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海南 > 临高名人

临高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佐 [] 海南四大才子 (14281512)
  王佐,字汝学,号桐乡,临高县透滩村人,生于宣德戊申年(1428)五月十五。祖籍福建古田井村。渡琼始祖王恂琼州千户。曾祖王良先举人司户参军。父亲王原凯东黎土宫,曾二度率首王寻、王旺赴京贡方物,接受朝廷招安,增强黎汉民族和睦团结,被授为抚黎县丞。母亲唐朝选山东金乡县令之女,兄王斌、王赋、王碔(音wǔ),和弟王俊均为廪贡生员,系异母所生。王佐七岁丧父,唐氏很有见识,对佐慈而严,儿子一怠学,便气不进食,王佐遵母训,勤奋苦学,天资聪颖,过目成诵。自少负笈从游,拜唐舟、丘浚为师,很快成为“两庵”的得意门生。正统丁卯(1447)王佐弱冠以礼经魁乡省,由于中举论礼文章卓……[详细]
  李春茂(1903—1931年),龙波区青郎村人,澄临苏维埃政府的创建人之一。李春茂生性聪颖,8岁开始上私塾,后入拔吉小学。1921年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24年毕业后,考上琼崖加积农工职业学校(1926年3月改为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在校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李春茂以中共琼崖特委特派员身份回临高,从事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组织。是年冬,他与王任之到头龙村,发展4名党员,成立头龙党支部。支书为王任之。1927年1月,他到澄迈、临高交界的敦隆玉果山区,找到了共产党员王宝书,以办敦隆学校为名,秘密建立了中共澄临边区党支部,他担任支部书记。……[详细]
   符英华,曾用名符殿兰,海南临高县东英镇高定村人,1906年生,7岁入私塾读书,1926年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中共临高支部成立,革命的火种撒遍临高大地,同年9月,县土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相继成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临高县成立的各级农民协会达60多个,会员人数达到一万两千多人,能直接领导的农民群众达三四万人。符英华同志积极投身于这场火热的革命热潮中,作为农运领导骨干,他被推选为东英农会主席,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同土豪劣绅作斗争,有的土豪劣绅害怕得逃到县城或外乡“躲风”,……[详细]
  黄开礼(1899—1928年),和舍墟人。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916—1920年在府城琼崖中学读书。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24年,任和舍小学校长,因受土豪赖鸿富的排斥和打击,气愤地辞去校长职务,创办一所平民小学校,亲任校长,自费聘请乡人林瀛海当教师,学童免费入学。1926年,郭云青从广州回乡后,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此时,共产党员冯平、冯道南先后来和舍开展工作,黄开礼同他们多次接触,深受影响。1927年2月,黄开礼参加临高县农民运动训练所学习。当年,由柯柏森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和舍乡农民协会委员。他白天上课,晚上做农运工……[详细]
  郭云青,海南临高县和舍镇和平村人。1901年9月20日出生,他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到儋县那大镇灵光小学读书。 1919年,郭云青赴广州市补习学校学习,适逢五四-爆发,他深受影响,对我美丽河山遭受外国列强的肆意瓜分、抢掠烧杀极为愤慨。在广州学习期间,他接受了许许多多进步思想,并发奋读书以求救国。1920年,郭云青考入广州市教忠师范学校,并于192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留在广州从事教育事业,同时著书立说,希望唤醒千百万民众行动起来,壮我国力,强我民威。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郭云青认识了不少中国共产党中的先进分子,并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革命……[详细]
  李华生(1895—1941年),临高和庆区清化乡新安村(今属儋县)人。是儋临地区著名的革命母亲。年青时因受不了封建家庭礼教的约束,和丈夫符正气带着4个孩子到那大镇居住。丈夫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全家只靠她贩挑大米过活。有一次,她到美扶村某地主家买谷子,回家后发现每斗少半升多,便上门讲理,被地主砸碎了米升(量具),赶了出门。她回家后,对大孩子志行说:“孩子,不论如何,妈都要送你上学读书,为妈争气。”就这样,夫妇俩节衣俭食,一直支持志行到省城念书。1939年冬,琼崖特委派谢凤安、王茂松、符志行等到儋临边界成立大南区,住在她家。李华生知道了他们的来意后,特……[详细]
