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东 > 青岛名人

青岛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16岁入朝班,官至钦差提督街道、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极受明廷器重。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已兵临京畿,黄培想以身殉明,但因母柩在京不能立行。黄培原配为邑绅蓝再茂之女,因产病早卒;崇祯皇帝赠宫女安氏为副室,生黄贞明,时六虚岁。先使安氏自缢后,携子贞明投鹫峰寺削发为僧,寻机护母柩于十一月回到即墨。葬母后,他以子托其三叔父宗庠,准备自尽。经其叔父再三开导,打消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着清服,在忧郁悲愤中度日。1652年(清顺治九年)……[详细]
  柴世荣,原名柴兆生,1894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99年,随父母闯关东,迁移到吉林省和龙县六道沟。1912年,父亲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柴世荣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辍学回家,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外出打猎,无一不干。一家人过着朝不保夕的苦难生活。1924年,柴世荣为生活所迫应招去朝鲜当了一名修建铁路的苦力。在朝鲜3年多的苦工生活中,他不仅亲眼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奴役和压榨,还亲身经历了日寇剥削、压迫下的痛苦。1928年,柴世荣对忍无可忍,因此逃离朝鲜,回家后,由于一个偶然机会,他当上了和龙县二道沟(现在的和龙市西城镇邱山村)当上了一名巡……[详细]
张步 [] (?~32)
  张步(?―32年),字文公,琅琊郡不其县(治今山东省即墨市西南)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乘机起兵,割据齐地十二郡。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派大将耿弇讨伐张步,张步兵败投降,公元32年(建武八年),张步想乘刘秀西征隗嚣之机,重如旧部,东山再起,被琅琊太守陈俊捕杀。割据自立张步平素喜欢结交各方人士,有一定威望。公元22年(地皇三年)冬,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后,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反对王莽,张步也乘机聚集了数千人马,举旗造反,攻略附近县城,接连攻下了几个城池,声威大振,于是自称五威将军,独霸琅琊郡。 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详细]
   黄嘉善(1549~1624),字惟尚,号梓山,明朝即墨城里人。 黄嘉善从小聪慧,渐大学习勤奋努力,就读于崂山石门山西麓上、下书院,1576年(明万历四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 黄嘉善初授河南叶县知县,他按明廷“一条鞭法”的规定,勘查户口,重新丈量土地,使当地一些隐瞒土地、偷漏国税的富豪得到惩罚。同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黄嘉善转升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制。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调任山西平阳府府丞,时值“大同缺守,需干练者补之,众议非黄丞不可。”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黄嘉善升山西大同府知府。大同是明朝北部……[详细]
蔡齐 [] (9881039)
  蔡齐(988~1039) 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今平度)人。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状元。宋真宗阅其试卷,赞为“宰相器”,面试时见其“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登第后,历任将作监丞、兖州和潍州通判、右司谏、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成为朝廷重臣。为官刚正廉明,不避权贵,多谋善断,荐贤举能。北宋宝元二年(1039)农历四月四日病逝于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任上,赠兵部尚书,谥“文忠”。欧阳修为其书行状,范仲淹为其写墓表,予以赞美颂扬。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很多,惜都散……[详细]
  秦竑(1408—1488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秦竑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为南京御史。他性格刚直,勇于任事。初到南京,便捕治了横行不法的太监傅锁儿。又上疏谏止朝廷去江南采集翠乌毛、鲜鱼。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不断有人以恶语中伤,后来,被贬为湖广驿丞。天顺初年,秦竑被荐担任雄县知县。王府奉御杜坚在雄县横行不法,秦竑将其爪牙捕获予以杖责。结果被杜坚诬陷,捕下诏狱。雄县百姓2千余人到北京为他讼冤,秦竑调知府各县。宪宗即……[详细]
