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61、杨觉天 (19031970)
  杨觉天(1903~1970)又名杨耀,原籍陕西靖边县,1940年定居三原。杨父瑞亭曾参加陕西辛亥光复,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壮年殉职。杨觉天幼时启蒙于本地私塾,后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部任参谋长兼团长;1934年入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35年任杨虎城部独立三旅旅长;1937年任三十八军五……[详细]
162、屈炳南 (19031930)
  屈炳南(1903—1930) 字向离,城关东街小南巷人,中-地下工作者。家境贫苦,父亲目不识丁,常年给官府打轿子,为洗文盲之辱,决心供儿子读书。初,入私塾,民国7年(1918)入县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毕业,以优异成绩被县府选送西安考入成德中学。在西安结识了早期革命者李子洲、刘含初、孟芳洲等,并接受了民主进步思想。回洛川,在县高小任教,组织教师改革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被省教育部门命名为……[详细]
163、鲁为葆 (19031948)
  鲁为葆(1903--1948)繁昌县浮山乡龟山村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任新林区警卫连连长。1945年9月。新四军主力北撤,鲁为葆等28人奉命留下坚持地方斗争。新四军离开南繁芜后,土顽、恶霸等反动势力十分嚣张,加强了对我游击队的“围剿”。为挫败敌人的“围剿”,1946年4月,他与南繁芜县委联系后,成立了新林区委,并任书记,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新林“县河部”武装,带领部队……[详细]
164、吴文良 (19031969)
  吴文良(1903~1969年),泉州县后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家庭贫苦。民国4年(1915年)在泉州培元中学肄业后,到南安洪濑医馆当佣工。民国7年,再到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就学。民国12年,进厦门大学生物系半工半读。民国15年,厦门大学考古团著名史学家张星烺、哲学教授德国人艾克到泉州考古。回校后,张星烺作泉州中外交通史学术报告,激发了吴文良对泉州历史文化的兴趣。从民国16年开始,吴文良……[详细]
165、张冲 (19031941)
  张冲 (1903-1941),字淮南,又名张崇。浙江省乐清县人。1925年7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为出国深造,于同年8月来到哈尔滨,并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并加入国民党。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被选为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4月,哈尔滨国共两党地下组织遭到破坏。他与其他国共地下党员13人被东北军阀逮捕,关押在吉林第一监狱。1928年12月……[详细]
166、韦杰三 革命烈士(19031926)
  韦杰三(1903——1926) ,壮族,新圩乡新圩街人。他岁余丧母,由祖母抚养,8岁就读于村里私塾,10岁入新圩初等小学,12岁升县立高小。在高小学习期问,他阅读了《少年》、《学生》 等进步刊物,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毕业后,到县古排国文专馆就读一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便到古排村小学任教员,时年16岁。1919年秋.他考入梧州道立师范,学习一年后毕业。次年春,他筹借数十元,前往广州,先就读于慕……[详细]
167、王再生 (19031927)
  王再生(1903~1927),原名王继香,后改名王湘、王再生,曾化名李胸云、李复和、李庭汉,含山县人。民国14 年(1925 年),正在南京钟英中学就读的王再生受革命的熏陶,乃与吕文远等在该校组建国民党区分部,团结一大批青年学生;组织进步群众团体“协进社”,出版发行《协进》期刊。“五卅”惨案发生后,南京各界随即爆发反帝-,王再生紧跟共产党,斗争在前,表现突出,7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往江……[详细]
168、杨德华 (19031982)
  杨德华(1903~1982.1),原名杨必升(或必声)。蒙村乡那湴村人。1926年,中共党员张胆到来宾讲学,宣传“耕者有其田”和“铲除私有剥削制”。青年的杨德华深受教育和影响,曾运筹建立“乡村共产主义委员会”。后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进一步得到进步思想熏陶,自1932年起在广西师专任职3年间是该校有名的思想进步的军训大队长。1936年4月,杨德华在上海参加抗日救国会。次年1月初,赴西安拜会周恩来、……[详细]
169、赵盛林 (19031928)
  赵盛林(1903—1928),宇竹七,乳名冒良,男,苗族,麻阳县两背(今文昌阁乡坳头坪)人。出生农民家庭, 自幼好学。民国12年(1923)就读于芷江联立九中。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归里。民国13年夏旱,两背农民在蛇皮山小溪筑坝引水灌田,财主聂汝谦竟说此溪为聂家所有而掘坝断水。赵盛林带领全村青壮年与聂评理。聂理屈词穷,悻悻而去。农民终于引来溪水,使农田丰收。民国14年初,在中共麻阳特支领导下,他与赵……[详细]
170、苏国忠 (19031927)
  苏国忠(1903~1927),化名苏荩萱,广西平南丹竹镇人。出身于官僚商人家庭。其父苏耀宗在陆荣廷统治广西时期曾先后任宁明、宾阳县知事。国忠自幼聪明,深受父母爱溺,其父赴任宁明、宾阳期间,也带挈在身边抚育,希望他长大成才,耀祖光宗。1922年夏,苏国忠考入广西省立梧州二中,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1925年发生了震撼中外的“五·卅”惨案、广州“六·二三”沙基惨案和省港大-。在中国共产党领……[详细]
171、潘业俊 (19031931)
  潘业俊(1903—1931)潘业俊,曾用名潘异凡,东乡乡石崖村人。1921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桂平浔郡中学,因父亲病逝,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他在家边劳动边自学,常常一人闭门读书、练字、吟诗、练武艺、钻研农学、医药等。他学到的知识,乐为农友们分忧解难,他托人从上海买回谷物、果菜新品种试种,然后向农民推广。他自采草药,以身尝试,然后给群众看病治病。为了帮助农民学文化,他在自己家里办夜校,自任教师,为青……[详细]
