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5
舒芬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舒芬生而颖异,有志于圣贤之学,不喜与一般儿童游玩。六岁时诵读《孝经》、 《论语》即懂大意。他七岁能诗,十二岁作《驯鹰赋》,名扬乡里。督学蔡公常对人说:“此天下之士也”。 正德十二年(1517)会试,同考官陆文裕荐举舒芬第一,主考官靳贵、顾清抑置十一。廷对时,舒芬万言立就,武宗大喜,御批一甲第一名。舒芬进入仕途后,敢于言事。当时,武宗……[详细]
|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名人,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刘一燝(1567年-163……[详细]
|
徐仲南 珠山八友
徐仲南徐仲南,l872年一l953年,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 。少时入南昌人开的“红店”学瓷艺,l9l8年受聘于江西瓷业公司管理美术陶瓷,工于松竹、淡雅诗意 ,自成法家。作品受清代画家戴熙的影响较深,其构图、用笔、设色与戴熙同出一辙,同时,又受海上画派和南宋文人画家的影响。代表作有《潇湘八景图》瓷板画。……[详细]
|
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等。秋园先生于一九七九年因病去世,享年65岁;逝世五年后,他的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一代宗师李可染先生叹出:“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一九八七年中央美术学院追聘秋园先生为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院追聘秋园先生为荣誉院委委员。一九八七年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决定批准在南昌建立“黄秋园纪念馆”江西人……[详细]
|
赵善括 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应斋居士。太宗七世孙,籍隶江西隆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但才力不逮。如〔沁园春〕《和辛帅》:……[详细]
|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但他的书法,为了追求……[详细]
|
李坡:五代南唐画家。坡,一作便,或作波,南昌(今属江西)人。善画竹,不以纤巧琐细见长,多放情任性,随意落笔,便有生意。 画迹有《折竹》、《风竹》、《冒雪疏篁》等图,与刘彦济、施璘、丁谦以墨竹而驰于五代。 传世作品仅有 《风竹图》。 风竹图……[详细]
|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详细]
|
朱宸濠(1479——1521)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废为庶人,伏诛,除其封国。附:明宁王世系表献王权,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移南昌府。……[详细]
|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大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详细]
|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卷五)……[详细]
|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详细]
|
石孝友 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曾作〔满庭芳〕《上张紫微》,称颂张孝祥词倾河汉,并愿作□老门生。后因壮志未遂,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词作今存 154首,题材较窄,大都迷花□酒,弄月嘲风之作(《词林纪事》卷十一)。词风近似柳永、黄庭坚,然而隽不及山谷,深不及屯田。(冯煦《蒿庵论词》)。所作小词,间有可采,风格清丽,情意真切。如〔鹧鸪天〕万……[详细]
|
洪朋兄弟,北宋诗人,指洪朋和他三个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生卒年都不详。洪朋,字龟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幼年丧父,其母为黄庭坚妹。洪朋从小和他的三个弟弟洪刍、洪炎、洪羽都由祖母亲自教授经义,后又向黄庭坚学习诗法,兄弟四人均有文名,人称四洪。洪朋曾两次参加进士考试,未中,布衣终身。死时年仅38岁,其作品《清非集》,遗佚已久。今传《洪龟父集》 2卷,系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存诗178 首。洪……[详细]
|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名人、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详细]
|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详细]
|
蔡儒楷,字志赓,1867年生於江西南昌,光绪丁酉科举人(1897年)。1906年1月~1911年12月任北洋大学堂监督,1913年2月~1914年3月任直隶教育司司长兼国立北洋大学校长,後歷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山东巡抚使等职,晚年曾出任江西南浔铁路总经理。其女蔡葆真曾任北京儿童图书馆馆长;外孙英若诚为著名戏剧演员、翻译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详细]
|
闵贞:(1730--1788年尚在)字正齐,江西人,侨居汉口镇,曾流寓 扬州。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有关于他的记述。其父母早死,为追 写双亲遗像,奋发学画,人称〖闵孝子〗。善画山水、名人、花鸟,多 作写意,笔墨奇纵,偶有工笔之作。名人画最具特色,线条简练自然, 形神逼肖。当时求他作画的人很多,相传两湖总督曾强迫他画像,他远 逃北京,不肯屈服;在北京,又有梁显宦勒令其作画,他宁可受辱挨饿 ,也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