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河源 > 和平县名人

和平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池仲容 [] (?~1518)
  池仲容(?~1518),少时经常随父人山猎射,练就一身本领,力缚猛虎,捷如猿猴。但家无寸土,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全家起早摸黑,还要挨饥受冻。明弘治年间,浰头(源)一带连年灾荒,地主富豪催租逼债,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仲容父亲因欠租欠债被地主强行抓走。未几县衙门派两名官吏,带领一帮差役,又往浰头征粮征税,破门入户,横征暴敛,并将暴取的粮物,强迫一批农-送。广大群众怒不可遏。仲容挺身而出,带领数十人,半途截击,杀死两名官吏,夺回粮物分给穷苦农民。事后,池仲容深知官府不甘罢休,便趁此时机,倡导起义。广大农民热烈响应。仲容提出“劫富济贫”口号,以红色“蜈蚣”……[详细]
  黄华明(1920~1997),又名黄道冠,大坝镇人。出身农家,生性聪慧,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省老隆师范学校。民国24年(1935)于和平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组织农会,宣传抗日救国。民国29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于连平县湖东小学任教员,负责大湖地区建党工作;是年9月,任中共连平县委青年部长。次年7月调回本县任大坝区委书记。民国32年先后担任和西县委副特派员、特派员,连和工委宣传部长,九连山区党委委员。期间,他以教书职业作掩护,开办农民夜校、举办党员训练班,教育党员、农运骨干,“坚持抗战,反对0”;组织……[详细]
  叶辉(1938—1999.6.28)原名叶月娇,曾用名叶顺胜,男,广东省和平县人。1955年毕业于和平县初级师范学校,后考入韶州师范学校(原系广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仁化县城口小学、中学任教师、副校长。由于执教认真,教学业绩显著,被评为1958年度韶关市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出席代表大会。1968年调县联合办公室任副主任。1970年调县革命委员会工作,先后任政工组副组长、组织办副主任等职。1973年3月调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84年1月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1990年1月任县委副书记……[详细]
  周云冰(1924~1990),又名周炳,附城镇人。民国28年(1939)冬在和平中学读初中时,经张觉青、罗维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学生会干事。民国29年春,校内一群进步学生在中共领导下,发动抗议当时教导主任压制民主,破坏抗日救亡运动的斗争。云冰被指控为主谋,住室受到搜查,-辍学,外出打工。次年2月复学。民国32年7月,又因主持一次班会活动,被冠以“煽动抗校”罪名,撤销学生会干事职务,还记了大过。次年秋,得老师、同学资助,转学江西兴国,后因日寇进犯赣南,走投无路,重返和中念完高中。1942年“粤北事件”之后,学校党组织生活停止。云冰因多次出走与组织失去了……[详细]
  陈仁(1902~1976),原名德润,又名忏庵,阳明镇人。仅读四年私塾,自学成才。民国15年(1926)与黄惊白、张觉青和卜恨生等三人组建的“新和平青年团”,参与组织工会农会,进行街头宣传,组织--支援北伐。“四·一二”-政变后,“新青团”被取缔,他-远走他乡。民国26年(1937)陈仁被荐入国民党和平县党部任总务干事。次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决定他仍留在国民党县党部和出任抗敌后援会委员,并参加中共和平县委-小组,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和掩护革命工作。期间,陈仁积极支持热水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热水成立农会时,他以国民党县党部代表名义出席大会,声言支持祝……[详细]
  章萍(1918~1997),又名章平,原名张祥镇,阳明镇人。出生于贫农家庭,读过书,种过地。青少年时,追求进步,反封建,破迷信;-,宣传抗日,领导-闹-。“七·七事变”后,参与“和平县抗敌后援会”工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1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和平县东水区委组织部长、龙川县老隆区委书记、河源(河西)县委特派员,为中共党的组织发展和巩固而积极工作。民国31年(1942)冬,调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工作。在港九大队时,与港九人民一起开展游击战争,转战港九,巧与日伪周旋,牵制了大量日寇军力,为抢救和护送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详细]
