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江门 > 恩平名人

恩平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冯如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18831912)
  冯如(1883~1912),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一个贫农家庭里。他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于是,他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引起冯如极大兴趣。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三省爆发战争。冯如得知祖国主权被践踏,骨肉同胞遭蹂躏,非常气愤。他沉痛地对朋友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详细]
  李长,原名伍松长,号列仑,籍贯恩平市。香港著名实业家,江门市荣誉市民。现任香港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恩平市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四邑会所永远名誉会长,江门市政协委员,恩平市政协委员,恩平市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 1926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李长出生于恩平市沙湖上关村。父母是忠厚老实的农民,以耕田种地为业。他们劳碌奔波,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李长在6兄妹中排行第三,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本村的树德小学只读了四年书,就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不得不中途辍学。李长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他深知家里贫穷,全家只靠母亲一人单独操持,不胜……[详细]
  岑才生于1922年在香港出生,广东省恩平市江洲中安草朗村人。其父岑维休,幼随兄长前往香港,毕业于育才书院,于1925年创办《华侨日报》,该报成为香港出版最早、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岑维休有子女五人,岑才生居长。 岑才生出身于书香之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香港体育学校就读小学,在英皇书院中学毕业,继而进人香港华侨工商学院进修大学课程。他对报业情有独钟,从小就立志继承父业。1945年大学尚未毕业,就进人《华侨日报》营业部工作。在此期间,他白天工作,晚上读书,数年艰辛,大学业成。1949年大学毕业后,他为适应新闻业务发展之需,只身远赴英国……[详细]
  郑健成,祖籍恩平市君堂镇塘库管理区中间闸村,于1950年8月19日出生于澳门。有5个姐姐,1个弟弟。父亲郑鹤仪,母亲陈春芳。郑健成有1妻3儿,居住澳门。其父郑鹤仪出身于小商之家,13岁丧父后随伯父郑家绍外出做工,在航行于澳门至江门的联兴轮船工作,直至该轮船于解放初被人民政府接收后留在澳门营生。由于他从事航运工作多年,货运业务熟悉,于1934年在澳门创办宏益贸易运输公司,以货运为主。由于他为人诚信,生意日旺,于30年代末汽车发展到10多辆,并开拓了从中山石岐至澳门的货运路线。在解放初的抗美援朝时期,因为国家实施了“三统”政策中的“统一运输业”,公司货运业务……[详细]
   陈进财,1945年出生于恩平县(今恩平市)沙湖赤岗村。现为香港华多利发展有限公司、华多利汽车有限公司、华多利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又是在海南、福建等省投资兴办的5家企业的董事长。此外,他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江门市荣誉市民……他所使用的名片是折叠式的,比一般名片大得多了,但尚未能把他的实业职务、社会职务和荣衔全印上去。一句话,人们称赞他是“贫且益坚富且贤”的企业家。 陈进财少年时期,家境赤贫如洗。父亲陈润培,母亲任秀莲,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以及祖母一家7口,以农为业,靠天吃饭,灾年歉收,常常是朝不保夕,忍饥挨饿。父母亲把脱贫的愿望寄托在4个……[详细]
  余显利是美籍华人政治家,是大批为谋求华人政治地位,奋力进人美国上层社会,积极参政议政成为美籍华人政治家中的佼佼者。他是美国加州州长的顾问、加州共和党中央委员会常委。他曾先后担任过共和党全国族裔委员、加州亚裔共和党协会主席、共和党总统竞选工作组成员、橘郡共和党主席、橘郡华人狮子会会长、橘郡华人0会长。此外,他又是财务管理的杰出人才,是美国著名的华人会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任加州会计师管理局首席华裔理事长。余显利既从政,又从商,集政务和商务于一身。余显利祖籍广东省恩平市江洲镇旧村北闸。余显利本来不是姓余,原姓岑。父亲叫岑兆枢,由于家境贫困,当乡亲们纷……[详细]
   方寿林1934年出生于恩平市牛江镇梨园沙安村一户贫穷农家。其父母早年在香港谋生,抗战时期日军入侵香港,为避战乱和谋生计,父母留下寿林的哥哥在香港便回家乡,以晨耕和做些小买卖为活。恩平在1943年发生了大饥荒,霍乱、痢疾流行,其父在这场大灾难中不幸逝世,遣下母子二人在家乡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的生活。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抗战胜利后收到在香港的兄长汇款,方寿林才得以上学,生活来源有了保障。他先后就读于梨园侨安小学和梨园小学,读了5年小学后于1951年赴香港谋生。那时香港经济萧条,从内地出去的人不少,找份工作并非易事。他凭关系在同乡方福永开设的一家电器公司做工,日……[详细]
