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南平 > 浦城县名人

浦城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章惇 [] 宋朝宰相 (10351105)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历商洛县令、雄武军节度推官、著作佐郎、武进知县等职,政绩显著。率军平定了湖北、湖南等地群蛮,开拓西南地区,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参与熙宁变法,协助推行新法,变法失败后被贬。元祐八年(1093年),拜相,继续改革弊政,执政期间,贬斥旧党,恢复熙宁新法,对元祐法令也有所吸取,采用取优排劣之法,进行了诸多重大改革措施。对外征服西夏,攻灭吐蕃。元符三年(1100年),罢相,不断受到攻击。崇宁四年(110……[详细]
  杨徽之,字仲猷,福建浦城人,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生。自幼刻苦勤学。当时,同邑前辈江为、江文蔚是江南诗赋名家,杨徽之事以师礼,久后,便与之齐名并著。20多岁时,杨徽之就学于浔阳庐山学舍。后潜行绕道,赴中原后周王朝应举。翰林学士窦仪和枢密直学士王朴等见其文章,都叹为奇才。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杨徽之登进士甲科,被礼部擢置“殊等”16名内上奏。周世宗柴荣命近臣复核,只有杨徽之等4人中选,授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秘阁校理,后升著作佐郎、右拾遗。深受宰相范质器重,学士窦俨推荐其-礼乐书。宋太祖赵匡胤禅代登位之初,知杨徽之于前朝曾讥议他,将欲加害,因其弟赵……[详细]
吴育 [] (1004~?)
  吴育字春卿,浦城人,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吴育少时勤奋好学,天圣五年(1027年),登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等县。宋宗室有一支子孙多葬襄城,派有宦官管理,每因祭、葬事骚扰百姓。吴育奏请朝廷规定,以后祭葬所需,均由官府给费,不得扰民。宦官往往夜间叩门,要县衙派给牛车,多被吴育拒绝。此后,宗室子弟外出打猎游乐,不敢侵害百姓。景祐元年(1034年),吴育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试,取入三等。擢为著作郎,直集贤院,出为苏州通判。还朝后,派知太常礼院。宝元元年(1038年),为右正言,改任三司判官和盐铁判官。旋复任右正言。时值……[详细]
练嶲 [五代十国] 芝城之母-练氏夫人 (872952)
  练氏夫人,练寯,浦城练湖人,(872~952年)。嫁与章仔钧为妻。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急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可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次年到福州为闽王,改大殷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南……[详细]
章得象 [春秋战国] 宋朝宰相 (9781048)
  章得象(公元978年—公元1048年),字希言,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及第,历大理评事,玉山县县令,大理寺丞等。庆历八年(1048年)去世,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著有《章文简公诗集》等。早年经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章得象出生于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士族,长而好学,容貌俊美,为人庄重。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及第,历任大理评事,玉山县令,大理寺丞等职。 进入仕途 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玉山县,迁大理寺丞。 宋真宗东封泰山时,章得象以殿中丞……[详细]
  练氏夫人,名雋,练湖(在浦城)人,五代闽国西北行营招讨使章仔钧之妻。唐天祐年间(904~907),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为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好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后晋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次年到福州为闽王,改大殷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南唐……[详细]
练寯 [] (873952)