  徐傅霖(1878~1958),-字梦岩,笔名半梅、庄周等,下车镇人。清末邑廪生,就读于惠州丰湖书院,嗣人京师法政学堂,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国会临时参议员,参加与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嗣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二次革命”失败后,-日本,参加欧事研究会。民国4年(1915)返国,通电反袁,任《中华新报》主笔。次年国会重开,复任国会众议员。民国6年段琪瑞废约法、罢国会,徐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民-政府。次年任广东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旋任军政部司令部-长兼大理院院长。民国9年粤军……[详细]
  罗羿(1923~1948),和平县热水镇人。出身农民家庭。年少在东华小学读书时,就接受党的教育。民国一29年(1940)刚满十七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在四联中学读书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利用寒暑假回到热水家乡,与中共党员组织宣传队,排练演出剧目,宣传我党“国难当头,抗日救国”的主张。民国34年(1945)10月,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北上九连山,开辟根据地。罗羿利用教师的身份,发动群众,支持人民部队;为部队送情报、做向导、掩蔽护理伤病员做了大量工作。民国34年12月,国民党调集近万反动武装,进行“围剿”时,罗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筹集粮食,给部……[详细]
  谢平波(1910~1943),热水镇人。在小学读高小时从师于进步青年张觉青、黄惊白。民国15年(1926)在和平中学读书,参加了“新和平青年团”,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民国23年(1934)夏,谢平波经常到东华小学与罗响、张觉青一起阅读进步书报,讨论国家大事,自觉加入革命斗争行列。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波就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同年9月热水酝酿成立农会,他深入群众,串联发动,为筹建热水农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翌年正月15日,热水农会成立,罗响被选为会长,谢平波被选为干事。他们发动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和“分季交租”斗争,取得了早六晚四和晚季……[详细]
  罗京濂(1899~1946),又名莲池,热水镇人。民国16年(1927)北京朝阳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兵工厂当科长。1929~1937年曾任中学校长、民国县政府科长。民国28年任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科长。民国33年任广东省议员,和平县参议员。民国32年民国县长曾枢,在热水滥征兵乱捕人,激起民众-,曾枢扬言要大肆烧杀抢,血洗热水。罗在韶关闻讯后,积极活动,终由省电令曾枢“不准扩大事态,听候妥善解决”。接着罗又大力协助中共党员邹廷三和民主人士罗润池等赴韶向省府控诉曾枢、黄绿崖征兵舞弊、-受贿和烧杀抢的罪行。是年初夏,曾枢终被撤职。民国34年(1945)民……[详细]
  陈重光(女)(1917~1968),阳明镇人。出生于博罗响水乡,父早丧,由其母刘满抚养。1927年夏,就读响水学校,受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教育,倾向革命。后考入杭州行素女子中学读书,继在上海“白鹅绘画学校”学习,并参加黄惊白等进步青年组织的“线上画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她与黄惊白因受“-”嫌疑,遭上海警察局拘捕,幸其叔祖父陈洁营救获释。她与黄惊白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结为夫妇。民国26年(1937)“芦沟桥事变”前夕,重光随惊白返回和平县城,在阳明小学、东山小学任教,并协助惊白创办“浰东生活学校”。是年冬,她与张觉青、黄惊白等组织进步青年……[详细]
  骆维强(1917~1981),东水镇人。民国28年(1939)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县“战时干部训练班”指导员,后任彭寨区署区员,协助进步区长陈莫若(陈启珩)工作,积极团结、培养、教育进步青年,扩大党的影响。11月先后任中共和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以阳明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指示。民国30年(1941)秋于广东省文理学院读书,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的-,参与驱逐该院CC系特务训育长徐颂年及反动教授江光宇。“粤北事件”后,骆接组织指示将原省委组织部长饶卫华的爱人何素莲和两个小孩送到东水家中,使他们得以脱险。民国32年秋,他转学到桂林……[详细]
  何先觉(1923~1979),优胜镇人。民国29年(1940)考人四联中学,次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初中毕业之后,组织上安排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直到家乡解放。期间,曾先后在古寨、贝墩、优胜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民国34~36年,先在贝墩南径,后到优胜李塘创建党小组,常自带领小组成员配合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贡献。1949年7月到1951年夏,先后在优胜、下车、彭寨等乡、区政府担任乡长、副区长等职。1951年秋,调和平县人民政府民政科任副科长兼县政府党支部书记。次年“忠信整队”,被错误地开除党籍队籍。1953年春,被派到……[详细]
