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怀化历史名人介绍

怀化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杜元载 著名法学家、教育家 (19041975)
  • 杜元载
  杜元载(1904—1975),字赓之,既是著名法学家、教育家,也是河南大学历史上第一任法学院院长。杜元载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农家。其家族虽是偏居农村,但家风淳厚。其父“见不善,则畏之如陷阱;小有失,辄惶恐不自容”。受家风影响,杜元载天性仁厚,刚毅木讷,又加上自幼聪明,“长益颖异”,深受父亲钟爱。1922年杜元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科第四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杜元载先是到湖南第……[详细]
  董明会,男,1934年8月生,湖南黔阳人。1958年12月入党,1999年11月9日去世。董明会,1958年12月入党。1955年3月参加工作。1955年3月参军,任某部战士、副班长、班长。1958年2月复员回乡务农。1958年9月-1977年10月为武汉钢铁公司耐火厂工人(文革开始后任武钢耐火厂革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委委员,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总工会主任,武汉市民兵指挥部指挥长)。1977年11月……[详细]
陆思雄 [] (1946~?)
  陆思雄,男,字志勇,号靖州墨人。1946年1月生,湖南靖州人。农民书法家,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靖州书协顾问。曾任怀化市书协理事,靖州书协副主席。自幼酷爱书法,长期进行书法研习与创作。书法作品以行草见长,作品雄浑苍劲,笔法流畅,洒脱自然。曾多次入选(展)省书协等以上单位举办的书法大赛(展),其中入展湖南省建党80周年书法篆刻大展、湖南省首届临书作品大展,并在北京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中国文联、……[详细]
  石沁源(1962——),男,汉族,湖南靖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服务于靖州县公安局.  199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检察》、《中国检察日报》、《人民公安》、《人民公安报》、《湖南日报》、《杂文报》、《法制周报》等众多报刊及内刊发表各类作品过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警营传奇》、《狗眼看世界》、《烟雨湘西》、《民国岁月》等。同行称其“狗胆包天写……[详细]
  刘光发(1974-1995)男,1974年1月23日生。生前为沅陵县落坪乡代课教师。1995年6月21日,落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在抢险中,刘光发英勇献身。湖南省政府、团省做出决定,追认刘光发为“革命烈士”、“优秀共青团员”。……[详细]
杨勇 革命烈士 (19892012)
  杨勇(1989-2012)男,23岁,湖南沅陵人,生前为沅陵县消防大队合同制消防员。2012年10月6日,常吉高速官庄段发生油罐车0,杨勇在扑救中壮烈牺牲。2012年10月8日,杨勇被公安部批准为烈士,并被湖南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详细]
  李明贵(1962-1995)沅陵县大合坪乡人。1980年1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党,在湖南省武警总队服役期间任班长,先后4次受到部队嘉奖。1985年10月退伍回乡。1986年12月,李明贵被招聘到大合坪乡任青年干部。1995年6月21日,落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在抢险中,李明贵英勇献身。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做出决定,追认李明贵为“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并授予“模范专职武装干部”荣誉称……[详细]
黄忠浩 [] (?~1911)
  黄忠浩(?-1911)清末将领。湖南黔阳(今湖南省黔阳县,位怀化市东南)人,字泽生,为清末将领。早年以优贡生捐资为内阁中书,主讲沅州(今芷江县,位怀化市西南)教席,因协助地方当局创建官办工矿企业,而深受信赖。1895年(德宗光绪二十一年)招募乡勇五百人,入鄂守田家镇(今鄂东广济县境)炮台,又为张之洞赏识。1902年(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升任湖南营务处总办,1903年广西柳州(今柳州市)爆发农民起义,……[详细]
李春森 中国汉剧演员 (18811960)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详细]
杨枝光 侗族芦笙传承人
  杨枝光(侗族芦笙)“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叫杨枝光,男,侗族,出生于1954年4月,1974年开始学制作芦笙。最初我是跟叔叔杨保贵学习,芦笙制作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手工技艺。芦笙为侗族竹制吹管乐器,(侗语称Lenc伦)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屯、箍等部件组成。笙斗由木制呈葫芦瓜状,上接一段小竹管供含吹,竹制笙管分两排呈60—80度角插入笙斗,竹管在笙斗内安装铜质簧片,每根竹管均在按……[详细]
吴永春 侗族琵琶歌传承人
