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韶关 > 始兴名人

始兴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仲方,韶州始兴人。祖九皋,广州刺史、殿中监、岭南节度使。父抗,赠右仆射。仲方伯祖始兴文献公九龄,开元朝名相。仲方,贞元中进士擢第,宏辞登科,释褐集贤校理,丁母忧免。服阕,补秘书省正字,调授咸阳尉。出为邠州从事,入朝历侍御史、仓部员外郎。张仲方(766-837),贞元十二年擢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元和初为仓部员外郎,九年贬遂州司马,后迁河南少尹、郑州刺史。肃宗立,迁谏议大夫。历散骑常侍、京兆尹。左迁华州刺史,开成元年入为秘书监,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成。会吕温、羊士谔诬告宰相李吉甫阴事,二人俱贬。仲方坐吕温贡举门生,出为金州刺史。吉甫卒,入为度支郎中……[详细]
杨洞潜 [] (?~935)
  杨洞潜(?~935)杨洞潜,字昭元,广东始兴人。自少喜读书,博通经史。唐末,任邕管(今广西南宁)巡官,后寓居南海。刘隐为清海军(今广东)节度使,驻南海,聘杨为辅佐,以师礼相待。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刘隐任清海、建武(今广西)两镇节度使,推荐杨为试大理评事,清海、建武节度判官。梁太祖乾化元年(911)三月,刘隐病逝,刘岩继任。当时已有不少中原贤才因战乱而南下避难及定居,杨建议刘岩广开幕府,延揽人才,根据刺史不宜用武人的原则,选拔才智之士充任地方官吏,以宣扬教化,造福于庶民,为刘岩接纳。同年十二月,他力劝刘岩出兵攻韶州。刘岩纳之,挥军挺进,刺史廖爽战败,……[详细]
  张发奎(1896—1980) 字向华。广东始兴人。1912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堂,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讨袁之役和驱逐踞粤旧桂系之战。1921年至1922年孙中山北伐期间,任警卫团营长,随往桂林和韶关警卫。孙中山联络滇桂军入粤讨伐陈炯明时,与邓演达一道起兵响应。之后在李济深部任团长、旅长,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南征,并升任第四军十二师师长。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攻占武汉后奉调援赣,归李宗仁指挥,参加对孙传芳部作战。返武汉整编后任第四军军长。后奉命率第四军和第十一军及贺龙的独立第十五师参加第二次北伐,在河南大破奉军。 1927年10月,汪精卫策动在广州成……[详细]
何庆功 [] (1895~?)
  何庆功,字永茂,号励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十三日出生于始兴县新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民国9年(1920)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农科。何庆功重视文教,关心后学。1920年任始兴教育局督学,1932年和1941年8月至1943年4月两任始兴中学校长,为家乡培养人才。他热爱农事,致力于农林科研事业。1923年至1931年先后在海南琼州农场、肇庆农场、江西大余军垦农场、广东连山农场、北江农林办事处等地任职,曾任技士、主任等职,并于1935在家乡新村创办了南陂林场从事农林科研事业,受到上级的嘉奖和乡民的称赞。何庆功忧国忧民,热爱家乡。19……[详细]
  谭太初(公元1504-1588年),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据《明史》和《南雄州志》记载,谭太初任江西按察副使期间,对于劳民伤财的驿传制度痛加裁革。当时大奸臣严嵩权倾天下,其亲友宗属在他的故乡江西仗势侵夺农民的良田,民怨鼎沸。江西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惧怕严嵩的势力,无人敢出面处置。独谭毫无惧色,坚决依法惩办,毫不通融,故人称为“谭青天”。谭太初去审查军籍时,释放了大批不属军籍而被地方官吏去充数的平民。有人劝诫他:“军队的数额不足了,会降罪于你的。”他坦然回答:“失额罪小,殃民罪大。”谭在任的广西参政期间,正值桂林涝灾,米价腾涨,他请督府开梧州和全州仓的谷米,……[详细]
  李玉勋字颂唐,始兴沈所人,清邑庠生(秀才)。生于咸丰己未年(1859)十月二十六日,殁于民国14年(1925)。李玉勋是遗腹子,其父逝世两个月后才呱呱堕地。其母又长病,一家三口全靠比他年长16岁的哥哥维持,他哥哥名玉辉,没有文化,常被人欺侮。为了支撑门面,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送弟弟读书,望其有成。果然玉勋不负哥哥重望,经过十年寒窗,一举考取庠生。李玉勋考取庠生后与邑人陈模、陈及时、李贤伟、李集成、黄云梯等结太阳会,研究学问为金兰之交。时科举已废,新学议起,1907年由太阳会诸人发起在今学农街陈家祠开办私立崇阳学堂(民国后改为私立崇阳小学)……[详细]
