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01、席石生 (18961950)
  席石生(1896~1950)又名席玉璋,字石生,亦作实生,笔名老石。陕西高陵人。1913年继父筹措300两银子让其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留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曾一度回国在青岛市政府当秘书,还回陕参加过陕西靖国军的反段(祺瑞)倒陈(树藩)活动。1920年席曾撰写过宣传、介绍并热情歌颂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布尔塞维克主义论》。该文长达1万余字,连载于1920年11月2日……[详细]
102、陈嘉谟 北洋军阀(18731950)
  陈嘉谟,字岘亭,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河北任丘北汉乡后边庄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自幼在本村私塾念书,19岁考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二年。 毕业后在冯国璋部历任排长、连长,25岁与冯国璋的侄女结婚,后晋升为营长、团长。1919年在直系吴佩孚部第二十五师任旅长。1921年,在湘鄂混战中受伤,1922年任二十五师师长。1926年2月14日,湖北督军萧耀南暴死,陈嘉谟继任湖北督军职务。困守武昌40余天……[详细]
103、周镐荣 (19171950)
  周镐荣(1917—1950) 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 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务指导员、区分部书记、三青团区队指导员等职。 周镐荣在凤师上学期间,曾去西安受……[详细]
104、马海山 (18741950)
  马海山(1874一1950),字河清,回族,街泉镇(今兴国镇)人。出身于小手工业,重义轻财,乐善好施。少年时代,他就开始经营皮货生意,先由自己操作加工,贩运至陕西径县一带推销。因经营得法,遂发展为有工人百余人的作坊。马海山对待工人颇优,行不解雇,工饿预付,给以抚恤之制度,所以经营发展很快,曾以成批皮货经销于上海、河州之间;民国10年(1921),马海山积累资本达到50万元左右,为秦安商界巨首。他对……[详细]
105、葛铭勋 (18971950)
  葛铭勋(1897~1950)字功甫,泾县城关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3年(1924 年)孙中山北上商讨国家统一问题,葛被选为南方学生代表,与北方学生代表王昆仑等一起在上海迎接孙中山,孙亲自批准葛铭勋等学生代表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葛铭勋去广州,在革命政府农民部(部长林柏渠)任干事。北伐开始在第七军贺耀祖部任政治部组织科中校科长,受到林森器重。民国16 年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交通部科……[详细]
106、韩子佩 (19041950)
  韩子佩 (1904~1950)府谷县城人。1925年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后,终身效力于国民党军队。韩氏死心卖力于国民党的-政策,颇受其上司的青睐,官职晋升飞快。30年代在陕北曾先后担任保安团长、-团主任、保安司令等职。其间,竭力破坏中共地下组织,残酷杀害了一批又一批中共地下党员。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时,任警备副司令的韩子佩效力于左右,为胡匪的得力鹰犬。胡匪进占延安后,韩氏立即组织“-团”,进行-反……[详细]
107、吴辟疆 (18791950)
  吴辟疆(1879——1950),名闿生,又名启孙,号北江,今会宫镇老桥村人,后移居北京。 辟疆诸生出身,候补知县。24岁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初,任-秘书,教育部代部长。袁世凯阴谋称帝,辟疆事先告退。此后,专从事教育,以育英才为己任。吉林名士成多禄恢复沈阳萃升书院,聘辟疆讲学。未久,书院停办,辟疆回北京,教授文学。 辟疆继承其父汝纶之学,主张精神与物质平衡发展,才能成为有用之学。辟疆持论宏通,评价……[详细]
108、施德广 (18931950)
  施德广(1893—1950),字崇儒,云南保山县人。后移住四川隆昌,曾就读于云南省会师范、广东韶州讲武堂、庐山军训团(第三期)、重庆中央训练团(第五期)等学校。先后任保山两等学校校长,劝学所所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师二十一团营附、营长,第十一旅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学生队教官,第三军少校参谋,第五军驻汉办事处长,江西舰务处长兼全省盐务缉私事宜粤赣湘边区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驻京办事处处长,第十二……[详细]
109、刘子宽 (19031950)
  刘子宽,又名超,乳名庆裕,湖洋乡清白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于印尼爪哇。儿童时期回国读书,民国15年(1926)毕业于厦门集美商校,即南渡马来亚任教,第二年又回国。当时地方民军战乱频仍,湖洋群众从战败过境的民军叶定国部缴获部分枪枝,于民国17年组织湖洋民团局,子宽任团长,并进驻县城。11月9日,该团士兵在东区(现东平一带)追捕一逃匪,与东区民团发生争执。子宽到东区以协商为名,暗中派兵包……[详细]
110、李建兴 革命烈士(18881950)
  李建兴(1888~1950年),号卓恭,男、壮族,八渡乡人。青少年时期曾在百色中学就读,受爱国民主思想影响。性情开朗,为人诚实,办事公正,与乡亲和睦相处。1928~1930年任西林县民团副司令兼副县长,在百色应同学之求,保领巴马革命战士韦小益(后改名梁芬)出狱,并带回西林县做手下勤务兵,后给县金库主任梁瑞儒做义子在定安定居。1934~1936年,他任西林八达区署署长。1943年不满当局的腐败和帮派……[详细]
111、王涌波 (19161950)
