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湘西州 > 凤凰县名人

凤凰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沈从文 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 (19021988)
  •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详细]
熊希龄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 (18701937)
  • 熊希龄
  熊希龄(1870-1937)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 湖南省凤凰县人,1870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官宦家庭。幼年入私塾。14岁中秀才。人称湘西神童。20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协助湘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任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延聘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他参与办理和兴办湘省近代航运。他创办了南学会、《湘报》;成立了“延年会”、“妇女不缠足会”等维新社团,促使“讲堂工场林立”“各州府学校纷起”,“民智骤开”。湖南维新变法独步一时,为全国之先。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谭嗣同等参与……[详细]
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02014)
  • 肖纪美
  肖纪美, 材料科学家。1920年12月7日生于湖南凤凰。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腐蚀金属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断裂力学、合金能量学和材料学的方-等课程,出版了10本专著。主要在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断裂学科和氢损伤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强调综合应用金属物理、断裂力学和腐蚀科学分析和解决了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的若干重要断裂问题和材料质量问题,结合解决实际……[详细]
麻茂庭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 麻茂庭
  麻茂庭(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麻茂庭,男,苗族,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马鞍山村人。1953年出生在专职从事银饰手工技艺世家。其曾祖父麻送春,从五岁起开始学艺,成为山江苗寨有名的银匠师傅。其祖父、父亲都是世代祖传的银匠师傅。从他的曾祖父到麻茂庭一家五代人都是专职从事苗族银饰制作的民间手工艺人,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麻茂庭出生在这样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深刻的熏陶。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的麻茂庭回到了家乡务农。从此,就跟着父亲麻清文学艺。麻清文是山江有名的祖传银匠师,他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有名的银匠……[详细]
刘大炮 蓝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 刘大炮
  刘大炮(蓝花布印染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大炮,本名刘贡鑫,男,1936年出生,凤凰县沱江镇人,刘家蓝印花布-传承人,师从其父刘元成。刘大炮先生出生在一个染匠世家,从他的曾祖起,大约在清代道光中期就开始了染布行业,其祖父刘裕兴染布业十分兴隆,其父刘光成开始也盛行了一时,传到刘大炮的手中时,沱江镇地区染行基本倒闭,染技技艺也随之消失,唯有刘大炮因其全面地继承了祖业,时至今日还在继续从事印染这门传统手工工艺,并且传授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刘建明、刘建新,使这一几千年传统手工工艺得以继续流传下去。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沱江镇出现了数……[详细]
龙米谷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 龙米谷
  龙米谷(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龙米谷,男,苗族,凤凰县山江镇黄毛坪村二组农民,1948年10月出生,初小文化,苗族银饰制作-传承人,从事银器制作至今有50余年。他出身于苗族银饰制作世家,其祖父龙桂林和父亲龙文道是当时本地苗族有名的银匠。龙米谷自12岁跟表叔学艺(龙米谷父亲早逝,生前将制作技艺全部传授给张成龙),他聪明且勤于思考和创新,在短短的几年里便掌握了一套娴熟的银饰制作技艺,并且在祖传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精心打造和制作了上万件银饰品,成为当地有名的银匠师。50多年来,龙米谷的作品数以万计,多以纯银为主要材料,……[详细]
