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41、盖叫天 (18881971)
  盖叫天(1888~1971)原名张英杰,字燕南,小名老黑、老洞,艺名金豆子、盖叫天。高阳西演村人。出身贫苦,8岁时因家乡遭水灾,难以度日,便同四哥一起进天津的隆庆和科班,开始舞台生涯。为糊口认真学戏,被班里的一位主教老师齐瑞亭看中,教他学武生,并给他取艺名“小金豆子”。10岁开始登台演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盖叫天一度回家乡,后随大哥到上海,开始在上海一带演出。先学武生……[详细]
42、王星拱 (18881949)
  王星拱(1888~1949),谱名芳辰,字抚五,怀宁高河埠王家大屋(今马庙镇凌桥村)人,全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爱国民主人士。王星拱3 岁丧母,少时寄读于外祖父刘家,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受外祖父一家的钟爱。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考入安徽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录取为安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赴英国伦敦皇家理工学院研习化学。宣统二年(1910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民国初,与石英、丁绪贤……[详细]
43、李爱黄 (18881943)
  李爱黄,字翼天,号愚轩居士,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在世家门第,其先祖李光地系清康熙理学名臣,功业冠一时,其父李敦复举孝廉方正,不求仕进,致力于课督后辈。爱黄自幼聪颖,3岁识字,6岁作文,13岁读完群经。参加童子试,成绩优异。三十一年,科举废,爱黄转学福州商业学校。目睹清廷腐败,国弱民困,萌发革新图强志向。宣统元年(1909),爱黄在湖头创办阆湖学堂,招收学童就读。他收集民族英……[详细]
44、杨子廉 (18881968)
  杨子廉(1888~1968)原名杨直。陕西澄城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本镇私塾读书,成绩优异,人称“秀才坯子”。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秀才,次年考入陕西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经济拮据回家,在本县袁家河小学教书,结交当地拳术家、刀客多人,并创办天足会。宣统元年(1909)秋由师友资助入三原宏道工业学堂窑业科就读,与井勿幕、胡景翼等人时相过从,加入中国同盟会,密谋革命。后因事……[详细]
45、张义安 (18881918)
  张义安(1888~1918)名养诚,字义安。陕西富平人。少年失学,稍长当过烧炭工人。曾就读于正谊书院,师承张衡山学习程朱理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陕西中等农林学堂读书,经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因参与闹-,被校方开除。1911年10月23日西安光复后,张到省城参加陕西军政府东路招讨使李仲三部,随军驻防韩城、合阳一带。11月初,清军进逼潼关,张自请率革命军300人驰援。清军攻占潼关后,有……[详细]
46、常仙甫
  常仙甫,字玉堂,1888年4月23日生于河南省浚县屯子乡裴庄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兄妹六人,排行第三。父亲常宣贵为人正直,崇尚岳飞、文天祥,曾任晚清国子监。常宣贵对子女要求很严,经常对常仙甫说:“‘文官不贪钱,武将不怕死,何患天下不太平’,堂堂须眉男儿,就要以天下为己任。无论为官为民,都应以爱国、真诚,扶危济贫为宗旨。”受父辈的熏陶,少年时代的常仙甫就正直善良,同情穷苦人。成年以后,他积极接受五四……[详细]
47、高双成 (18881945)
   高双成(1888~1945)字立卿。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连长、卫队营营长、骑兵团团长。1925年升任旅长,驻肤施(今延安),一面扩军,一面整顿。1926年春率部入关中,协同友军击败刘镇华的麻振武(老九)部,收编数百人。1927年初,任国民军联军第九路军第二师师长。5月,国民军联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出潼关参加北伐……[详细]
48、傅铜 (18881970)
  傅铜(1888~1970),字佩青,河南省兰封县城关东大街(现兰考县城关镇东街)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3岁中秀才,其后在开封中学堂读书。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巢鸭宏文学院、早稻田大学及东京帝国大学哲学伦理学系,并入东京帝大研究科。1913年回国,后又入英国牛津大学及伯明翰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去英国邀请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详细]
49、梁振威 (18881947)
  梁振威(1888~1947),原名式荣,1888年7月(清光绪十四年农历六月十二日)出生于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一个穷苦人家里。他13岁丧父,自幼失学,随兄弟、母亲租耕数亩土地,农闲时到檀圩贩卖食盐,所得微薄收入,糊一家之口。梁振威的青年时代,正是清朝末期,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目睹社会的黑暗、官吏的为富不仁,对黑暗社会充满仇恨。23岁那年,他-同妻子、母亲、兄弟逃到南宁乌浪圩。母亲和妻子……[详细]
50、徐天闵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18881957)
  徐天闵(1888~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原名徐杰,字汉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世居近圣街。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早年就读于安徽高等学堂,与程演生、赵纶士(赵朴初叔父)、江韵高、武作栋、夏雷等同学。学成后于胡竹芗改设之安庆育正小学任教,后奔波设馆授学于杭州、天津等地。民国初任教于安徽省立一师,任教时自编讲义,选编《韩非子》(《说难》、《孤愤》、《五蠹》等篇)、《墨子》(……[详细]
51、李承干 (18881959)
  李承干(1888-1959) 国家计量局局长,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长沙县人,1888年生。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毅然辍学回国,在武昌从军于黄兴部。后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电器机械科学习。1917年学成回国,因军阀混战未能施展才华和抱负。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后,到南京任金陵制造局工务科长,潜心研究枪械、弹药制造。制……[详细]
