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6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6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胡上琛 (16151647)
  胡上琛(1615?~1647),字席公,一字逢圣,福建人。南明隆武年间武举第一人。胡上琛的先祖为凤阳人。始祖巴儿跟朱元璋起义有功,世袭福州右卫指挥使,遂为侯官人。祖父胡龙阳官惠潮参将。父亲名胡舜。胡上琛的母亲在怀他仅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管教很严,待胡上琛稍稍长大,便命两侍僮每天监督胡上琛读书,稍有懈怠,便责罚侍僮。所以胡上琛自小就会做诗,精通经史,研习韬略。闲瑕时,胡上琛还经常与当……[详细]
2、张献忠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061647)
  • 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至今民间仍流传他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故事。名人生平早年……[详细]
3、陈邦彦 岭南三忠,岭南前三大家(16031647)
  陈邦彦(1603~1647年),字会份,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并称“明末岭南三忠”。世居龙山乡,父韶音移家县城大良,以教馆为业。邦彦自幼随父读书,资质聪敏。长成后,身材魁梧,赤面美髯,双眸炯炯。18岁进学,每试名列前茅,对《周易》、《毛诗》与经世致用的学问学有所长。虽屡试不第,而兼济大志未稍减,对于府、县政务,每能提出精当的见解,颇受当事官员器重。40岁前,在大良城北锦岩山下设帐授徒,世称“岩野……[详细]
4、张家玉 岭南三忠(16151647)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他在青少年时期喜习武艺。后参加科举考试,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考取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翌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入北京,他主动投书给李自成,表示愿为起义军效力。旋因李自成部被清军战败,张又改投在南京即位的南明弘光帝,但因被指为曾变节投降李自成而被逮捕入狱。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入南京,张家玉又……[详细]
5、丁魁楚 (?~1647)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早年战功丁魁楚,河南永城人,是万历四十……[详细]
6、丁启睿 明朝兵部尚书(15951647)
  丁启睿(1595年-1647年),字性如,号圣临,河南永城(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掌管明朝大军。李自成起义时,丁启睿率军消极抵抗,朱由崧在其伯父丁魁楚等人的拥立建立南明,丁启睿官拜兵部尚书,南明灭亡之后投降清朝,1647年(顺治四年)因所谓“京师王道士案”被杀。前期生涯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生于河南布政司归德府永城县(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详细]
7、陈子龙 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16081647)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详细]
8、夏完淳 南明诗人、抗清将领(16311647)
  夏完淳(1631~1647) 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当时陈继儒曾写诗赞:“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详细]
9、陈子壮 广东古八贤,岭南三忠,南粤先贤(15961647)
   陈子壮(1596~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泌冲沙贝(今属广州石井)人,在九江出生成长。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廷对及第第三名,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同充修史馆。天启四年(1624年),主持浙江乡试,策问宦官之祸。魏忠贤阉党对此恨极,借故削去子壮官职,其父同日被罢官回里。崇祯初,忠贤伏诛,子壮起为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四年(1631年),任少詹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详细]
10、王应熊 (15891647)
  王应熊(1589~1647)字非熊,号春石,明重庆府巴县乐碛青溪里(今重庆市江北区洛碛镇)人。极聪慧,少家贫,力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督川、湖、云、贵军务。能文,尤工诗,著有《春石集》。名人经历王应熊(1589~1647),字非熊,号春石,明重庆府巴县乐碛青溪里(今重庆市江北区洛碛镇)人。极聪慧,少家贫……[详细]
11、陈六□ (15771647)