  吴奇勋(1914—1981年),原名宁万,别名吴芬,出生于本县文澜江区发豪村。学生时代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向往革命。1935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广州各大中学校响应北平“一二·九”-,举行3次---,中大学生朱文畅惨遭杀害,造成“荔枝湾”惨案。吴奇勋当晚奋笔疾书,声讨国民党的罪行。1936年,他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国共产主义联盟,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日军南侵,广州告急。年底,他同中共连阳三属特别支部陈风接上组织关系后,到阳山的小江墟、黎埠墟等地的小学教书,与共产党员梁天培等成立党支部,他当支部书记,进行抗日宣传,发展党的……[详细]
谭伯棠 革命烈士 (19001950)
  谭伯棠(1900—1950年),又名荫垣,临高县附城镇(今临城镇)洋勋村(已废)人。伯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跟随父亲在县立第一高小学读书,毕业后考上琼崖中学。1918年,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护法斗争,担任琼崖国民义勇军第四支队司令王贻堃的秘书。曾参与驱逐盘踞临高和府城的桂系军阀蔡炳寰部的战斗。1924年1月,伯棠到了广州。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审计处上尉科员。同年12月,调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少校秘书,在师长叶剑英领导下,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叶剑英失掉联系,在江西先后担任国民党新淦县、永修县和峡江县县长。但由于他同情……[详细]
  王兴明(1895—1981年),原名显金,又名景伦,本县波莲镇美珠村人。他相貌清秀,生性聪慧,被龙波墟琼剧武生孙发茂收为弟子,教以琼剧、粤剧唱腔,以及台步、摔架、蹬马等武生基本功。1912年,发茂介绍他给琼剧名伶吴长生为弟子(吴和孙均以表演关王戏著名),兴明在吴长生的带教下,技艺大进。1915年,吴长生又介绍他给鸡蛋班为南派武生,1918—1919年,被文焕班聘为小武,1921—1925年,参加十四班公司班,到南洋演出;1927年,被十五仔班聘为武生;1928年,在南洋被著名花旦陈雪燕看中,聘为武生;1930年,在南洋加入建悦班演出;1934年回国,参加……[详细]
  刘和贵(1910—1974年),乳名那圣,波莲区和绵村人。刘教英(1911—1981年),乳名妚教,皇桐区和伍村人。他俩都是临高木偶戏著名艺人。和贵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读了3年,因家贫辍学,到美鳌村舅父家牧牛。他禀性聪颖,又爱唱木偶戏,被戏班主雷华看中。班主邀他学演小生。当时他才十三岁。学旦角的刘教英也在该班。数年后,他技艺大进,在临高艺坛上,初露头角。后因社会-,戏班解散,教英嫁给和舍区先光乡某青年为妻。后与丈夫感情不洽,被卖给那大市万发公司某职员为妻。该公司以淘金为业,招有数百名工人。和贵知道后,心中悲痛,步行到那大市,报名当工人。工作时……[详细]
  谢明义(1894—1933年)又名正廷,南宝区南朝村人。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是临高县早期农民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冬,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与符会运、符宗仁成立中共南宝区委员会。1927年4月23日,党支部及农训所全体成员撤离县城到新盈。5月8日,谢明义等30余名共产党员齐集新盈地区,在冯平、王超、冯道南主持下,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分头回到家乡去,把乡农会和农民自卫队掌握在自己手里,继续斗争。谢明义善书法,精于雕刻,回到家乡南朝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他白天上课,晚上在村外野林召开秘密会议。因为不敢点灯,只好捕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借……[详细]
  符宗仁(1907—1945年),临高南宝区文代村人。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4—1926年,在郎基小学读书时,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怀有“救国救民”的壮志,1926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临高农民运动训练所成立,他是该所第一期学员。1927年7月,南宝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符宗仁任中队长。1928年2月22日,和舍暴-动的消息传来,人心振奋。谢明义、符宗仁、符会运等于2月25日,组织了280多名农民自卫军,在南宝举行了武装暴-动。1929年冬,南宝、东江、皇桐、龙波等地赤卫队及部分红军,开往武维、美本一带,发展成一个连。12月30日晚……[详细]
