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淮南名人

淮南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吕公著 [] 宋朝宰相 (10181089)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元丰八年(1085年),……[详细]
魏杞 [] 宋朝宰相 (11211184)
  魏杞(1121—1184)南宋-。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余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详细]
吕夷简 [] 宋朝宰相,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9781044)
   吕夷简(?—1040年),字坦夫,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宋代著名政治家。真宗年间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立,任宰相。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国内国外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 吕夷简出身仕宦之家,其祖父龟祥曾任安徽寿州知州,故移家寿州。他是真宗初年进士,历任通州通判、滨州知州、祠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才识卓优、清慎勤政,当时便有“廉能”之誉。知滨州时,他上疏请免掉农具税,真宗为之颁行天下。在祠部员外郎任上,他批评真宗建筑宫观是劳民伤财,请罢除冬天河运木石。真宗称赞他“有为……[详细]
  吕祖泰,字泰然,生卒年不详,吕夷简六世孙,吕祖谦、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吕祖泰 ,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详细]
吕文焕 [] (?~1299)
  吕文焕(?—1299年?),中国南宋后期著名将领。号常山,小名吕六,吕文德之弟,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活动年代是宋末元初。吕文焕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相持达6年之久。1273年,襄阳兵尽粮绝,吕文焕投降元朝,并立刻为元军策划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汉),自请为先锋。随后攻破及招降沿江诸州,并为伯颜向导,引元军东下。1276年,元军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吕文焕与伯颜一起入城。官至中书左丞,1286年告老还乡,卒于家。早年经历吕文焕是南宋淮南西路安丰军(今安徽寿县)人,小名吕六,与其兄吕文德同为宋末抗蒙将领。关于他镇守襄阳以前的经历,史书缺乏记载。……[详细]
刘晔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234)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名人生平胆识过人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杨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详细]
  张泌(bi)(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名人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张泌与南唐李后主时代的张佖互不相干。张泌的籍贯在南阳郡泌阳县,在唐末时曾登进士第。张泌今存曲子词28首,诗19首;小说2篇,即《韦安道传》和《妆楼记》。其诗歌名篇《寄人》入选《唐诗三百首》,曲子词名篇《浣溪沙》(晚逐香车)被鲁迅先生翻译成白话文后取名《唐朝的钉梢》(收入《二心集》);小说名篇《韦安道传》,又名《后土夫人传》,被唐末陈翰收入小说集《异闻集》,在唐末五代流传甚广。唐亡前后,张泌主要活动在武安军节度使马……[详细]
白时中 [] 宋朝宰相 (?~1127)
  白时中(?-1127年),字蒙亨,北宋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进士出身,累官为吏部侍郎,因事出知郓州。不久又得召用。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宣和六年,担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封崇国公,一切奉蔡京父子的意志。靖康之变时,时中建议钦宗弃城逃跑。后被-懦弱。不久卒。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庆国。始时中尝为春官诏令编类天所秦祥瑞其有非,文字所能尽者,图绘以进。时中进《政和瑞应记》及《赞》。及为太宰,表贺翔鹤。圜丘礼成,上言体气充应前所未有,乞宣付秘书省。时燕山日告危急,而时中恬不为虑。金人入攻,京城修守备,时中谓宇文粹中曰:“万事须是涉历……[详细]
蒋钦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220)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从平江东蒋钦在孙策率众投靠袁术时就已跟随孙策,孙策到江东后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与孙策转战征伐,平定三郡,又随从孙策平定豫章。被调任葛阳县县尉,历任三个县的县长,讨伐平定盗寇,被升为西部都尉。会稽郡冶地的贼寇吕合、……[详细]
朱友恭 [] (?~904)
  朱友恭(?-904年),寿春人,本姓李,名彦威。瑽角事太祖,性颖利,善体太祖意,太祖怜之,因畜为己子,赐姓,初名克让,后改之。时初建左长剑都,以友恭董之。从太祖四征,稍立军功,累迁诸军都指挥使、检校左仆射。乾宁中,授汝州刺史,加检校司空。光化初,淮夷侵鄂渚,武昌帅杜洪来乞师,太祖遣友恭将兵万余,济江应援,引兵至龙沙、九江而还,军声大振。时淮寇据黄州,友恭攻陷其壁,获贼将瞿章,俘斩万计。途经安陆,因袭杀刺史武瑜,尽收其众,以功为颍州刺史,加检校司徒。天复中,为武宁军留后。天祐初,昭宗东迁洛邑,征拜左龙虎统军,以卫宫阙。寻与氏叔琮同受太祖密旨,弑昭宗于洛阳宫……[详细]
张勋 [三国] 东汉末年袁术麾下的将领
  张勋是东汉末年军阀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袁术称帝后的大将军。公元193年,袁术被曹操击败,来到淮南,杀死扬州刺史陈温,授命张勋为大将。公元194年,朝廷派马日磾来到淮南,传诏迁袁术为左将军,并任命依附袁术的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年纪轻轻,却为袁术攻下了庐江。张勋从心底里佩服孙策。公元197年,袁术称帝,任命张勋为大将军,并联姻割据在徐州的军阀吕布,吕布不仅不答应,还杀死了使者。袁术便派张勋、桥蕤及不久前来归降的韩暹、杨奉等人共七部人马进攻吕布。吕布军谋士陈珪策反了韩暹、杨奉,袁术军大乱,于是被击溃。同年曹操进攻称帝的袁术,袁术令张勋等人留守蕲阳带,张勋抵挡不……[详细]