  吴永春 侗族琵琶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吴永春12岁开始跟爷爷吴仕余和父亲吴友怀学习弹唱琵琶歌,在前辈的熏陶和培养下,认真学习琵琶的弹唱艺术,潜心钻研琵琶歌词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小琵琶歌手。20岁开始随父亲走村串寨到全县各乡镇以及广西龙胜县、三江县、贵州黎平县等邻近的侗族地区演唱琵琶歌,25岁后我就开始单独外出演唱,并创作了大量的琵琶歌曲。几十年来,编写琵琶歌……[详细]
石志运 侗族琵琶歌传承人
  石志运 侗族琵琶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志运(原名石志应),男,侗族,是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下都天村3组人,历任下都天村文艺队长,现任县侗歌协会副会长、总编导。石志运对侗族琵琶歌情有独钟,结缘极深。1979年,19岁在黄土乡五七学校读书的时就爱上了侗族琵琶歌,先后向上都天村琵琶歌师吴庭光、石光耀、吴永龙学习琵琶歌弹唱、学习侗歌。1981年2月,为了进一步学好琵琶歌,还到广西……[详细]
石喜富 侗族芦笙传承人
  石喜富 侗族芦笙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喜富艺术简历 1953年9月—1958年7月在陇城小学读书;1969年—1974年在通道县文工团学习民族器乐吹奏;1974年至今在家务农。第一代:独坡乡杨枝光的父亲(佚名,已故)第二代:石喜富 陇城镇陇城村四组 60岁第三代:石光献 陇城镇陇城村三组 已故杨秀林 陇城镇竹塘村 48岁石仁姐 陇城镇陇城村七组 ……[详细]
刘运凡 沅陵山歌传承人
  刘运凡(沅陵山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运凡,男,苗族,中共党员,家住沅陵县凉水井镇洞溪村,现任洞溪村党支部书记。刘运凡,1953年10月出生在沅陵洞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参加生产劳动,加入到了大集体生产队伍中,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农耕生活。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山里人在生产劳动休闲之余最喜爱唱的山歌。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详细]
李盛国 会同竹编传承人
  李盛国(会同竹编)“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盛国,男,汉族,小学文化,湖南会同县林城镇人。原县竹器厂退休工人。李盛国于1944年1月26日出生。1951年至1957年在会同林城镇一完小读书,毕业。1959年9月进会同县竹器厂,随竹编老艺人肖玉学艺前后20多年。1966年3月至6月到益阳市竹艺厂学艺3个月。1978年11月到12月到浙江省嵊州工艺竹编厂学艺2个月。 李盛国经过刻苦学……[详细]
张吉斌 沅陵传统龙舟赛传承人
  张吉斌(沅陵传统龙舟赛)“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吉斌,男,生于1973年12月,汉族,初中文化,本县沅陵镇凤凰山居委会高洲村人。生长在沅水河畔,听惯了沅水河边五月龙船的锣鼓声,从小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对龙船有着特殊的嗜好。听着前辈们讨论的龙船经就着迷,对神秘而又独具地方浓郁习俗的龙船十分好奇,常常缠着大人讲龙船的故事,尤其在技艺方面得到了老龙船人牛官室的真传。从成年开始,就手握划桨……[详细]
曾庆国 竹编技艺·中方斗笠传承人
  曾庆国(竹编技艺·中方斗笠)“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曾庆国,1937年8月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组织各大队、生产队大力发展斗笠生产,让不同姓名、不同年龄的群众都学习竹编斗笠技艺,每编制一个斗笠2分工(当时以工分来计算工作日,男劳力为10分工为一个工作日,女劳力一般为5~6分工为一个工作日)。此时,斗笠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曾庆国所编织的精制25经斗笠曾赠送国际友人。中方竹编……[详细]
谢科团 苗侗芦笙节传承人
  谢科团(苗侗芦笙节)“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谢科团,男,1960年6月生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老里村3组,自幼喜爱民间工艺和民间器乐,特别是8岁开始就随祖父学习吹芦笙以及敲打民间的一些器乐,1969年—1977年在本寨读书,1972年—1975年在贵州黎平县读书,1976年—1977年在本乡读初中,初中毕业后在务农,农闲时就跟父亲及前辈学习吹芦笙,长大后成了村寨芦笙能手,在一……[详细]
吴念姬 侗锦传承人
  吴念姬(侗锦)“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是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城东村人,名叫吴念姬,出生于1962年 3 月 23日。1983年嫁到通道县双江镇城东村4组,目前在家中一边务农一边制作侗锦销售。在我们侗家有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优良民俗传统即“男耕女织”的传统。这一传统之所以能延续至今,也正是因为我们侗民族“侗锦”的织锦艺术得以保存延续下来的重要因素。以前侗家的年轻女孩都会从自己长辈那……[详细]
田年均 盘瓠祭传承人
  田年均(盘瓠祭)“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田年均,1965年12月出生。1972年9月-1977年6月 漫水村小学就读1977年9月-1980年6月 高村镇“五七”小学就读1980年6月-至今 在家务农10岁从事“龙歌”的诵唱工作,16岁开始从事“盘瓠祭”祭祀活动的学习和研究,29岁参加漫水“龙王庙”(盘瓠庙)的恢复和盘瓠祭祀筹建工作,38岁从事“盘瓠祭”资料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