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徐州 > 丰县名人

丰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道陵 [] (35~?)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确实人才辈出,冠极一时,天师张道陵就是其中之一。 张道陵,即张陵,字辅汉。生于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年,殁于汉桓帝永寿二年。祖籍沛国丰县,即今徐州丰县人。他运用国学,另辟蹊径,创立了正宗“国产”的宗教派别――道教,并使之与佛教、儒教三足鼎立。他也成为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传奇式名人,被后人尊称为“张天师”。但他的一生,确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造谐。 东汉之初,延绵二百四十余年的汉室江山,经王莽篡位之后,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建武九年(公元33年),沛国一带大水,毒瘴弥漫,瘟疫流行。家住沛国丰县的张大顺夫妇,为躲避……[详细]
  •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丰县)中阳里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 宣帝时,他曾与王褒等人同时献赋颂,颇有文名。曾任谏大夫、宗正等职。他利用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发生,以阴阳灾异推论当时的时政得失,并数次--宦官和外戚等权贵。因此,刘向在政治上屡受-,曾两次下狱。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后世称其为“刘中垒”。汉武帝以后,朝廷多次令民间献书,汉成帝时又派人到各郡国去搜集,“百年之间,书集如山”。刘向等人被汉成帝任命整理这些图书。刘向本人负责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终余生20多年,尚……[详细]
许彬 [] 明朝首辅 (13921467)
  许彬(1385-1461),字道中,号养浩,出生于明代兖州府宁阳县白里,祖籍明丰县苗城里钓台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许口村)人。许彬“生而颖异,及学,目十行下,时人皆称神童”,少年时因丰县灾荒,十四岁随父迁居山东兖州府宁阳县,明朝大臣,著名学者,馆阁体代表作家。世称“东鲁先生”。少以文学知名,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1415) 成进士,累官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至七月曾为当朝首辅。许彬永乐十三年(1415)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检讨,又升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两代帝王实录。正统十二年……[详细]
  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在严格的封建科考制度下,能够一门五代六位进士者,世所罕见。然而,北宋开封府尹、参知政事李若谷一家就是难得的名门。 按《宋史•李若谷传》:“李若谷,字少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依姻家赵况于洛下,遂葬父母缑氏(地名。今河南省偃师),举进士,补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县尉。”李若谷出身于书香名门,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光义,字匡正,五代时进士。早以博士受经,历任陕西扶沟县主薄、颖上县令、太子右赞善,后汉(刘知远)朝议大夫等。其父李良弼,字梦得,五代时进士,历任济州防御巡管、宿州团练推官、庐州府录事、观察节度使等职。李……[详细]
  李卫(1686年-1738年),字又玠,号恰亭,祖籍河北正定,明初迁居丰县,彭城李氏四房十一世孙。祖上以军功起家,袭锦衣卫。自李卫曾祖父李从任起,皆以义名闻乡里。到李卫父亲李宗靖时,因家道中落,李卫遂弃文习武。李卫是一位文治武略、政绩不凡的封建官吏,一生清正廉洁,深受老百姓拥戴。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因而深得皇帝信任和赞许。历任户部郎中、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其代表作品有《钦遵圣谕条例事宜》《浙江通志》《畿辅通志》等。名人生平早期经历康熙二十六年正……[详细]
张陵 [] (34156)
  张陵(公元34-156年),字辅汉,又名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文成侯张良九世孙。7岁开始读《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及天文、地理之类的书,继入太学。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县令。汉明帝中后期,弃官入洛阳北邙山研习“黄老之道”。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30岁与弟子王长入江西贵溪云锦山(今龙虎山)研究丹术及民间宗教。汉顺帝(126-144年)时,入蜀郡临邛县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详细]
张鲁 [三国] (?~216)
  张鲁(?—216年、245年 或259年),字公祺 (《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在杀张修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去世后谥号为“原”,葬于邺城东。张鲁是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张陵死后,张鲁父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继为首领。 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于益州牧刘焉家。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详细]
袁士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袁士义(1956.10.21-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原籍江苏省丰县。198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法国石油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及专项技术副总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委员会主任、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石油学报》编委、《石油勘探与开发》编委会副主任、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多年从事油气田开发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不同类型复杂油气田开发/调整……[详细]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侯立安(1957.8.24- )环境工程专家。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分散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详细]