  陈启珩(1910~1987),字莫若,林寨镇人。民国25年(1936)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初,执教于该校附中。民国26年夏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与同乡同学陈慧生一同回乡,随即创办“抗战学校”,亲自担任校长。乡间失学青年通过“抗战学校”培养,激发了爱国热情,纷纷参加抗日自卫团队,有的直接参军奔赴抗日前线。同年冬,兼任和平县抗敌后援会秘书,主编《和平三日刊》,报导抗日战绩。民国28年夏,任和平县战时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兼政训主任,吸收共产党人担任指导员负责上课和训练工作,为本县抗日救亡培训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同年秋,任第三区长,在刷新乡政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他根……[详细]
  吴干恒(1925~1948),家名海良,上陵镇人。家境清贫,靠租耕为生。他读小学三年级后,因家庭经济每况愈下,便辍学务农。民国36年(1947)7月,中共九连工委在组建武工队恢复武装斗争时,广泛开展反“三征”、破仓分粮,摧毁国民党乡村政权,扩大人民武装等工作,并开辟了“三南”游击区。吴干恒经常接触游击队,受到了教育启发。8月与平日要好同伴14人,一起参加三南游击队。民国37年(1948)春末,三南队配合珠江队攻打定南古地反动地主黄丙南的粮仓,干恒由于熟悉地形,参加了突击组。他奋不顾身地翻墙入屋,打开大门,使部队顺利地解决了战斗。其后,三南队在粤赣边境频频……[详细]
  周宝珊(1912~1948),乳名亚火,下车镇人。民国21年(1932)秋,毕业于和平县立中学。民国2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4年(1935)冬,被推选为筹办下车区育成高级小学主要理事,经3年建成学校。后于民国30年秋被推任校长,他先后聘任黄民、徐子清等近10名中共党员与进步知识青年为教员,培育社会英才;组织剧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率队赴桃源慰问独九旅抗日部队。“粤北事件”发生后,他坚持中共“三勤”方针,“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聘请中共和西县委副特派员林启连和中共党员黄定邦等为教师,掩护了中共干部。民国35年(1946)秋,中共九连工委恢复武装斗……[详细]
  凌海金(1924~1948),原名开金,贝墩人。出身于佃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念了两年初小便辍学在家。16岁开始跟父亲一起走南闯北挑担营生。海金虽年轻力壮,辛勤劳作,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里,生活仍然贫困潦倒,家徒四壁。民国36年(1947),共产党游击队在贝墩各山村活动,“穷人要翻身,出来闹革命”,叩开了贫苦的凌海金的心扉。10月,凌海金辞别了父母和妻子参加了游击队。参队不久,就给中队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敢打敢冲,是条好汉。1948年7月,他参加河西整编时,报名参加了主力团队,编入九江队任一班班长职务。入秋之后,支队司令部决定给大湖驻敌以歼灭的打……[详细]
  林启连(1919~1947),古寨镇人。民国27年(1938)参加爱国抗日进步青年林镜秋举办的“青年学习班”学习。民国28年在水西社下办短期小学,并任该校校长,开办农民夜校,成立抗日青年读书会,组织妇女会,开展宣传抗日救国活动。同年7月参加“和平县战时干部训练班”,后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林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以公开的教书职业为掩护,经常都是白天完成教学任务,夜间进行发展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和组织发动群众等工作。民国28年中共水西支部成立,林启连为组织委员。民国33年夏参加后东特委在东纵抗日前线开办的整风学习班,结束后,林返回和平县任和西县委副特派员。民国……[详细]
  徐子清(1918~1944),下车镇人。他读书时代,品学兼优。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他与同乡的进步青年周宝时结交相处日久,从中受到启发,立志革命。民国26年(1937)10月间,县“抗敌后援会”发动县城及各乡组织“青年抗敌同志会”。徐子清和周宝时是下车青年抗敌同志会的组织者,他们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8年(1939)春,子清受周宝时引荐,在下车石含育成小学任教,积极带领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甚得师生尊敬。同年秋,由周宝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春,子清任中共石含支部书记。在中共和平县委书记周宝时的指导下,筹办了“石含农村消费合作社”……[详细]

全部和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