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40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40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方孝孺 明朝大臣(13571402)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福王时追谥“文正”。名人生平早年经历方……[详细]
2、龚泰 (13671402)
  龚泰(1367—1402),字叔安,义乌龚大塘村人。为官清廉勤政,一生正气凛然。官至户科都给事中。朱棣率“靖难师”攻破南京时,龚泰秉节尽忠,于金川门投城殉难。赠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卿,赐谥“忠愍”。清乾隆改赐“忠节”,与宗泽、王袆同人“三忠祠”。  夙怀大志孝义双全  龚泰之父,名印可,志趣淡泊,不恋功名,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有一次,西邻失火,风焰逼人,人们皆各自保。有一老者,因病不能行走被困于屋……[详细]
3、黄子澄 (13501402)
  • 黄子澄
  黄子澄(1350~1402)初名蔔,字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人。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丁显榜进士第三人。黄子澄博学多才。少年时拜同乡欧阳贞为师,学《易》,又跟周与学《尚书》、梁宥学《春秋》,在当地颇负盛名。洪武十七年(1384)黄子澄参加江西乡试,夺得第二名。第二年参加礼部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殿试高中鼎甲,位列探花。授翰林编修,任满升修撰,为东宫太子伴读,累官至太常寺卿。建文帝被立为……[详细]
4、王艮 (13681402)
  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明建文二年(1400)胡广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殿试策对王艮本是最优,但建文帝嫌其貌丑,便将仪表堂堂的胡广选为状元,而王艮只能位居第二。王艮初闻“靖难”兵起,便每日忧郁,寝食不安。建文四年(1402),燕王的军队已逼近京城。王艮闭门哭泣不已,与妻子诀别,饮鸩而亡。王艮确是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详细]
5、卢原质 (?~1402)
  卢原质(?~1402),字希鲁,浙江宁海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任亨泰榜进士第三人。卢原质的母亲是明朝著名学者、大忠臣方孝孺的姑姑。卢原质年轻时就学于方门,于洪武二十年(1387)乡试中举。第二年高中探花,授翰林编修,友人闻知,寄诗致贺:“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好是青罗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探花及第后,卢原质请辞翰林之职,受到朱元璋的宠信。洪武二十八年(1395)任命……[详细]
6、戴德彝 (?~1402)
  戴德彝(?~1402),字邦伦,浙江奉化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张信榜进士第三人。戴德彝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乡试中举。四年后又夺得探花,授翰林编修,三年任满升侍讲。太祖曾对他和状元张信说:“官翰林者,虽以论思为职,然既列近侍,在朕左右,凡国家政治得失、生民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之徒在翰林院时,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显闻后世。尔等当以古人自期,毋负朕擢用之意。……[详细]
7、铁铉 (13661402)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在山东各地,有很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详细]
8、景清 (?~1402)
  景清(?—1402年)本姓耿,讹传为景,男,明代邠州宜禄驿(今长武县芋元乡景家河村)人。自幼父母双亡,就养真宁县辛庄里寨子村外祖母家中,入真宁(今正宁县)籍。少年时,聪敏好学,颖慧过人。就读国子监时,借阅同窗某生图书,言定读后即还。他昼临寒窗,夜伴青灯,口而诵,心而记。越数日,某生索要,景清却故意说书是自有的。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景清当着教师之面背诵如流,只字不遗。而同窗却不能背出原句。故教师以为……[详细]
9、卓敬 (?~1402)