穆恩之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71987)
  穆恩之(1917年9月30日—1987年4月8日),出生于江苏丰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国际知名笔石专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穆恩之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1931年从丰县大程庄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37年中学毕业,在张五楼小学任代课老师。1938年日本侵略军逼近徐州,遂迁往后方,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在大学期间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从事教学工作。1941年回西南联合大学复学,1943年7月毕业,被派往湖南晃县资源委员会管理处,先后任甲种实习员、工务员。穆恩之于1944年……[详细]
王绍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202003)
  王绍渊(1920—2003)江苏省丰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南竹沟留守处政治部秘书,新四军第六支队三团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三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六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过空军第五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一九六一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详细]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华东,地球科学学家,1950年10月6日生于江苏丰县。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详细]
李厚基 皖系军阀名人 (18701942)
  李厚基(1870年—1942年),字培之,徐州丰县梁寨镇大王楼村(旧属铜山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初为直隶总督署卫队管带,后历任北洋军第二镇管带、标统,第四镇第七协协统。辛亥革命时,参加进攻武汉。民国建立,改称第四师第七旅旅长。1913年进兵上海镇压“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司令。同年带兵入闽,历任福建镇守使、护军使。1916年投靠皖系,任福建督军兼省长,参加督军团活动。1918年段祺瑞发动对南方的战争,他任闽浙援粤军总司令,被击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投靠直系。1923年被皖系徐树铮与孙中山的北伐军联合驱走。1924年11月任山西援军副司令,旋改任南下宣……[详细]
  李蟠,丰县黄楼乡人。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五月二十九日,卒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四月初一日,享年73岁。李蟠出身于书香门第,诗礼世家,天资聪敏,28岁入泮为博士弟子;36岁中举;43岁(康熙三十六年)钦点状元,是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殿试时,因对军政、吏治、河防靖条答对贴切,符合事理,且见解独到,遂被康熙点为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命他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李蟠主持顺天考试时,坚持以才取人,不徇私情,做了一次名副……[详细]
李处全 [] 宋朝词人 (11341189)
  李处全(1134-1189) 字粹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详细]
  袁遵道,字淑正,元代丰县人。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以神童举荐,初任国子监四门馆正字(官名。属秘书省,与校书郎同校刊书籍),后升任伴读、河间府治中(官名。州刺史的助理,主管财谷簿书)等职。及致仕,授以翰林院直学士、大中大夫,年74岁终,葬于丰县华山的西北处,立有“三绝碑”。死后,因其子袁焕之荣,赠封为中奉大夫、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汝南郡公,谥号“文靖”。他一生中凡居官行事,毅然不惑,勇而有为,多有异绩。白光华编《历代诗人咏丰县》中收有其诗《厌气台》:“西出咸阳驾上东,苍生辛苦恨遭逢;古来有德惟天帝,厌气台空夕照中。”表现了忧国忧民的高尚……[详细]
  王敬久(1902~1964),别字又平,江苏丰县人,国民革命军第32集团军司令长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后被调到顾祝同的抗日战争第三战区任第三十七军团军团长兼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后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辖国民革命军第49军、国民革命军第88军防守浙赣线中段。1942年春,日军进攻浙赣线,王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49军等部迎战,阵地被突破,-退守福建。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后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国民革命军第66军、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加常德会战……[详细]
  李贞乾(1903~1942),名秉刚,字贞乾。丰县师寨乡李新庄村人。他于民国17年(192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6月,任国民党丰县县党部指导委员。9月,任丰县师范校长。民国18年2月,任国民党丰县县党部执行委员。民国22年6月,赴镇江参加国民党江苏省选举会议。民国23年2月,任县农会副干事长。4月,参与筹备全县武术表演,并与县农会干事长率领各区乡农会职员100多人,向来县视察的专员陈述县长杨良重征殃民的罪状。9月,任国民党丰县县党部特派员。民国24年,他与黄体润、董玉珏、王香山向省政府揭露县长王述先任人唯亲及-好利等罪状。2月,他去镇江参加省童子军会议。……[详细]
  范子侠(1908~1942),原名范子安。丰县华山镇大史楼村人。烈士。民国10年(1921年)流落福建,入某中学半工半读。中学未毕业,即去天津入东北陆军随营学校。后在国民党四十一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民国20年,他被调往江西参加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由于官兵厌战,加上“九一八”事变后-加剧,范子侠愤而辞职,远走张家口,参加了冯玉祥、吉鸿昌组织的察绥抗日同盟军。民国24年,察绥抗日同盟军失败后,他打入伪军李守信部队任营长,在百灵庙战役中策动全营士兵强迫师长金宪章带领全师官兵归顺国民党。后因其常与进步知识分子接近,被国民党怀疑为共产党员,被捕入……[详细]

全部丰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