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历史事件_八王之乱 相关名人介绍(2)

历史事件_八王之乱 相关名人介绍(2)

更新时间:2023-03-15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名人有汝南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司马乂成都司马颖河间司马颙东海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裴頠 (267300)
  裴頠(wěi)(267-300)西晋大臣、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之职。他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頠的……[详细]
裴楷 (237291)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司空裴秀的堂弟,出身著名世家大族河东裴氏,裴楷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国掾,迁任尚书郎。后任定科郎,与贾充等共同制定《晋律》。历任吏部郎、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右军将军、侍中等职。杨骏执政后,转卫尉,又迁太子少师,任内以……[详细]
王戎 (234305) 竹林七贤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琅琊王氏可谓鲜有其匹。这个家族自汉代便登上历史舞台,两晋之际逐渐兴盛,子弟众多,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是真正的簪缨世家。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都官居高位。王戎自幼“清明晓……[详细]
  司马覃(295年-308年),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侄子,西晋宗室。司马覃初为清河王世子,司马遐死后,袭爵清河王。太安元年(302年),皇太孙司马尚去世,晋惠帝立司马覃为皇太子。此后,司马覃屡遭废立。永嘉元年(307年),度支校尉陈颜等谋划再立司马覃为皇太子,结果事情泄露,司马覃被囚禁在金墉城。永嘉二年(308年),司马覃遭东海王司马越杀害,时年十四岁,以平民礼节安葬……[详细]
  石超,石乔子,石苞之孙。八王之乱时是成都王司马颖麾下将领,为折冲将军,迁中护军,以功封侯,任镇武将军、中护军。最后与范阳王司马虓作战时战死。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成都王司马颖依卢志之言,起兵响应齐王司马冏,石超、赵骧为前锋,与孙会、士猗、许超等战于湨水,大破之,孙会等弃军南逃。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合讨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以陆机为前将军、前锋都督、督北中郎将王……[详细]
司马楙 (?~311) 东平王
  司马楙(?―311年),字孔伟 ,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义阳成王司马望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弟,西晋宗室、诸侯王。司马楙初仕曹魏,担任参相国军事,封乐陵亭侯。西晋建立后,封东平王,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大鸿胪、侍中、抚军大将军。后因得罪执政的汝南王司马亮而被免官。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任命司马楙为卫将军、都督诸军事。司马伦失败后,执政的……[详细]
司马腾 (?~307)
  司马腾(?-307年),字元迈,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次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 ,西晋宗室、诸侯王。司马腾初封东嬴公,官拜冗从仆射。后历任南阳、魏郡太守,在任十分称职。后入朝任宗正、太常;出朝任持节、宁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等。永兴元年(304年),大败叛逆的成都王司马颖的部将王斌,进升为安北将军。光熙元年(306年),晋爵东燕……[详细]
王浚 (252314)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王浚出身太原王氏。其父王沈死后因无嫡子而承袭博陵公爵位,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等职,后迁宁北将军、青州刺史并因长驻北方疆土而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击败司马颖后其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先后升任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等职,晋怀帝即位后升-领乌丸……[详细]
晋怀帝司马炽 (284313) 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311年正月,晋怀……[详细]
司马模 (?~311) 南阳王
  司马模(?-311年),字元表,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四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晋朝宗室。司马模年少好学,甚有名望。初封平昌公,历任冗从仆射、太子庶子、员外散骑常侍。永兴元年(304年),时值八王之乱,司马模授任北中郎将、都督荆州,镇守邺城。永兴二年(305年),挫败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的叛乱,升任镇东大将军,镇守许昌。光熙元年(30……[详细]
刘琨 (270317) 金谷二十四友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详细]
祁弘 西晋末期著名将领
  祁弘,西晋末期著名将领。史料记载光熙元年春正月戊子朔,日有蚀之。帝在长安。河间王颙闻刘乔破,大惧,遂杀张方,请和于东海王越,越不听。宋胄等破颖将楼裒,进逼洛阳,颖奔长安。甲子,越遣其将祁弘、宋胄、司马纂等迎帝。三月,东莱惤令刘柏根反,自称惤公,袭临淄,高密王简奔聊城。王浚遣将讨柏根,斩之。夏四月己巳,东海王越屯于温。颙遣弘农太守彭随、北地太守刁默距祁弘等于湖。五月,枉矢西南流。范阳国地燃,可以爨。……[详细]
刘弘 (236306) 西晋名将
   刘弘(236年—306年),字和季,(《魏志·刘馥传》注引《晋阳秋》作“叔和”),官至车骑将军,魏扬州刺史刘馥的孙子,镇北将军刘靖的儿子。沛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北)人。曾任太子门大夫、率更令、太宰长史,升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刘弘治理北方时,恩威并施,北方因此安宁,晋封为宣城公。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刘弘出任南蛮校尉、荆州剌史,镇压义阳蛮张昌的-,加官镇南将军、……[详细]
苟晞 (?~311)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 。西晋末年名将,官至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东平郡公。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在八王之乱中,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后被石勒击败被俘,不久后即被杀。辗转八王苟晞最初担任司隶校尉的部从事,当时的司隶校尉石鉴极为器重他。后又获东海王司马越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太守。 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