  王仁(1898—1945年),学名其荣,字同仁,东英区文潭村人。1920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3年毕业后回广州参加国民革命。黄埔军校王柏龄介绍他到军校当教官,他不同意,说家乡(海南)的人民处在军阀统治之中,他要带兵回海南打邓本殷。因此,在1926年初,他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命去涠州岛征集本县渔船200多艘,载运革命军渡琼驱逐邓军。当时他在陈慎荣团任少校参谋,也带领部分军队在本县博铺港登陆,盘踞在临高县城的军阀邓部营长杨启明(徐闻人),素与王仁相识,听到此消息,便挂白旗投降。之后,陈慎荣推荐王仁为临高县长,王仁于1926年1月上任,同年6月卸任。在任期……[详细]
  蒙成德(1903—1962年),南宝区上坎村人,生于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底,在临高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主席谢明义领导下从事党的工作。革命低潮时期,在南宝地区进行革命活动。1939年4月,蒙成德到波莲乡带笏村姐姐家,说服姐夫,交出步枪2支,短枪1支,支持抗日。1941年6月,区委遵照临高县委指示,派共产党员符应运、蒙成德打入日、伪内部,符应运当南宝治安维持会会长,蒙成德当加来治安维持分会警察队副队长。为了取得日军的信任,蒙成德献计,于6月20日上午,由符宗仁带领王俊民(党支部书记)、梁那昌等人,到上坎村,将蒙成德1幢3间茅房烧掉,并当……[详细]
  符彬(1904—1940年),临高县美良区前南村人。1925年,他在昌黎私塾读书时,阅读了一些革命书籍,看到孙中山遗嘱中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乃须努力”的语句,受到启发,立下誓愿:毕生献给革命,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奋斗到底。1927年7月,符彬在东英乡参加中国共产党,任该乡党支部副书记。临高县农民自卫军(后改为讨逆军)第二支队成立后,符彬任党支书。1927年7月间在冯平和王超的领导下,该队同全县的农民自卫军数百人,攻入临高城,三天后撤退。同年10月,他们配合友军攻打儋县县城新州,后转战回临高皇桐地区,与符宗儒配合,先后攻打金波村团董陈世卿、抱桂村团董郑其贤……[详细]
  王光谟(1878—1926年),字二典,号鸿文,别号觉禅,临高县东江区美山村人。曾在琼台书院读书,与琼山县的王国宪、澄迈县的王钦寅友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取得拔贡后,厌恶仕途,回到家乡,发动美山村群众集资办学,邻近乡村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不辞劳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他为人耿直。光绪末年,临高县政被一班土豪劣绅把持,结党营私,鱼肉人民。他激愤之下,写了一副长联讽刺。上联是:“郑公黄公薛公,公而不公,公心何在,公道何存,每日奉公为利己。”下联是:“东局中局西局,局而又局,局内者甘,局外者苦,几时破局免伤人。”对联尖刻,一时轰动士界,不胫而走。当政者……[详细]
  林明伦,别名汝作,文澜江区美迎村人。1921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他热衷官场,善逢迎,阴险狡诈。他早年参加民军。1926年1月,他任公安局长期间,仗势欺人,压制学潮。1926年,本县先后成立中共临高县支部、工会、学生会、妇女会、农民协会,革命形势高涨。林勾结郑述诗、钟正朝一伙,在符氏宗祠筹备召开所谓“公民大会”,企图假借民意接管共产党掌握的县教育局、县农会、县党部等部门要职,由于青年学生及工农群众的强烈反对,阴谋没有得逞。1927年9月,三十三团参谋长叶肇派兵来临高围剿农军。当时,黄秉霆县长赴省开会未返,县政无人主持。他趁机巴结叶肇的秘书,当上了……[详细]
  王良弼(1886—1944年),号肖岩,波莲区美珠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20年,应民选任临高县县长。任职期间,做了几件对人民有益的事。一是兴修南桥水利,疏通渠道,引水流入文澜江。使一片2000多亩的稻田(包括和皮、美鳌、南朝、兰堂、带笏、美珠、苏来等村庄)免受水灾,酸结土壤得以改良,获得增产。二是不信鬼神,注重医学,以药物治病救人。当时根梅、和皮、多罗、多赖、地郎至头星等20多个村庄的农民多患有血吸虫病,人们面黄肌瘦,到处求神拜佛,祈祷保佑。王良弼下乡晓喻百姓,解释病因,召集中草药医生,为民治疗。三是卖私田、办公学。他在任期间,将公款……[详细]
  符正气(1895—1979年),又名长大,字云,临高县和庆区清平乡美迎村(今儋县)人。著名医务工作者。在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独立队总部医院、四支医院、挺支医院院长、医生。他曾以精湛的外科医术,为支队长符志行的枪伤作过二次手术,很成功。一次是从咽喉取出子弹头;一次是用消毒的细麻作手术线缝合腿部伤口。两次手术都成功,受到琼纵战士称赞。1918年,符正气毕业于府城华美中学。青年时代,就抱爱国志愿。1927年夏,参加农军,被国民党拘捕,关押在儋县新州。后来儋临农民自卫军攻入新州,把他拯救出狱。1928年春,他进入那大福音医院学医,成为西医外科医生。1……[详细]

全部临高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