172、张东皎 (19031932)
  张东皎(1903~1932) ,幼名闰月,原名长发,字伯英,横山县高镇乡张家坬村人。东皎出生于富裕农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青少年时在李家坬、马岔、横山高小求学,书法工楷,作文优秀,常受老师夸奖。曾书对联“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生活中乐于助人,常从粮仓舀米济穷。他深感社会黑暗,继而买马出游,寻师访友,探求救国救民真理。民国十三年(1924)东皎在榆林秘密加入共青团,在井岳秀军中宣传马列……[详细]
173、马师恭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19031973)
  马师恭(1903~1973),字子敬,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人,1903年出生,为黄埔陆军军官军校1924年一期学员。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个人生平曾参加东征,在溪水、棉湖两战役中立功受 奖。1926年参加北伐,升为团长。1930年任陆军第十九师参谋长、 第十一师副师长。1935年调任豫皖绥靖公署高级参议。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 战车员兵整训处第二组中校组长、副官处上校主……[详细]
174、伍若兰 (19031929)
  伍若兰(1903-1929) 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女,1903年3月出生于来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衡阳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 她从少年时代起就同情贫苦大众,嫉恶如仇,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带头剪发放足。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详细]
175、任行健 (19031981)
  任行健( 1903-1981),又名际远、汝昌,香乐村人。出身商人家庭。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7岁入县城第一高小读书,文章写得洗练达神,被誉为小圣人。民国10年(1921),考入太原第一师范。受五四运动影响,尤其喜爱《中国青年》、《新青年》、《小说月报》等进步刊物。民国12年(1923),经侯士敏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5年(1926)毕业后失业在家。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平遥县……[详细]
176、刘志敏 (19031935)
  刘志敏(1903~1935年),河南省罗山县人,女。民国11年(1922年),考入省立开封北仓女子中学,在校期间,刘志敏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的影响下,参加女中学生举行的-、-,声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罪行,声援北伐战争等活动,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刘志敏是当局抓捕的对象。她逃出河南,到了武汉,找到党组织。党组织决定派刘……[详细]
177、朱长才 (19031948)
  朱长才(1903~1948),镇安县西沟河庙湾人。家庭贫寒,读过半年私塾。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到西沟河,组织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他首先报名参加抗捐军。红军北上后,他东逃西奔。1946年几十名新四军在前临断壑,后有追兵之际,在山上砍柴的朱长才,立即叫来十几个穷兄弟,扛木椽,拿绳索,搭起浮桥。新四军安全通过后,他又马上拆桥,敌兵一无所获。 1947年冬,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沟河,建立村政权……[详细]
178、郭儒灏 (19031990)
   郭儒灏,1903年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嘉积镇深枝村。1909年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先后在宗文小学、琼东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成绩优秀。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琼崖东路-的骨干。1922年在南洋伯父的资助下,进入南京市暨南学校就读。1924年郭儒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校期间,在瞿秋白、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等共产党员教师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与王文明等旅沪进步学生创办《琼……[详细]
179、许旺 (19031937)
  许旺(1903~1937年),乳名品旺,灵霍乡柏洋(今柏洋乡柏洋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自幼失怙,10岁给地主放牛,13岁学做木工,16岁出艺。民国18年(1929年),中共闽东组织在福安溪柄、穆阳、溪北洋等地领导农民开展抗鸦片捐--,许旺在这一带做工,自发参加斗争。民国21年2月,由中共闽东领导人马立峰介绍加入中共组织,改名许旺。此后,他以木工为掩护,在霞浦、福安、柘荣等山区开展……[详细]
180、刘绥华 (19031938)
  刘绥华(1903~1938),原名有禄,又名其中,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绥华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文湛,是乡村医师,母亲梁氏是家庭妇女,全家8口,全靠父亲行医勉强维持生计。刘绥华8岁进私塾读书,11岁转入两龙圩的悦贤高等小学就读。民国10年(1921)夏,刘绥华高小毕业后,先后在天心塘(今红群村)、危庄、田螺湖、仙阁等村庄的小学任教。民国11年,在花县早期农运领袖陈道周的指导下,刘绥华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