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历史名人介绍10

广西历史名人介绍10

更新时间:2023-03-15

  黄正规(1898—1930),壮族。武篆区巴学村人。1918年毕业于东兰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秋,他参加银海洲革命同盟会,1923年4月,随韦拔群到县城清算大恶霸韦龙甫,同年夏秋参加“三打东兰城”战斗。1925年冬,进广西东兰第一届农讲所学习,结业后,分配在武篆区从事农运工作。 1926年春,参加反击桂系军队镇压武篆农运的斗争。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奉派带领10多人到百色一都、二……[详细]
  牙苏民(1895—1930),原名玉玑。壮族。长江区集祥村人。中共党员。早年毕业于南宁岭南法政学堂。1921年秋,参与韦拔群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1922年春,参与发起“三三”革命同盟,并以中国国民党广西省特别党部名义,发表《敬告同胞》文告。1923年夏秋,农军三打东兰县城时,他担任北路农军总指挥。1925年牙苏民资助100元开办广西东兰第一届农讲所,并任农讲所教员。1926年9月,农军再度攻进……[详细]
  陆干廷(1900—1929),原名陆树桢。壮族。三石区纳合村(今太平乡玩石村)人。1926年4月参加革命,任玩石区农民协会会长,后奉派到东兰江平和凤山县凤凰区(今巴马县凤凰乡)等地从事农民革命运动。1929年春,任东兰县农民自卫队大队长,同年夏间随陈伯民到河池县工作,9月,奉命率队前往吾隘执行任务,途中被敌人谋害,牺牲于河池县翁罗村(今属南丹县),时年29岁。……[详细]
   韦介城(1895—1924),壮族。武篆区那论村人。1912年进东兰县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任兰木乡黑石村小学教师。1922年参加革命,任县农民自卫军宣传队队长。1924年10月,他遵照韦拔群在赴广州学习前的布置,和黄大权、牙苏民等到县城参与改组县参议会的工作,并当选为东兰县参议会议长,后因遭到县长黄瑶琼反对,无法上任,即带领兰木等地学生军到县城圩场演讲宣传,揭露黄瑶琼的反动罪行,号召各族人民团……[详细]
  黄榜巍(1895—1923),壮族。武篆区色故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11年毕业于武篆区育才小学。1916年随韦拔群上贵州省参加讨袁护国军熊克诚部任战士。他在贵州当兵期间,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2年春,加入武篆区农民自卫军,与当地土豪劣绅杜七、杜八等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后任区农民自卫军教练员。同年10月28日,参加韦拔群在武篆区东里村银海洲举行的“九九” 革命同盟会。1923……[详细]
  韦森南(1906~1988),清湾镇人。与同乡罗明光同为县内知名木工、雕塑工匠。韦善制作高档家具,结构严密,雕造精美,尤善镂刻屏风,房檐、梁栋图案,雕工细致入微,富丽精巧。罗明光善泥塑各种彩色名人、飞禽走兽,塑工精湛,形态逼真。他俩解放后曾合作施工构筑城区中心公园(庙前塘)凉亭,结构精巧,红柱碧瓦,四角飞翘,顶上琉璃装饰,鲜艳夺目,堪称佳作。后因建灯光球场,此亭已废。……[详细]
  罗文藻,松花镇鸭埌村人,县内知名石刻匠。对碑、摩崖刻工精湛,求刻者极众。60、70年代,县人民政府请他将郭沫若作的《寄题广西勾漏洞》七律诗、于立群书的“勾漏胜景”四字和罗立斌作李雁书的对联一副,分别镌刻于勾漏洞壁和门楼上,切实保持了笔者龙飞凤舞或苍劲有力的手迹。……[详细]
  卢柱(1890~1971),陵城镇人,木雕巧匠。能镂刻棂花图案、龛阁装饰、祠堂庙宇的神牌和家具花纹图案等。刀法洗练,技艺精巧,尤以雕刻梅、竹、菊著称。解放前城里建祠堂如蒙氏祠等的镂刻装饰,就是他的手艺。1953年,他用木材制作“酒柜”,每柜装酒二三百斤,毫无渗漏,不少单位乐于使用,曾制作百余个。1957年,广西在南宁举办家具装饰展览会,他将自己制作雕刻有花纹图案的椅、桌、柜、茶几数件送展,获得好评……[详细]
   张阿泉(1894~1954),陵城镇人。他制作的锅蒸粽甘香可口,人人爱吃,远近闻名。解放前,北流至梧州的船家,都夸张阿泉的锅蒸粽胜过梧州的,经常订购带在船上食用。据说,有一次马师曾到容县县城唱戏,扮演知县角色,戏中的手下人问他“县太爷想吃什么夜宵?”他说:“什么都不想食,就是想食张阿泉的锅蒸粽!”张阿泉的锅蒸粽用料讲究,制作精巧。在糯米选用上,一般用大板糯,家中常备。这种糯米质地纯净,富有香味。……[详细]
   陈寿华(1938~1987),民乐镇民乐村人。幼时家贫辍学,12岁跟人学唱山歌。长大后结交木偶戏艺人和山歌手,常唱歌搬古,每到一处总有大群人跟着。他把从民间收到的许多山歌运题及传统山歌录集几大册,经常温习背唱。50年代提倡婚姻自由,他唱的情歌很感人。有一首唱:“阿妹连情着爹打,打断两扎青竹鞭;上厅打落二厅出,招手喊兄等等先! ”本乡或邻乡有山歌会, 不论远近和白天夜晚, 他总是逢场参加。有时连唱……[详细]
  钟国洲(1901~1962),又名钟八,松花镇鸭埌村人。未读过书,但很聪明,会雕刻雕塑。20岁学唱采茶,拜师郑运,学艺出色,是有名的鸭埌“悦汉群”采茶班台柱。采茶班班主罗志堂。唱采茶时有人丢封包,就以罗志堂、钟八的名字造四个字谜唱道:置堂锣鼓又出帷,李九茶娘头上威。钟八走入竹竿肚,戴帽夫娘(妇女)看入迷。钟国洲一生饰茶公,尤以杂丑出名。在《盲公算命》中饰盲公,《水夫闹酒》中饰水夫,《一枝花》中饰一……[详细]