  芳艳芬原名周东仕,又名梁燕芳,1922年出生于恩平县东成南坑珑村的一个农家。3岁时,她的父亲周瑞强因家境困难,把她送给邻乡歇马村梁簪姑抚养。梁簪姑是清代咸丰进士、台(湾)澎(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元桂之孙女。她承祖父余荫、丰衣足食。簪姑喜爱束仕聪明活泼,以亲生女儿相待,把周束仕易名梁燕芳。 1925年,燕芳到梁家不久,便随养母迁居广州。簪姑是个戏迷,爱看粤剧,每次必携同燕芳观看。小燕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居然哼出几句粤曲来。她爱唱爱跳,有时肩挑着一对屐,蹦蹦跳跳;有时端坐在留声机旁,摹仿着唱片的曲牌学唱。她的舞姿优美,声音甜润。适邻家王九,对粤剧艺术……[详细]
   何宝营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区村管理区西头村。其父早年前往菲律宾谋生,所以全家主要靠侨汇维持生计。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侨汇中断,家庭经济拮据,加上日军入侵,学校-停办,何宝营在家乡读了两年小学就辍学了。后来学校复办,才又勉强断断续续读了3年。抗战胜利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尤其是广大华侨家属,无不欢呼雀跃,因为中断了的侨汇恢复,何宝营也憧憬着美好生活即将降临。可惜,事与愿违,他的父亲在海外不幸逝世。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使他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他意识到升学难以继续,生活艰难,为减轻这突如其来的经济重负,毅然辍学到圣堂墟当童工,走上社会谋生的……[详细]
冯培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冯培德(1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恩平市牛江镇莲塘村人 196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6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生毕业。1981年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历任研究室主任、618所所长、中国国防科委第一航空集团科技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冯培德在担任所长期间,领导618所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曾被评为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航空工业总公司优秀领导干部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作为总设计师曾主持国家专项,研制出采用挠性器件的平台式航空惯性导航系统,填补了国家空白。近年来从事激光陀螺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和各类组合导航系统的应用研究……[详细]
  岑维休,字颖元,号熙堂,1897年出生于恩平县圣堂区大江中安草葫村(今为江洲镇中安管理区草葫村)。岑维休兄弟四人,长兄维和,二兄维聚,三兄维歌,维休排行第四。岑维休童年时,不幸父母双亡,靠兄长扶持,供其读书至香港育才书院毕业。 岑维休生性聪颖,且勤学善思,英文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赏识。他毕业后,17岁即被荐到英国人主办的香港《南华早报》(英文报)当职员。岑维休工作认真负责,初时在早报当校对员,常校对出一般人所不易校出的错误,故被早报总编所重视,不久提升为营业部高级职员。他在《南华早报》工作10年,不仅积汇了办报经验,而且产生了办报的兴趣。 ……[详细]
  刘森波,1926年出生于恩平县(今恩平市)中洞村。其祖上几代以农耕为主,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外出做些杂工。该地不知何时起有一个传统,男人们大都出外谋生,或打铁、补镬,或打锁匙、做木工,甚至有的会制造枪、炮,能工巧匠极多。刘森波的父亲叫刘暖长,也像大多数本地人一样,从小替铁匠当锤工。这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整日挥汗如雨抡起大锤,而且终年穿村过巷,劳碌奔波,生活极其艰苦。后终因积劳成疾,于30年代中期不幸早逝。遣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其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嗣后,母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刘森波托付给其叔父教养,离乡别井,只身赴香港谋生。其时,香港经济……[详细]