  陈六□(1577~1647年)陈六□字子仪,号参周,晚年自称二漳山人。漳平县感化里(今溪南)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入庠,二十五年(1597)补廪,光宗即位时(1620)选为恩贡。天启七年(1627)顺天中式举人。崇祯元年(1628)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五年(1632)被派往两广巡视。次年任礼部郎中,“分考北闱”,崇祯八年(1635)升任天津兵备道。他到任后,抚恤民众,革除积弊,兴办水师……[详细]
12、吴觐 (?~1647)
  吴觐(?~1647年),明末泉州北郊罗溪人。父亲是本乡地主的佃户,吴觐和弟弟吴二、吴尾成人后也被地主雇为长工。三兄弟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一人能挑200多斤,同拜乡中拳师黄学宫学拳术。明朝末年,泉州城郭附近乡村农民相继组织“斗栳会”抗租抗税,吴觐被穷苦佃户推举为乡中斗栳会首领,聚集本乡和邻乡500余人,联合抗租抗税,公开向地主派饷。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吴觐以斗栳会为基础,召集数千人,歃血为盟……[详细]
13、沈廷扬 (15941647)
  沈廷扬 (1594—1647) 沈廷扬,字季明,号五梅,今新河乡人。明兵部右侍朗兼右佥都御史,赠户部尚书。 沈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当明末大乱,淮运中断时,沈创海运以接济军粮。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皇帝授沈武英殿中书舍人官职。时值崇祯帝下诏议恢复海运事,沈应诏上疏,建议从太仓浏河出海直抵天津,较运河转漕便捷,且省费用。他进呈海运书和海程图,并自备船只,亲试海运,获得成……[详细]
14、罗万藻 罗万藻(?~1647)
  罗万藻(?-1647),字文正。江西临川腾桥人。明末古文家。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中行保举法,祭酒倪元璐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多次劝说、极力保举他入朝,而罗万藻婉言谢绝。弘光元年(1644),福王朱由崧召他为福建上杭知县。第二年,唐王朱聿键偏安福建,提拔罗万藻为礼部主事。当时明朝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四处乱起,清兵进关,他忧国忧民。翌年(1646)八月,因挚友艾南英去世,数月之后,为人天性……[详细]
15、钱旃 (?~1647)
  钱旃(?—1647),字彦林。钱士晋子。崇祯六年(1633)乡试中举。性好客,善交游,不分贵贱,以礼相待,故宾客满门,名重于时。首倡“应社”,又入“复社”,与张溥、陈子龙等人交往甚密。筑有两别业,以贮藏金石书画,招待四方名士。崇祯末年,时局不稳,于是摒去声伎,研习兵法,刻《城守要略》一书。陈子龙特上奏举荐,南明弘光元年(1645)授职方郎中。清兵入关,南京沦陷前后,钱棅、钱旃共举抗清义旗,捐家产资……[详细]
16、陈鉴 (15871647)
   陈鉴(1587~1647),石屏(今云南石屏县)人。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任梧州知府。广西历年水旱灾害不断发生,当年旱灾更为严重,广西柳州、庆远、横州、邕州、浔州、梧州的稻禾大部分枯槁,不少地方颗粒无收,各郡县饿死者相枕藉。陈鉴发梧州府仓所存谷米,平价出售,不足供应,从广东大量购进,使民众大多数能够活下来。在任期间,迅速修复梧州被大火烧毁城楼,建护龙堤,疏浚鳄鱼池,修复系龙洲的留云阁。关……[详细]
17、路振飞 (15901647)
  • 路振飞
   路振飞(1590—1647),字见白,号皓月,明末直隶曲周(今河北省曲周县)人,天 路振飞半身像[1]启五年(1625)中进士,历任泾阳知县、都察院监察御史、福建巡按御史、河南按察司检校、上林丞、光禄寺少卿、右佥都御史等职。  路振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之一。崇祯帝亡后,时任都御史巡抚淮扬的路振飞曾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福王(即南明弘光帝)被俘后,唐王朱……[详细]
18、张萱 (15631647)
  张萱(1563~1647),字孟奇,明博罗人,1582年(万历十年)举人。在南雍读书时,被推为诸生都讲。屡次参加春试都榜上无名,考中内阁制敕房中书,纂修正史,充当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的讲官,因而有机会读到帝室秘阁藏书,著有《秘阁藏书录》四卷。张经常与诸名流结社赋诗。由于修皇族谱牒得到皇帝常识,转任北户部主事,署奏朝。在浒墅关任职时,极意宽松商业,剔除有弊害的关政。值三吴岁饥,张在关门捐赈并赈济贫士。……[详细]
19、沈迅 (16051647)
  沈迅(1605~1647)字羽公,号宙泉,祖籍蓬莱,其祖父沈梦麒于明万历年间在孙受镇我乐村读书,遂定居于此。1624年(明天启四年)中举人,1631年(崇祯四年)中进士,历任新城县知县、蠡县知县、刑部主事、兵科给事中、南京国子监博士等职。晚年辞官回乡,时清兵犯关,遂在孙受筑寨防守。1643年(崇祯十六年)清军攻陷莱阳分兵攻孙受,沈迅与其弟沈迓率众凭寨拒敌,激战三昼夜,杀伤清兵无数,清兵退。1644……[详细]
20、华夏 宁波六狂生(15891647)
  华夏 (1589~1647) 字吉甫,又字嘿农,原籍定海(今镇海),后迁鄞。明诸生,以恩贡入太学。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南下,闰六月,他在宁波与董志宁等6人,首谋抗清,时称“六狂生”。后推鄞人、进士钱肃乐为首共创大义,并奉钱肃乐命至定海(今镇海)劝说总兵王之仁同起兵。鲁王监国于绍兴后,论倡义功,授兵部司务,寻晋职方主事,皆不受,请以布衣从军,后辞离。七月浙东各地除翁洲外俱归清,时浙东抗清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