  罗崇兴(1908~1985),民乐镇罗政村人,县内知名中医师。解放前务农经商,曾在工厂当学徒、技工;后在北流中学当雇员,主操医药业。解放后一直从事中医工作。解放初期,组织民乐联合诊所,参加北流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任副主任、主任。1952年参加土改,被评为功臣。同年参加广西省第三届卫生行政会议获中医工作者乙等模范殊荣。1954年当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秋参加省卫生学校中医进修班学习。 1956年参……[详细]
  刘文周(1889~1967) ,新丰石碗咀村人。14岁在六麻界社从师学医,1926年7月从军参加北伐。后在北流平政、新丰及广东等地带徒行医。1933年在界社保生药房教医行医。因不满-污吏和征兵0现状,于1938年逃离家乡奔赴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1年海外生涯中,主操医药业。1949年3月从南洋回乡。 1952年起参加平政卫生工作者协会,至1956年一直在平政诊所行医,带徒多人。1956年6月……[详细]
  党树升(1907~198) ,大坡外乡南盛村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解放前曾先后任西北牧马场、天保区农业示范场、桂林农试站、梧州农业示范站、梧州药物种植试验场技士和北流农场技士兼场长,以及省立郁林师范学校、北流中学教师等职务。解放后,于1951年参加县人民政府组织的开发大容山区林牧业生产调查团,确定于大容山南面海拔660~1240米高度的2.4万亩山地建立北流县大容山牧场,并首任场长。……[详细]
   陆往三(1906~1984),西埌乡木棉村人。解放初任第三区松苑乡水利委员。1952年春,积极发动群众兴修木栏陂,改善原有3251亩水田的有效灌溉,而且使1000余亩旱地变为水田,当年被评为北流县首届农业劳动模范,1954年被评为容县专区农业劳动模范。此后,陆往三致力花生栽培,将鸡窝豆等品种提纯复壮,成为当家品种,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种植最多,亩产一般100公斤以上。“-”时,由于受“浮夸风”、……[详细]
   凌建平(1910~1983),原名喜权,民乐万平村人。青年就读于广西省一中,广西省二高中。1931年在龙州《镇南日报》工作。时值“九·一八”事变,常在报上发表文章,痛斥蒋介石 “不抵抗主义” 。尔后回籍,在民乐高级小学任教。在此期间,结识了当地共产党人陈善、甘化石、林鸿基等,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与农-动,发动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和反”三征”斗争;还通过介绍进步书报和公演进步……[详细]
  金石声(1910~1982),塘岸金城村人。1932年在广州国民大学读书时,便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广州新诗歌学会”、“广州左翼文化总同盟”。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11月到上海参加鲁迅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任“社联”法南区区委宣传部长,因参加上海南市潘洪生烈士出殡-被捕,并失去与党组织的关系。后经中共营救出狱,在抗日战争初期奔赴延安,于抗日军政大……[详细]
  冯介(1891~1979),字介民,山围乡山围村人。其父冯璋是清同治拔贡,光绪举人,大挑一等; 曾任江苏省靖江、新阳两县知县。冯介7岁在老家容村私塾启蒙,12岁到父亲住地苏州求学。1906年起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铁路科。不久,该校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遂在该校土木工程系攻读,于1913年毕业。1914年春,广西第一次考送留学生,冯介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名,获保送美……[详细]
   罗材(1909~1979),原籍广东顺德县,20年代起落户北流陵城镇。1950年11月,被选为北流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是北流县第一个由工人晋升的工程师。民国14年(1925年),北流县私人集股创办北流晋光电力公司,供县城照明用电,并兼营碾米、制火柴盒和切烟等业。当时该公司购置55千瓦蒸汽机2台,60千瓦发电机1台,因无电气技术人才,便请求同安机器厂派技术员罗师傅及其子罗材、……[详细]
   潘兆昌(1907~1974),又名潘达三,新圩人。梧州师范毕业。1926年国共合作时参加国民党,当选为北流县党部执行委员,任工人部长,兼农讲所政治部主任、县督学等职。1927年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冬,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元月,由俞作豫、黄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2月参加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党委委员。同年4月在作战中负伤被俘,得红七军营救,送东兰治疗。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