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芜湖 > 南陵县历史名人介绍

南陵县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胡安美女,1952年3月出生,安徽南陵人,汉族。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铜陵市第八届政协副主席。副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铜陵市第六届委员会主委。安徽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至1973年就读于安徽医学院医疗系。1973年至1992年任铜陵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妇产科医师。1992年至1996年历任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卫生局副……[详细]
  何新民 (1944.10—) 安徽南陵人。 擅长漫画。1964年任解放军某部放映员,从事幻灯片创作。现任马鞍山钢铁公司运输部工会干部。漫画作品《无题 》、《自我完善》、《烟》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鸽子树》入选中日友好漫画展,《 无题》获《讽刺与幽默》优秀作品奖,《烟》获《工人日报》首届黑白漫画大赛一等奖。……[详细]
  王延荣,1944年生,安徽南陵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绘画。1965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69年毕业,毕业后一直在铜陵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主要从事美术创作和业余美术辅导工作,现为副研究馆员。     为了创作,王延荣深入生活,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写生、收集素材工作。特别是西部那神秘并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风光,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写生和……[详细]
  朱希和 (1943~)朱希和,祖籍徽州婺源,生于芜湖南陵,笔名、网名春江楼主、春江潮水、朱彤、阿南等,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山西省侯马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侯马市政协委员、《新田》《七彩帆》《芜湖文艺》文学期刊和《黄土地》诗报主编、芜湖市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曾从事文秘、科技、新闻、文艺工作。先后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艺……[详细]
  许福芦 (1956~)笔名阿福。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1974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士、班长、排长,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市人武部秘书,军分区新闻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员队长、教员,学院教务处处长、文化管理系主任。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菊坟》、《烟村》等,长篇纪实文学《第一野战军》、《大……[详细]
  王嵎生 (1929~)笔名柳村。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肄业,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同年入外交部,历任新闻司处长,驻外大使,中国APEC高官,外交部特邀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外交笔会国际时评小组成员,国际评论自由撰稿人。1962年开始写作。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亲历APEC——一个中国高官的体察》、《难忘的外交岁月》,主……[详细]
  孙凤山 (1961~)原名孙必茂,笔名山夫。安徽南陵人。先后毕业于南京航运学校、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历任芜湖港务管理局秘书、副主任,芜湖市港口协会秘书长,《芜湖港口》杂志总,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兼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芜湖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一鸣集》,诗集《浪是风的尾……[详细]
  陆新民 (1956~)笔名在时。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历任工兵技师、宣传干事,安徽省军区警备团指导员,南京军区总医院政治部干事、干部专修科教员、政治部协理员,南京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干事、联勤部生产部政治部副主任等。陆军上校。2000年起供职于江苏省交通厅。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军校诗选《繁星》(合著),诗集《蓝墙》、《拾穗集》、《陆新民短诗选》、《高处与……[详细]
  李天靖 (1945~)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1978年起先后任新海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1997年至今任上海教育学院、华东师大《中文自修》杂志,副编审,《上海诗人》。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听小芳的时候》、《沙数与岛》、《永远的初雪》、《紫罗兰下的空穴》、《指向永远的春天》、《轮子·一棵树》、《镜中的火焰》、《等待之虚》,散文集……[详细]
