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中国电商行业网 > 购物消费 > 内容

分析:如何解读叮咚买菜招股书 TO VC

时间:2021/6/15 9:29:39
6月9日,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准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801亿元、113.35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亏损率分别为44.9%、27.8%。

(网经社讯)

一年亏损几十亿,亏损率两位数,经营数据如此不好,为什么还要上市,为什么还能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2021年叮咚买菜已经两次融资,分别为7亿美金与3.3亿美金。

【新商业排行榜】决定拆解招股书,解读叮咚买菜的经营数据,发现一个规律:过程数据还行,结果数据很差。比如:单仓平均800单,骑手日配平均47单,但是总履约成本高于20元。、

叮咚买菜招股书,似乎在隐藏着什么......

 
一、履约成本

生鲜前置仓,履约成本是重中之重,决定着商业模式的整体顶层设计。

叮咚买菜2019年的履约成本是49.9%,2020年的履约成本是35.7%,2021年前三个月的履约成本是39%。按照叮咚买菜的笔单价计算,近两年履约成本区间在20.4~21.3元/单,浮动不大。

招股书的履约成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第一权重:中央大仓与前置仓的所有人员外包费用;2)第二权重:中央大仓与前置仓的仓库费用(包括水电);3)第三权重:第三方干线物流费用(从中央大仓到前置仓)。

1、第一权重:外包费用

招股书摘要信息: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外包费用分别为12.569亿元人民币和25.154亿元人民币(3.839亿美元) 8.867亿元人民币(1.353亿美元),订单总数分别9390万,1.985亿,6970万。

按照叮咚买菜的笔单价计算,近两年外包成本区间在12.7~13.3元/单,浮动不大。

2、第二权重:仓库费用

招股书摘要信息:2020年总订单数1.985亿,租赁费用RMB4.825亿。

按照以上信息计算,叮咚买菜2020年租金成本2.4元/单。这个数据比较高,从另一个角度看,叮咚买菜在大量的建设前置仓基础设施(几十个区域加工中心),非常看好未来。


3、成熟模型的履约成本


2020年1月,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自己的一些核心运营数据。
成熟模型的前置仓,一天上千单,笔单价60元。从采购加工到干线运输的供应成本为6.3%,前置仓成本16.4%,加起来总履约成本是13.6元/单。

【新商业排行榜】的内部测算,一线城市成熟模型生鲜前置仓的总履约成本在12~13元区间,这个基本是目前总履约成本的目标。我们重点应该看叮咚买菜月销上亿的5个样板城市,总履约成本是否会在12~13元区间。

叮咚买菜目前总履约成本20~21元/单,从我们了解的行业数据来看,并没有这么高;即使按照招股书的数据进行推算,也没有这么高。这是一个很大的疑惑!

二、毛利率与笔单价

叮咚买菜的综合毛利率与生鲜超市一样,大致在15%~20%区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的毛利率分别为17.1%,19.7%,18.9%。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的笔单价分别为41元,57元,54元。

很显然在总履约成本目标12~13元区间,改变毛利率与笔单价是必然选择。

1、目标笔单价

叮咚买菜梁昌霖与每日优鲜徐正,对于目标笔单价有不同观点。梁昌霖认为笔单价在60~70元区间,目标笔单价是65元。徐正认为笔单价在80~90元区间,目标笔单价是85元。笔单价20元的差距,决定了前置仓运营方向不同;每日优鲜对标大卖场,叮咚买菜对标生鲜超市,叮咚买菜更高频。

2、目标毛利率

叮咚买菜的综合毛利率在15%~20%区间,未来几年目标毛利率必须在25%~30%区间,才有可能跑通生鲜前置仓模式。现在面临的问题,必须提高10%的毛利率。

叮咚买菜梁昌霖为了提高毛利率,目前制定了两个抓手:

其一、产地直采:从产地采购有6%的毛利率,大仓的加工、生产、运输,有8%的毛利率,前置仓有18%的毛利率,三段加起来有32%的毛利率。

其二、自有品牌:快手菜“拳击虾”等,2021年上海自有品牌GMV占总GMV8.1%。

未来还会做“品牌孵化”,与盒马供应链策略一样,叮咚买菜会越来越往上游要利润。我们现在看到毛利率15%~20%区间,只是叮咚买菜的假象。

三、销售营销、开发与行政费用

1、销售与营销费用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的销售营销费用率分别为6.7%,5%,8.4%,叮咚买菜梁昌霖公开讲过销售营销费用率在6%左右。

招股书讲销售与营销费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广告费用;2)营销活动外包费用;3)销售人员费用(379人)。

2、产品开发费用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的产品开发费用率分别为2.4%,2.8%,4.1%,产品开发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商品开发与IT研发,总共1320人。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买菜拥有一支由70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其中100多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

2021年前三月,产品开发人均开支达到每月4万。

3、行政费用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月的行政费用率分别为3%,4%,2.5%。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买菜行政团队共有379人,全职员工共计3098人。

叮咚买菜大量采用第三方外包人员,截至2021年3月31日,有16,000名骑手。

【新商业排行榜】测算数据后的直觉感受是,叮咚买菜全职员工薪水真高。

四、其他经营数据

1、29个城市

招股书信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为区域加工中心和前置仓签订了1.079亿元人民币的新增经营租赁合同,但尚未启动。截至2021年3月31日,我们在中国29个城市开展业务,拥有40个区域加工中心和950个前置仓。