  蒋钦绪(生卒年月不详,约660---730),唐莱州胶水县(今平度)人,祖籍青州博昌。唐高宗时,考中进士科,历任大理寺卿,吏部侍郎,赠礼部尚书。705年,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昏庸无能,皇后韦氏独揽朝政。景龙三年(709年)冬,唐中宗举行祭天大礼。国子监祭酒祝钦明为了献媚韦后,竟违背传统礼仪,主张由皇后“陪祭”。礼部尚书等大臣也都趋炎附势,随声附和。但时任太常博士的蒋钦绪却据“礼”力争,写了《驳祝钦明皇后助祭天地议》等文章,坚持以为不可。其刚直忠正的气节赢得了朝野的一致赞佩。唐玄宗开元年间,蒋钦绪久任吏部的员外郎和侍郎,掌管考核和选拔中下级官吏。……[详细]
  童恢(生卒年不详),字汉宗,东汉时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 童恢的父亲是一仗义好施之士,曾倾家赈灾,救济邻里。童恢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影响,发愤读书,立志济世。后来曾出任州郡小吏,因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受到司徒杨赐的赏识,于公元182年(东汉光和五年)举荐其任不其县令。时值东汉末年,朝廷中宦官专权,地方上吏治腐败,人民生活穷困不堪。童恢到任后,决心革除积弊,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执法公平,赏罚分明,对于属下和百姓违犯各种条规的,皆好言相劝,以理说服;对于秉公办事的属下和做了好事的百姓,则赐以酒肴,加以勉励。同时,建立各种规章,鼓励恢复和发……[详细]
李廷扬 [] (?~1853)
  李廷扬(?~1853),字拱辰,号对坡,即墨七级镇西南村人。李廷扬自小聪明过人,体格健壮,除攻读“四书”、“五经”外,还喜欢阅读兵书,研究谋略,舞枪弄棒。李廷扬的父亲李友仁便顺其所好,高薪聘来武术教师,置办马匹、刀枪、弓箭等练武器械,并在村西南边开设了跑马场,让其习练武艺,专攻武科。嘉庆初年,李廷扬考中武生员(武秀才),1800年(清嘉庆五年)中庚申科武举人,1801年(清嘉庆六年),得中一甲三名武探花,赐“进士及第”。李廷扬初授二等御前侍卫,不久即选授四川达州营从三品游击之职。未及,调提标左营游击。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擢阜和协副将。1818年……[详细]
   成公兴(约363--?)姓成公,名兴,字广明,魏晋十六国北海郡胶东县(今平度)人。据《魏书•释老志》载,他的青年时代是在前秦治下度过的,得以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中年时期他离开了战乱不已的家乡,到了后秦治下的嵩洛和之辅一带,避世而不忘授业,他的学问既有深厚的儒家根基,又有丰富的释老内容,尤其在天文历算和医药方面,他掌握了外来佛教在这些学科中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并通过他的弟子殷绍和寇谦之,用于实践,得以发扬光大。殷绍是北魏初年的方术大家,受到北魏太武帝及太子的重用。太安四年(458年),他在进呈《四序堪舆》的表章中,郑重述说其第一恩师就是胶东人……[详细]
  明朝末年,胶东出了个名闻全国的民族英雄——左懋第。因他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人民誉为“明末文天祥”。 左懋第(1601--1646),字仲及 号梦石,又号梦农。莱阳县(今莱阳市)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勤于攻读,29岁那年在山东乡试中中了第二名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被委任为陕西韩城县令。祟桢十二年(1639)被调往京城,提升为户科给事中。左懋第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当时的明王朝已处于穷途末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最高统治者崇祯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左懋第从民族利益出发,多次向当政者提出治国的正确主张。他曾向崇桢皇帝……[详细]
  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出生于山西黎城。杨盐自幼聪敏,4岁即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明万历八年(1580年 )任山西吉州学正。杨盐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吉州士风大变。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选南直隶沛县令。临走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爱护百姓,力除弊政。曾积羡金数百两,及以治漕河功所受鋈金,分别用于赈济贫苦百姓和填补前任所留库府亏空。杨盐为官清正耿直,不媚上官。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至沛县,……[详细]
庸谭 [] 著名古文经学大师
  西汉胶东国人,著名古文经学大师。汉武帝采纳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正式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之后,通晓儒家经书成为人们踏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儒家经学有“今文经”和“古文经”两个体系。今文经迎合汉朝统治者需要,对经书的解说多微言大义、牵强附会,因而得到官方支持;古文经学则强调“举大义”、“通训诂”、“不学章句”。古文经学由于几代大师的精心传习,至东汉中期才逐渐兴盛起来,其中胶东人庸谭就是一位起到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古文经学大师。庸谭生于西汉中期的昭帝、宣帝时代,一生未入仕途而以布衣终,潜心研治古文《尚书》和《齐……[详细]
徐福 [] (前255~?)