胡质 [三国] 三国时曹魏官员,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250)
  胡质(?—250年),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黄初年间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和东莞太守,后又迁任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爵关内侯。正始二年(241年),在樊城击退吴将朱然,迁任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鼓励农耕,令粮仓有多年的储藏,又设置东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则用作军事驻防。又开通河道,方便船只航行,严防东吴攻击。而沿海则一片安定。嘉平二年(250年)逝……[详细]
孙家鼐 [] 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 (18271909)
  • 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孙家鼐,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后,初次会试不第,目睹诸兄登榜,益自奋勉。终于咸丰九年(1859 年)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后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 书房,钦赐扩建故居,悬“状元及第”匾。因久居京都,后又在北京廉子胡……[详细]
  吕师夔(? ~?),字虞卿,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南宋末年吕氏军事集团的重要名人。其父亲吕文德长期为京湖制帅。叔父吕文焕一直是襄阳主帅(后降元)。堂叔吕文福为淮西制置使、知庐州。姐夫范文虎为负责援助长江一带防务的大将。吕氏军事集团,长期得到权相贾似道的倚重与扶持,不时地与贾似道里应外合,左右朝政,掌控着南宋王朝的军事命脉。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二月,吕师夔的叔叔吕文焕以襄阳失守,投降了元朝,使得当时正在广西任制抚的吕师夔惶恐不安。他深感有负皇恩,无地自容,于四月间五次上 书宋度宗,请求辞官还里省亲,然后再奔赴前线杀敌立功,宋度宗不予批准。五月初五,朝……[详细]
俞通海 [] 明朝开国功臣 (13291366)
  俞通海(1329—1366年),字碧泉。明开国大将,河间郡公俞廷玉长子。早期占据巢湖为盗,后归朱元璋,擅长水战,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在鄱阳湖大战中救出朱元璋。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后在围攻平江战役中,中流矢身亡,死年三十八岁,无子。追赠虢国公、谥忠烈。俞通海有兄弟二人,分别是俞通源、俞通渊,元朝末年,各地盗贼蜂拥而起,俞通海与兄弟及父亲俞廷玉在巢湖安营扎寨,与赵普胜、廖永安联合,主要部队为水军,有船一千多艘。庐州左君弼多次犯难,俞廷玉于是派俞通海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驻军和阳,正愁无船渡江,俞通海的到来让朱元璋十分高兴。但赵普胜却不愿意依附朱元……[详细]
曹良臣 [] 明朝开国功臣 (?~1372)
  曹良臣(?-1372年),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明朝开国将领。曹良臣早年聚兵保乡里,后归降明太祖,历任江淮行省参政、左丞、山西行省平章等职。明朝建立后,随徐达北伐,破大都,守通州,功勋卓著,封宣宁侯。后又随征明夏。洪武五年(1372年),曹良臣再次随军北伐,战死于阿鲁浑河,追封安国公,谥号忠壮(一作忠庄)。早年经历曹良臣早年曾率乡众筑城堡自卫,抵御颍州一带的起义军,后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归附朱元璋,被授为江淮行省参政。他随大军攻取淮东、浙西,因功擢升为行省左丞。 建功封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同年八月,曹良臣随徐达夺取……[详细]
  方振武(1885~1941),原名方运策,字叔平、寿县瓦埠镇人。出生于贫寒家庭,母早逝,父靠挑担卖油为生。方振武十五、六岁时,即以挑水为业。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毕业后,投安庆马炮营当兵。光绪三十四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事败被俘,在押送六安途中脱险。不久,即投奔南京清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所属冷御秋部当兵。辛亥革命时,徐绍桢在南京举行起义。方振武在与清军张勋部作战中,建立战功,被提升为队官、管带(相当连长、营长)。讨袁战争失败后,逃往日本,入尚武陆军学校,谒见了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 民国6 年(19……[详细]
  吕师孟(1234年—1304年),中国南宋文臣。字养浩,号浩叟,安丰(今安徽省寿县西南)人,宋将吕文福之子,吕文德、吕文焕的侄儿。20岁时以荫叙入仕,到德祐元年(1275年)累升至枢密院副都承旨。 当时,吕师孟之叔吕文焕在襄阳降元,并引元军逼近临安。南宋欲利用吕师孟与吕文焕的叔侄关系,擢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又追封吕文德和和义郡王,意在讨好元军,准备乞和,在平江的文天祥听说后上疏“乞斩师孟衅鼓”。 最后宋廷于德祐元年(1275年)十二月除授吕师孟为兵部侍郎,作为副使,随陆秀夫、夏士林出使元营求和。据说在营中元军强迫吕师孟下拜,但被吕师孟严词拒绝,当时吕文焕……[详细]
俞通渊 [] 明朝开国功臣
  俞通渊,,明朝开国将领,字朝理,又字镜湖。元代江淮行省安丰路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安丰镇)人,河间郡公廷玉季子。元末,父廷玉避祸徙庐州路巢县为民。至正十二年,江淮兵起,通渊随父兄招集义旅保卫乡曲。十四年入巢湖结水寨,擒元将赵牛儿,乃克采石,定策取金陵。后以父兄故充参侍舍人,积功中军都督佥事,诰授骠骑将军。偕都督何福北征哈喇哈至屈律连河,多有斩获。寻转饷江西,督运大军粮草至永新上下接应征安福之师。又帅所部达军(蒙古归附军)征龙场、都匀诸蛮洞,悉平之。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太祖念其征战劳逸之功且父兄遗烈,赐号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封越巂侯,岁禄二千五……[详细]

全部淮南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