  练寯浦城石鼻(又名练湖,今仙阳练村)人,章仔钧妻,名寯,世称练夫人。生于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投闽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分兵屯守浦城西岩山。一日,南唐将卢某伪言借路经过山下,却突然擂鼓攻打营垒。章仔钧派边镐、王建封两军校往建州求援,而两人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要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以为正是用人之时,不如放他们逃逸。仔钧采纳练夫人的意见,边镐、王建封投靠南唐。后晋天福五年(940年)章仔钧去世后,练夫人随子迁居建州。开运元年(944年),王延政在福州建闽国,国都设在建州。南唐乘王延政初定,以王建封为先锋,……[详细]
吴充 [] 宋朝宰相 (10211080)
  吴充(1021年-1080年)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大臣,吴育之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吴充之子吴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但不支援王安石变法,认为新法不便于民。熙宁八年,为枢密使。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1021-1080)北宋大臣。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吴育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改知太常礼院。出知高邮军,召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知陕州,为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即位,权盐铁副……[详细]
  徐应龙字允叔,浦城人。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生,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历任衡州(今湖南衡阳)法曹、湖南提刑司检法官。时潭州(今长沙)官府破获劫盗案,首谋者已被捕入狱,却乱指在逃人是首谋。逃犯被抓到后,官府逼讯,诬服定案上报。徐应龙阅卷后认为“首、从不明”,理应上奏。提刑卢颜德碍于官场人情,不愿翻案,怒问徐应龙:你不想出头于我的门下吗?徐应龙答道:用人命来换你的文字保奏,我不忍心如此。徐应龙后改调筠州高安(含属江西)知县,原太府丞吕祖俭因为论事触犯权臣韩侂胄,被流放死于此县。徐应龙为吕祖俭经办丧事,并写诔祭奠。有人劝其应避祸,徐应龙道:“吕君吾所……[详细]
范滔 [] (891950)
  范滔唐大顺二年(891年)生,浦城下沙村人。闽王登位,范滔为浦城左先锋将。时逢吴播叛逆,范滔奔赴击溃吴播军,以功任上左厢虞侯。闽永隆二年(940年),越军10万攻建州,并重兵围浦城西岩山达4个多月,范滔采取“昆阳之战”、“常山之阵”的战法,大败越军,以战功担任保胜西岩指挥使。后投南唐。南唐升元六年(942年),任信州(今江西上饶)左先锋实职指挥使。次年,又迁江州(今江西九江)左神威军第三指挥使。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先在建阳战败殷军,攻破西岩洞寨,进而向建州发起攻击,战退水陆两路殷军,夺水南大寨,升为殿直指挥使。保大四年(946年),吴越占领福州,他……[详细]
  章衡字子平,浦城人。生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第一,通判湖州(治今浙江吴兴)。诏除校书郎,迁太常寺丞,改盐铁判官,-起居注,出知颍州(治今安徽阜阳)、汝州(治今河南临汝)。熙宁(1068~1077年)初,还判太常寺,知审官西院。章衡出使辽国,辽主欺他是文士,酒宴中提出以射箭助兴。衡-破的,辽主才以为文武兼备,待礼优加。回奏辽国防御松懈,可伺机出兵,未被采纳。章衡考虑当时学者不知历史,遂编纂历代帝系《编年通载》。神宗览后称善,谓可冠冕诸史。判吏部流内铨,不久进通进银台司、直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今河南濮阳),徙知成德军。……[详细]
  周武仲字宪之,浦城人。生卒年不详。17岁补太学博士,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授黄都簿,后升监察御史。宣和二年(1120年),淮南旱饥,周武仲奉旨察访赈济。有人劝他应谨慎其事,周武仲正色说:“吾敢趋时顾避,爱一御史轻两路生灵哉?”即晓谕监司州县问民疾苦,按照次序监赈。宿州(今安徽宿县)太守吴寿宁听说武仲将至,下令不准接纳饥民,遂使城外尸体纵横,派人挖穴掩埋了事。真州(今江苏仪征)太守苏之悌,夜遣士兵截击饥民到江中岛上,全部致死。周武仲据实劾奏。升尚书比部员外郎,权太常少卿。在考校殿试进士策时,范宗尹切直敢言,其他人认为是在毁谤朝廷,周武仲认为国家正需……[详细]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1234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参知政事,旋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真德秀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称可作《大学章句》之……[详细]