  徐福(公元前255~?),本作徐巿,字君房,秦代琅琊(今胶南琅琊台附近)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南下琅琊台,逗留3个月。在此期间,秦始皇看到海州湾内出现海市蜃楼,认为是仙人所显,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徐福入海数年求药不得。 9年以后(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又找来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诈称海中的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详细]
  蒋沇 ,莱州胶水人,吏部侍郎蒋钦绪之子也。性介独好学,早有名称。以孝廉累授洛阳尉、监察御史。与兄演、溶,弟清,俱以干局吏事擅能名于天宝中。长史韩朝宗、裴迥咸以推覆检勾之任委之,处事平允,剖断精当,动为群僚楷式。乾元后,授陆浑、盩厔、咸阳、高陵四县令。当军旅之后,疮痍未平,沇竭心绥抚,所至安辑。副元帅郭子仪每统兵由其县,必诫军吏曰:“蒋沇令清而严干,供亿故当有素,士众得蔬饭见馈则足,无挠清政。”其为名人所知如此。稍迁长安令、刑部郎中、兼侍御史,领渭桥河运出纳使。时元载秉政,廉洁守道者多不更职,沇以故滞于郎位,久不徙官。大历十二年,常衮以群议称沇屈,擢拜御……[详细]
  黄宗昌(1588~1646年),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雄县(今广东省雄县)令。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横行不法的宦官魏忠贤的党羽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时京城附近各县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清苑县不建。崇祯时,官授御史,曾上《纠矫伪疏》,-魏忠贤余孽黄克缵、范济世等61人。上《纠无行词臣疏》,-周延儒等“淫嬉无度,欺罔擅行,受贿卖官,贪赃枉法”数罪。明崇祯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时岷王朱禋洪被校尉彭侍圣和善化王的长子朱企鋀等杀死,参政龚承荐等不具实上覆,迟迟未能结案。黄宗昌到任后,很快……[详细]
  即墨大夫(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姓名失传。 即墨大夫在齐威王时治即墨,政绩卓著。他廉直勤政,使即墨地方田野广拓,居民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安宁。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不去贿赂讨好齐威王身边弄权施威的-污吏,所以经常遭受谗言诋毁。公元前347年,齐威王在推行改革、整顿吏治的过程中,派员在全国调查了解地方官治理情况,澄清了是非。一日,齐威王上朝理政,嘉奖即墨大夫,齐威王语之曰:“子居即墨,田野辟,民人给,东方以宁”,遂封之万家;并烹了弄虚作假、求誉害民的阿大夫,痛斥了那些弄权受贿者。从此,齐国国威大振,转弱为强,即墨也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即墨之名遂彰显……[详细]
  刘懋德(1885~1912年),字勉斋,太祉庄(今属移风店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潍县广文学堂求学,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春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被派往陆军第五镇任陆军九十三标一营右队排长,驻昌邑县南部重镇丈岭。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刘懋德联络陆军第五镇部分官兵,准备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1月下旬,清军两名军需书记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时,刘懋德等将枪械强行截住,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并随即派人去即墨联络革命党人促其起事。清军协统……[详细]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城西阁里人。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李毓昌中戊辰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是年,黄淮泛滥,江苏淮安一带洪水成灾,清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李毓昌等10人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赴山阳县查赈。山阳知县王伸汉-赈银,中饱私囊,恐事情败露,便对前来查赈的-一一贿赂。被派去山阳查赈的其他8名-均接受贿赂,沆瀣一气,知情不举,李毓昌则拒受贿赂,谢绝王伸汉为其安排的馆舍,独住于善缘庵。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带领仆役亲赴农村,深入民宅逐户查核人口及领取赈银数目,登记造册,与原山阳县所报之放赈名册逐一核对,至十月底即……[详细]

全部青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