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佛山名人

佛山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 李小龙
   李小龙(1940~1973年),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布鲁士·李),祖籍顺德均安镇上村。祖父李震彪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举家迁佛山定居。其父李海泉为著名粤剧武生,居住在佛山山紫村拱北里,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母亲何金棠,是欧亚混血人种。1940年,李海泉携眷赴美国巡回演出时,于1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生下李小龙,翌年举家返回香港。李小龙7岁时跟父亲练习太极拳, 13岁时随叶问学习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为后来自创截拳……[详细]
叶问 中国十大武术家 (18921972)
  叶问 (1892年—1972年12月1日),佛山桑园叶族人。祖籍为罗村联星潭头村人,其父亲因避“红头军”之乱,才搬往佛山桑园居住。在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陈华顺,为南海拳王梁赞的得意弟子,入门前以钱银找换业为生,人称之为找钱华)。当时陈华顺年事已高,与叶问年龄相差四十岁之多,故叶问也以华公相称,而陈华顺对此年幼弟子极为疼爱,自收叶问为徒后,则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门学技,叶问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各年长师兄如吴仲素、陈汝棉、雷汝齐等,对此年幼师弟,更是照顾有加。华公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到叶问十六岁那年,远离佛山,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详细]
  • 黄飞鸿
  黄飞鸿(1847—1924)是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详细]
康有为 南粤先贤 (18681927)
  •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主要著作---《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卒年七十。 康有为……[详细]
伦文叙 [] 明朝状元 (14671513)
  • 伦文叙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该地现为广东省佛山市澜石镇黎涌村)。生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另有说1466年生),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明朝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自幼家贫失学,靠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伦文叙人穷不志……[详细]
梁储 [] 明朝首辅 (14511527)
  梁储(1451-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顺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划归南海县)。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谥“文康”御赐葬祭。生于景泰二年辛未七月十二戊申日子时,终嘉靖六年丁亥三月二十五日亥时寿七十七岁。 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梁储(1451-1527),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明景泰二年出生,顺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划归南海县)。正德十年三月至十……[详细]
方献夫 [] 明朝首辅 (14851544)
  (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贤,南海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吏部员外郎。世宗初,以议大礼称旨,骤进少詹事,恃宠放恣。累迁吏部尚书,入阁辅政。攻者四起,上疏引疾去。卒,谥文襄。献夫撰有西樵遗稿八卷,与周易传义约说(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重大事件一(一) 弘治年间,南海西樵有位方献夫,少时与诸友游西樵,至波斯庵时遇见一位童颜黑发的老者。老者指着庵前山涧溪水中小鱼,对众少年说:大家游山,我们庵前相遇,也算一种缘份。我出一对:“水浅鱼游鱼倒游”未知你们能否对否?诸友均未能对,方献夫略为沉思对道:“山高云飞云接天。……[详细]
黄士俊 [] 明朝状元 (15701661)
   黄士俊 (1570-1661年)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朝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五世孙、宋状元尚书黄由字居正十七世孙。明万历进士。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晋礼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行相事)。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罢相。予告归。后相永明王,年近八十五,不能决事,辞职归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谥文裕。 黄士俊 (1570-1661年)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详细]
霍韬 [] 一代大儒垂风范 (14871540)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大礼朝议”斗争之时,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明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并使得嘉靖帝最后他的主张。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详细]
邝露 [] 岭南前三大家 (16041650)
  邝露,是明末广东著名诗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邝露工于诗词,邝露还通晓兵法、骑马、击剑、射箭,又是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还精于骈文;又是篆、隶、行、草、楷各体兼擅的有成就的书法家,其草书字迹劲秀,师法王羲之而自成一格。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邝露,初名瑞露,广东南海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祖彭龄为进士,曾任知县;父思浩,廪生,有才名。邝露工于诗词,是明末广东著名诗人;还精于骈文;又是篆、隶、行、草、楷各体兼擅的有成就的书法家,其草书字迹劲秀,师法王羲之而自成一格。邝露还通晓兵法、骑……[详细]
陈启沅 [] 南粤先贤,中国第一家机械缫丝厂创办者 (18341903)
