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延安 > 甘泉县名人

甘泉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刘江(1965~1986) 又名小泉,甘泉县城关镇人。1982年毕业于甘泉县中学,在校期间加入共青团。1983年11月应征入伍,担任连卫生员。在艰苦的军事训练中,他的军事技术项目达到全优,受到团部表扬。1984年,刘江在部队卫生员教导队学习,并任一班班长,结业时被评为“全优学员”,一班被评为“全优班”。1985年11月,刘江所在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刘江就向党组织递交了三份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写着他的战斗誓言——“生命的火焰为战友燃烧”。当连队进入防御阵地后,规定卫生员在连队救护所工作,但刘江却坚决要求到离敌人最近,且经常被敌人偷袭的高地上……[详细]
  王生海(1911~1956) 乳名二丑子,甘泉县桥镇乡葡萄沟村人。1934年春,刘志丹领导的工农红军来甘泉洛河川一带宣传“闹红”,发动贫苦大众起来打富济贫,王生海毅然投身于伟大的土地革命斗争。他虽然没有文化,但记忆力和理解力特别强,且有胆有识。在担任赤卫军贫农团团长期间,他积极组织赤卫军,宣传党的主张和纲领,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打富济贫工作,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王生海被选送到中央党校(校址在今子长县)学习,次年2月毕业,任甘洛县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他抽调大批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入东北军内部工作,……[详细]
  杨玉伟(1901~1935) 又名杨二高,甘泉县石门乡柏叶沟村人(原安塞县楼坪川柏叶沟村)。早年因家庭贫困,单身外出谋生,四处漂流。后在内蒙古结拜了一个有枪有势的“盟兄”。同时靠自学认了不少字,并学会骑马射击。有一天,他骗“盟兄”下河洗澡,趁机拿跑“盟兄”的枪和子弹,辗转潜回柏叶沟,把枪埋藏起来。1931年,国民党安塞县政府为维护其统治,镇压当地人民反抗,在各川相继成立民团。当时安塞县行政区划分十三个川,楼坪川属苗下川,刘万成为苗下川民团团总。因该民团当时只有3支枪,杨玉伟为生活所迫,以自备枪弹为条件被民团接收。此间,场玉伟与团丁贺兴成逐渐密切关系。贺兴……[详细]
  惠光前(1920~1944)化名王甘前、林亦青、李新民、李健吾。陕西甘泉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甘泉县高小读书的惠光前,与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呼吁各界民众抗日救国。1934年考入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反帝爱国活动,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西安事变后奔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1937年9月到安吴青训班任队长,旋调兰州,改名林亦青,在刚成立的中共甘肃省工委负责青年工作。1938年夏,中共甘肃省工委建立甘肃青年工委,惠任书记。1939年1月,改任中共甘肃工委委员,以特派员身份巡视各地工作。1940……[详细]
  白文彩(1915~1981) 甘泉县石门乡王坪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文书、区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区贫协副主席等职。白文彩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在乡、区、县搞宣传、组织和青年工作,领导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宣传抗日,支援前线,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全国解放后,白文彩发扬延安精神,坚持为人民办实事,深受群众爱戴,被人民称为“老黄牛”。1962年春,本县洛河川一带久旱无雨,地皮晒得裂了口。白文彩身为一县之长,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步行百里,深入农村,了解灾情,解决灾区群众的春荒和生产问题。群众见他是一个没有架子……[详细]
  康全明(1912~1934) 甘泉县桥镇乡阎家湾人。他从小学习认真,成绩优良。高小毕业后,考入米脂三民二中。在革命运动的影响和学校进步老师的引导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延安省立第四中学就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反对基督教的斗争。1930年秋,在西安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封建法西斯教育、反对戴季陶、反对国民党省教育厅长、师范校长的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迫其1932年返回家乡。在本县洛河川一带,见到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不久,党组织派康全明到安塞县新……[详细]
