小学)美术、音乐、劳作课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民国34年(1945)受聘为商县县立初级中学美术教师。1949年商县解放后,他继续任教于陕西省商县中学,1955年7月因病急发,昏厥于监考课堂,经抢救无效而辞世。 李实生一生从教,既重视传授知识,又不忘道德培养,身体力行,深得学生爱戴。他授美术课,理论与实践并重,由浅入深,由笔墨运用,章法布局,到气韵意境,造化传神,每课必……[详细]
王廷柱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19031996)
  抗日名将-王廷柱(1903--1996)个人简历学业王廷柱,又名伯础,1903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生于陕西省洛南县石门镇王家桥村。幼年在本地读私塾,继而毕业于洛南高等小学、华阳中学。1923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文部就读。1924年2月,有位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同学函告国民党正筹备在广东黄埔成立陆军军官学校,招生在即。他与同乡陶进行、樊益友步行离陕,日夜兼程,半月抵穗,但考期已过:当时于右任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尚未离粤,学生多人请他帮忙;于先生说:“不要紧,有办法。是一位学习极其优异的年轻人。”即书写一幅“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的对联,着人送给校长蒋中……[详细]
   李世华(1912~1983) 商州人。其父为人正直,李受其影响,自幼爱憎分明。民国9年(1920)进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广交朋友,结伙成群,抱打不平。民国20年(1931)投奔凤翔县国民党绥靖司令部当兵,时隔不久返回,又投奔上秦川古世珍部下当差。由于不甘受人摆布,又离古返回,竖旗立杆,招募人员,拉起了一股地方武装。这支武装一成立,即遭到黑龙口联保主任周文美的反对。民国31年(1942)6月,经周多方活动,搬动驻商县的胡宗南正规军第八师一个营围剿李世华。在亲友掩护下,李脱离险境。此后,李世华重新组织人马,精心安排,趁周文美从商县城返回黑龙口经古树塬村……[详细]
  陈忠茂(1916~1945) 商县人,少时家境贫寒,寄养在舅父家。由于舅父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加之1932年后红军三次经过夜村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忠茂所在的朝阳小学的同学常听中共商洛工委领导王柏栋的抗日救国讲演,激发了他抗日救国的雄心壮志。他不安于埋头读书,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王柏栋领导的抗日武装。由于工作积极负责,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王 柏栋在商洛发展的首批党员之一。其后,又被指定为商洛地区武装领导人之一。 1939年春,党组织派陈忠茂带领谢华、余谦两人通过-对象卫玉山和朱……[详细]
   黄铭章,原名黄玉铭,生于1912年,现住镇安县云镇区结子乡。童年给地主放牛,读过半年私塾。1934年12月在山阳县唐家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历任班、排、连、营长,军事科长、作战参谋,游击大队长,法院审判员、区长等职。二等甲级残废军人。 1935年10月,七十四师留陕南坚持游击战争。黄铭章英勇作战,三立战功。1937年2月初,调至红七十四师教导大队学习(驻地长安县大峪口葫芦村),由丁国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西北主力红军改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黄铭章被调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任警卫连长。 1938年2……[详细]

全部商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