  陈启沅(1834—1903),名如卿,字芷馨,号启沅,广东南海人。父以务农维持生计。陈少年好学,涉猎诸子百家,星象舆地等书。曾有志于科举,屡试不中,父去世后,家境困顿,陈启沅和兄陈启枢,在家乡设塾授徒和农耕度日。后来其兄出国到越南西贡堤岸(今胡志明市)经商。清咸丰四年(1854)秋,兄长回国,携启沅同赴越南。先开设怡昌荫号,经营杂货纱绸;后又向当地政府承办堤岸怡丰饷当,10余年后陈氏兄弟已成富商。陈氏家乡南海以及番禺、顺德等县,栽桑养蚕业甚盛,是广东的手工缫丝中心。陈启沅极关心家乡蚕桑事业。他目睹国外用机器缫丝,产品精良,远胜家乡土丝,遂萌发在家乡创办机……[详细]
朱次琦 [] 南粤先贤,晚清岭南醇儒 (18071882)
   朱次琦(1807—1881年) 字稚圭,一字子襄,九江下西太平约人。因拒入都市而长期执教于九江,热心桑梓建设,世称“九江先生”。5岁入塾。7岁作诗。13岁在里人曾钊携同下到广州谒见两广总督阮元,应命作《黄木湾观海》诗,受到阮元以“老夫当让”相夸奖。18岁肄业于广州羊城书院,接受山长谢里甫学字八法的理论。22岁参加乡试。26岁再进广州越华书院深造,所作《新松》诗中有“栋材未必千人见,但听风声便不同”之句,以含义非凡,语惊四座,山长陈莲史为之吟赞再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时41岁,成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山西。道光二十九年春,只身北行,在晋候缺两年……[详细]
冯元 [] (9751037)
  冯元,字道宗。高祖冯禧,唐末自江西始平县(今清江县)至广州任官,以能知阴阳术数任职于南汉朝廷,一直传到冯元父亲冯邴。-南汉,冯邴入宋朝任保章正。冯元生于-南汉4年后的北宋开宝八年(975),自小好学。宋初倡《易》,冯元七岁开始读《易》。他母亲梦见异人以青莲花给冯元吞下,并嘱咐说:善读此,后必显贵。佛教认为天竺有四种莲花,青莲花是其中第一种,叫伏钵罗华,此花香气若在人口中发出,则功德随之而来。冯母所梦,反映了冯元幼年家庭教育中,佛教影响融入儒教。冯元小时师从经学大师孙奭精研经学大义,与崔颐正也结为朋友,切磋经学。成年以后,立身有个性,读书广博,写作诗章沉郁……[详细]
梁廷枬 [] 南粤先贤 (17961831)
  梁廷枬(1796—1861),字章,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清代学者、史学家。出生于书香世家。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自少就对书画金石之道甚嗜好。其后由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第,遂转而致力于训诂考据,撰写了《金石称例》等十多部著述,涉及文学、历史、词章、戏剧、音律等领域,其中不乏振聋发聩之见,颇为时人所推崇。清道光十五年(1835),受聘任《广东海防汇览》总纂和《粤海关志》总纂,得以浏览了有关中西方经贸与文化交往的大量资料,由此开始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加深了对民族危机的警觉,进而孜孜不倦地学习从西方传播来的新知识,寻求御侮救国之路。道光十八年(1838……[详细]
吴趼人 [] 南粤先贤 (18661910)
  吴趼人,原名宝震,又名沃尧,广东佛山人。出生于北京,曾祖吴荣光,曾任湖广巡抚兼总督,是金石名家。父名升福,曾任江苏候补巡检。他与母定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他热爱家乡,自称“我佛山人”。后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成为近代“谴责小说”的巨子。他18岁时家道中落,离家乡到上海谋生,先入江裕昌茶庄,后入江南军械制造局作文书。从32岁(1897年)起投身及写作,在上海先后创办《采风报》,协办《字林沪报》、《奇新报》、《寓言报》等。并在各报撰写杂文,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但也写了一些消闲猎奇的“游戏文章”,如《上海名0四大金刚奇……[详细]
陈邦彦 [] 岭南三忠,岭南前三大家 (16031647)
  陈邦彦(1603~1647年),字会份,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并称“明末岭南三忠”。世居龙山乡,父韶音移家县城大良,以教馆为业。邦彦自幼随父读书,资质聪敏。长成后,身材魁梧,赤面美髯,双眸炯炯。18岁进学,每试名列前茅,对《周易》、《毛诗》与经世致用的学问学有所长。虽屡试不第,而兼济大志未稍减,对于府、县政务,每能提出精当的见解,颇受当事官员器重。40岁前,在大良城北锦岩山下设帐授徒,世称“岩野先生”。远近慕名前来受业者,每年不下数百人,著名文学家屈大均就是邦彦的得意门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廷覆亡。邦彦忧心如焚,慷慨陈词:“此时不……[详细]
汪精卫 中华民国主要领导人 (18831944)
  • 汪精卫
  汪精卫(1883年-1944年),名兆铭,号精卫,广东番禺人。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后迁居浙江山阴(今绍兴)。陈璧君,女,原籍广东新会,出生于马来亚华侨巨富之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汪考取官费赴日习政法,入日本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长。是年11月,任《民报》主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汪等到马来亚槟榔屿进行反清革命宣传、筹款并发展组织。陈璧君听汪演说,参加各项活动,并资助汪在新加坡创办《中兴日报》,后与汪同去日本,加入同盟会,她把母亲所给钱物全部献给了组织。光绪三十四年,陈随汪潜入北京谋划暗杀摄政王载沣,……[详细]
梁有誉 [] 后七子 (15211556)
  梁有誉(1521——1556), 明代文学家。字公实。顺德(今属广东)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与谢榛、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里。归里后与黎民表、欧桢伯等人相与唱和,号南园后五子。后与黎民表相约游观罗浮,遇海上大风未果,得寒病而卒,年仅36岁。梁有誉其诗内容虽不深广,但尚能做到婉丽多讽。他的一些咏史诗寄寓着对时世的感慨。如《汉宫词》实是讽刺嘉靖帝为了炼出延年金丹而大肆搜罗少女的荒唐行为。他的一些与朋友赠答诗,也潜藏着对当时政局的忧虑。《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徐子与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韵》较详细地描述了疮痍未苏息,戈甲转……[详细]
   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广东名医。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中式进士,并出任过知县和知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何梦瑶因故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他原对中医学颇有研究,返回家乡后得以有暇余倾注于中医学的深造。何梦瑶对中医的五脏生克学说与阴阳、水火、虚实、气血等基本理论均有匠心独运的见解,而在医治岭南各种温热病状的医理研辩中更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提出基于岭南的地理气候具有亚热带特征,诊治各类温热类病的用药应与北方地区的常规用药有所不同的观点,认为当依据当地人的身体体质与气候环境改以施用清温热……[详细]

全部佛山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