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眉山 > 彭山县名人

彭山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皓 [] (50132)
  张皓(一作浩 )(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力争未果。永建元年(126年),刘保即位后,为感谢张皓,任命他为司空,三年后因灾异被罢免。阳嘉元年(132年),张皓再次担任廷尉,同年逝世,享年八十三岁。其玄孙张翼在蜀汉官至左车骑将军 。留心断狱 张皓少年时研习《律》、《春秋》,游学京师雒阳,与广汉人镡粲、汉中任李郃、蜀郡人张霸共结为……[详细]
张纲 [] 东汉八俊 (108143)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东汉顺帝刘保,是由宦官司扶持当上皇帝的,因此,外戚与宦官权势很大,互相勾接,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危邦乱国。目睹此情,张纲深以为忧,毅然向顺帝-,陈述对国事的见解和主张,希望皇上“割损左右”以顺天下人心。奏章呈上去,竟被搁置。顺帝永建、阳嘉年间……[详细]
吕陶 [] (1028~?)
   吕陶,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字元钧,号净德,北宋眉州彭山人,后徙居成都,故一作成都人。皇祐四年(1052)举进士,熙宁三年(1070)应制举,历任知县、知州,元祐年间任殿中侍御史,改左司谏,后又出任梓州路、成都府路转运副使等职,迄崇宁元年(1102)致仕,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宦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去世。吕陶一生,秉承儒家积极入仕的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无论是在朝中任职,还是在地方为官,都敢于直言,为民请命,无荣辱进退之念,“仰于天,俯于人,中于心,皆无愧。” 吕陶经历了北宋……[详细]
李密 [] (224287)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详细]
  孙知微,字太古,生卒年月不详。五代后蜀及宋太宗、真宗(976至1022年)时眉州彭山(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人。一作眉阳人,寓居青城白侯坝之赵村。北宋著名画家。孙知微世本田家,形貌山野,赋性介洁,隐於画,师沙门令宗(僧令宗)。善道释,凡写圣像必先斋戒疏瀹(shū yuè:洗涤,沐浴),精心率意,虚神静思,方始援毫,故用笔放逸,不蹈袭前人笔墨畦畛(qí zhěn:田间的界道;格式,常规)。个人事迹虽以画得名,然耻为人呼画师。有位者或求之,即-托疾而遁。张乖崖(张咏,946—1015,是宋初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大臣,尤以治蜀著称。北宋仁宗时期,有人甚至将他与赵普、……[详细]
   宋德之(?—?),字正仲,南宋眉州彭山县(今眉山市彭山县)人。祖先京兆(今西安市)人,任过隋朝谏议大夫,后来贬谪到彭山,子孙散居蜀中。庆元二年(1196年),宋德之应举,考中外省第一名,先后任山南道掌书记、国子正、武学博士、枢密院编修官、太常丞、阆州知州、潼川路转运判官、湖南路提刑、兵部郎官等。在朝廷正准备任用他为眉州知州时,不幸因病去世。在《宋史》、全祖望《二江诸儒学案表》中均有传。《二江诸儒学案表》载,宋德之“学于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湖湘学派代表、著名学者张栻,号南轩,四川绵竹人)之门,少与范文叔(范仲黼,字文叔)辈讲道,故其风节凛然,而所养极粹……[详细]
  [生卒]1225-1279 [籍贯]眉州彭山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见山文集> [小传] 杨栋从子。七岁归里,其母教以成立。宋理宗淳七年(1247),以胄试第一入太学。九年(1249),以公试第一升内舍。遇季冬雷震,首帅同舍诸生叩阍极言时事,有云:“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人本无言,雷激之使言。”一时争相传诵。宝元年(1253)进士。随从父栋守婺州。后罢归,寓居余杭(今属浙江),潜心研讨二程(颢、颐)理学,造诣日臻精纯。久之,调复州教授。旋召为户部架阁。除太学正,迁国子博士。历台州、扬州通判,政不扰民。再召为宗学博士,除崇政殿说书。每在讲筵,必……[详细]
杨洪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 (?~228)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为功曹。诸葛亮向他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都。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讨元,生俘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建兴六年(228年)卒于任上。名人生平兼任太守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杨洪曾在益州多个郡中任职,刘备夺取益州以后,犍为太守李严任命杨洪为功曹。后来……[详细]