  陈中夫于1917年6月出生于广东省防城县那梭村的一个中农家庭。1932年,陈中夫的父亲由乡亲介绍到广州一家同乡开设的布店当店员,母亲也在市郊的石牌一个农场谋得一个工人差事,这样,15岁的陈中夫就和父亲一同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省城—广州市。他考取了离住处较近的一所中学就读初二。来自农村的陈中夫,具有纯朴,正直好学的特点,他求知欲强,富有正义感,很快就和学校中进步的老师和同学结合在一起。1935年底至1936年初,陈中夫积极参加中共广州地下党领导的青年学生声援北平发起的“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详细]
  曾宪章,1922年7月5日出生于始兴县顿岗圩鸡鸭行的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贫,幼年时在陈万模先生主办的私塾里读了三年书,便在家劳动。1939年冬,曾宪章被征入伍。经刘世周介绍,在国民党暂编第二军第八师第一团团长刘世焱(刘世周胞兄)身边当勤务兵。翌年春被送去褔建青年干部学校受训,6个月后结业返回部队,任刘世焱团长的警卫员。1941年月10月,他所在部队(暂八师第一团),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发起三次冲锋,均被中-队打退。战役至胶着状态,日军频繁进攻,中-队浴血奋战。暂八师第一团在长沙附近的东流镇突围战斗中,团长刘世焱阵亡,警卫员曾宪章左臂中弹,身负重伤,被……[详细]
  邓文畴,又名邓悦耕,1917年10月出生于始兴县沈所圩一个书香门第。邓文畴7岁入沈所小学,后考入县立高小读书。由于他刻苦攻读,以优异成绩毕业,与堂兄邓文礼双双荣获学校喜报回家。1932~1937年,邓文畴先后在广州私立智用等中学读书。1932年,邓文畴与同学曾谊勋、陈培兴、邓文礼等在广州组织了秘密青年进步团体“狂流社”。出版刊物,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不抵抗日寇侵略的反动-政策,及地方反动派对始兴人民实施压迫所造成的灾难。但不久因坏人告密,“狂流社”被遭禁,停止了活动。1935年春,邓文畴与曾谊勋、陈培兴、邓文礼、凌约翰、陈晓春等与顿岗小学教员陈亿勋、张铭,以……[详细]
  刘世周,始兴县顿岗镇高留村人,1912年5月出生于农民家庭。1919年入学读书,1928年初中毕业。在家庭中,受到胞兄刘世焱(黄埔军校二期毕业,时在国民党军队任职)的影响,投入国民党军,先后在十九路军六十师第二团任少尉军需、三五六团副官,四十九师二九三团上尉军需等职。刘世周所在的部队十九路军,参加过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十九路军在高兴圩战役中,受到红军的严厉惩罚,吃尽苦头。“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正义号召下,全军官兵3万余人在赣州一致坚决表示,反对内战,要求团结抗日。1932年1月,……[详细]
  李大光,字裕奎,号曜垣,别名嘉禾叟、闲叟,始兴县沈所镇石下村人。1904年农历7月初7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敏,读书过目成诵;稍长,能诗善文。1923年(民国12年)参与纂修《始兴县志》,当时他是后辈,负责缮校工作,但经过钻研方志学之后,通过搜集资料,纂写出《艺文志》、《金石志》各一卷,主编陈及时先生审阅后感到满意。1925年,李大光与进步青年张光弟、钟远徽、何忠贞、曾启鲁、曾慎斋等70余人组织“新兴社”,出版《始兴青年》,在当时大革命的背景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和迷信,积极支持当时的农-动。1927年,政治气候突变,新兴社主要成员-离开始兴县……[详细]
  陈大梅1921年农历二月生于始兴县沈所镇外营村。家有祖母、父母亲及兄弟多人。小时候曾在本村读私塾,后寄养在舅婆家并在其村里的一间小学读书,继又转入县城始兴县立一小直至毕业。陈大梅因家庭贫穷,无法继续供其读书,只好跟着父母在家务农。1941年陈大梅已是20岁的青年了,按国民党当时的规定是:“三丁抽二,两丁抽一”。眼看就要轮到自己的签号,如果被国民党抓去,就是不捆不绑也得受几天挨饿的苦头,想到这里,他又邀集了本村的适龄壮丁陈大湖、陈过龙、陈文等多人,通过本村陈伯棠在国民党×部任职的关系,投入了国民党部队,取得了该部队连长夏的信任,并委派陈大梅为收送征兵的班长……[详细]
  陈遐球,字新元,号一寰,始兴花山乡兴仁里村人,1911年8月24日出生于书香门第。1930年,年方20的陈遐球,在始兴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国民党广东省党务训练班。结业后先后派到广州市、乐昌县党部任干事。后在国民党军队十九师所属一个营部当文书。1941年任仁化县党部书记长,后到广东省教育厅(在韶关)当遮务股长。回始兴后,任国民党始兴县政府田赋征收员。1944年任国民党县参议会秘书、副参议长。1947年任参议长。1949年9月与饶纪绵一齐起义。1931年,始兴县进步青年陈培兴、曾谊勋等人在广州中华中学念书时,组成“狂流社”,出版进步刊物,揭露始兴国民党黑幕,……[详细]