  张耀增(1906~1954) 甘泉县城内人,地主成份。1938年,张耀增赴西安医防训练班受训,结业后任国民党县政府卫生助理员,并兼任戒烟所长。1939年任城区联保主任。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被驱逐出县,张耀增带着儿子张立志和侄子张立仁跑到洛川,仍任卫生助理员。同年,经王新安介绍加入国民党。1944年任洛川田粮处管帐员,并兼任一科主任科员。1946年底,经尚养支介绍加入“三青团”,并在特务调统室工作。1947年2月,张耀增任国民党县政府助理秘书,7月调任民教馆馆长,同年12月加入“-”。张耀增在自己家里设香堂,符咒语,制造恐慌,威吓群众,利用反动道教组织……[详细]
   陈金铠(1901~1947) 又名陈仲威,汉中洋县湑水乡六联村人。幼年读书于本乡良马寺小学,后就读于汉中中学和省立成德中学。毕业后,受其长兄陈金藏(北大学生)推荐,赴省立延安四中,找到共产党员陈瑜廷、易厚庵。经他俩介绍到甘泉县立高等小学任教,改名陈仲威。期间,受陈瑜廷、易厚庵的帮助指导,思想进步很快,被接收为中共党员。1927年3月,陈金铠领导创建了甘泉第一个党支部,即县立高等小学支部,又名“甘泉特别支部”。陈金铠经常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讲社会发展史。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县城青年学生和党员赴农村组织起南、北川和县城3个农民协会。他还发动学生到大街张贴……[详细]
  马福吉(1912~1947) 乳名候角,甘泉县桥镇乡安家沟村人。高小毕业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在“太白起义”中表现突出,受到刘志丹的赞扬,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保安游击队大队长,转战于陕甘两省的甘泉、安塞、志丹、吴旗、靖边、华池、庆阳等地。1934年5月,马福吉率领游击队二中队消灭了盘踞在桥镇乡刘老庄村的寨匪刘逢春,缴枪4支,并将没收的30余石粮食,50多头牲畜,全部分给当地群众。1935年10月,马福吉任陕甘边区第一路游击队指挥,在吴旗与经过长征到达这里的红一方面军会师。1937年,赴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任……[详细]
  薛志明(1915~1945) 甘泉县高哨乡人,家境贫寒。15岁上初小,后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在此期间,他经常和进步师生接触,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眼界逐渐开阔,思想日益成熟。1933年,他参加地下党秘密活动,散发革命传单。刘志丹由西安回家途经甘泉城时,他多次送口粮,聆听刘志丹讲述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1937年,薛志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由于他刻苦学习,工作积极,受到学校好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被派任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处教育部长。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上级嘉奖。1939年,薛志明在绥中骑兵团任政治部主……[详细]
霍毅 武警中将
  霍毅,1948年出生,陕西甘泉人。历任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968年入伍,历任副团长、团长、总队参谋长、副总队长,武警新疆总队总队长。2006年8月任武警部队副司令员。1994年晋升武警少将警衔。2005年7月14日晋升武警中将。……[详细]
  马占海(1921~1954) 甘泉县三区一乡杏子沟门人,国民党党员。1939年,马占海曾鼓动甘泉县人民政府警卫战士张凤才加入特务组织。当时,张凤才是中国共产党员,即向党组织揭发,使马占海及其特务组织全部落网,马占海从此怀恨在心。国民党侵占洛川后,他任本县洛河川区长。他向县长告密,张凤才是从迁安青训队回来的。张雅轩派他与1区丁去抓张凤才,将其抓住后枪杀于村外。马占海曾与保警大队队长郑维屏合伙袭击了陕甘宁边区教导旅留守人员,劫去洋布、土布共1105匹,长短枪35支、机枪7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占海被甘泉县人民政府依法收审,1954年,经县法院审理,判处……[详细]
  袁存周(1906~1974) 甘泉县东沟乡乔庄村人。从小家境贫寒,未上学。1941年,袁存周极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带领群众开荒种地,粮食连年获得丰收,达到了边区提出的“耕二余一”的要求。他勤劳吃苦、积极带头缴纳公粮,支援前线。1943年,他光荣的出席了边区政府召开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边区劳动模范”称号。1951年国庆观礼,袁存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毛主席送给他一枚国庆观礼纪念章和一个搪瓷杯做纪念。1974年袁存周因病逝世,终年68岁。……[详细]
  杨增其(1941~1969) 甘泉县下寺湾人。1954年至1959年在本村上学,1963年加入共青团,曾担任大队民兵排长。1969年3月23日晨,本村几个小学生相伴着去上学,途经洛河桥时,一个9岁的男孩不慎掉入河里。正在担粪的杨增其路过发现,不顾河水寒冷刺骨,.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抢救。当他抱着孩子奋力向岸边游去时,因水流太急,几次靠近岸边,都被河水卷了回去。最后他精疲力竭,同小孩一起被激流冲去,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年28岁。杨增其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却是永存的。……[详细]

全部甘泉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