张翼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264)
  张翼(?-公元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由于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三国志·张翼传》译文张翼,字伯恭,是犍为武阳人。他的高祖父司空张浩,曾祖父广陵太守张纲,都有声望政绩。先主刘备平定益州,兼任州牧,张翼任书佐。建安末年,被举荐为孝廉……[详细]
  程承辩,五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画家,生卒年不详。宋·黄休复撰《益州名画录》有程承辩小传程承辩者,眉州彭山人也。工画名人鬼神。当孟氏(孟昶)广政(938—965年)中,与蒲师训、蒲延昌、赵才,递相较敌其艺,皆推妙手。兼善雕刻机巧,刻绘名人鬼神、怪异禽兽之类,奇绝当时。今彭山县洞明观之天蓬黑刹玄武火铃一堂、山王堂游变神鬼一堵,皆其所以作,至宋犹存。……[详细]
杨戏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261)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早期担任督军从事、丞相府主簿。杨戏后来受到蒋琬的器重,并在蜀汉后期官至护军、监军、建宁太守、梓潼太守、射声校尉。杨戏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后来因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而被罢免。著有《季汉辅臣赞》。名人生平早年经历杨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杨戏年少时与巴西人程祁、巴郡人杨汰、蜀郡人张表一同知名于世。杨戏常常举荐程祁,并称程祁的才能为众人第一 ,因此杨戏得到了丞相诸葛亮赏识。 建兴初年,杨戏二十多岁,从州书佐升任为督军从事,负责管理刑罚,执法办案解决疑难,人称处办……[详细]
  字少华,留侯(张良)的后代,他父亲是张氏八世张壮,字少雄,官尚方署令迁大司寇。有史料说:时王莾篡汉,中原大乱,留侯(张良)子孙由北向南大迁徙,南下秦岭,越过巴山,移居犍为武阳(四川眉山市彭山)。张壮之子张胤,仍居彭山。赠大司空,妻王氏。张胤之子张皓,曾任东汉司空,谥鄂国公。……[详细]
  李从周,中国人名,著名的有宋代的李从周,字肩吾(书史会要作李肩吾,字子我,号滨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博见疆志书名之学世亦鲜及之。为魏文靖公门人。能书,取隶楷之合于六书者,作字通行于世。《书史会要》、《鹤山集》。……[详细]
  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字建兴。蜀汉名将张翼之子,益州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笃志好学,仕晋官至广汉太守。……[详细]
  道会,唐朝人,姓史氏,犍为武阳人,住益州严远寺。贞观中入京,被诬系狱,放归卒。……[详细]
  刘伯华,原名刘文田,民国3年(1914年)4月15日生,四川彭山县人。伯华少年好学,在彭山县读完小学、初中,后考入四川东方美术专科学校。美专毕业后,回彭山任教,常在《介田田画刊》上发表宣传抗日的漫画。民国24年,任教于重庆四维小学。不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招生,他怀着报国热忱,前去报考。考取后受训,才知别动队无意抗日救国,而是研究“灭共”,乃愤然逃跑。为此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缉,遂改名伯华躲回彭山。民国25年冬,应四维小学同事、时任平潭教育科长的来文华之邀,离开新婚之家到平潭,就任潭南中心小学教导,不久改任校长。潭南中心小学(今县实验小学),……[详细]
  彭祖,姓籛,氏彭,名翦,也称篯铿,颛顼的,父亲是吴回的长子陆终,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嬇,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后受封于大彭,是为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又称彭铿,传说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相传他活了八百八十岁。实际寿命当为146岁,根据古时大彭氏国实行的“小花甲计岁法推断,即60天为一年。……[详细]

全部彭山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