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清远名人

清远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连州人,初隐居,少年时期为人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结交郑谷(都官)、宋齐邺(后相南唐)、桑维翰(后相后晋)等名士。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登进士第,仕南汉刘龚为尚书左仆射(宰相),黄损与当时的北方名士齐丘、桑维翰友善,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二人都“自以为不及”……[详细]
邵晔 [] (946~?)
  明代,立于广州闹市的著名的四牌楼中,有座“惠爱”坊,是为纪念在广州有爱民政绩之名宦而建的,北宋广州知州邵晔名列其上。《宋史》也有邵晔的传。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邵晔是连县人,今《韶关市志》、《广东省志·名人志》均未收入其传。邵晔,字日华。祖籍陕西长安,唐末丧乱,曾祖邵岳携族南下,任连州知州,落籍桂阳(今广东连县)。祖父邵崇德任道州录事参军。其父邵简,任连山县令。邵晔出生于南汉乾和三年(946),自幼好学,虽然出身宦门,却不屑于走征召署官的进身之路,决心走科举正道。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中进士,走上仕途,授邵阳主簿,改任大理评事、知蓬州(今四川仪陇县)……[详细]
  邓洵美(?─? ), 字号不详。连州(今属广东省)人。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癸卯科或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王溥榜进士第三人。同榜有李昉、孟宾于等。 及第后邓洵美任湖南节度使周行逢幕府巡官。他只是看重邓洵美的名气,一直都没有重用过他。李昉曾私下南来与洵美相会,同年好友数年不见,感慨万千。两人相谈竟日,以诗唱和。周行逢对邓洵美与李昉的相会疑心重重。就派人假冒山贼,窜入邓洵美的住处,将其杀害。……[详细]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详细]
  莫雄(1891~1980),字志昂,广东英德县人。生于贫困的手工业者之家,仅上了3 年私塾,便出外当徒工,在广州石室圣心神学院当过伙夫。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参加新军。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后,广东于11 月9 日独立,组成军政府。军政府组织广东北伐军,莫雄参加北伐军,历任排长、连长。民国元年(1912)5 月,广东北伐军解散,莫雄返回广东加入省防军,驻防潮汕。龙济光主政广东后,结党营私,扼杀革命力量。莫雄多次联络士兵,以图暗杀龙济光,发动兵变,均告失败。1916 年3 月,率部响应驻潮阳济军团长莫擎宇……[详细]
  莫朝玉(1510~1566)莫朝玉,字翠峰,广东连山宜善村班瓦寨人,壮族。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十月二十三日。幼时天资聪慧,勤习汉文。于16岁又苦练武功,善骑射。嘉靖六年(1527)两广连结部山区多流贼,为害这一地区的社会治安。是时程山(连山旧邑名)官兵不振,莫朝玉倡办民防,组织峒丁捍卫闾里。其时,当地壮族地区土官(土巡检)陆父诞于嘉靖三年病故后,土官职位一直空缺。壮族甫老商议推举陆父诞女婿莫朝玉为千长(千夫长)。朝玉亲自督率民防乡夫绥靖地方,奋勇救民,平剿寇盗。嘉靖十年(1531),因莫朝玉绥靖地方有功,经壮族甫长及里长、甲长联名呈请广州督抚,札给……[详细]
  郭仪长(1732—1809年)字震元,号豫堂,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祖居清远县(今清新县)太平大埔岗,迁居县城,居住在下廓后街迎恩社兴仁里。郭仪长52岁时才中举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奉旨补授河南司主事兼办江苏司事,四年后,升为刑部奉天司员外郎,常侍乾隆左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升为刑部山西司郎中。郭仪长很受皇帝器重,清嘉庆元年(1796年),奉命参加乾隆退位仪式。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乾隆和嘉庆两帝在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御赐郭仪长16种宫廷物品。在嘉庆年间,钦命巡视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监察御史和……[详细]
向秀丽 救火女英雄 (19331959)
  • 向秀丽
  向秀丽(1933~1959),女,革命烈士,广东清远县人,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店员家庭。12岁进入广州小北火柴厂做童工。1946~1948年间,先后做过钉钮工人、包装工人。1948年进入和平药厂。建国后,积极参加“三反”、 “五反”运动。1952年担任工厂工会的组织委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维护工人利益,不久又当上制药业属下基层工会的女工委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1956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和平药厂并入何济公药厂,被分配当包装工人。1958年被调参加试制“甲基硫嘧碇”。她刻苦钻研,克服文化低的困难,勇挑重担,……[详细]
  郭志珩(1802—1842年)字兼山,郭见猷之子。清道光皇帝以“台湾军功保举”为由,特授福建布政司经历、敕授儒林郎。历任福建长汀、上杭、建宁、泰宁等县知县。清同治年间,升署福建平潭海防同知(海防副司令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郭志珩在福建前线指挥作战,染病逝世。道光皇帝特封他为“卓义侯,加三级”。郭善诗词,著有《乘风破浪图咏》一卷。……[详细]
  郭志融(1812—1860年)字藕舡,郭见猷之子。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即被派驻西蜀任职,先后任大足、成都县令。士民立清官亭以记之。不久升叙永厅同知,再署潼川府知府,再任四川知府,调任安徽安庆知府。清咸丰七年(1857年)调任扬州知府。后调回广东参赞海防军务,郭亲驻虎门督兵,修台置炮。《北京条约》签订后,任江苏苏州知府,不久升为安徽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咸丰十年病逝于任上。郭志融政余喜爱习诗,著作甚多。著有《瓿余诗草》、《栈云草》、《六息草》、《握冰草》、《听波草》、《噫尘草》、《窍蝇草》、《拾余草》、《藕舡诗……[详细]