  冯宝铭冯先生是我市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原佛山地区侨联会第一届委员、江门市侨联会第二至三届委员、恩平市侨联会第五至八届名誉主席、香港四邑会所永远名誉主席、香港隆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恩平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冯先生出生于牛江镇莲华里。20岁时受姨丈垂爱,到印尼随姨丈做生意,中年时回港经商,并与四邑同乡创办了香港四邑会所,且在会所义务担任总务主任长达20多年,是该会的永远名誉主席,为旅港乡亲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四邑旅港乡亲的称赞。现年87岁高龄的冯宝铭先生,爱国心永固,他为祖国、为家乡的繁荣昌盛长期不懈地操劳,江门市、恩平市不少外资项目、公益事业项目都……[详细]
  王兴(1616~1658)王兴,字电辉,广东恩平人,祖籍福建漳州。因其身材矮小而又富于智谋,被人戏称为“绣花针”。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王兴立志反清复明,尽散家财以招集义兵,四方义士纷纷投奔其下,屯兵于禺北花山(今花都市花山镇)。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陷南京,弘光朝灭亡。翌年六月福州破,八月,隆武帝朱聿键被执,死于福州。十二月,清兵由福建经潮州、惠州潜行袭广州,绍武君臣尽被诛戮,王兴率部转移至新宁(今台山)文村山区。文村位于四邑与两阳间,群山环叠,前临大海,地势奇险。王兴在此恃险结寨固守,并煮海制盐,垦荒种稻,备粮备战,蓄势待发。明宗……[详细]
  梁佐原名梁绍佐,又名梁志坚。1916年出生于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1935年考入广州宪兵学堂。1936年分别任第四路军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少尉连长和广东省交通警备团少尉连长。1938年离伍回乡,分别任恩平县集结大队自卫大队长、歇马乡(含现三联、石路、四联、东成圩村(居)委会及平富岗部份村庄)联防主任、横陂警察所长等职。1951年赴港,1953年同时加入香港恩平同乡会(任调查主任至1999年)和香港梁氏忠孝堂(任副主席)。1985年首次回乡,至今逾15年,全力投入为家乡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他回乡前已是“侨港石路学校筹建委员会”筹款联系人。梁佐不但为歇马地区的老……[详细]
  张文滋港商,现任香港恩平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以及香港恩平同乡会、黎塘同乡会理事长、恩平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恩平市政协委员。张先生祖籍君堂镇黎塘大兴村。1950年,刚念完初一的他便与胞兄赴港谋生,当年仅14岁,找工十分困难,后经亲戚介绍,才侥幸进了“照记”学水电工程,一学便是4年长,在这4年里受尽-,不少人骂他太子爷,学不成艺。但他十分争气,拿着老板每月发给他的3元工钱,节吃俭用,一边学艺,一边读英文夜校,每晚除了帮师傅洗衣外,还得加班进修英文至深夜。一晃4年过去了,技艺学成出师了,英文也“毕业”了,他终于在香港一家大公司当上五年“小师傅”.28岁……[详细]
  梁宝相 圣堂镇歇马村人,生于1925年,家境小康,恩平县立中学毕业后,肄业于广州越山高中二年;年青时爱好文娱体育活动,四十年代是恩平篮坛风云名人,经常被邀参加社会组及百磅组公开比赛,球技出色,声名并茂。 解放初期,从事教育工作,并配合各项改革运动,参与文工团、县文联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其中粤剧《九件衣》,连演数十场,誉满恩邑,恩平海燕粤剧团成立后为首任团长,为该团奠定基础,作出了不懈努力。 到香港后,任教会主办小学教职首席五年,期间曾在葛亮洪师范学院美术班毕业,又考入柏立基师范学院师训班学习三年,毕业后转任香港政府津贴小学校……[详细]
  唐明照(1910-1998年)外交家、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原名锡朝,又名奕朴恩平圣堂镇塘龙安西村人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北平西郊区委组织部部长。 1933年返美就读于加州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该校美国共产党支部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支部书记等职。 1938年创办(先锋》周刊。1940年创办《美洲华侨日报》并任社长、总。1939~1950年任美共中央中国局书记。 1950年后历任外交部专员,抗美援朝总会联络部副部长和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中联部局长,中联部局长,中联部副……[详细]
  岑自景 香港四邑会所、香港恩平同乡会、香港恩平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大江同乡会副理事长、恩平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恩平市政协委员。岑先生素来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热心社会,服务大众,深受乡民称赞。 岑自景出身于一个贫穷家庭,仅念两年书,因家父不幸辞世而辍学。13岁便随亲人去“摆圩”或下乡贩卖东西,维持家庭生活。因为“少年穷”所致,从小磨练造就了他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努力拼搏的性格,为人生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0年,为谋生计,岑先生只身赴港。初到异地,举步维艰,幸好在其堂兄岑自许的帮助下,找到一份漂染工作,生……[详细]

全部恩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