  卓敬(?-1402年),字惟恭,瑞安卓岙人。明朝著名的才子,少时聪颖绝伦,博学多才,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廷对第二,授户科给事中。靖难之役后被逮捕,后被杀害。遗著有《性理发明》10卷、诗文50卷。明末李维樾、林增志编其文集《忠贞录》3卷、附卷1卷、遗书10卷。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卓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为人耿直,不避权势。当时制度还不完备,诸王的服……[详细]
10、程本立 (?~1402)
  程本立(?—1402),字原道,号巽隐,宋儒程颐后裔。曾祖程鹏自杭州徙居崇德(今桐乡)凤鸣里。本立少有大志,曾拜鲍恂、贝琼为师,读书不事章句。闻金华朱克修得朱熹之学传于许谦,遂远道前去求教。明洪武九年(1376),举明经秀才,授秦王府引礼舍人,明太祖赐楮币鞍马。值母亲去世,辞官服丧。十三年,复补周王府引礼舍人,随周王朱橚去开封。二十年春,进为长史。二十二年,因周王朱橚擅离封地至凤阳,激怒明太祖,本……[详细]
11、严震直 (13441402)
  严震直(1344—1402),字子敏,号西塞山翁,乌程(今湖州)人。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以家道殷富被选为粮长,每年按额征解田粮万石送至京师不误,为明太祖所赏识。洪武二十三年,特授通政司参议,改任户部郎中,再迁工部侍郎。二十六年升为尚书。时朝廷大兴土木,集全国工匠20余万户于京师,建筑秩序混乱,劳动力浪费严重。震直建议改为每户抽一人服役,编好姓名、行业,平时在家劳作,有役按籍轮番召用。……[详细]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Kun Temür,1377年—1402年)蒙古第二十任大汗。尼古埒苏克齐汗孛儿只斤·额勒伯克长子。1400年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24岁即大汗位,尊号掍特穆尔汗。1402年去世,终年26岁,在位3年。孛儿只斤·坤帖木儿(1377年-1402年),北元皇帝,父为孛儿只斤·额勒伯克,1400年即位,汗号为掍特穆尔汗。于1402年被布里牙特·乌格齐所杀。1399年,布里牙特·乌格齐……[详细]
13、王度 (13561402)
  王度(1356~1402),字子中。原为博罗水北人,后迁居归善水东(今市区桥东)。少肆力经书,稽理修辞,为人所重。明洪武中,在布政使衙门任事,有州牧聘为其子老师。后以明经科受荐,任山东监察御史。曾上疏十余条奏折,皇帝多为采用。明太祖死去,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不服,想取而代之。度有计略,参与削藩抗燕,所献计策,均能制胜,有东昌、小河之捷。建文四年(1402),凤阳不守,方孝儒与度策划,誓死保建文帝。……[详细]
14、徐增寿 (?~1402)
  徐增寿(?-1402年),魏国公徐达幼子,徐辉祖之弟,成祖朱棣妻弟。徐增寿袭父荫官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朱棣反,曾向徐增寿发问。徐增寿道:“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怎么还造反呢?”后徐增寿屡次密告京中部署,为建文帝所发觉。燕军渡过长江后,建文帝当面质问,徐增寿不能回答,建文帝怒,将其当场诛杀。朱棣即位后,追封其为武阳侯,谥忠湣;后进封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徐增寿一系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明末。……[详细]
15、侯泰 (?~1402)
  侯泰----刑部尚书侯泰(?——1402年),字顺怀,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侯泰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应。后明朝首都南京被攻破,侯泰在回京救驾的途中被燕王朱棣的军队俘虏,因坚决不降而被害,忠义肝胆,官民……[详细]
16、齐泰
  齐泰(?~1402),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号南塘。高淳人。明初大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洪武二十八年雷震谨身殿,齐泰因为官9年无过错而被选陪朱元璋前往祖庙祭祀。明太祖见其对兵书战策和边关守备之事对答如流,且很有见地,自此特别器重他。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提齐泰为兵部尚书。同年闰五月太祖驾崩,齐泰与太常卿黄子澄受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治丧期间,为……[详细]
17、 (13491402)
  茅(1349~1402),字大方。泰兴城人。明代学者。明洪武三年(1370年),授泰兴训导。洪武帝召见他时,对答如流,帝很满意,提升他为秦王府长史,并以董仲舒作江都王相之往事来勉励他。茅为昭彰帝训,表明自己遵守董仲舒正谊明道的志愿,把自己的住宅标名为“希董”。侍讲学士方孝孺为其撰《希董堂记》。洪武二十九年任陕西乡试主考官。惠帝建文元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兼吏部左侍郎。后来燕王发兵作难,驸马都尉梅殷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