  陈渠珍(1882—1952) 国民革命军新六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 湖南省凤凰县人,1882年9月22日生于凤凰镇竿城。7岁入私塾读书,后在本县学馆、芷江明山书院就学,毕业于长沙武备学堂兵目班、将弁学堂。1906年任湖南新军四十九标队官。曾参加同盟会,因清兵搜捕而退出。投靠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升为管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跋涉万里回到湘西,任0军第一梯团长、湘西军官团军事教官,笼络了一批军事骨干。在军阀混战中扩军,统一湘西,任10县剿匪总指挥、湘西巡防营统领。他举办军官讲习所、军工队、军农队、联合中学、女子……[详细]
聂方俊 凤凰纸扎传承人
  聂方俊(凤凰纸扎)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聂方俊〔人称聂胡子〕1933年农历6月20日出生于纸扎工艺世家。这个“世家”到底有多长历史,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在解放前交通极不便利的环境中,父亲就是当时方圆百里很有名气的纸扎艺人。聂方俊在纸扎工艺上十分有天赋,10岁时便能扎些小东西。成年后参加工作,系国家干部。在干部生涯里,上班干工作,下班搞纸扎,一生中棒打不断对纸扎的情感。文革期间,纸扎传统工艺被列入“四旧”行列,聂方俊却冒险进行地下创作,十多年时间他对凤凰纸扎工艺有了系统详细地了觧,承袭父教,融汇了凤凰纸扎工艺的众家之长,形成……[详细]
  陈刚的父亲陈少全是辰河高腔有名的小丑演员,人誉“三笑”。陈刚自幼随父走南闯北演艺,耳濡目染,渐为喜爱,后在其父悉心、严格的教导下,不负厚望,承其衣钵,终成大器,被誉为“小黑”名震湘西。其技艺娴熟老到,所有继承下来的辰河高腔剧目均能表演,代表作品有《胡莲闹钗》、《竹节山》、《候七杀母》、《敢扛大山的人》、《仙姬送子》等。现为辰河高腔剧团团长,带有徒弟5人。 丑角为辰河高腔五个行当角色之一,其扮演性格诙谐、风趣、憨直或狡猾的角色以及武将、纨绔子弟、盗贼、穷百姓等名人。分罗帽、方巾、公子巾、紫金冠、硬盔、抓子巾、无名巾等八种戏路。在表演上讲究生活气息浓,泥土味……[详细]
  朱早观(1903—1955) 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 湖南省凤凰县人,苗族,1903年生于凤凰县沱江镇。在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15岁只身奔赴黔、滇,参加护国、0运动,曾入贵州讲武堂,游历越南等地。1920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他由云南经越南、香港到广州投身国民革命,加入国民党,并在粤军第二师任参谋,在湘西巡防军任少校军官。1922年赴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与彭德怀、黄公略结为挚友。1924年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他重赴广州,经林伯渠介绍,与李明灏一道参与国民党改组工作,先后担任大元帅府军政部讲武堂教官、攻鄂军总司令部……[详细]
  李振军(192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委,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凤凰县人,1920年出生在凤凰县一个清末秀才家庭。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中汲取营养。县城小学毕业后,到沉陵教会中学读书。因-外国教师打学生被除名,又到常德省立三中读书。1935年在长沙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9月辗转千里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路军,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时留校工作,后上前线参加战斗。历任抗大二分校指导员、第一军分区组织科长、旅组织科科长、政治干校教育主任、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参加解放东北,任东北军区纵队副秘……[详细]
  叶水云 女,湖南土家族,1968年10月生。湖南省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二级教师,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叶水云的土家织锦作品采用精细材料,在工艺上吸取了多种传统挑织技法,精美异常,有数百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多年来设计并制作了《人类与和平》、《寿联中堂》、《苗家服饰》、《苗家五姐妹》、《岩石花》等壁挂,并整理出了部分土家织锦传统纹样。1993年为台湾佛教界设计、制作了系列佛教图案壁挂,如《南无观世音菩萨》、《六祖慧能大师》、……[详细]