  王涌波(1916年~1950年) 原名王泽广,南乐县千口乡前林家村人。1933年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师范。他积极参加由进步学生组织的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并从中吸取革命营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涌波回乡参加抗日救国十人团,协助团长郭献瑞等在韩张、福堪、千口一带发展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王涌波参加地方抗日武装四支队,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冀南区委党校学习结业……[详细]
112、阮禾秀 革命烈士(19251950)
  阮禾秀(1925.02~1950.07),化名胡秀,男,汉族,民国14年(1925年)2月生于玉环县楚密区塘垟(今楚门镇塘垟村)。民国34年(1945年)2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民国29年(1940年),进东方小学读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30年(1941年)4月18日,日机炸塌东方小学教学大楼一角及楼前几间平房,阮禾秀按哥哥阮福民嘱托,接应隐蔽在东方小学任……[详细]
113、沙飞 (19121950)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幼年就读于广州,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反响。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赴八路军一一五师采访刚刚结束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10月赴华北参加八路军,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详细]
114、智澄 (19041950)
   智澄(1904—1950),字镜如,山西省忻县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毕业后,赴南洋从事华侨教育事业。1926年7月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在豫南临颍、信阳战役中负重伤,右臂致残。伤愈后,坚持左手习字。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智澄在重庆奉赈济委员会令,来汉中筹备设立西北儿童-,以凹口寺、吴家山、黄家营、赵寨的古庙作院址,收容沦陷区-到西北的难民和儿童。翌年11月11日正式开院,……[详细]
115、金仲仁 (18861950)
  金仲仁(1886-1950年),清代皇族,本名爱新觉罗·春元,世袭奉恩将军,曾从张晓山、茹莱卿、姚增禄、曹心泉习艺。曾为翠峰庵票房、肃王府票房之票友,下海后拜德珺如为师。与王瑶卿交谊甚厚,常年辅佐荀慧生,与张春彦、芙蓉草、马富禄被誉为“四大金刚”。曾任长安戏院第一任经理,五十年代任教于中国戏曲学校。弟子有高维廉、高维儒、董维贤、王维筠、苏维明、周维俊、关维芳等“十三太保”。子金玉书。幼嗜京剧,学小……[详细]
116、沈鸿柏 (18731950)
  沈鸿柏(1873~1950年),曾用名林海秋,泉州清军驿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生,幼年随父亲沈廷献迁寓厦门禾山,约20岁时南渡马来亚马六甲。沈鸿柏在柔佛东甲雇工垦荒,经数年艰辛,种植硕莪千亩,磨制成粉销售英国。1898年,与闽侨李俊源等筹资设立联合马六甲橡胶园;还合营志成发土产公司,又自创明新印务公司,将硕莪园改成橡胶园,遂成为马六甲著名殷商。1894年,沈鸿柏目击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遂邀……[详细]
117、胡肇汉 (19061950)
  胡肇汉(1906~1950),又名湘藩,小名细丙,岳阳县鹿角镇人,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的生活原型。出身贫苦,只读过1年小学,14岁帮人看牛,18岁当长工,20岁在北伐军当兵,因革命意志薄弱,3个月后潜逃回家。民国23年在地方保安团当兵,终日-,受到父母兄弟斥责,只得外出谋生,辗转于安徽、江苏一带,曾在江苏省青浦县警察局当巡长,后到国民党驻苏州的第六十师当班长。民国26年底,日军占领上海,胡肇汉所……[详细]
118、史沫特菜 (18901950)
  史沫特菜 (1890-1950),女。全名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幼年时家庭很困难,靠当矿工的父亲维持生活。1916年她来到纽约,投身于火热的政治斗争,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号角》撰搞。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来到中国,进行长时问的采访,足迹遍及全中国。她和鲁迅、茅盾及一些进步文化人都是好朋友。她还曾几次去延安,并写了《朱德传》。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到……[详细]
119、胡子平 (19051950)
  胡子平(1905~1950),字保安,祖籍河南省卢氏县龙泉坪,与商南仅一山之隔。胡子平少年时代,依仗其父胡声鸿团防队长势力,打家劫舍,参与土匪之间的火并。至民国二十年(1931)羽翼渐丰,其势力扩充到商南县曹营、松树沟一带。民国二十六年(1937)胡子平与李斌合谋,抢劫了河南西坪镇首富“保泰德”漆行,并拉了老板查老四肉票。自此在陕豫两县交界的富水、西坪、龙泉三角地带形成势力范围,官绅害怕,人民恐慌……[详细]
120、蒙志仁 (18841950)
  蒙志仁(1884~1950.6),字向卿,壮族,良江乡罗村人。小学学历。蒙于民国元年(1912)从伍,后回乡为匪。是县境内有名的土匪头子,绰号“蒙大王”。广西都督陆荣廷派兵进剿时,蒙下山归顺,成为陆的部属。后蒙投靠新桂系,成为白崇禧的亲信。蒋桂战争爆发后,1929年初蒙志仁任桂军第十五军第三师(师长吕焕炎)刘志忠团第二营营长。该团被李明瑞部击败后接受改编,成为俞作豫、李明瑞部下:吕焕炎师编为第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