叮咚买菜开城速度明显在加快,而不是放缓;2019年之前开城5个,2020年开城16个,2021年前三月开城8个。

2、5个城市月GMV上亿

招股书信息:截至2021年3月31日,我们服务的5个城市的月GMV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上海花了17个月时间(2017年5月推出),杭州花了13个月时间(2019年1月启动),深圳缩短到6个月时间(2019年8月启动)。这意味着开仓几十家,日均单仓1000单以上,叮咚买菜最快可以6个月实现。

3、尝试进入三线城市

在2020年9月底,叮咚买菜进入了马鞍山市场(核心城市人口约为70万,人均支出约为3.14万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开仓4家,取得良好业绩。

前置仓开始进入三线城市探索,这意味未来更大更广的市场空间。

4、单仓日均800单

招股书信息:2021年第一季度,订单总数为6970万,950个前置仓。按照第一季度92天计算,叮咚买菜目前单仓日均订单数达到800单。

5、骑手日均配送47单

招股书信息:2021年第一季度,订单总数为6970万;截至2021年3月31日,有16,000名骑手。满2年前置仓的骑手日均配送85单。

叮咚买菜的骑手日均配送47单,满2年前置仓的骑手日均配送85单,配送效率很高。

6、1600家供应商

招股书信息:2021年的第一季度,我们从1600多家供应商那里采购了12,500多个SKU,包括新鲜食品和日用品,新鲜食品直采比例75%以上。

7、会员笔单价59元

招股书信息:2021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收入达到38.021亿元(5.803亿美元),GMV为43.035亿元(6.568亿美元),订单总数为6970万,平均每月交易用户690万;22.0%的每月交易用户是付费会员,贡献了GMV的47.0%,每月平均有6.7个订单。

叮咚买菜付费会员151.8万,每月平均6.7个订单,毛估估计算付费会员笔单价59元左右,这意味着5个样板城市的付费会员笔单价应该进入60~70元区间。

8、库存周转期

招股书信息:2020年,前置站库存周转期分别为2.2天(新鲜食品)和3.9天(所有商品)。

9、流失率

招股书信息:2018年二季度推出会员计划以来,截至2021年3月31日,会员保留率48.8%,其中12个月回购率64.2%,24个月回购率70.5%。

叮咚买菜的流失率可以统计为29.5%,会员流失率统计为51.2%,评价中性。

以上经营数据,基本反映了叮咚买菜在积极扩张,过程数据还可以。

五、两个疑问

1、疑问一:亏损如此大,为什么还能融到巨资?

招股书信息:叮咚买菜2019年净亏损为18.734亿元,本年度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6.763亿元,其中股权融资9.611亿元(扣除发行成本);2020年净亏损为31.769亿元,本年度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6.567亿元,其中股权融资21.713亿元(扣除发行成本)。

用数字表达,两年融资31亿,亏损50亿,叮咚买菜活着靠的是长短期借款与应付账款,数据反映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上,2020年底还有14.5亿。我们很疑惑,即使亏损如此大,叮咚买菜为什么一直能融到巨资。

2、疑问二:刚刚融资10亿美金,为什么要马上上市?

2021年上市前,已经融了两笔大资金,共计10.3亿美金,都是国外大资本,孙正义的软银,尤里·米尔纳的DST。
刚刚融资10.3亿美金,业绩披露亏损又极大,上市公开经营信息对叮咚买菜也不利。我们很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在2021年上市?
 
六、二个猜想

以上两个疑问,带来【新商业排行榜】的两个猜想。

1、猜想一:快速扩张,TO电商巨头

2018~2020年,叮咚买菜给VC们讲了一个未来前景,生鲜前置仓是电商巨头必选模式;这个阶段扩张抢地盘,优先于精细化运营;接下来可以让电商巨头入股,或者卖给电商巨头。

2020年,不料风云突变,电商巨头全部ALL IN社区团购模式,特别是阿里完全放弃前置仓模式。叮咚业绩高速增长,巨额亏损如期而至,VC们无法TO电商巨头,没有人接盘,只有上市,方便退出。

2、猜想二:业绩增长,TO二级市场

一个直觉,也算是一个猜想:叮咚买菜上市后,业绩能够迅速改良。业绩改良标准如下:1、改良时间:上市后的1年之内(四个季度)。2、履约成本:从目前的21元/单,大概率降低到18元/单,甚至是15元/单。3、笔单价:从54元到接近60元。4、毛利率:从19%到接近25%。5、亏损率:从27.8%降低到百分之十几。

我们提出具体改良标准,是认为叮咚买菜可以做的到。

上市前为什么可以融资10亿美金,因为叮咚买菜说服新晋股东VC,相信了一个半的预期:一个预期是,短期内业绩可以改善,方便二级市场随时退出;另外半个预期是,电商巨头始终会重新入局前置仓,可以接盘。

最后总结一下,叮咚买菜当下核心竞争力是融资能力强,专注TO VC。叮咚买菜上市,短期业绩改善,有一定想象空间;中长期的业绩能否持续改善到盈利,高度不确定性。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