  陈遐瓒,字普元,始兴县沈所乡兴仁里村人。1926年10月1日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接受新文化熏陶。1932~1944年,先后在学哲小学、始兴县立第一小学、中山大学附中学习。1944年考入中山大学英语系。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回到始兴,在始兴中学任英语教员,同时参加抗日同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发展了陈方畴、陈千才、谭金元、何万钧等为抗盟成员。介绍游击队员何兆麟(何文)任始兴中学教员;与中共地下党曾宪湖等以办烟厂雇请女工的名义掩护游击队员谭清、冯惠霞;帮助邝风琴治好病后,转移到铁寨小学教书。东纵西北支队被国民党军围困在瑶山与……[详细]
  刘汉兴,原名良胜,别名石新,1916年出生于始兴县顿岗总村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刘汉兴只念过三年私塾,从15岁起外出拉船、做工。1935年3月,参加县兵队,后做县府门卫。1936年春,随队到雷瑶山清剿李汉股匪,在长湖斜打了一仗。6月,请长假回家,不久随父亲在江口街做小生意,兼营单车修理,勉强维持家庭生活。“七七事变”后,全国各地相继组织民众抗日自卫队。1938年3月,刘汉兴任江口街民众抗日自卫队小队长(不脱产),组织队员操练,传授使用步枪、利用地形地物等军事知识,参加县城召开的抗日工作会议,结识县内进步人士张光第、郑屏、刘世周等。1939年9月……[详细]
  郭招贤,始兴沈所区沈北乡郭屋村人,生于1914年,家庭清贫,其父郭昌裕是基督教教士,曾任德华小学校长,生有六子、一女,招贤排行第六,人称“六郭”。1931年郭毕业于始兴中学,因家贫无法深造,而从事教学,先后于县一小、马市小学、德华小学及翁源岩庄小学和风度学校任教。此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秘密阅读《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共产主义浅说》、《中华时报》、《向导》等进步刊物,从而对革命认识不断加深,经受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洗礼。同年,与陈亿勋、吴新民、陈培兴等恢复顿岗、杨公岭等地农会,1936年参加“始兴青年歃血团”,秘密进行组织武装活动。1937~194……[详细]
  张显岐,原名张发周,1900年出生于始兴县顿岗乡(今深渡水瑶族乡)塘里湾村。张显岐的童年时在家乡度过。1909年,张显岐9岁时,在其家乡村里蒙馆就读,13岁转入清末秀才主教的专馆,专习《四书五经》,欲从仕途。1915年考入始兴县第一高等小学,因其有良好的私塾基础,被编入四年级直至毕业。1922年再考入始兴县第一中学,当时时局动荡,兵荒马乱。1926年张显岐离开家乡赴广州欲投考军校。在此之前,于当年2月先入广州-教员养成所学习,4月结业后由养成所介绍,到英德县第九绥清区委员会任宣传员兼文书工作。1927年3月,张显岐被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工程教导队录取为学兵……[详细]
  李子衡,字化端,号展鸿,始兴县沈所镇石下村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励志读书,9岁时(1925年)入读城南皇沙聚星书院,14岁时因家计艰难而辍学,在县城新星斋杂货店做徒工。村中一绅士讽讥他家“无书种”,其父听了不服,暗下决心,节衣缩食,翌年,又送其回聚星书院复学。1936年考入南雄师范,因对文学很感兴趣,尤癖爱旧体诗词,得到老师指点,对于格律声韵稍稍得知门径之后,功课之余,始时时习作。1939年任始兴县立民众教育馆馆长,由于毗邻太平镇中心小学,且趣味相投,因而同该校陈培兴、邓文畴、陈培松、凌信孚等中共地下党员常来往。在他们的影响下,初步懂……[详细]
  陈彝康,字子乐,别名信坚,1909年6月出生于始兴县与民顿岗围下官厅村。幼年时随父母在南雄生活,先后在中站、里东、修仁小学读书,后来考取始兴中学续读生,直到毕业;1927年9月在广州中德中学读高中半年;1928年考入国民党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一年后毕业,分配在蔡廷锴部任连政训员(上尉),随蔡廷锴部队参加过军阀混战的蒋桂战争和蒋、冯、阎大战的广西、湖南、山东、河南等战役。陈彝康所在部队国民党第十九路军。1932年1月,十九路军駐防上海,日军从海域进攻上海,陈彝康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此后,十九路军调往福建,陈彝康请假回家,……[详细]

全部始兴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