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西 > 萍乡 > 上栗县名人

上栗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国焘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18971779)
  • 张国焘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从搞-到搞工农运动,亲力亲为,勇于负责,但从未当上一把手,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他有8万多人,毛泽东仅不足一万人马,便想争夺中央领导权,公然另立中央,继而对党的批评心怀不满,屡屡拒绝挽救,最后竟然于1938年4月私逃叛党投靠国民党,上演了一幕的丑剧。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上栗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 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被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详细]
王六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71995)
  王六生,原军委工程兵政治委员。王六生同志是江西萍乡人,1930年加入红军,当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司号长、指导员等职,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教导员、支队政委、团参谋长、团政委、分区政委、团长兼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广阳伏击战、午镇战斗、晋中三战三捷、樊坝“反扫荡”、鲁南战斗、铁佛战斗和宿洋山、官桥、运河、枣庄战斗及苏北、鲁南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参加了滕县、枣庄和宿北、洛阳、济南、淮海、渡江以及解放金塘、舟山群岛等数次……[详细]
罗桂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71984)
  • 罗桂华
  罗桂华,江西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1907年出生。罗桂华是安源煤矿工人。1930年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出自安源煤矿工人的有:-上将、丁秋生中将、刘先胜中将、晏福生中将、唐延杰中将、韩伟中将、王耀南少将、吴烈少将、罗华生少将、罗桂华少将、幸元林少将、熊飞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桂华任红1军团2军7师21团排长、机炮连指导员、福建军区独立9团营长、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叁年游击战争。方方曾回忆说:罗桂华是湖南的一个矿工,参加彭老总部队后到江西来,党性很强,工作切实,深入下层,特点是好喝两盅酒。抗日战争时……[详细]
张俐娜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俐娜
  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1940年8月生于福建光泽。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5年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学报》等编委。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以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发现了一种崭新的低温溶解法,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详细]
   彭康(1901~1968)原名子劼,又名坚,号嘉生。江西萍乡彭高镇(今属江西上栗)人。1919年萍乡彭高镇(今属江西上栗)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鹿几岛第七高等学校、京都帝国大学文科。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内风云突变。刚刚修完帝国大学全部课程的彭康,急切地希望早日返回祖国参加革命斗争。他顾不得撰写毕业论文,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于同年秋天回到了祖国。11月到上海,在-下参加文学团体创造社,从事《文化批判》等刊物的和出版工作,撰写了有关文艺、哲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诸如《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科学与人生观》《新文化的根本任务》《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等……[详细]
王耀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11984)
  王耀南(1911年~1984年),男,江西萍乡人。名人生平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一个鞭炮世家,从小就学会了制造黑火药和鞭炮,烟花技术;1921年,起到安源煤矿,王耀南和父亲,祖父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是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1922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1922年9月,在安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工人大-;1925年9月,在纪念安源-3周年时,带领儿童团参加与反动政府的斗争,被镇压,矿工领袖黄静源惨遭受害,史称9月惨案。矿工们手捧着黄静源烈士的血衣,王耀南将它撕成布条,分给大家,系在脖子上,继续斗争;1927……[详细]
黎新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80)
  黎新民 (1910—1980)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一团文书、红三军玉中兵站站长,红五军团后勤部没收委员会主任,第十三师三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副中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一团一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军区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五团政治委员,松江军区哈南军分区政治邻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五十四军一六0师政治部主任。中华……[详细]
唐廪 [] (874~?)