  朱汝珍(1870—1942年)原名倬冠,字聘三,号隘园。祖籍太和镇八片村,后定居清城南门街,生于仕宦之家。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 朱汝珍22岁考入广雅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殿试(封建社会最后一期科举考试)以第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南书房行走、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读法律。回国后先后任刑部主事、京师法律学堂教授,奉命创定商律,并参与修订国家刑律,编修《德宗实录》。 朱汝珍经常与县内外文人墨客交流。如禾云马蹄坝朱国琛和龙颈水东的……[详细]
  侯勉忠 (1824—1900年)(民国版《清远县志》为侯陈带),原名位锦,号鸿山,太平镇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号召,以学拳习武为名,在农村中秘密组织天地会。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1851—1864年),先后在陈金缸、陈显良两支农民起义军中担任左都元帅职务,转战于清远、贺县、连州、英德、四会等地,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列侯。侯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英德大湾率2万人降清,任守备之职。侯勉忠拒绝帮助清朝廷追杀其他起义部队。清光绪九年(1883年)前往中越边境参加中法战争,跟随老将冯子材、刘永福在越南抗法,得到清政府奖给花翎和技勇巴图……[详细]
   郭见猷(1770—1839年)字驾舫,郭仪长之子。祖籍清远太平大埔岗,后迁居清城下廓街,先后任广东龙川县教谕,山西省襄垣县知县。善诗,著有《槐荫问》《从军图题咏集》。……[详细]
  王桂昭(1896—1975年)字鼎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禾云镇井建马安村。孙中山卫士,一直追随孙先生革命,16岁赴广州,由亲戚介绍给教会黄牧师,荐入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由美国人开办的美理中学就读。民国3年(1914年)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番禺县党部加盟,投入反袁(袁世凯)讨龙(龙济光)的中华革命军,在讨龙军北江第一支队司令部任军事委员。民国4年(1915年)7月17日密谋策划刺杀龙济光,事泄后潜逃南洋避难。民国9年(1920年)8月参加讨伐北洋军阀之役。民国10年(1921年)7月,王桂昭由几位老同盟会员引领到广州观音山(……[详细]
   陈枫(1916—1986) ,广东阳山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21年(1932)8月,到广州读书,他和进步同学投身革命运动,秘密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左翼文化运动的进步书刊。24年7月, 陈枫被学校当局开除,回阳山继续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由中共广州组织调延安学习。 1938年2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奉调回粤。9月,任中共连(县)阳(山)工委宣传委员兼阳山特支书记。12月,任连阳特支宣传委员兼阳山支部书记,以教师的合法身份, 带领抗日青年同志会写作队深入各乡演讲, 号召各阶层民众奋起抗日救国。1939年12月,参加广东省委在南雄举办的干……[详细]
   崔广秀(1888—1974年)又名广福,原籍南海县沙头乡,出生于江口(今飞来峡镇)。幼年时读私塾,民国元年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年),自筹资金开设文轩印务局,并参加国民党。民国14年(1925年)被选为国民党南洋支部主席。次年,代表吉打支部出席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选为海外英、荷属地南洋总支部主席。崔曾任国民党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民国20年(193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党部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又被委任为广州银行监督。民国24年(1935年)12月当选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民国25年……[详细]
  白元洁(生卒年不详)字静臣,祖籍石马(今龙颈镇),世居清城天湖塘。明万历元年(1573年),任清远卫指挥使。万历十一年(1583年),任惠州碣石寨备倭把总,参与抵御倭寇。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参加援朝抗日,战争胜利后升为都督佥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加平定播州(今遵义地区)杨应龙的战事,以功晋都督同知,再参加西南抚苗,调任广东都指挥使。曾-建议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朝廷纳谏,即改播州为遵义府。白元洁在《备倭刍议》中对抗击倭寇从兵法上提出个人的见解,袁崇焕为该书作序。他写的《征播抚苗录》是当时西南战争的历史记录。 ……[详细]
  范桂霞(1905—1994),广东省佛冈县人,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率部队南下广东,由于劳累过度得了严重伤寒症。党组织决定护送周恩来到香港医治,在香港租了一套别墅供周恩来居住治病。周恩来扮作别墅的主人,会见同志或友人及参加一些秘密会议,每次外出范桂霞都以“夫人”身份陪伴左右。建国后,范桂霞一直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1994年因病去世,终年89岁。范桂霞,1905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冈县的一个医生家庭。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率部队南下广东,由于劳累过度而得了严重伤寒症。党中央决定由叶挺、聂荣臻和汕头地区党的领导人杨石魂等护送周恩来到香港医治。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租了一套豪……[详细]
  邬强(1911~1992)邬强,广东省英德县鱼湾镇年栏铺村人。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参加英德鱼湾乡农民-,任乡苏维埃政府文书、中共特别支部军事委员。-失败后,仍坚持地下斗争。民国22年(1933)2月,转投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六十师三六〇团特务连当文书,同年12月被遣散。民国25年9月,由中共组织派到广西黄埔军校第一分校学习。毕业后编入李宗仁所属的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任排长、副连长,参加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民国27年根据党的指示,离队回乡组织人民抗日武装——英德县集结自卫中队,任中队长。民国28年4月,参加中共广东省委训练班学习。9月,被……[详细]

全部清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