52、庄俊 (18881990)
  庄俊(1888~1990) 字达卿,清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1888年6月6日)生于上海,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唐山路矿学校,次年参加庚子赔款留学考试,赴美国伊利诺斯建筑学院攻读建筑工程。民国3年(1914年),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回国任教于北京清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同时被聘为驻校建筑师,负责学校的总体规划,主持首批建筑项目大礼堂、体育馆……[详细]
53、杜宗美 (18881934)
  杜宗美(1888—1934),本县桑镇双山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宗美幼年丧母,家境日渐贫困,18岁时,祖父才送他到县城内高等小学读书。他喜爱阅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小学毕业后 ,父亲要他辍学操持家务,他坚持求学,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他热爱社会活动,参加了成德中学“读书会”和“陕西青年社”(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参加了1925年由共产党员魏野……[详细]
54、土肥原贤二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18881948)
  土肥原贤二,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主持情报工作,继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伪“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名人。之后任日本第十四师团长,参加兰封会战,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教育总监,第一总军司令。1945年战败后接受审判,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经抽签第一个被处以绞刑。生平大事坂西门下首徒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于冈山县的一……[详细]
55、程演生 (18881955)
  程演生(1888~1955),谱名存材,字源铨,又字总特,别号天柱外史、寂寞程生。怀宁平山程家大屋(今石牌镇牛行村)人。程演生于宣统初年肄业于安徽高等学堂,后留学英、法、日等国,获法国考古研究院博士,并任该院研究员。回国后,先后在杭州华严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安徽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在北大任教期间,参加新文化运动,与沈尹默、-、王星拱等共同组织大学俱乐部,还参与《新青年》杂志。“五四”运动中,积……[详细]
56、韩望尘 (18881971)
  韩望尘(1888~1971)原名作宾,又名峻,字望尘。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本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堂读书,1911年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10月22日在西安的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起义,10月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韩投笔从戎,持枪在大街上巡逻。后响应“改革县政”的号召,回蒲城县财政局任职,和窦荫三赴大荔粮台筹集粮秣,支援抗击清兵的……[详细]
57、龚铁铮 (18881916)
  龚铁铮(1888-1916),字炼百,湖南湘乡县城关镇云门寺(今属望春门办事处星星村)人。龚铁铮从小聪颖好学,五岁入私塾读书,在父亲的熏陶下,学问长进很快。1904年,他年方十六岁,参加湖南省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因成绩优良派送去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化学科就读,毕业后又攻读政治法律学,研究东西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他从小受父兄的影响,对封建帝制极为不满,向往民主。在日本求学七年,不仅学业优异……[详细]
58、杜斌丞 (18881947)
  杜斌丞,原名丕功,字斌丞,自署秉诚,1888年5月10日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幼读私塾。1907年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3年夏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17年夏毕业后,放弃在京津就业的良机,回到偏僻、荒凉、落后的塞上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升任校长。他招聘名师,民主育人,支持学生-,鼓励学生为国效力,培养出刘志丹、谢子长等一批知名的优秀人才。并……[详细]
59、马师儒 (18881963)
   马师儒(1888~1963)字雅堂。陕西米脂人。先后就读于绥德中学堂、陕西省高等学堂、上海同济医工学校工科,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曾任北高师附属中学教员。1921年3月入德国柏林大学教育专科学习教育和心理学,19 24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1927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应杜斌丞之约,任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校长。他常对人说:“我的志愿是想做培养国脉的工……[详细]
60、张砺生 (18881975)
  张砺生(1888——1975年)),原名张秉义,张家口尚义县大西沟村人。张砺生宣化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在校时,组织克复学会,暗中从事反清活动。1910年,参加同盟会。次年,去上海谒见孙中山,并跟随孙中山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不久,竞选国会议员成功。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张砺生在北京和张家口组织反袁事宜。1919年,到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跟随孙中山,从事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