  麻清富(1910-1961) 湘西军区剿匪模范。 湖南省凤凰县人,苗族,1910年10月出生在一个偏僻山区的贫苦农民家庭。自幼打猎、砍柴,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1949年10月芷江解放后,他背着鸟统经常给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带路送情报,还积极参加筹集粮草支援前线。芷江的潕北地区是有名的山区,群山耸立,岩洞甚多,亦是土匪聚居之地。解放初期,土匪十分嚣张,扬言:“谁给解放军办事,就杀谁的脑壳!”并传言:“杀掉麻清富,赏光洋三百块!”他没有被传言所吓倒,动摇剿匪的决心。1950年一年间参加剿匪战斗60多次,独自击毙、活捉土匪21名外,还……[详细]
郭长明 文武茶灯传承人
  郭长明•文武茶灯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郭长明,男,汉族,凤凰县水打田乡水打田村人,一九四○年四月十九日出生于水打田村。水打田乡是文武茶灯的发源和发祥之地,郭长明生长在这个地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文武茶灯艺术的感染和影响极深。一九五二年,刚满12岁的郭长明就拜当地文茶灯师付刘应长学习文茶灯艺术。和他一起学习文武茶灯的时候,还有一个和郭长明同龄的女孩刘娜秀。因为文武茶灯的表演都是一男一女进行表演的,在建国前夕的文武茶灯表演女方均由男孩反串为女孩和男孩一起演出。建国后,破除了封建思想,文武茶灯的表演形式才有了改变。原来由男童反……[详细]
  郑国鸿(1777-1841) 清朝将领。守雪堂。湖南凤凰厅(凤凰县)人。定海三总兵之一。出身行伍家庭。承袭其伯父为云骑尉。曾参与镇压苗民起义,历任守备、都司、参将、副将。1840年升任浙江处州镇总兵。次年2月与葛云飞、王锡朋带兵三千接收定海。9月英舰二十九艘集结舟山群岛,郑分兵守卫竹山门。27日午,四艘英舰再次驶入竹山门,郑率部用抬炮射击,配合葛云飞炮队,击退英舰。次日,英军五十多人驾舢板,由竹山门登陆,被郑部击退,杀伤多人。30日,英军再犯竹山,以小船登岸被郑部击退。10月1日晨,英军乘大雾进攻,郑率部不顾饥困疲劳,顽强坚守阵地,直至-弹竭,仍不肯撤退……[详细]
龙玉年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传承人
  龙玉年•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龙玉年,男,苗族,1936年10月生,现年76岁,凤凰县柳薄乡米坨村人,初小文化,是龙家医疗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龙玉年13岁起跟随父亲学医,行医至今已60余年。因为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苗族医疗技术的医疗理论、药性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治疗积累,科学地把疾病分为36症72疾,囊括外科、内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所有疾病。龙玉年治疗疾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症下药,方法多样。分药物治疗法、推拿疗法、火针疗法、针挑疗法、巫医疗法等。其药方配伍,以手抓确定剂量,治……[详细]
  韩棕树 (1946~)原名韩宗树,笔名寒流。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共党员。1964年高中毕业,曾先后在县剧团、县广播站、县文化馆从事编创工作,1984年起在州省级报社当记者、,1993年调中国文化报驻湖南记者站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乡土文学协会副会长。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民间叙事诗《六月六》,长篇电视文学剧本《秋色沉重》,小说集《红杉树,我的红杉树》,散文集《一夜乡心》,诗歌集《鸟鸣枝头》,共出版作品六部。中篇小说《苗山悲歌》、散文《他是一颗星》,分获民族文学优等……[详细]
  杨双奇 (1957~)土家族。湘西凤凰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68年赴凤凰木里公社插队务农。1971年后历任辰溪县京剧团编剧,怀化市司法局宣传科干事,怀化市文联创作员,东莞市文联副秘书长,东莞市外事侨务局《东莞乡情》杂志副主编,东莞市作协副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非常情爱》、《让我们都活下去》、《春暖花开》、《水墨湘西》、《陈本虚离婚记》、《凤凰居》、《白狐溪》等,大型历史剧《鬼雄》,主编《中国民族企业丛书》。曾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另有短篇小说《清清沱江水》、长篇小说《春暖花开》、中……[详细]
  田耳 (1976~)原名田永。土家族。湖南凤凰人。1995—1999年在湖南湘西电大学习。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衣钵》、《0的狗》、《重叠影像》、《坐摇椅的男人》、《牛人》、《一个人张灯结彩》、《环线本》。《郑子善供单》、《夏天糖》分获2004、2006年台湾隧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一个人张灯结彩》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2007年度湖南青年文学奖。……[详细]

全部凤凰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