  汪越是南陵县清代康熙时的学者,字季超,一字师退,号大农山人。举人出身。他一生勤于治学,著述较多,据民国版《南陵县志》及《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有《读史记十表》、《毛诗集略》、《绿影草堂集》、《唐诗十哲分编》、《二楼小志》等。此外,他还整编过盛于斯的诗文,为其《休庵影语》撰写了跋文。汪越家境贫寒,身体孱弱多病,但笃志于学,潜心攻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不但精通史学,在经学、文学上造诣也都很深。他评选古文……[详细]
  董必,字子强,是熙宁九年进士。曾拜王安石为师,向他质疑问难,受到王安石的称许。曾担任荆南知府,建堡寨控制溪涧,使“诸蛮不敢为寇”,对于政局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被加封为显谟阁待制。去世后,被追赠为龙图阁待制。……[详细]
  2004年下半年,在南陵县家发镇徐家桥村发现了一本颇具史料价值的宗谱——《徐氏绩修宗谱》。这本宗谱成书于民国32年(1943年),书面虽因年代的历远有部分破损,但内页却完好无损,勅命、祖像、宗祠图、宗礼图、名宦、科甲、贡生、国学等内容资料丰富,生动详实。无论是版本、体例,还是内容、资料,都在谱学研究中显得弥足珍贵。其中,它保存了北宋徽宗给徐氏族人徐勣的两道圣旨,南宋高宗赐给徐勣孙子徐陵任吏部尚书的……[详细]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知常熟县有善政。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官,提点广西刑狱。绍圣初,复为御史。徽宗立,黜知濠州,改广州,加宝文阁待制,以吏部侍郎召还。因坐侍御史洪彦升案论罪削职,提举鸿庆宫。卒。(传见《宋史、列传》和《南陵县志、名人志、名臣》。)刘拯墓旧志载:“南陵梅根乡藕池之阳父茔之侧”。按此墓久已失考。1977年刘士安墓于今籍山镇长乐……[详细]
  王拔粹字选清(1867-1941),出生于没落的书香门第,从小天资聪颖,才华过人,清光绪十四年考中举人,但不为封建教育思想所禁锢,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早年曾秘密地参加-等人所创立的“岳王会”,该会是以崇尚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精神,誓死反对清朝帝制和抗御外侵为宗旨的进步组织。尤其在受到辛亥革命与讨袁战争的启发后,王拔粹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清光绪十六年(18……[详细]
  汪道馀(1898—1953年),出生在南陵垄上汪村(今工山镇山峰村)人。家境贫寒,幼时进私塾,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不久,汪道馀因聚众抗议学校当局阻挠学生参加爱国-,被校方开除,遂转入安庆第二模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圣保罗学校,约半年汪道馀只身进京,入私立中国大学预科。翌年,进本科攻读政治学。民国8年(1919年),经黄龙、熊以谦(中-员,后均在广州牺牲)介绍,汪道馀加入国民党,积极投身……[详细]
  陈友琴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南陵县城关的一个中医世家,1996年以94岁高龄病故。称得上是一位世纪老人。先生前半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后半生则为古典文学呕心沥血。199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陈友琴先生离开教育岗位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教学在学生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先生三十年代执教的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详细]
  李振亚(1888-1971),南陵县弋江镇湾溪人,李兄妹四人,他排行第三,四岁时不幸丧父。十岁入私塾,十八岁离乡辞母去南京入上江公学,旋转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后,复入西江高级师范,二十二岁学成毕业。适逢黄花岗起义失败,使李悟出非武力不能推翻帝制,遂毅然入南洋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军事,此间,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并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与柏文蔚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其间有幸见过孙中山先生。自此,李踏上了反帝反封建的……[详细]
  戴凌洲,名寿,字佳仁。原名霖周,后改凌洲,号蒋溪散人,南陵县九连蒋塘戴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44年)卒于1953年,享年七十岁。戴凌洲自幼天资聪颖,深得父母的钟爱和老师、长辈的赞许。民国初年,科举制度废除,他考入了省高等学府¬——第五师范学校(校址在安庆),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成为该校的高才生。毕业后被推荐到盱眙县任县长,并历任省府民政厅第一科长、秘书、代理厅长,灵壁县县长和省……[详细]
  俞昌准(1909--1928),又名俞仲则,南陵谢家坝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1925年9月后,经恽代英介绍进入中共主持创办的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时值北伐军胜利抵芜,国民党市党部活动转为公开,俞参加党部工作。3月,国民革命军攻克芜湖,受到芜湖人民欢迎,在恽代英、林伯渠、程潜等参加的欢迎会上,俞作为中共地方组织的代表发表演说,号召团结奋斗,实……[详细]
  徐乃光(1859~1922)字厚余,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父徐文达在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等官。徐乃光曾在上海同文书院读英语,后娶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之女为妻,封一品夫人。光绪十六年(1890 年),父徐文达死,遂荫授江苏后补知府。光绪二十年由外交大臣杨儒推荐,出任驻美国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当时旅居美国的华侨达七、八万人之多,因商业纠纷,致启械斗。徐乃光从中秉公调解,晓以民族大义,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