  唐廪,江西萍乡人,乾宁元年,登进士第,官秘书正字,有代表作《杨岐山》。萍乡自唐宝历元年(825)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有129人在科举中取为进士,其中文进士122名(含莲花县21名),武进士7名。据史料记载,萍乡第一个取为进士的是唐宝历元年的易之武,接踵者为唐乾宁元年(894)取为进士的唐廪。……[详细]
  • 柳斌
  柳斌,江西萍乡市上栗县人,汉族,1937年2月出生。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1969年调回家乡江西,任萍乡二中教师、副校长。1974年调到该市中学教材编写组任组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82年当选为该市副市长。1983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当选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伊始任副主任,分管全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体育卫生艺术、纪检监察、审计、督导等方面的工作。1986年起,兼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1989—199……[详细]
  • 李有棠
  1873—1905),字芾生,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他天资聪慧,博闻徭证,幼时便领悟到“有用之学,无不自经史酝酿而出”。威丰八年,他以第三名考取袁州府学为附贡生,三年以后以超等第一名补授廪膳生。同治三年(1864)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贰。次年,入京朝考,考取八旗官学议教习,国子监学政衔,选授峡江县训导,谦理教谕。他毕生的最大成就是根据二十四史的金、辽部分因成书仓促,缺漏甚多,他搜集各种正史、野史、笔记、杂说等百余种资料,对史实详加质证,写成《辽史纪事本末》四卷、《金史纪事本末》五十二卷。两书皆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被朝廷授内阁中书衔,以示嘉奖。两书出……[详细]
  • 刘凤诰
  (1760—1830),号金门,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出身贫寒,6岁丧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会试中第三十名进士。后经殿试得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以后,历任朝廷礼部、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刘凤诰能言善对,随机应变,民间称其为“江西才子”,乾隆称他为“江西大器”。 ……[详细]
  潘世告(1930-2007)男,汉族,1930年10月生,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口村人,195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参加工作,相当于初小文化。1941年至1949年在地主家煤井做工。1971年4月10日,他率中国工人代表团出访阿尔巴尼亚。1973年在党的十大上,他再次当选为十届中央委员。潘世告在他担任两届中央委员期间,历任安源矿回采二区支部书记、矿党委第一副书记、萍乡市委第一副书记、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江西省总工会第一副主席。个人履历1954年至1955年在本村大坡冲务农。1955年2月起为江西安源煤矿工人。1959年起任班长。1……[详细]
  张国庶(1905-1930),今上栗县金山镇人。张国焘之胞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萍乡县城党小组长。1926年,他组织萍乡中学学生迎接北伐军进入萍乡并做向导工作,筹建国民党地方组织,担任国民党萍乡县党部执行委员、县总工会主席等职。1926年冬,他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0年5月27日,他在南昌不幸被捕,惨遭酷刑,坚贞不屈,数天后慷慨就义,被装入麻袋沉尸赣江。……[详细]
  喻兆蕃(1862-1920),字庶三,今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宁波、杭州知府,宁绍台海防兵备道,浙江布政使等职。二品顶戴。光绪二十一年,萍乡遭逢百年大旱,饥民遍野,他与在上海任知县的黄爱堂筹来巨款和谷米,在萍乡设筹荒局,数十万居民得以活命,惠及浏阳、醴陵等地。光绪二十九年,在宁波知府任内,他围海造田、发展海运,创办学校。离任时,百姓为其立“去思碑”。……[详细]
  邓贞谦(1907—1928),又名邓中坚,于1907年出生于上栗县彭高镇茶源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萍乡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就与孔原、张国庶、刘型等进步青年学生一起,积极组织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当时安源的工人运动搞得如火如荼,邓贞谦经常组织学生听安源工人的演讲,把人命校一大批进步学生团结到学校的进步组织“策群社”的周围。1926年秋,邓贞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暑期,邓中谦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全身心投入革命洪流。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他从北京回到南昌进江西农民运动学习班学习。结业后,以特派员的身份回萍乡从事农民运动。当时萍乡正经历了血腥的“六五”事变,反……[详细]
  蔡绍南(1865—1910),字秉章,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高田村人,幼时天资聪慧。青年时期的蔡绍南曾赴湘求学,后东渡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同年夏天,受黄兴指派,蔡绍南与刘道一、彭邦栋等人回国策动萍、浏、醴起义,后起义失败。为逃避追捕,蔡化名潜往广西。1910年7月13日病逝于广西昭平县富罗乡。……[详细]
  (1840—1896),上栗县桐木镇杨坊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16岁的李良发从烟,先后擢授河州(今甘肃临夏)右营游击,署理都闲府。因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后留陕西任总兵,授提督衔,皇封振威将军,诰封三代世袭。光绪二十一年(1896)病逝于兰州。 ……[详细]
李有棻 [] 创建江西铁路先驱 (18421907)
  (1842—1907),字芗垣,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与李有棠同胞兄弟。他于同治十三年(1873)癸酉科试考取拔贡,入国子监学习。次年,通过朝考授内阁中书,任玉牒馆誉录。光绪三年后,以知府分发湖南候补,先后管理过督审局、厘金局、试署沅州府。6年后调湖北襄阳府,后去安陆府,又升任武昌府。光绪二十一年,任广东高廉钦兵备道,后又擢升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李有棻被任为江西省团练大臣。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江宁布政使。光绪三十年,任江西铁路大臣,着手创办江西铁路,后不幸在任上殉难。 ……[详细]
  魏宗铨(1884—1907),字月辉,上栗镇榉溪村人。少年即有大志,常与蔡绍南、邓坤等人探讨时务,议论国事。甲辰年秋,魏宗铨赴湘求学,入长沙明德学堂,结识了黄兴、宁调元、禹之谟等同盟会要人,更加坚定了反清革命信念。1906年10月18日,魏宗铨等领导并参加的萍、浏、醴起义爆发,因准备仓促,起义失败。起义失败后,在沿山路向醴陵出走途中不幸被湘军抓获,后解送萍乡,于1907年正月二十三日就义于小西门外。……[详细]

全部上栗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