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41、胥光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胥光义
   胥光义,男,汉族,生于1916年11月,四川省平昌县长垭乡白马村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3年11月由共青团员转为0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保卫局和红30军排长,保卫营副连长,保卫队政治指导员,红军大学分队长,中干队军事连政治指导员兼教员,红军大学政治部地方工作科副科长,援西军随营学校政治主任教员。参加了川陕革0据……[详细]
142、陈发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1980)
  陈发洪(1916~1980),原籍河南永城,民国12 年(1923 年)随父母逃荒至霍邱落户。民国19 年春参加区游击队,同年加入共青团,年底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农红军,后任班长、排长、红十二师三十五团交通队长、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连指导员。参加了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民国21 年10 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0据地,向川陕边区转移。二一七团为开路先锋,年底攻占四川通江县城。陈发洪在战斗……[详细]
143、林乃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1995)
  林乃清(1916~1995),金寨县双河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民国19 年(1930 年)3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革0据地参加了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民国21年秋,随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沿途参加了枣阳、新集、子午镇等重要战斗。民国22 年,他由团转党。民国23 年任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五团政治处-,为开辟川陕革0据地、为红军部队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民国24 年5 月,林乃清随军参加了长……[详细]
144、王赤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61967)
  王赤军(1916-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委通信兵副政治委员。湖南省平江县人,1916年5月生于平江县清水乡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农运干部,他从小受到大革命的影响,11岁任儿童团长,参加土地革命斗争。1930年加入共青团,率领少先队员配合红军两次攻打长沙,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历任湘赣红军独立一师连指导员、红六军团五十团侦察连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在红六军团西征先遣行动中,任红军……[详细]
145、卢文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1993)
  卢文新(1916-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宁都县人,1916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0年4月被选为苏维埃儿童团政委,11月加入共青团,后任中心区儿童局书记、宜黄县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心区党委书记,。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调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江西乐安整编二团二营政委,在突围渡赣江时遭到敌人两个师的包围堵截,红军伤亡惨重,全团仅剩300余人……[详细]
146、郑效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61993)
  郑效峰(1916—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916年3月15日出生于耒阳县城厢北门郑家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2月参加了朱德等领导的湘南起义,3月加入共青团,后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司号员。1931年任师部青年科干事。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一科副科长。参加了红军长征。1936年6月入……[详细]
147、童国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1994)
  童国贵(1916-1994)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江西省信丰县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连通信员、红军特科学校学员、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后任基本科二营营长、第六分校大队长、太行军分区第一军区三十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详细]
148、张学思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61970)
  张学思(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学良将军之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政府,自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张……[详细]
149、史绍熙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2000)
  史绍熙,(1916.8.19-2000.9.16),工程热物理学家、燃烧学家。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明了复合式燃烧系统。推导出粒子在气缸内涡流中的运动轨迹方程,提出了周边混合气流形成的原理。发明柴油机的热混合理论。建立了周期性脉动式流动的能用速度分布方程,并求得了其频率影响的无因次式,……[详细]
150、鲍文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鲍文奎,作物遗传育种学家 1916年5月8日生于浙江宁波。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9月15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创始人。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因当时国内禁止摩尔根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工作-停止。后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详细]
151、王竹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竹泉,地质学家 1891年4月9日生于河北交河。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9~193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5年7月24日逝世。 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煤炭部总工程师、北京煤炭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地质工作60年,研究领域广泛,特别在研究中国煤田地质形成与分布规律、地层叠覆原理方面有突出的……[详细]
152、张万福 (19161948)
  张万福,1916年11月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石城乡赶河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为生计所迫,10岁的张万福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羊,在地主家里经常挨打受骂,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933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密云。张万福目睹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心中无比愤慨。1940年5月,八路军第十团来到密云北部山区,宣传发动群众,开辟平北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23岁的张万福在党的抗日思想引导下,积极在家乡物色……[详细]
153、王鸿祯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地质学家 1916年11月17日生于山东苍山。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全球……[详细]
154、晋耀臣
  晋耀臣,1916年6月生于北京市房山县蒲洼乡蒲洼村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10岁开始在本村念私塾,由于社会的动荡,生活越来越不景气,只读了5年书就辍学。后在家务农,赶牲口、种地,帮助家里人干活。在这期间,他常常接触周围的贫苦农民,在劳动中增进了与穷苦人的感情,并时常拿出自家的钱粮接济有困难的人,成了农民们的知心兄弟。相反他对豪绅恶霸则非常厌恶。一次,因债务纠纷,晋家亲戚仗势欺人,晋耀臣挺身站在受害者一……[详细]
155、阮泊生 (19162017)
  阮泊生同志1916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蔚县。193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曾领导蔚县三区党的工作,历任灵丘县下关区工作队员、上寨区委书记,蔚县县委宣传部长兼二区区委书记,晋察冀第一分区地委秘书,雁北浑源、广灵、应县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浑源县委组织部长,西北局机要秘书、机要科长、秘书处长,察哈尔省平西地委组织部长、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河北省通县地委书记、天津地……[详细]
156、黄耀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19162004)
  黄耀祥(1916.08.17-2004.2.22)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广东省开平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50年代总结提出作物生态育种决策,开创水稻矮化育种,促进我国籼稻矮秆化,居国际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70年代发现和利用新的具有sd-g的矮性基因源,开创丛生快长高光效高产株型育种,达到穗数和穗重在较高水平上的结合,使稻谷……[详细]
157、林松龄 (19161946)
  林松龄,1916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生于福建省厦门。他的父亲是台湾嘉义县人,母亲是台南人,他们在台湾饱尝了-奴的痛苦滋味。父亲在医学院一毕业就与新婚的妻子双双离开被日本霸占的台湾,来到厦门开业行医。林松龄就诞生在这个经济上还比较宽裕的医生家庭里。为了让儿了长大成为有用之材,父亲对他从小就进行严格的教育,他5岁就教他认字。父亲的学前教育为他打下很好的基础,林松龄又聪颖过人,进入小学后成绩优秀,老师让他……[详细]
158、陈庆宣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庆宣,地质力学家 1916年4月4日生于湖北黄陂。194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年10月2日逝世。 曾任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首次在实验构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条件和过程以及长期应力作用下岩石非弹性变形。研究了东西向构造带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发生的优先纬度。为中国西南地区地震地质、重大工程选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壳稳定性评价作出重要……[详细]
159、史行
  史行, 男,原名史锦堂。编导、戏剧家。江苏宜兴人,1916年10月18日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时易名为史行。自读高中至大学时代,即参加进步戏剧活动。1938年8月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二期和剧作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至抗战胜利,先后任党领导的安吴堡青训班艺术连戏剧教员、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第二团艺术指导、鲁艺“部队干部进修班”主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教育股长、“部队艺术学校三分校”教育……[详细]
160、吕保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2004)
  吕保维,(1916.7.22-2004.2.10),电波传播科学家。江苏常州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7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电波传播科研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主持规划和建立合理布局的全国电离层观测站网。主持对流层前向散射传播实验和从事理论研究,所得结果和经验为后来设计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和建立这种电路提供了依据。从事无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