  章友直字伯益,浦城人。宋景德三年(1006年)生。自幼好学,卓尔不群,不拘小节,不屑仕途科举,精于音乐、奕棋,能书善画,曾在著名书家徐铉门下学玉箸篆书,得其精髓。当时人以为:自秦李斯善篆法之后,只有一个唐代的李阳冰;李阳冰之后,只有一个徐铉。章友直出于徐铉门下,其成就犹如孔子门下的子游、子夏。当时,章友直的同族前辈章得象在仁宗朝为宰相,也很器重章友直,想趁朝廷祭天大典推恩,为其奏请补个官职出身,被其拒绝。章友直游历遍江淮、岭南及沿海各地。对权贵、豪杰及街巷平民,都乐与交际。读书只求通达大道理,善于品评、观察名人,但不肯轻易道破。皇祐年间(1049~105……[详细]
张式 [] (9891050)
  张式(989-1050),字景则,宋代福建浦城人。宋天禧三年(1019)进士,为将乐县主簿。将乐县有所坑冶,矿工税课没有缴清,被拘押几百人。张式到任分别贫富调整税额,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经过调整,课税0完成。后调任祥符(今河南开封)尉。赵稹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为将,招聘他为判官。历任许州(今河南许昌)、饶州(今江西波阳)判官,再升为知洺州(今河北永年东)、虔州(今江西赣州)。三司下檄文要虔州输市绢10余万匹。张式除应交数额外,余数拒付。再改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寿州(今安徽寿县),再召为开封府推官。后宫有人私自为佛寺购置田产,张式上疏劝谏,才停止置办。……[详细]
  章频字简之,世居浦城德星门外马车街。宋景德二年(1005年)中进士,知南昌县(属今江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今属四川省),迁殿中丞。眉州孙延世伪造契卷夺取同族人田产的案件久悬未决。章频调查契卷,发现墨迹浮在朱印色上,因而判断是先盗印而后书写的伪契,使孙延世伏罪。天禧(1017~1021年)初,为监察御史。河南东部及安徽一带,谣传兵起,百姓奔跑逃命,章频奉命安抚京西路。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章频办事认真,敢于秉公执法。青州麻士瑶杀死侄儿温裕,侵并财产。章频奉命审理,查清事实,将麻士瑶斩首。皇城使刘美依倚靠皇后家族的势力,受贿枉法,使人买通官司。章频不畏权……[详细]
  徐清叟(1182-1262),字直翁,一作真翁。与兄荣叟为同榜进士,历知泉州、静江府、绍州、婺州、袁州、绍兴、潭州、温州,同知枢密院事。淳佑十二年(1252年)拜参知政事。史称“清叟父子兄弟,皆以风节相尚”。福建发生民乱时,帅守不俟论报辄行专杀,清叟奏请“明令禁止,一变臣下嗜杀希进之心”。任太常博士时,奏请“示正义、进入才”,裁抑史弥远、召用真德秀、魏了翁。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屯兵聚粮,修学养士,轻徭薄征。理宗却认为余玠-全蜀,要着余晦去接替。徐清叟认为余晦去无行谊,不堪重任,理宗不听。在给余晦颁诰敕时,徐清叟竟不下押。……[详细]
  章谊字宜叟,浦城人。生于宋元丰元年(1078年)。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任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高宗南渡,召为仓部员外郎,不久召为驾部外郎迁殿中侍御史。章谊不避权贵,遇事敢言,献战守四策。绍兴二年(1132年),任大理寺卿,不久,升为权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兼详定三司敕令、徽猷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绍兴四年(1134年),金派使臣要求遣还所俘刘豫的部属,并提出划河南正阳西南地给刘豫。宋高宗想派参知政事席益使金,席借母老推辞,荐章谊。章谊闻命,虽母亦病而无难色,诫家人勿使母知,奉命使金,与完颜宗翰(粘罕)等论事,不少屈。绍兴五年(1135年),以龙……[详细]
  黄孝先字子思,杨亿的外甥,浦城人。生卒不详。宋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授蕲州广济(今属湖北)尉,后改宿州(今安徽宿县)司理。有一李姓盗贼打劫世家大族,死在半路。其子李婆儿怀疑是同党人将他父亲杀死。同党人就引诱李婆儿一起去打劫,后来劫案败露,这帮盗劫犯却指称李婆儿所为。新太守董储到任,按孝先的意见对李婆儿作出公正的判决。黄孝先在符篱(今安徽宿县)时,昭雪很多冤案,已定死罪改判的有16人。部使者(监司)吴遵路与董储合荐孝先有治狱才,升为大理寺丞知京兆府咸阳县(今属陕西)。回鹘人来朝贡,经过咸阳,有死者随便葬在路边。孝先认为异邦的人不幸中途死亡,草草收埋,……[详细]

全部浦城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